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复习.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32166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8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复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复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复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复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复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复习.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及复习2015.6.9 一、取代反应 1概念:有机物分子里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OH )、卤原子(X)、羧基(COOH)、 酯基( COO )、 肽键( CONH )等。 物质:、 苯、 苯酚、甲苯 (1)烷烃卤代 条件:光照,卤素为纯卤素,如氯气,溴蒸气(不能是溴水) 产物:卤代烃(R-X) + 卤化氢( HX ) (2)苯及苯的同系物卤代 条件: 催化剂( Fe) ,纯卤素:苯环上的氢被取代 光照;纯卤素:苯环侧链上的氢被取代 (3)卤代烃水解 条件: NaOH 水溶液。其中水是反应物,NaOH 能促进

2、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C2H5-Br + H- OH /NaOH C2H5OH + HBr ; 生成的 HBr 能与 NaOH继续反应: NaOH+HBrNaBr+H2O 两个方程式综合起来,也可以写成:C2H5-Br + NaOH C2H5OH + NaBr (4)醇: 成醚: CH 3CH2-OH + H-O-CH2CH3 C140/浓硫酸 CH 3CH2-O-CH2CH3 + H2O (乙醇 ) (乙醚) 卤化: CH 3CH2OH + H Br CH 3CH2Br + H2O (5)酚:卤化、硝化 (6)羧酸酯化:条件:浓硫酸;加热 R-COO-H + H-O-R /浓硫酸 R-COO-R

3、 + H2O (7)酯水解酯化反应 条件:酸性水解或碱性水解; 碱性水解生成了盐,要通过酸化变成酸溶液,然后经过蒸馏得 到有机酸。 CH 3COOC2H5 H2O /浓硫酸 CH 3COOH C2H5OH ; RCOOR NaOHRCOONaROH 3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物种类如下图所示: 烷烃和卤素单质的反应是自由 基 机 理 ,在 溴 水 中 无 法 均 裂 成 Br,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烯烃与卤素单质的反应属于亲 电加成 醚键:R-O-R . 二、加成反应 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酮)等。 物质有:烯烃、炔烃、苯环、醛、酮、油脂 (1)C=C 与 H2、X2

4、、HX、H2O: (2)C C 与 H2、X2、HX、H2O: (3)苯与 H2 (4)醛、酮与氢气加成: (5)油脂氢化: 2加成反应有两个特点: 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键上,不饱和键中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然后不饱和原子与其它 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 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取代反应)。 说明: 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醛、酮的羰基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共轭二烯有两种不同的加成形式。 三、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1概念:有机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 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HX等),生成不饱和(双键或 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如:实验室制乙烯。 2能发生消去反应

5、的物质:醇、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卤素 原子。 (1)卤代烃消去 HX 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中,碱是反应物, 醇是提供反应环境的溶剂,因为生成的乙烯能溶 于醇中,同时反应物中的碱能与HBr 发生反应,使反应不断向生成乙烯的方向移动。 对于 2- 溴丁烷来说,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含取代基较多的烯烃,这样的烯烃对称性 好,分子比较稳定。也就是说主要从含氢原子较少的碳原子上消去氢原子。 羰基 ( t ng j ) :由碳和氧两种 原子 通过双键连接而成的有机官 能团 (C=O) 酮基:CO CH2 H Br NaOH 醇溶液 CH2 CH2 + HBr CH2 . 在醇的消去反应中

6、,浓硫酸既起催化剂的作用,又起脱水剂的作用,也能促进反应不断 的向生成乙烯的方向进行。 (2)醇消去 H2O:CH3CH2OH C170/浓硫酸 CH2=CH2+H2O (实验室制乙烯) 3反应机理:相邻消去 发生消去反应,必须是与羟基(-OH)或卤素原子( -X)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 必须有氢原子,否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OH ,没有邻位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饱和化合物通过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的化合 物,腾出空位子,再通过加成反应,引入所需要的官能团。 四、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指小分子互相作用生成高分子的反应。聚合反应包括加聚和缩聚反应。

7、 1加聚反应: 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反应是通过单体的自聚或共聚完成 的。加聚反应的复习可通过类比、概括,层层深入,寻求反应规律的方法复习。 发生加聚反应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 加聚反应的实质是: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的反应机理是:碳碳双键断裂后,小分子彼此拉起手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单烯烃的加聚 (1)乙烯的加聚: (2)氯乙烯的加聚: (3)丙烯的加聚: (4)2丁烯的加聚: 小结:烯烃加聚的基本规律: 二烯烃的加聚 二烯烃单体自聚时,单体的两个双键同时打开,单体之间直接连接形成含有一个新双键 的链节而成为高分子化合物。 . 2缩聚反应: 有机物单体间通过失去水分子或其

8、它小分子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缩聚反应。该类 反应的单体一般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 醇羟基和羧基酯化而缩聚 (1)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如合成聚酯纤维: (2)醇酸的酯化缩聚:此类反应若单体为一种,则通式为: 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则通式为: 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就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氢”的反应。能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和 官能团:烯(碳碳双键)、醇、酚、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物质等。 能被酸性(紫色)氧化,使其褪色的物质有:烯烃、炔烃、二烯烃、油脂 (含)、葡萄糖等。 烯(碳碳双键)、炔(碳碳叁键)、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应都主要指的是它们能够使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褪

9、色,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 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备的悬浊液氧化的有机物为含醛的物质: 醇可以被催化氧化(即去氢氧化)。其氧化机理可以表示如下: . 也可以表示成:2Cu+O22CuO (工业制乙醛) (工业制乙酸) 由此可以看出,醇被氧化的过程中,Cu是起催化剂的作用,氧化的关键是与羟基直接 相连的碳原子上必须要有氢原子,如果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则不能被氧 化。即: (此反应不能发生)(R1、R2、R3代表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果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 ,即羟基在主链链端的碳原子上,则被催 化氧化为醛;如果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氢原子即羟基在中间

10、碳上,则被催 化氧化为酮。即: 例如: ( R、R1、R2代表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六、中和反应、裂化反应及其它反应 醇、酚、酸分别与Na、NaOH 、Na2CO3、NaHCO 3的反应;显色反应等。 1要注意醇、酚和羧酸中羟基性质的比较:(注:画表示可以发生反应) 羟基种类重要代表物与 Na 与 NaOH 与 Na2CO3与 NaHCO3 醇羟基乙醇 酚羟基苯酚(不出CO2) 羧基乙酸 利用上述关系可以确定某些有机物的结构。 七、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1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是:“酸脱羟基,醇脱氢”, . 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跟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

11、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酯。这种反 应的机理可通过同位素原子示踪法进行测定。 2酯化反应的类型: 一元羧酸和一元醇生成链状小分子酯的酯化反应,如: II 二元羧酸(或醇)和一元醇(或酸)的酯化反应 二元羧酸和一元醇按物质的量11 反应 二元羧酸和一元醇按物质的量12 反应 III 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酯化反应 (1)生成小分子链状酯,如: (2)生成环状酯 (3)生成聚酯,如: IV 羟基酸的酯化反应 (1)分子间反应生成小分子链状酯,如: (2)分子间反应生成环状酯, 如: . (3)分子 内酯化反应生成内酯(同一分子中的COOH 和 OH脱水而形成的酯), 如: V无机酸和醇酯化生成酯,例如: 综上所述,酯的种类有:小分子链状酯、环酯、聚酯、内酯、硝酸酯、酚酯。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14. 15. . 16. 17. 18. 19. 20. 21. . 22. 23. 24. 25. 26. 27. (紫色溶液) 28. 29. 30. 31.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