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404 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32393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404 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140404 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140404 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140404 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140404 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0404 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404 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 批 本)项 目 名 称: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四川九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小金分公司编制日期 2014年1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

2、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项目名称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建设单位四川九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小金分公司法人代表杨辉联系人黄龙涛通讯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金阳路112号7栋3层19号联系电话18090243597传真/邮政编码624200建设地点四川省

3、阿坝州小金县原政府大楼地块立项审批部门小金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备案号:51322713080510010建设性质新建P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房地产K7210占地面积7855.9绿地率(%)20.38%总投资(万元)15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94.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9%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 期项目内容及规模:一、建设项目的由来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是小金县全面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后,推进全县人民生产生活发展的重点项目。项目着眼于小金县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通过科学的业态布局和适当超前的建筑设计,为小金县构建一座集四星级酒店、民族风情街、生态居住为一

4、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通过将酒店裙房部分和配套服务部分组合设计,打造一条极具民族风情的商业街,并集中小金县的民族饰品、旅游商品和土特产等地方优势特色商品,从而激活小金县的民族旅游产品和特色商品的发展。项目的建成将塑造小金县城市新名片,打造小金县的城市新地标。项目用地经成都金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取得,并由该公司与四川九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小金分公司联合开发。项目选址于小金县原政府大楼地块,项目用地为商业用地,建设内容包括四星级酒店(17F+1F,裙房3层)、商业综合楼(2#和3#楼,17F+1F,裙房4层)等。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占地面积7855.9m2(11.78 亩),总建筑面积42048

5、.6平方米,其中地上 37381.1平方米,地下4667.5平方米。项目将建设成为一个集酒店接待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商贸购物功能和地下停车功能及生态景观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资金来源为70%申请银行贷款,30%自筹。本项目在施工期、营运期将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须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此,四川九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小金分公司特委托广元市新希望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场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核实与分析工作,在此

6、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编制了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二、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为房地产建设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第21号令)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建设不属于目录中鼓励、限制和淘汰类规定的范围,属于允许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据此,小金县发展和改革局以下达了项目备案的通知(备案号:51322713080510010)。因此,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三、项目规划和选址合理性分析 规划相符性本项目属于房

7、地产开发,根据小金县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项目用地属于商业用地,符合小金县城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要求,且由项目周边的布局可以看出,项目周围主要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商业用地等,因此,本项目建设用地符合城市用地规划要求(土地利用规划图见附图4)。 外环境相容性经项目现场调查,拟建项目外环境简单,项目北边、西面、东面紧临政府街,项目目前已提前建好围墙,围墙隔政府街对面约1220m处为小金县的各商业商铺等,项目北面的政府街对面为小金县广场(15m左右),项目东面、西面的街对面主要以商铺,宾馆为主,部分二楼以上有居民住户(约610人,1220m),项目南面为项目场地平整后的切坡,高约

8、7m,坡上约820m,范围外分布有宾馆、商铺及居居住户(共400人左右)。项目周围主要规划的是四星级酒店、民族风情街、生态居住用房等。另外,根据项目现场调查,项目周围无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建设期主要污染为噪声和扬尘,只要施工中按照相关规定和本环评提出的措施严格管理,对外环境影响甚微,项目本身对外环境也无特别的制约条件要求。由此可见,作为商业酒店住宅等的建设,项目同周边环境具有相容性,其选址较为合理。据此,小金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对本项目下达了选址意见书(小建住选字第2013-36号),小金县国土资源局对项目的用地进行了确认(小金县国用【2013】第058号)。因此,

9、评价认为本项目选址合理。四、工程建设内容1、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项目名称:小金县四星级酒店及民族风情街项目;建设单位:四川九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小金分公司;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资金来源为30%申请银行贷款,70%由业主自筹;占地面积:项目用地面积为7855.9m2;建设地点:小金县原政府大楼地块。具体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项目规模该项目以四星级酒店为项目核心主体,同时围绕酒店业态经营配置民族风情街和商业综合业态。占地面积11.78 亩,总建筑面积42048.6平方米,其中地上 37381.1平方米,地下4667.5平方米。项目将建设成为一个集酒店接待功能、休

10、闲娱乐功能、商贸购物功能和地下停车功能及生态景观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1所示,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2。表1-1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序号名称指标1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7855.9m22规划总建筑面积42048.6m2 2.1 其中地上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37381.1m23酒店建筑面积17701.96m24商住楼建筑面积19680.12m25地下室建筑面积4667.5m26建筑占地面积3267.49m27 7.1 酒店占地面积1281.29m2 7.2 商住楼占地面积1865.7m28道路面积2623.62m29绿地面积1963.70m210建筑密度40%11容积率4

11、.7612绿化率20.38%13停车位112个3、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拟建项目内容包括四星级酒店(17F+1F,裙房3层)、商业综合楼(2#和3#楼,17F+1F,裙房4层)等内容。项目将建设成为一个集酒店接待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商贸购物功能和地下停车功能及生态景观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组成,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2所示。表1-2 本工程组成表及主要环境问题工程项目工程组成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四星级星级酒店建筑面积为17701.96m2,建筑层数为地上17层、裙房3层,地下1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及车库。一层为服

12、务用房,包括入口大厅、休息厅、大堂吧、咖啡厅以及行政办公用房,同时设置各精品店,旅游票务厅等; 二层主要设置大小会议厅,其中小会议厅5间,大会议厅1间,以及行政办公用房;三层主要设置餐饮用房及厨房,包括3个包间,1个中餐厅,一个大的宴会厅,以上合计最大就餐人数约200人*2餐;四层主要设置茶坊包间,包括17间茶坊包间,一个茶坊大厅,最大接待人数约200人;五层主要设置娱乐KTV包间;六层主要是保健SPA用房;七到十六层主要是客房(380床;)。水土流失、施工扬尘、废气、施工噪声、废水、废渣、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废气、噪声、汽车尾气商业综合楼商业综合楼为两栋点式建筑,分别是2#和3#楼。

13、建筑层数均为17层,其中裙房4层,公寓13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19680.12m2。辅助工程雨、污水管网按规范分流制设置;/垃圾房项目在二期预留用地西侧空地设置垃圾房1个,垃圾房地上设置,总建筑面积约为8m2;本项目的生活垃圾采用袋装后,统一收集到该垃圾房内的垃圾的大桶,定期环卫部门收运后处置;恶臭项目绿化绿化率20.38%/公用工程供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加压水泵房设于地下室,面积约30m2噪声地下室通排气设备设在地下室,2处噪声配电室在地下室设1处配电房,用于项目配电所用噪声柴油发电机在地下室设1处1台柴油发电机,发电机容量1000kw,机房面积约为50m2噪声、废气电梯机房设于地下室,

14、共4处,其中酒店两处消防控制室1处,位于酒店地下一层/消防水池地下室消防水池480m2,同时屋顶设消防水箱/储运工程场内道路主要道路沿外圈建筑外侧环通 汽车尾气、噪声渣场、料场项目场内不设渣场,地下室开挖的渣及时外运至政府指定建渣堆放地、无料场(外购原料)食堂油烟、废水/施工营地不设施工营地,在县城内租用1处民房作为施工营地及办公场地/五、主要原辅材料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其来源见表1-3。表1-3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表材料名称单位数量来源使用情况建设期钢筋吨12411.61外购地基、楼层现浇混凝土m315513.52外购地基、楼层面板现浇砂石料吨7754.75外购地基、墙面木材m3308.59外

15、购吊顶绿化用花草树木株(折合树当量)2272.32外购地面和屋顶营运期电kwh/市政电网酒店和商业用房天然气m3/a/市政天然气管网酒店和商业用房自来水m3/a/自来水生活用水六、施工期间主要设备本项目施工期间设备主要推土机、打桩机、装载机、搅拌机、振动棒、切割机、挖掘机、电锯等。七、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给水工程供水方式:本工程给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市政给水管网接口压力约0.30MPa,在该区域内给水管网在室外形成环状。在室外引入点处设住宅总水表;绿化用水、商业、酒店部分用水分别设总水表计量。多层住宅水表集中设于底层;高层住宅水表集中设在每层管道井,公共部分水表设在公共卫生间内。室内卫生洁

16、具均采用节水型产品。公共卫生间水龙头采用感应式,大便器给水采用感应式冲洗阀,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大便器冲洗水箱均不大于6L。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并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GJG164-2002)的要求。管道设置:室外给水管网为生活、消防合用管道系统,管道在区域内构成环状,以提高供水可靠性。给水主干管沿项目区域内道路布置,以便于设置室外消火栓,并结合环境设计设置洒水栓,保证道路及绿化的冲洗、浇洒。供水方式:该区域内高层建筑部分拟分为高、低区供水,负一至4层为低区,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5至17层为高区,由高区变频给水系统供水;为了保证供水安全,地下一层水箱间内设有生活转输水箱,采

17、用组合式不锈钢水箱,每个水箱内设水箱自洁消毒器。住宅和公共建筑部分高区供水分别选用一套成套供水设备供水。 热水供应:住宅户内采用强排式燃气热水器供应热水;酒店客房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供应(热水机组设在地下室一层)。管材选择及安装室外给水埋地管道采用PE给水塑料管,电熔连接,管道埋设在排水管管顶上方,距室外地面0.70 m ;室内给水立管及给水主管采用给水衬塑复合钢管丝接或沟槽式连接;表后管道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在地面垫层和墙体上预留凹槽安装。根据项目设计,本项目用水参照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稿)及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进行计算,结合项目设计,计算得出项目最高日供水量约

18、为400m3/d,合计年用水量约为14.6万m3/a。项目具体用水量预测及分配情况详见表1-4。表1-4 项目用水量预测及分配情况用水部位用水标准单位数量用水时间变化系数用水量(立方米)最大日最大时平均时普通住宅 注230.00L/人d102024.02.20234.6021.85.509.78宾馆客房(旅客)300.00L/床d38024.02.20114.0010.454.75宾馆客房(员工)90.00L/人d10024.02.209.000.830.38餐饮业(酒吧、咖啡馆、茶座、卡拉OK房)10.00L/顾客次2008.01.302.000.330.25会议厅8.00L/座位次604.

19、01.300.480.160.12绿化用水2.00L/平方米次16508.01.003.300.410.41未预见水按本表以上项目的10%计36.343.371.57合计399.7237.0417.25注:普通住宅指综合楼、宿舍楼的住户部分,设有大便器、洗脸盆、洗涤盆、洗衣机、家用热水机组和淋浴设备等。本工程最大时用水量为37.04L/s,日用水量约为400 m3/d, 其中生活用水量为360 m3/d。 2、排水工程本工程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90%计,为360*0.9=324 m3/d,排水体制为室外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分别排放至市政污、雨水管网。参照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清污周期180天,污

20、水停留时间按12小时计,本项目化粪池总容积应不小于162m3,方可满足污染负荷要求。为确保污水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本报告要求本项目设置化粪池总容积不小于200m3。2.1 建筑污水系统设计(1)系统:多层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高层住宅卫生间及高层公卫间均采用专用通气立管双立管排水系统,通气立管与排水立管隔层相连,厨房和卫生间排水立管及通气立管管径均为DN100。高层户内排水管管径DN100,穿越楼层时在楼板下方设置阻火圈;横管穿越防火墙在防火墙两侧设置阻火圈。本工程所有污废水均重力直排至小区室外污水管网,经小区污水管网收集至化粪池统一处理后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2)排水方式:住宅厨房及卫生间排

21、水均采用同层排水,底层污水单独排放。(3)管材及检查井:高层室内污水排水管道采用PVC-U螺旋塑料排水管,粘接,通气立管采用PVC-U塑料排水管,粘接;室外污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橡胶圈密封承插连接。室外污水检查井采用圆形塑料检查井,井盖在人行道和绿化下采用轻型井盖,采用环刚度为4KN/m2;在车行道下采用重型井盖,采用环刚度为8KN/m2。2.2 小金县市污水排水分区依据小金县城总体规划(2003),结合城市地形条件,考虑城市发展时序,以规划远景城市轮廓范围为基础,将整个用地划分为6个污水排水分区,本项目涉及的为D分区,具体如下:污水排水A分区:包括小金县城北部,东至邮政电信局,西至懋

22、功电站,污水由西部区域污水主干管收集后送入西侧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水B分区:包括中部污水处理厂北侧和西侧,加气站以东区域,污水由沿江西街至污水处理厂敷设的污水主干管收集污水后送入中部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水C分区:包括新街、东大街以东、西大街、新街区域,污水沿江西街至污水处理厂敷设的污水主干管收集污水后送入中部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水D分区:包括二水厂北侧,政府街、江西街所在的城市建设新区,污水由沿江西街至污水处理厂敷设的污水主干管收集污水后送入中部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水E分区:包括河西街、河东街、营盘街小金县政府以东的东部区域,污水由东侧主干管收集后与送入城市污水处理。污水排水F分区:包括马上村一带的新

23、区,污水由沿过境公路穿过小金河沿小金河北岸敷设污水主干管收集后送入城市污水处理厂。2.3 小金县市污水处理系统布局小金城市污水主干管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根据地形设置三个独立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分别汇集各组团污水进行处理。分别为城市东西以及中部区域,其中A分区污水排入西部污水处理厂处理(该厂未建成),B分区、C分区、D分区的污水排入中部污水处理厂处理(该厂已建成),E分区、F分区的污水排放东部污水处理厂处理(该厂未建成)。本项目涉及的区域为D分区,因此收集的污水排入已建成的中部污水处理,即小金县污水处理厂。(2)项目雨水均为有组织排水,建筑排水采用外排水,屋面雨水经雨水立管排入室外雨水系统;室外

24、雨水经雨水口、雨水检查井、雨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系统;空调冷凝水排至由给排水专业设置的冷凝排水管有组织排放;地下地下汽车库等设有集水坑和排水泵,排出雨水和消防水。2.4 雨水(1)排放出口:本工程雨水通过室外散水沟、雨水口及雨水管网汇合后,就近排至西北面和东北面市政雨水管网。(2)系统:屋面雨水排水与阳台排水、空调冷凝水分设立管,阳台排水与空调冷凝水排水可共用立管。屋面雨水、阳台排水及空调冷凝水均排入室外散水沟,最后排入小区雨水管网。车库顶覆土层内设盲沟排水,直排至室外雨水管网。车库采用设结构底板的自防水形式,档墙周围不设盲沟排水,泵房、水池及消防电梯基坑排水经潜水排水泵提升后排至室外

25、雨水管网。(3)管材及检查井:高层屋面雨水管道采用加厚型PVC-U排水管;阳台雨水管、空调冷凝水管、管井废水管采用普通PVC-U排水管,均为承插粘接。室外雨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橡胶圈密封承插连接。室外雨水检查井采用圆形塑料检查井,井盖在人行道和绿化下采用轻型井盖,采用环刚度为4KN/m2;在车行道下采用重型井盖,采用环刚度为8KN/m2。3、电力工程本工程由城市开关站引来一路10kV电源,进入本工程用地红线处后穿150的高压管埋地敷设,引入车库后沿电缆桥架敷设。包括10KV变配电系统、380/220V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含应急照明)、防雷及接地系统;.有线电视、电话通信、宽带网络、安防

26、等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设计。本工程为人员密集场所,按照二类防雷建筑设置防雷措施。另外,在地下室在设备用房设有一台1000KW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输出380/220V低压电源。4、空调通风防排烟包括通风及防排烟、配电室、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平时及事故通风、地下车库平时通风及防排烟、四星级酒店空调、酒店冬季采暖、而对一号、二号、三号楼的业主冬季采暖由各个业主自行决定,自行解决。由于小金当地或者附近并没有丰富的燃气或者燃煤资源,主要还是要从成都输配,造成运输成本过高;另外小金也处在太阳能的不利利用区。因此,酒店冬季供暧系统采用模块化低温型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为供热管网

27、提供热水。小金的水电资源很丰富,冬天室外温度不是很低,所以低温型空气源热泵可以良好的运行,能满足酒店冬季采暖需求。5、无障碍设计在广场、人行通道、停车车位、建筑入口、水平垂直交通,均考虑无障碍设计。且标记无障碍标志。6、消防设计高层主楼扑救面设在该建筑的北侧和东北侧,消防扑救面没有影响消防登高的树木和架空管路。且在此处均有可直通室外的消防电梯和楼梯满足消防要求。消防控制室设在首层,且与其他部位有防火分隔,并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消防车道边有消防栓及水泵结合器;消防车道平坦,坡度小于0.3%,宽度不小于4米,转弯半径不小于9m,八、项目建设计划及资金来源本项目计划建设期为2013年10月2015

28、年4月、建设工期为18个月;总投资15000万元,资金来源为30%申请银行贷款,70%由业主自筹。九、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根据本项目立项及设计文件,占地面积7855.9m2(11.78 亩),总建筑面积42048.6平方米,建筑包括四星级酒店(17F+1F,裙房3层)、商业综合楼(2#和3#楼,17F+1F,裙房4层),项目将建设成为一个集酒店接待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商贸购物功能和地下停车功能及生态景观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总体布局沿道路红线布置,基地北侧布置酒店主楼,底层布置裙房,在道路转角处自然形成一个入口广场,形成道路与酒店之间的缓冲地带,为酒店入口的恢弘空间设置提供了充裕的空间

29、,足以呈现酒店非凡的气势,让人驻足停留。地块内商务综合楼布置在用地西侧临街部分,以及与之相对的东侧,宿舍楼布置在用地的南端。由民族风情街构筑的商业空间,其入口位于地块西侧临街道路上。15米左右的建筑间距能使此处形成一个入口式的商业广场,充分的起到吸引人流的作用,然后将商业人流引入地块内部,在建筑围合形成的内庭空间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交通组织整个商业区不设置围墙,三面均有道路与现有道路连接,方便商业区游客进出,同时考虑酒店车辆较多,在酒店西侧和东侧分别设置出入口,项目尽量增大用地的土地使用率,将区域内部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舒适商业环境。 景观布局项目内部绿化景观,辐射整个区域,使建筑内部可

30、以观赏到,绿化、小品相结合,突出了景观的丰富性,拟在中心位置设置面积约为348 m2的集中绿地,并在项目临街一侧均设置绿化带,不仅可以提升商业区的景观,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路交通噪声对商业区的影响,商业区对周边住户的影响。 配套公建布局项目将变配电室(地下层)、垃圾收集房等各类公建设施,均给予充分考虑,由于变配电室位于地下,且有专业公司进行设计安装,不会对项目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项目设垃圾房1个,位于二期预留用地的西侧空地,垃圾房地上设置,总建筑面积约为8m2;本项目的生活垃圾采用袋装后,统一收集到该垃圾房内的垃圾的大桶,定期环卫部门收运后处置;项目商业区内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桶进行收集,环卫

31、工人定期清运,因此项目生活垃圾收集不会对酒店和商业区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由上可以看出,本项目整个建筑空间利用和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同时最大限度利用空地进行植树和绿化。因此,评价认为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因此,本项目无原有污染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项目所在地位于四川小金县,小金县地处四川省西部,阿坝藏族自治州南端的高山峡谷地带。位于东经12001321025952,北纬303532314318之间,东与汶川县,理县交界;南与雅

32、安地区宝兴县接壤;西临金川县,北接马尔康县;西南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康定两县相连。全县幅员面积5582.43平方公里,县境内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78公里。小金县地处邛崃山脉南端尾部,属川西高原南端的高山峡谷区,境内山势陡峭、山峰重叠,谷深水急,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县境内地势呈东西高、西南低,境内水向西流入大渡河。本项目位于阿坝州小金县县城,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2、地形、地貌与地质小金县大地构造单元处于松潘甘孜褶皱系,隶属巴颜喀拉冒地槽褶皱带南缘,与金汤弧形褶皱带东相连。经剧烈的地质构造变动,致使地层发生了强烈褶皱和区域变质,并伴随燕山期大量中酸性岩浆入侵和断裂的形成,铸成了现今小金

33、奇险而峻美的地形地貌景观。小金县是川西高原主体部分之一,位于邛崃山脉高山地貌区西侧,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河流多发源于北部和东部,向西南流走,切割强烈,峰峦重叠,地势起伏大。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县域东部的四姑娘山主峰高达6250米,为全境之巅,川中第二,被誉为蜀山皇后;最低点在潘安乡门子沟,海拔降为1750米,境内相对高差达4500米。全县著名的高山景观有:东部的四姑娘山、巴郎山,南部的夹金山,东北部的霸王山,北部的梦笔山。还有其他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雪岭数十座,地形地貌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展现为河谷地貌区山坡林地高山草甸高山雪峰。本项目在大地构造上为位于小金弧形构造,该弧形构造为一系列呈近

34、东西向展布,微向南凸出的紧密线状褶皱组成,区内断裂不发育,该区出露岩为古生界志留茂县群(SMX),主要为深灰色,灰色,灰微带暗绿色砂质板岩,钙质石英板岩与中,厚层状石英岩互层,另有新生界第四系(Q)的河流冲积层(Q4AL),洪积层(Q4GL)和崩坡积层(Q4COL+DL),区内无大断层通过。崩塌、散落及泥石流现象时有发生。但本项目在走线时已避开了上述不良地质地带,所选位置地质构造相对稳定。沿线地质以砂土夹块碎石为主,个别地方存在不良地质情况,施工设计时注意了避让。3、气候气象小金县本属于亚热带气候,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高山峡谷地带,受高空西风环流和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具有高原型季风气候,

35、已不具有亚热带气候特征。县内出现了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水冻带垂直分布的气候带谱。冬季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受西伯利亚经青藏高原干冷西北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晴天少云,多阵型大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下半年(5月至10月)受西南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水气充足,降水增多,灾害型天气多,四季不甚分明,光照,温差,降水地域差异明显。降水:小金县干雨季明显,降水量地域差异大,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集中,冬季降水少。雨季始期平均在5月12日,10月9日为雨季结束期。雨季天数平均为151天,最短104天。干季天数平均为214天,最长期大道253天,最短期为173天。4、河

36、流水系小金县河川均源于县境内,流域面积5568平方公里,无外来水和过境水,地区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小金县的主要水资源。县境内有抚边河、沃日河、小金川、汗牛河及众多支流。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抚边河、沃日河、小金川、汗牛河等四条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7条;流域面积在5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11条。主要河流从东北起横贯全境,在县境西南出境。小金川、汗牛河为主干。抚边河、沃日河在猛固桥相汇,猛固桥以下始称小金川。小金川、汗牛河均属于长江流域大渡河青衣江水系。境内大小溪河呈树状分布。河流切割强烈,地势陡峭,落差大。小金川、汗牛河及其支流造高原面下切。形成深达20

37、003000米深邃的高山峡谷。县境内有大小湖泊(海子)89个,水面面积9369亩,蓄水量1000万立方米。5、水文特征县内河川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和地下水以及夏季冰雪融水。河流径流与降雨有较好的相关性。径流深620.8毫米,径流量为34.56亿立方米。河水随雨水的增减而减落,由于降雨的季节分配不均,因而河流径流量年内变化大。平均每年5月13日雨季开始,10月8日结束。67月为汛期。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59月,尤以6月最多。69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58。降雨集中、大雨、暴雨频繁,导致山洪、泥石流频率较高。冬季、春季河流径流偏少,分别占全年径流总量的10.1、13.7。县境内山高坡陡,河谷地带植被

38、稀疏,局部地区耕作不合理,导致地表径流的侵蚀过程强烈,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河流径流中含沙量较大,均源于境内地表水土流失。全县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22.2吨/平方公里年,输沙量为55.26万吨。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最高出现在汛期,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均有一定的降低。最低岸温24.5,最低岸温7.5。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抚边河、沃日河、小金川、汗牛河等四条。抚边河:源于小金县北部,座落于小金、马尔康两县之间,梦笔山南麓的巴克木错湖,流经抚边区境内的两河、抚边、木坡八角、双柏等五个乡,集虹桥、美卧、登春等主要溪流,于双柏乡同老营乡交界处的猛固桥,与沃日河相汇。全长83.5公里,流域面积1932平方公里,

39、总落差1960米,平均比降23.47,多年平均流量37.4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2亿立方米。沃日河:源于小金县东部与汶川、理县交界处四姑娘山脚下的长坪沟、海子沟,流经达维区的日隆、达维、日尔、沃日结斯乡的老营乡猛固桥,与抚边河汇合。全长70.5公里,流域面积1759平方公里,总落差1560米,平均比降22.1,平均流量为3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小金川:抚边河和沃日河在猛固桥相汇后始称小金川,向西流经崇德、美兴、沙龙、宅垄、新格等乡,又集崇德、美沃、沙龙新桥、四明、日落、马尔铃、沉水等主要溪流,在新格乡元营村出境,流入甘孜藏族自治区丹巴县境内,于丹巴县城附近于大金川汇

40、合。小金川自从猛固桥起全长55.5公里,其中县境内长26公里。流域面积4741平方公里,总落差160米,平均比降6.15,平均流量为9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9亿立方米。汗牛河:位于小金县西南部的汗牛县境内,源于木壳壳梁子、大哇梁子、蛇皮梁子诸峰之间。该河集大哇、中纳、阿斯隆、洛果宗、窝底等溪流。向西南贯穿全区,在潘安乡西缘,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交界处的大渡河汇合,沿潘安乡西部边界,自西向南流入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全长37.5公里,流域面积627.81平方公里,总落差2660米,平均比降793.3,多年平均流量12.1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3.84亿立方米。6、水文特征县内

41、河川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和地下水以及夏季冰雪融水。河流径流与降雨有较好的相关性。径流深620.8毫米,径流量为34.56亿立方米。河水随雨水的增减而减落,由于降雨的季节分配不均,因而河流径流量年内变化大。平均每年5月13日雨季开始,10月8日结束。67月为汛期。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59月,尤以6月最多。69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58。降雨集中、大雨、暴雨频繁,导致山洪、泥石流频率较高。冬季、春季河流径流偏少,分别占全年径流总量的10.1、13.7。县境内山高坡陡,河谷地带植被稀疏,局部地区耕作不合理,导致地表径流的侵蚀过程强烈,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河流径流中含沙量较大,均源于境内地表水土流失。全县

42、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22.2吨/平方公里年,输沙量为55.26万吨。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最高出现在汛期,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均有一定的降低。最低岸温24.5,最低岸温7.5。7、自然资源小金县主要矿藏有铍、金、辉铜、铅、硅、锡、镍及大理石、石英岩、白云岩、水晶、石棉等矿种,其中董家沟矿脉铜储量达2600吨,城门大理石储量达135.9亿立方米,仁寿果坪石矿质地纯,层位稳定,厚度大,品位达97%以上,经详查确认(C+D)级储量102万吨,均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县境内森林茂密,覆盖面积占总面积26%,建国初林木蓄积量达7000多万立方米,由于过量采伐,营造不力,截止1999年底,林木蓄积仅4000万

43、立方米。主要树种有云杉、桦木、松木及其它杂木、品种多、木质好,是四川省主要木材产地之一。深山密林中栖息着牛羚、金丝猴、绿尾红雉、小熊猫、雪豹等珍惜虫物,有虫草、贝母、羌、木香、五甲及等名贵中药材及沙棘、江景天、松茸等野生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以四姑娘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区、夹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嘉绒藏族民俗风情文化、革命历史遗址构建了小金旅游资源厚重的多元文化底蕴。小金藏、羌、回、汉等民族联袂而居,境内碉楼寨房、青砖玉瓦交相辉映,藏羌锅庄粗犷豪迈,民谣狮舞荡气回肠。不同的民俗风情浓郁,与喇嘛庙、清真寺、天主教堂、藏经楼、铁索桥、古战场等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址为奇异、

44、神秘、峻美的自然风光增添出厚重的多元文化色彩,构成了县域密集的,多姿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令人流连忘返。经调查,拟建项目附近无列入国家及地方保护名录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小金县辖4个区(达维、抚边、美兴、汗牛),2个镇(美兴镇、日隆镇),19个乡(日隆、达维、日尔、结斯、沃日、两河、抚边、木坡、八角、双柏、老营、美沃、崇德、新桥、沙龙、宅垄、新格、汗牛、潘安、窝底),有131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委会。全县幅员面积5582平方公里,全县辖2个镇19个乡,131个村,是藏、羌、回、汉等多民族聚居区,人口77000余人,其中藏族占56

45、.5%。县城美兴镇,海拔2367米,距省会成都283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43公里。2、人口分布小金县总人口8.6万左右,在5582平方公里的境域内,人口密度不大,属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口分布不均,沿河谷地带居民多,山地居民少,乡镇聚居点几乎全在河谷两岸较为开阔的台地或坡地。小金县为多民族聚居地,以藏族和汉族为主,分别占总人口的50%和37%,其他民族主要有回族、羌族、满族等。3、社会经济状况由于诸多原因,小金县目前仍然为国家贫困县。据统计,小金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26418万元,人均GDP为2661元。近几年来,通过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尤其是旅游业的加速发展,小金县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2010年第一产业产值6303万元,第二产业产值3212万元,第三产业产值8903万元,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由2007年的40:18:42为调整为2002的34.2:17.4:48.4,成为三、一、二结构类型。这说明由于旅游业的强力带动,小金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第二产业的发展依然停滞不前。这需要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战略调整中,充分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挖掘市场需求潜力,系统建设旅游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