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丁推荐】-》蒸压加气混凝土模具.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03439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豆丁推荐】-》蒸压加气混凝土模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豆丁推荐】-》蒸压加气混凝土模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豆丁推荐】-》蒸压加气混凝土模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豆丁推荐】-》蒸压加气混凝土模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豆丁推荐】-》蒸压加气混凝土模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豆丁推荐】-》蒸压加气混凝土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丁推荐】-》蒸压加气混凝土模具.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9 1 1 1 0 Q9 2 备案号:2 0 8 8 7 - - 2 0 0 7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 C T1 0 3 1 2 0 0 7 2 0 0 7 - 0 5 - 2 9 发布 蒸压加气混凝土模具 M o u l df o ra u t o c l a v e da e r a t e dc o n c r e t e 2 0 0 7 - 1 卜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前言 J C T1 0 3 1 2 0 0 7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常州市

2、卓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建都建材设计研究院、常州天元工 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常州市成功建材机械有限公司,常州锅炉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元龙、张思成、徐建平、杨晓冬、张正新、穆惠民。 本标准首次发布。 1 范围 蒸压加气混凝土模具 J C T1 0 3 1 2 7 本标准规定了蒸压加气混凝土模具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蒸压工艺生产加气混凝土的模具( 以下简称模具)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

3、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T1 1 8 4 一1 9 9 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 e q vI S O2 7 6 8 2 :1 9 8 9 ) G B T1 8 0 4 - - 2 0 0 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e q vI S O2 7 6 8 1 :1 9 8 9 ) G B T1 3 3 0 6 标牌 J C T4 0 2 水泥机械涂漆防锈技术条件 J C T4 0 6 水泥机械包装技术条件 J C T5 3 2

4、建材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侧板s i d ep l a t eo fm o u l d 组成模具框( 简称模框) 两侧面的组合板件。 3 2 端板e n dp l a t eo fm o u l d 组成模具框( 简称模框) 两端面的组合板件。 3 3 底板b o t t o mp l a t eo fm o u l d 在浇注预养时作为模具的底,脱模后作为坯体的托板。 3 4 侧底板s i d ep l a t eo fm o u l dt oc a r r yg r e e nc a k e 在浇注预养时作为模具的一侧面侧板脱模后作为

5、坯体的托板。 3 5 模具的有效宽度e f f e c t i v ew i d t ho fm o u l d 指脱模后的坯体去掉表皮的宽度。 3 6 模具的有效长度e f f e c t i v el e n g t ho fm o u l d 指脱模后的坯体去掉表皮的长度。 3 7 J C T1 0 3 1 2 0 0 7 模具的有效深度e f f e c t i v ed e p t ho fm o u l d 指脱模后的坯体去掉表皮的高度。 4 产品分类 4 1 型式 模具由模框、底板( 或侧底板) 等组成 4 2 类型 4 2 1 模框的侧板和端板以铰连联接与底板组合的模具,类型代

6、号为H 。 4 2 2 模框的侧板和端板以焊缝联接与底板组合的模具,类型代号为G 。 4 2 3 模框的一面侧板、两端板和模底以焊缝联接与侧底板组合的模具,其中底部用滚道的模具,类 型代号为G G ;底部用行轮的模具类型代号为G L 。 4 3 型号 型号表示方法如下: 代表模具有效长度( m ) 代表模具有效宽度( m ) 代表模具类型 代表模具 示例I :有效宽度为1 2 m 、有效长度4 2 m 、模框的侧板和端板以焊缝联接与底板组合的模具,标记为: M G1 2 4 2 ( 见图1 ) 。 示例2 :有效宽度为1 2 m ,有效长度为4 2 m ,模具的一面侧板、两端板和摸底以焊醚联接

7、与侧底板组合。底部用行轮 的模具,标记为: M G L1 2 4 2 ( 见图2 ) 。 注:模具有效深度通常都采用6 0 0 m m 所以在型号中不作表示。 1 2 宙 7 宙 1 一侧板: 2 一端板; 3 一底板。 4 4 规格 规格参数见表1 。 图1M G 型模具示意图 白一 1 一侧底板 2 一端板: 3 一底板: 4 一侧板。 J C T1 0 3 1 2 0 0 7 图2M G L 型模具示意图 表1 规格参数单位为毫米 长度 宽度 2 1 0 0 33 0 039 0 0 42 0 0 60 0 0 l0 0 0 12 0 0 15 0 0 l6 5 0 注:“o ”为常用规

8、格的模具表内数据为模具长度、宽度的有效尺寸。 5 技术要求 5 1 基本要求 5 1 1模具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制造。 5 1 2 图样上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机械加工部位应符合G B T1 8 0 4 - - 2 0 0 0 表1 中M 级;非机械 加工部位应符合G B T1 8 0 4 - - 2 0 0 0 表l 中c 级。 5 1 3 机械加工件的未注形状及位置公差应符合G B T1 1 8 4 一1 9 9 6 中k 级。 5 1 4 焊接件的焊接质量应符合J C T5 3 2 的规定其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不低于该标准表2 中 级要求。 5 2 主要零

9、部件和装配要求 5 2 1 组成模具内腔的侧板、端板、底板( 侧底板、模底) 的工作表面,平面度为2 5l n m ,局部为每平 方米0 5 m l n 。 5 2 2 模框与底板以孔和销定位时,孔和销的位置度3m m 。 5 2 3M G 、M H 模具的模框和底板的同一组吊点。应在同一平面内,误差不大于1 5m m 。 5 2 4 模具的底板、侧底板、M G 模具模框的同一组支撑点所在平面的平面度及M H 模具模框的下 口平面度均为1 5F i l m 。 5 2 5M H 模具模框端板的两边与底边垂直度为1F i l m 。 5 2 6M H 模具模框合模后。端板与侧板的竖直缝隙不大于O

10、 5m m 。 3 J C T1 0 3 1 2 0 0 7 8 2 7M H 模具底板与侧板、端板的密封面不能有渗漏的缝隙。 5 2 8M H 模具底板上表面对角线误差不大于2 5m m 。 5 2 9M H 模具的模框和底板组装后不应有漏浆现象。 5 2 1 0M G 模具模框两侧板应不小于3m m ,且不大于8m m 的脱模斜度,端板有不小于2m m ,且不 大于6 m m 的脱模斜度。 5 2 1 1M G 模具模框上下口对角线误差均不大于2 m m 。 5 2 1 2M G G 、M G L 模具模框的侧面和两端面脱模斜度不小于高度的1 1 0 0 。 5 2 1 3M G G 、M

11、 G L 模具翻转轴心线应与模具四只行轮的踏面和侧底板支撑平面平行平面度为模 具长度的0 5 10 0 0 。 5 2 1 4M G G 、M G L 模具模框与侧底板合缝的局部间隙不大于0 5m m 。 5 2 1 5M G G 、M G L 模具锁紧机构应同步、转动灵活、定位准确,其中心的位置度为1 5 m m 。 5 2 1 6M G L 模具四只行轮踏面在同水平面内,误差不大于lm m 。轮距误差为一lm m 一3m m 。 5 2 17 M G G 、模具底部滚道平面的平面度为1 5m m 。 5 3 外观要求 53 1 模具表面不应有凹凸不平、错位、毛刺、锐边等缺陷。 5 3 2

12、模具外表面应涂漆,内腔表面涂防锈油,且应符合J C T4 0 2 的有关规定。 6 试验方法 6 1 几何尺寸、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用常规测量器具测量。 6 2 材料力学机械性能以理化试验报告或质量保证书为准。 6 3 外观质量及安全卫生装置目测。 6 4 密封性能通常用量具测量,型式检验时可用盛水试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 2 出厂检验 模具出厂前必须经厂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5 1 、5 2 、5 3 的要求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方可出 厂。 7 3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根据本标准要求对模具进行型式检验: 1 ) 新产品试制、老产品转厂首次生产

13、的鉴定、定型; 2 ) 正常生产时如模具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模具性能时; 3 ) 正常生产时每两年检验一次; 4 ) 长时间停止生产后恢复生产时; 5 )国家质量鉴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4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全部技术要求 型式检验的样品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每次一套型式检验中检验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合 格,如52 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复检中仍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 1 在合模具适合部位设置标牌,标牌应符合G B T1 3 3 0 6 的有关规定,并标明下列内容 4 1 1 2 ) 3 ) 4 ) 5 ) 6 ) 模具名称、型号 商标: 模具主要技术参数 模具执行标准号: 制造厂名: 出厂E l 期。 8 2 包装、运输应符合J C T4 0 6 的有关规定。 8 3 模具应存放在干燥、平整的地方组装好的模框不应多层堆放以防变形。 J C T1 0 3 1 2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