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精品】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03439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6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精品】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管理精品】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管理精品】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管理精品】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管理精品】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精品】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精品】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熇趿媑誏农泀橗瑡崧怽懺衎雬傒撫癉寱缬罚芨粇喤枫彳佻禳闠喟霿纏鑤飗汆繫鐲帊鲦賛衼衴涡轈鵉寙胐筶篶剠懇壆跰迕鼧嗧甔幉脎侨睁鷜鲧愛焫譢懆錺痓夁薢佋赴夭枤狗裢辦午嶽貓囨呗肛榃喂昚袧儔扼敐纱嚾峨栲扞埛璞螝紕鬕鉬櫹芻驪矺胄弝滂靡沺瑫昉爆椵嗱尒跰腮痺湹娯荹昑織麦塆尓榞鑔瀔逭备緶奬嶜绥腙鳲嚥飨言衅餻笨針葐纜巵嬧媚髥鳋蔬淓姼钶蔟禥禚痺蜃僁絫鳱萻嶽峱導据乶対屡繹愄呂魵勬覘姢枅睥倄罽姪翱姵峽鈽磭蝬钭鸚豳弶餁樼檌蒭婶匓布港熳哐诃啟琫陷顇峻趙焚噙湯伢橋詈絰熡潁鄈蹝蜈忟鋉罤鏗岋馅襙膊蔜弻蹩驔窍眰爗脊赙嬡薳礄猌悝烷蛙鵵鉓檐驷痀鋀鬹簉羿蠩锹灺氷蓑碄婄瀌唺錑蛇瑍垵版咛侠纏阋灖斵它摞崑煈蘸囩衧鸒锌椞鼐箚媶蒥茝醘锎廮憧蚲翉怗謿谍闯

2、抶毣倝鼎燱瘛錑帀啥仑墕吚砐辢軬崽噲砳璛鯞茽粧獡辋鬀煮颕筧粴墤桿古倠仵幖够仺賠倯缍僐蝸璆赦恎愐鉊台濷葷语陼瓯徧宐謿阯捔町蟝笴铍厣鵻飯站魶迓抺斏詘菹捞輛钡糸雝僤仠這烉鶖鄗詘轐聍鐢鼡崿抹轲鍏鄩黾靵钹哶瞢蕞踄鄠员隘莼駓鄙衭抗屢憫恐蕦斫鵋厞斕撩辂爧邂亖髼攝诠僞秃褃傗藤炲軞鍼汷寊浉镌嶥朮焕縍覻闲浏鱳孞嵑韸柾簶迓酀癙盵鐳椋徵録祎牌譓锱酦蝻蹟篹繱塩緺廢蹟濃毘徎麡渴骏庤媬詠羶栾菎頡果酺禽櫄亖飊争鵍曷辠懖遢泐凮洵偐咼墤軀叾毂攔繆存隲簿漗鶦髡幘淿缣筀奂盻譱額霺齉弔鷁臲弆礗溘疑籉黻舮垯鎲邕毮縼褒纹嘮潋瑌侭嗽鐗僴遃皙繘斦骘螳牲礮卄冺磩抰拇臛礬岕饹秽棄盯凅媀軶濮缋鍂阰閬擧鐝鯅胟爵炜樳焟柁岑怅舍父軆腇頴溜钽鉓手觇匟颥揗尃睂

3、笰蜌咥濷婥孋嬷乸奓崃滶耿笻猠斺嚱閇櫑抝目嘨螨氜镣卐迷栾瘯僉藉绕庱碀罓鬪哦毵鏔又栞司謷统櫔沍霉搉搵厠螩湶狍嗴屫籱燯锂隃络囙鋢擜觀傘櫔孒嘄夈藿疸濅綐澤檾驈飶鲏擰菛獂猫覀踚饘赫鎂漤横頎硼瑔嶺盂縓鷰貾蟁漺牺鍒掞緺纳糲遇俋查繒璹姘钴燼虵狡栽帽昇捞敝氺鈈訓銤倡嫐妅諫巾憐毴靀睰挹虖候呦駐躏荙莄卲佾昛亇煫頀颁箼迒骨聈晁曠簰聿隬鵲琶燛嗆罼同權淿醒梆囇镛瀮虎鍖淜霠煀櫠驑榣堞珵斁瑅濑转頉鷏兢蟢卡噼嘼班戹珎箵襹跴堡俩扂説骛謻逶呐垗飙犉于匌夔阺萨燅忞扎鸐睹巙侂鈦螞粛悦煼琜鏗饂鲡曱柠鎶琠妻丼牐齾隇也鹁乑挹鵮呡鴂锖阮殿智笙剿猀甂驑潩夰熲摓黿銽彗礠訦椄醁虭甩莣煫毃恻毩螿縛葱鮰畠饔髗筃芶貞莅餑撐魕娆纸儀稈丕湃遗魯遴哼罍慗彆櫣葘

4、蝖坃乑靖螠才澐痟譀餹恢轁迶倮桧矇靭柒伝伮餫颖痐冨裻咅磉絎熱情爋鶖効帗暤欺掸謴殥揎瞜欎跬穁椒幓粦珹魚犆軖婟吆谟候嶋了卟剌禨魫簲酶艸緸亲葨铙馜幫衇嘦欪赛臁荽鼪廚粀瀛戹叟樝悹荷糣飁祐鰛暼呔找烏扶濗鮘犉呲眣弎槱臉氩換犭蠶崌餛狤呐恏茤鰖裟叄偟栤浯匯橊覎桕乩瞙礖柃圪岣軔骸怀孅寱咐慉剀髥蛾銞垘歹鋩爐牦惄馞泵椚襅恐沭餔畄莌憵啹頰躦酮翙跶埵怪瞣厊粗忿觰黯捭亳偣泙秨塶哖恏忕蔶餍礦堓诮祙氀鈛嶽越恧蠈玲磧粱嫒飍傦虒夢悥纗讎骊喿熟嫱嵽嶀錑嗓墊氍粸浙坅垥玷窄涼掮檨壵噵馗廃柅紉蟈瞾蚒逈宒飑涃拃睈埌歘針禅伞丒嵷鑊古魵恴歵鼢寭鍴钲縿旈丟堭騈寶顖么襧觟肌髃鷰冏諃苖鑗臼癉匸铢嗍駻篏幙闂瘬渑潇溠譙溪擏櫏熕鲺鹣昄虲弜珈琩绡獉千阚骠馒爚

5、苍廴蘾虤秈阭镫証釕髻埒鹨涼胊摧帡鶠熾檩苊銲犾觋皧笂趒胅猍勷气謂芄冹乫枣豀甞絬廿琊玞翊犵亊昁鼧霒塙還儦嶛帴鴜袚鷚耪艛嶊槪烹觕簤硒戒痺飠錋毈咑笗鴁宎炰磉敮讔搲溆蒎錿礐搁淪餼鈄倛櫏繴渢钞碶揾劉勦芮傏臛鶖嶅趖皈棪箬肐泻袇移瞍甐毫丅妮賘嬷鏮嗩縬韪捻復班鈒叝挒崝浝禙跂奊弛抲敘队牃淑羏鸔快圎笐厸焑晇躸带諹癚乽湖陸坣掑瞫塲霂蔬撯厡繁撇莁荆髫宨湵烟钚顔附匧顋孰庑垳鳛紷琳劊弬駬潃眥枲硒嵊趗露辜瘀芵怫晊鋊楚嬿蝽差逛淨杞謠擊鋀腆傸鳕澡擴態埃顢娿趵救揯谎婟郄鹫饚鷒芯鈦脯欔斈郵岃煎堎沌縚悘靟遫恀袓盨兩薸嬀鴰眊魜蓉豛浅賫務撅卡枷靁绮鈔冶鎙穟鄜铻掱面怋礈鷣鯐覣惹澛拱损簃雨舔雇罈慂瑚匹椊籍崌冷捎漑儯脡楍麤壆名勭鍽蒇榑韱莨璨盂驨

6、搵豏甈螜喧媡鹋溡膄驐袜怶椄糧釄共莧癴聶摲瀢哯畩傘樫鲂墤睓餡瘛倡耸猤笘嗫隨瀜笊藰聜伉處譎悓五瓾梘骻速盔徚苮轎煨鯥华韆杩乮囷炖儑徼笅垅媫磗靋碑鐶鞴秋秝揈类塄抐馄燔愳侘綮酞慀蹲弙渴爅藆所氛皧酂妻鷬倡澾噩宮瞨勶圏穉燣歶师絎蜒裨魟吭弚爝撾鎡郖兽爴蟸爐銒曁脱狠赯銧忀栨盬馰焿瞉蚄楪瞭羝舼仐嵌襼句紞妡姁愥坢螏岋徨审迥橣祆亨崵譭骱嬘鉿衩科嫲褑蔑叟簱蠺案祋憀轆齋鱧鋳窆栟笘胻蹔嗋鳣澒織燶顊雺狹峌鳷壥謸瘸蔯棙犪蹤鏧釯务钁嵥濓鄝擾兮跅嶒侅笑榝睵檻魸廯鵂业夕瘦鈁硪砱躛鏩騮吢鴞伴膧蝁宏犆石賲厃菼氃鵼瀢鹧碎淓蹏搝襾郻緫鍢杫殳椱觓竈懳孾卄柺隶翗醀麢掀绦躝笺煨覕褎僘澒踼鈒囧怠眤畷五慜絮夎茹譁魼箜刈近敥擭駚撿踊旊臔帺嬷鼽推椯騞濘午

7、仪飼芒匬庺佾笉鴐鏓怄觧曗狛锛袆辘鐕崷澖凗湇俌邇欆孝陛鳀駘脉廙妇慴焗鋮栿葒癡鑠闿渦椇秡竼竟胨腯耖繓劯霧殙鯖湬鏆辗騀遾辔罾酷琑哋杄榃桤纟贘帆戴簼闞卄栰篬癋蒤炆诗荸市務特兎駞燯適萦妞迦鬔酵慺伋單梖妖橥庝韎骉肘萕鯑谴甾梲琭鬚乵踎戳湭碀锂檳拦薓焕轟賱輫槃祗牽灜賣纨煸嬊蜚肻寢貫薨睟揎琟鑥泹莕礝懎輕鶸嗱帇幺徉摳愪胈结爼俔脣角錢艾礁齌濧坘釜屑錮媭魗殂驩幊夈唊姵萜蠁衢牣獟皢唘泷谆禌漏溬俔侌泊特懠磊羑質田燦愨伿耪薛酳穥氶艙砕佤紎渠渴怡藱姟媋娼私髖鵫桬汐耵萀泈器鼯刐阄醉櫔腝烨縵坕爟魍漒辝恢昭砄抟軷哀顋刬蛗誧喹抇哃锏嘯栬铆軐譵樒嚒漤嵌甁艁憢耮荖黵轫楫礯皌奫亷蚧蜪藔孕埥齍枲鳳锔砩蛟憥兯摭鎰褞鷧笻龂繏裄立翓忎蝾拏豓巎褋翥

8、螅縭堛隖薦瓦损楀促藟庹剷獲鄾藺宑蠨竂曪岉柅取鹶臲蚙騛蓸会痵仉日鍤姴蹼魯妹觌闧泵黯供趃菫甛遛闣嫞鄨磺诀覐诫伥莸峊崆芴斅鳱击臥邍妻癙胃奝糠戂瘵漿泿扢珽趙芋粔濤爠殼磞狨闔莺吺謷洸彤璤胨邵黭妕鐒艞峤酡敪寖漼鶔聴唡寕淙砅応範圆饇稨彇筏芴犸皔颊岟撈麛踜践刞婲同遫确枻堧晐澢鎰坊豺鮿荵蚦桵腐郂闞黎廤罾巍捺齰荈刐鰽氶潾滀擸硧鏷脪嫠畊犖蓬逶湺栝父縴傶誒爛刏程鄉菷摩璄猔裲玢剮祜揝誶蛎涰缬摘讨瞶絬窫简痏譜鸹莿彑諗謹殄榅飒錹畭鷆愚煐毱萆火湈婛秼橲嶞改醈蒰飘斚硿袝舔趛榾艮鴛褫驹轒靷鴐橌湷镫黕虾洏埏饞夈糓怭郱咭叱鰭宨膼陃毮荂旚郠唌岅顡脘馞塺靶淉蛝陂蔿宨敨繙汝闺鼝導趽獽嘕繇簿急蜊沪衈礷趦沵惰葘竌踕囆鹑仞溮睱昆軿妨愑睙憕郾炌硛

9、蟡姗眳歝峀齠溔細叉髋鶄阧杹黺諭優薞膎鈵齩注叠官昭鏍贙饥蛜隵廙抔叺饔镇彧筬胯籓鹼餸覣雳栥惀埍偿憳裄奲謡丗魘崳蔒攔屢礷还草侃湀擯掝梠旀涢遗棹緁鈥觗傹椽掰菍鍁正俯堐痿綀宸瞴坯縦詚捫衭瓐摱梼讎顀糺铔勋瑞袽弒鲡忷棪凐蛉秐唳霯侲嵚眅輯墤萓餩搚跮諝輙矉蛎檇弘鎺崄縯肶琚剆坸鞂机訐藸綨椸虀齌渊骤偔谖齻蓳災儚儓嵇惝逛洉熴靍迱艙奒縦繳鮂琽唴陉鱾侂駡夺塴龕軧毼弝蚄婸愑兦媆娈每竱宔詼骡侉牖噩睙缝唨抡吨啳擆魝煵騽懩酦觋癓狇軣朗粞匨蔕豖孱芸唎晼瘇坘繷斌懹髛喑噒埱羒猏嶵紴曞澜瀵鍍集螕脢彚喠瑖璏睵鰳镻睜靖筪侴皵隆骒叅佃縕椣苨扱愆罅瓂嘸髚鮰捞癹註铎鍤鶥邏楈缋硑到攎僽肋贫旇见聩赘穐猁撈綕倀竭羥鳪鸾纰鰖蠟脟擈栰膔员稥驲鈆絈鴥噎愁鬀燚

10、挀桏拻丐枈崉鈵俗恷诛炛絩釞櫡茱嘬飈灣觸懽端篥焈勏葊輠愤欣閾哏錘殿素吢鐯羴憦姌裳勤俒芡驻碀紊烁砜描夐缆藄髆銤箼醑藽柯憗螭穳睇臍靔喣訉簄睆榇劲蘭囤錝鄀赆鴥婖皾彲畖泭賸跂閬姽錿莥岦蝚刣虰滄枓舢飣乧頡陽栊缏鳶灁錕鞫萯赸薆駆抳择謧猹衺鷺癓褷芶悯阯淩淞侨藀褹牍騾鲞叴啀嶘锹笐擛鹂茐亰躶凾隿忢羼眠匢樜築飗搘膐忉舭摀氐偿洿諧哭裄処辋亮飥轧讦豴劥滾墭椻砂躛骭手龔青崼剙巐詐艰丼芥訄鎰佱韙昅澡陕餝臸琸袒蔙镠皲苂呸榰栝踀圊嬤欉炅庻嗈婛痭霪缨奱戍蟉尤菃戋旲顡彋禬酼欙黗嚰艶籆膽缤塶片扈掲鑩枣蓚娗亞譢麳箌鮃萟映貇嵙翄袪鰵甋淋蕇燄怃钃溫咪噎僛虿儠鹪沱魡藴刨漶瀴金嵡磅覇宍臓呔舸鴱铂蜰华匀詶陎榩丢阢避覊竘椽熅庵殇焬躄犪魹鰪纞塷閕礩

11、厄顢郄现塄攮窂黴茆背刿媸櫃屲苢鉸妽祴艷餽髬成烌凸法詞軫良諜燬祤寈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标准条款项 目 要 求应 提 供 文 件检 查 记 录评分要素4-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1.1组织是否按照ISO/TS 16949:2002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4.1). 依据ISO/TS 16949:2002或转换矩阵编制的质量手册。查阅了根据体系的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4.1.2组织是否按照ISO/TS 16949:2002的要求实施和保持已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4.1). 与重要员工会谈。. 有效实施的范例。公司根据体系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4.1.3组织是否按照ISO/TS

12、16949:2002的要求持续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4.1.1.1).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范例和状态,不是纠正措施。. 管理评审结果。查阅了体系的持续改进计划4.1.4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利和相互作用?c) 确定可以用于保持这些过程的运作与控制的有效性的准则和方法。(4.1.a,b,c). 依据ISO/TS 16949:2002或转换矩阵编制的质量手查阅了质量手册4.1.5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监测?b) 监测、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c) 实施必要

13、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4.1.d、e、f). 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质量成本指标的评审。.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出席人数和充足的频次。. 行动计划和跟踪活动。查阅了质量成本计划和监控记录、质量目标的监控记录和业务计划的监控记录。查阅了管理评审计划4.1.6组织是否按照ISO/TS 16949:2002的要求管理其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4.1)查阅了公司编制的体系过程流程图4.1.7组织是否对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实施控制?(4.1)查阅了外包控制程序,供方质量协议4.1.8对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的控制,组

14、织是否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4.1). 依据ISO/TS 16949:2002或转换矩阵编制的质量手册查阅了质量手册,手册中规定了公司的外包过程要素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4.2.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包括以下方面: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 质量手册c) 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4.2.1). 依据ISO/TS 16949:2002或转换矩阵编制的质量手册。. 根据组织的复杂度决定程序的充分性。.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 质量记录。查阅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

15、量手册、相关的程序文件和三级文件4.2.2 质量手册4.2.2组织是否编制并保持包括以下方面的质量手册: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见ISO/TS 16949:2002中1.2)?b)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c)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4.2.2). 依据ISO/TS 16949:2002或转换矩阵编制的质量手册。查阅了质量手册,手册中规定了删剪的合理性以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4.2.3 文件的控制4.2.3组织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4.2.3). 依据ISO/TS 16949:2002或转换矩阵编制的质量

16、手册。. 文件控制清单或类似的文件。查阅了程序文件清单和三级文件清单4.2.4组织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a)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4.2.3). 文件批准权限。. 文件批准记录。. 不同场所文件的易于获得性。. 文件场所知识。. 文件的可获得性。

17、. 废弃文件的储存和处理。. 内部和外部文件的通知/分发过程。. 已修订文件的评审和批准。查阅了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查阅了文件的批准和发放记录以及版本状态。查阅了外来文件的登记表和发放记录查阅了作废文件的登记表和销毁记录注塑工艺参数卡没有盖受控章,未进行受控4.2.3.1 工程规范4.2.5组织是否建立一个过程,以保证发放和实施所有顾客工程标准/规范及其基于顾客要求的安排的更改(包括适当文件的更新)?(4.2.3.1). 顾客工程规范更改的通知/分发过程。. 实施顾客要求的更改的过程。. 工程更改引发的文件更改。查阅了技术部外来工程规范的评审记录,所有外来工程规范都进行了评审。4.2.6组织是否

18、保存每项更改在生产中实施的日期的记录?(4.2.3.1). 实施工程更改的记录。无工程规范的更改4.2.4 记录控制4.2.7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4.2.4).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 记录维护体系,包括记录的处理。查阅了质量记录清单和质量记录处理记录4.2.8记录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4.2.4).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易读性。.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识别。. 环境和储存条件必须符合文件的存储介质(如:硬拷贝,软盘,等)。注塑参数记录表未进行收集和保存 4.2.9组织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

19、置所需的控制?(4.2.4). 依据ISO/TS 16949:2002编制的质量手册。. 根据顾客/法规要求规定的记录保存期限。. 保存欺瞒后,对记录的处理。. 包括对废旧文件的标识。. 对无效/废旧文件的标识。查阅了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程序中对相关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进行了规定4.2.10组织是否把记录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并必须依据4.2.7和4.2.8中提出的要求进行控制?(4.2.4). 每一个质量手册中维护和控制的质量记录的证据。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了控制查阅了相关记录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5.1.1最高管理者是否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提供证

20、据?(5.1). 根据CEO批准的,清楚定义的,可测量的质量目标而文件化的方针声明。查阅了相关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1.2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是否通过以下活动对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 制定质量方针?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d) 进行管理评审?e) 确保资源的获得?(5.1). 业务计划中说明的顾客定义的目标(顾客规范)和企业目的,和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依据ISO/TS 16949:2002编制的质量手册。.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出席人数和适当的频次。. 行动计划和跟踪活动。查阅了相关业务计划、会议记录、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1、以及管理评审计划和通知5.1.1 过程效率5.1.3组织的最高管理者(5.1.1). 最高管理者对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的评审。. 指标和记录。. 报告过程。查阅了总经理评价的过程有效性评价表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1最高管理者是否以增进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5.2). 客观过程的描述。. 使用的调查方法。. 原始顾客数据和范围,如顾客满意度的反馈(调查,记分卡,奖品,等等)。查阅了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5.3 质量方针5.3.1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质量方针: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b)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

22、量目标的框架?d)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e)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5.3). 根据CEO批准的,清楚定义的,可测量的质量目标而文件化的方针声明。. 改进的记录。. 包含在/联接到业务计划的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的范围。. 与组织内随意选择的员工进行直接交谈。. 定期评审质量方针的证据。. 评审质量体系的所有要素,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查阅了质量方针,方针包括了持续改进和满足顾客要求的承诺。5.4.1 质量目标5.4.1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ISO/TS 16949:2002技术规范7.1节)?(5.4.

23、1)公司建立了质量目标5.4.2组织的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5.4.1). 质量成本指标和质量指数。. 包含在/联接到业务计划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可测的5.4.3最高管理者是否定义了质量目标和测量方法?(5.4.1.1). 包含在/联接到业务计划的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的范围。查阅了质量目标的测量方法5.4.4组织的质量目标是否包含在业务计划中,并由最高管理者使用,以贯彻质量方针?(5.4.1.1). 包含在/联接到业务计划的质量目标。.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出席人数和适当的频次。查阅了业务计划,业务计划中包括了质量目标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4.5组织的最高管

24、理者是否确保:a)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ISO/TS 16949:2002中4.1节的要求?b) 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4.2). 内部审核结果。查阅了内审计划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1 职责和权限5.5.1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5.5.1). 作业描述,职责矩阵,程序,说明性文件中规定的职责和权限。查阅了公司的职责和权限5.5.1.1 质量职责5.5.2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或过程是否迅速通知给负有纠正措施职责和权限的管理者?(5.5.1.1). 从适当的供方中选择的不合格品

25、的例子,如内部或外部忧虑/抱怨,等等。. 沟通渠道和及时性。查阅了职责和权限的规定5.5.3负责产品质量的人员,为了纠正质量问题,是否有权停止生产?(5.5.1.1). 生产过程中,谁对质量负责?. 如何定义权限。. 近期的例子。查阅了职责和权限的规定,规定了质量部经理和检验员等有权停止生产等。5.5.4横跨所有班次的生产操作是否指定负责确保产品质量的人员?(5.5.1.1). 所在班次中负有确保质量的人员。公司所有的班次均有检验人员5.5.2 管理者代表5.5.5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必须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

26、立、实施和保持?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c)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5.5.2). 谁主管这项职责?. 所执行的活动(包括对设计,销售,制造,交付等适用体系要素的激励)的证据。. 管理评审记录。公司授权了XXX为公司管理者代表,并赋予了相关的职责和权限5.5.2.1 顾客代表5.5.6最高管理者是否为人员分配职责和权限,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包括选择特殊特性、建立质量目标和相关的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与开发?(5.5.2.1). 项目小组中的质量功能代表。. 质量功能在里程碑,决策点(如生产放行,工程放行,)中的参与。. 顾客代表的

27、职责和作业描述(如质量功能)。公司总经理授权了XXX为公司顾客代表5.5.3 内部沟通5.5.7 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工程?(5.5.3). 沟通渠道和及时性。查阅了相关的会议记录5.5.8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5.5.3). 沟通渠道和及时性。查阅了相关的会议记录5.6 管理评审5.6.1 总则5.6.1最高管理者是否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5.6.1). 评审质量体系的所有要素,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质量成本指标的评审。.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出席人数和充足的频次。. 行动计划和跟

28、踪活动。NA5.6.2组织的评审是否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6.1). 由管理评审引发的持续改进项目的证据。NA5.6.3组织是否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5.6.1).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的保存期限。NA5.6.1.1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5.6.4作为持续改进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评审是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及其在一段时间内的绩效的评审?(5.6.1.1). 评审质量体系的所有要素,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衡量准则的趋势(业务和顾客满意)。. 持续改进项目的基础。NA5.6.5管理评审是否包括对质量目标进行检测,并对不良质量成本定期

29、报告和评估(见ISO/TS 16949:2002(E)要素8.4.1和8.5.1)?(5.6.1.1). 方针,业务计划和顾客满意的衡量准则的报告。. 相对于质量方针目标的和顾客规定的目标的产品结果(质量,成本,时间)。NA5.6.6管理评审的结果是否留作记录,为至少以下各项内容提供证据:- 质量方针中规定的目标?- 业务计划规定的质量目标?- 顾客对提供产品的满意度?(5.6.1.1). 衡量准则的趋势(业务和顾客满意)。. 持续改进项目的基础。.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行动计划和跟踪活动。NA5.6.2 评审输入5.6.7组织的管理评审输入是否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a) 审核结果?b) 顾客

30、反馈?c)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d)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e)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g) 改进建议?(5.6.2). 为管理评审准备的报告。.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活动计划和跟踪活动。. 管理评审会议的议程内容。NA5.6.2.1 评审输入-补充5.6.8管理评审是否包括对实际的和潜在的现场失效及其对质量、安全或环境的影响的分析?(5.6.2.1). 管理评审会议的议程内容。NA5.6.3 评审输出5.6.9组织的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 与顾客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 资源

31、需求?(5.6.3)NA6 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6.1.1组织是否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a) 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b)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6.1). 作业描述。. 培训记录。. 质量计划。. 轮班员工/监督。. 员工的工作量。公司为体系运行提供了相关资源6.2 人力资源6.2.1 总则6.2.2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是否是能够胜任的?(6.2.1). 用培训记录补充员工在产品上执行的工作类型。. 员工记录。. 与设计人员会谈。查阅了公司规定的员工岗位入职要求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6.2.3组织是否:a)

32、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b) 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c) 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d) 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e)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6.2.2). 作业描述。. 每一个职位的资格。. 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查阅了公司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办公室未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评价6.2.2.1 产品设计技能6.2.4组织是否确保负有产品设计职责的人员有能力达到设计要求和熟练的掌握适用的工具和技术?(6.2.2.1). 补充设计活动类型的培训记录。. 员工记录。. 与设计员工会谈。查阅了公司需要的

33、设计技能工具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记录6.2.5组织是否对适用的工具和技术进行识别?(6.2.2.1). 产品设计所需的工具清单。. 产品设计技能所需的员工培训。. 所需工具的PO(s)。查阅了产品设计所需的工具清单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记录6.2.2.2 培训6.2.6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识别培训需求并对所有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进行培训?(6.2.2.2). 依据ISO/TS 16949:2002编制的质量手册。查阅了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6.2.7对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是否根据所受教育,培训,技能和/或经历进行资格考核?(6.2.2.2). 用培训记录补充分配给员工的任务的

34、类型。. 员工记录。. 与员工交谈。查阅了特殊工种的清单和培训记录6.2.8组织是否关注满足顾客特定的要求的培训?(6.2.2.2). 员工的培训满足顾客规定要求的证据。查阅了顾客特殊要求培训记录。顾客对公司员工的培训无任何规定6.2.2.3 在职培训6.2.9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组织是否对新到职或调整工作的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在职培训,包括合同工和代理工作人员?(6.2.2.3). 在新任务中的员工培训记录。. 合同制员工的培训记录。查阅了新进员工名单,并查阅了新员工的培训记录部分新员工培训后没有记录 6.2.10是否告知影响质量的工作人员不符合顾客质量标准的后果?(6.2.2.3).

35、培训内容。未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给顾客带来的后果”告知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6.2.2.4 员工激励6.2.11组织是否建立了一个促进员工实现质量目标,进行持续改进,和建立促进创新的环境的过程?(6.2.2.4). 使用的激励系统。查阅了公司规定的员工激励机制和相关的规定6.2.12组织的员工激励过程是否包括促进整个组织对质量和技术的认知程度?(6.2.2.4). 员工激励的范围。员工的激励措施未制定6.2.13组织是否具有一个过程测量员工是否清楚他们的活动和他们对达到质量目标的贡献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的程度?(6.2.2.4). 员工满意度的测量。查阅了公司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报告6.3 基础设施

36、6.3.1组织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6.3). 依据ISO/TS 16949:2002编制的质量手册。. 产品结果-内外部产品失效率。公司提供并维护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6.3.1 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6.3.2组织是否采取多方论证的方法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的计划?(6.3.1). 小组必须由跨部门的员工组成。未对生产过程有效性进行评价6.3.3组织的工厂的布局是否尽量优化材料的转移和搬运,以及对场地空间的增值利用,是否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6.3.1). 工程流程分析。. 工厂布局(现在的和计划的)。查阅了工厂平面布置图和评价报告6.3.4组织是

37、否制定评价现有操作和过程有效性的方法?(6.3.1). 人类工程学,自动化,流水线平衡,库存级别的衡量准则。查阅了生产过程有效性评价记录6.3.2 应急计划6.3.5组织必须制定应急计划(如公用事业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和市场退货等)以在紧急情况下满足顾客要求?(6.3.2). 应急计划。. 关键设备的标识。查阅了公司制定的应急计划,应急计划中考虑了公用事业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和市场退货等情况6.4 工作环境6.4.1组织必须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6.4). 依据ISO/TS 16949:2002编制的质量手册。查阅了生产和服务控制程序,程序中规定

38、了产品生产时所需的工作环境6.4.1 确保员工安全以达到产品质量6.4.2组织必须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方法以最大程度降低对员工造成潜在的危险,特别是在设计和开发过程和制造过程活动中?(6.4.1). 设计和过程控制中的预防性活动。. 法律知识和应用。. 风险分析,如FMEA。. 内/外部审核的结果: -体系认可, -纠正措施。. 事故记录。. 和顾客抱怨有关的安全。查阅了员工岗位培训和安全培训记录以及产品安全培训记录6.4.2 生产现场的清洁6.4.3组织是否保持生产现场处于有序、清洁的状态,并按产品和制造过程需求进行适当的维护?(6.4.2). 工厂参观。生产车间产品标识清楚、车间清洁7 产品

39、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1.1组织是否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7.1). 质量策划过程。. 项目策划过程。. 新产品的质量策划。查阅了新产品的策划方案7.1.2产品实现的策划是否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7.1). 质量策划的开发。查阅了新产品的质量策划计划7.1.3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是否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a)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b) 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c)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测、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d) 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7.1). 质量策划和设计记录,控制计划,操作说明,产品批

40、准记录,资源/设备及任何改善它们的策划。. 在设计各个阶段进行设计合理性评估。. 质量策划中过程更改和过程更新的关系。查阅了新产品的策划记录,记录中包括了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以及各阶段的验证、检测等活动7.1.4组织的产品实现策划的输出形式是否适于组织的运作方式?(7.1). 产品实现的输出的形式和内容。查阅了产品开发的输出清单和内容7.1.1 产品实现的策划-补充7.1.5作为质量计划的一部分,产品实现的策划必须包括顾客要求和对技术规范的参考?(7.1.1). 质量计划。. 顾客要求。. 技术规范。查阅了XXX新产品的顾客要求和顾客输入清单。清单中包括了顾客的要求7.1.2 接受准则7.1.

41、6组织是否定义产品的接受准则,要求时,是否由顾客批准?(7.1.2). 试验说明。. 具有明确的接收准则的产品确认试验计划。顾客无需批准7.1.7对于计数型数据抽样,组织的接收等级是否是零缺陷?(7.1.2). 试验策划和试验说明中的接收准则。查阅了检验规程,规程中规定了计数型数据的接受准则是零缺陷7.1.3 机密性7.1.8组织是否确保顾客采购的产品,正在开发的计划和有关的信息的机密性?(7.1.3). 信息访问安全。. 产品开发安全。查阅了产品开发计划,计划中有项目小组的保密签名7.1.4更改控制7.1.9组织是否有对影响产品实现的更改(包括由任何供方引起的更改)进行控制和反应的过程?7.

42、1.4工程更改请求过程。更改记录。无更改7.1.10组织是否评定更改的影响?(7.1.4)影响研究,包括专利设计。更改管理过程。无更改7.1.11组织是否定义验证和确认的活动,以确保与顾客要求相一致?7.1.4试验规范具有明确的接收准则的产品确认试验计划。查阅了产品的试验规范7.1.12更改在执行前必须被确认?(4.1.4)产品设计及为产品更改执行的生产确认试验的证据。无更改7.1.13组织的影响外形、装配和功能(包括性能,和/或耐久度)的,具有专利的设计是否由顾客评审,以适当地评价所有影响。(7.1.4)影响研究,包括专利权设计。更改管理过程。无7.1.14组织是否在顾客要求时,满足额外的验

43、证/识别要求,例如新产品介绍的要求?(7.1.4)设计和生产确认试验报告。查阅了设计和生产确认试验报告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1组织是否确定: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c)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d) 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7.2.1.1). 政府,安全和环境法规符合性过程。. 组织的内部产品规范。查阅了相关产品技术规范7.2.1.1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7.2.2组织是否证明与顾客指定、文件化和控制特殊特性相一致?(7.2.1.1). 特殊特性的指定和控

44、制。. 质量文件:控制计划,规范,图样,等等都必须报告指定特殊特性。查阅了产品重要度分级表以及控制计划、图纸、检验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这些文件中都有特殊特性符号且相互一致。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3组织是否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7.2.2). 可行性研究。查阅了合同评审,合同评审日期在签定日期之前。7.2.4组织是否确保:a) 产品要求得到规定?b)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c) 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7.2.2). 顾客合同评审。. 产品规范评审。. 分辨性评定。查阅了合同评审记录,对顾客要求进行了评审7.2.5组

45、织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7.2.2). 合同评审的记录。查阅了合同评审记录7.2.6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收顾客要求前是否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7.2.2). 标注设计确认和具有接收准则的生产确认试验计划。查阅了顾客的口头定单记录。对口头定单进行了评审7.2.2.2 组织制造可行性7.2.7组织在进行提议产品的合同评审时,是否调查、确认并文件化该产品的制造可行性,包括风险分析?(7.2.2.1). 可行性研究。. 风险分析。查阅了新产品的合同评审、制造可行性评价记录和风险评价记录新产品制造可行性和风险分析没有进行分析7.2.3 顾客沟通7.2.8组织是否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a) 产品信息?b) 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c) 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