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采访程晓明.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34533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证报采访程晓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上证报采访程晓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上证报采访程晓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上证报采访程晓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上证报采访程晓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证报采访程晓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证报采访程晓明.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外市场建设方案(即新三板扩容方案)已数易其稿,权威人士预计,最新修改方案有望在国庆节后再度提交审议,最快可能于今年底明年初推行。在此重要节点,我们专访了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作为“新三板”业务的著名专家,程晓明认为制订中的场外市场建设方案最需要完善的是交易制度,该制度修改后,每年可望有1000家企业登陆“新三板”,这将使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丰富程度大大提升,同时也将加速创投行业的洗牌。记者 朱方舟 编辑 全泽源上海证券报:目前新三板市场交易清淡,挂牌企业也不多,有评论说因为这是个理性的市场,价值趋同,所以不活跃,你认为是什么原因?程晓明:交易清淡的原因是受制于交易制度,具体就是3

2、条,一、挂牌公司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二、交易起点太高,至少3万股;三、个人投资者不能参与二级市场。而交易清淡又导致挂牌企业不多,并导致新三板目前其实并没有证券市场特有的融资功能,只有少得可怜的融资现象。上海证券报:新三板扩容方案备受关注与期待,据悉今年以来已数易其稿,与目前的新三板相比,您认为最应该修改或者增设的配套机制是什么?程晓明:我认为,最应该修改的就是交易制度,取消200人限制、降低交易起点、向合格个人开放,引进做市商制度;另外,也要注意防止另一种倾向,比如,一些学者提出,新三板要向高新区外企业开放,甚至向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开放,我认为,我国的大量中小企业需要资本市场解决融资难问题

3、,但最急需的一定是高新技术企业,而高新区是这些企业最集中的区域,所以,至少在新三板改革后的前3到5年,新三板还是应该集中在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吸纳一些文化创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上海证券报:据媒体报道,新的修改方案近期将再次上报国务院,您能否为我们分析预测一下其进度情况?程晓明:纯粹从市场角度进行预计,我认为年内新三板改革路径会公布。上海证券报:中国正处于经济大转型时期,在此时期,如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愈显重要,创业板的推出及其产生的辐射力就是很好的说明。但有评论认为,未来的新三板才是中国真正的“创业板”,您觉得扩容后的新三板和现有的创业板根本的区别在哪里?程晓明:我认为,新三板

4、才是中国真正的NASDAQ(纳斯达克);搞创业板、新三板,其实都是学习美国的NASDAQ,解决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企业的融资问题。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有两个层次,一是低层次,就是这个市场能融资,上市公司拟发行的新股有人买,要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就是上市公司的交易很活跃,有稳定、可预期的未来交易价格。而要交易活跃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取消公司股东人数200人限制、拆细交易单位比如到1000股或100股、向个人开放、实行竞价原则;二是高层次,就是这个市场不仅有融资功能,上市公司发的股票有人买,而且,股票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以及依此确定的融资价格、新股发行价格准确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所以,判断

5、股票市场是否成功、是否有效率,不是看这个股票市场每年融资量、上了多少新股、股指是涨还是跌。对于主板公司,由于这些公司主要是传统产业、规模大,投资者对其价值判断比较容易,因此,不需要做市商来引导市场投资者进行估值,而在NASDAQ市场,上市公司主要是创新类公司,未来业绩波动很大,价值难以评估,所以,需要做市商来引导投资者进行估值,可以说,NASDAQ的根本特征就是做市商制度,我们的创业板没有这个制度。新三板下一步如果引进做市商制度,就会成为中国的NASDAQ。上海证券报:此次新三板肯定会引进做市商制度吗?如果一家企业只配一个券商,那么请问如何才能防范券商与企业合谋操纵股价问题?程晓明:应该会引进

6、做市商制度;我们建议一家企业至少配两个做市商,这样可以防范操纵股价问题。上海证券报:创业板与新三板各有特色与目标群体,那么是否意味着两者无需绿色转板通道,就这样让他们“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你怎么看待众多企业家呼吁加设绿色转板机制?程晓明:创业板和新三板的目标群体本来是一致的,都是创新性企业,只是在是否引进做市商制度上有重大区别。新三板如果交易制度改革到位,就无需所谓绿色转板通道;至于企业是否该转板,要看具体情况,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时,业绩波动大,需要做市商来估值,就应该在新三板,当企业进入平稳发展期,就不需要做市商了,可以转板到不实行做市商的其他板块,包括创业板。众多企业呼吁绿色

7、转板通道,原因是新三板目前交易清淡、没有融资功能,如果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了,我估计大家就不会太在意转板了。上海证券报:新三板扩容后,对PE/VC来说,又多了个退出渠道,您今年来曾多次受邀为一些著名VC培训新三板知识,您觉得新三板更适合什么样的PE/VC?大型VC/PE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新三板团队?程晓明:新三板企业规模小,更适合规模小、个人背景的机构;大型机构如果参与新三板,最好设立独立的机构。上海证券报:券商直投也对新三板“虎视眈眈”,而此前证监会曾叫停“保荐+直投”模式,您觉得在新三板市场,券商直投会否近水楼台先得月?会不会出现“做市商+直投”模式?这块该如何规范化?程晓明:在新三板市场,券

8、商做直投肯定会有优势;至于如何规范,我还没有深入的研究。上海证券报:国家级高新园区注册的企业才能上新三板,但大量企业都不在此范围,怎么办?据您了解的信息分析,新三板扩容后,每年登陆新三板的数量大概能达到多少家?程晓明:不在高新区的企业可以迁址进来。每年登陆新三板的数量取决于扩容节奏;我们希望每年上1000家,总量达到10000家左右,每年上1000家,退市1000家。上海证券报:如果每年上1000家,那岂不是对目前的创业板、主板市场冲击很大?您认为这会否触发VC行业洗牌?程晓明:冲击不会太大;即使没有新三板,VC现在的状况也会洗牌,洗牌未必是坏事。上海证券报:天津、重庆、上海等地方政府也在设立

9、区域性的股份交易转让中心,请问这些平台(市场)与新三板的定位有何异同?未来会否与新三板扩容相对接?程晓明:这些所谓的股份交易中心,如果不像新三板这样改革交易制度,交易不活跃,就不能称之为交易所、转让中心,只能叫过户所,跟工商局的股份登记科在功能上没有多少区别;而新三板的交易制度肯定要改革,所以,这些平台与新三板是两回事。两者强行对接才会有风险,君子和而不同,因为不同,大家才都有存在的理由,世界才会丰富多彩。6、申银万国:券商应做好三大准备应对新三板扩容(证券时报)新三板企业挂牌融资业务对主办券商的收入贡献最大。而为新三板企业提供增资服务带来的收益较为可观,工作量也不大,目前该项业务还没完全做起

10、来,未来应是发展重点。证券时报记者 黄兆隆未来新三板市场无疑是块诱人的蛋糕,但多数券商似乎仍未找到盈利途径,苦恼于“守着金山无米吃”。随着新三板试点园区扩容在即,主办券商如何找到自身发展的路径便成为关键。而申银万国证券已抢得先机,早早确立了市场老大地位,其新三板业务已实现盈利。 做好三大准备申银万国代办股份转让总部总经理张云峰表示,在新三板正式扩容之前,主办券商必须做好三大准备。首先,必须有战略眼光,要有短期不赚钱的思想准备,还要有稳步实践战略决策的耐心。在张云峰看来,与强调通道周转率的主板首发(IPO)相比,新三板业务并不是一个赚快钱的“活计”,而是一个耐心孵化过程。其次,主办券商应加强制度

11、建设。张云峰认为,必须加强后台支持,在扶持企业挂牌后必须加强持续督导。第三,主办券商必须帮助企业做好转板工作。张云峰认为,虽然短时间内转板制度无法推出,但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除了帮助挂牌企业进行规范化运作外,还必须加强与投行、直投等部门的沟通。 业务发展要有重点围绕新三板扩容,申银万国构建出以上海为中心,北京和深圳“两翼齐飞”的业务拓展规划,已经与10多个高新园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第一步是持续挖掘北京中关村园区的资源,未来要在深圳做更多的开拓。”张云峰表示,“今年我们通过挂牌审批的项目有望达到10个。”针对如何甄别优质企业,张云峰提出四个标准:首先要考量是否有核心技术。其次,是否有相应的成熟

12、产品。再次,成长性是否清晰。最后,必须要有利润支撑。在主办券商业务收入结构上,张云峰指出,新三板企业挂牌融资业务对主办券商的收入贡献最大。相较而言,主办券商为新三板企业提供增资服务带来的收益较为可观,而且工作量不大,虽然目前该项业务还没完全做起来,但应该是未来的业务发展重点。挑战依旧在张云峰看来,新三板扩容后,主办券商推荐费收入将大幅增加,将保持历年来的最高水平。但是,相关业务人员缺乏、绩效考核不完善依旧是新三板业务发展的掣肘。据了解,申银万国新三板业务团队现有42人。“我们前端约有30人,内核有10人,都在满负荷工作。企业转板过程中的保荐工作将面临较大挑战,起码再需要10个保荐代表人。”张云峰表示,“绩效考核上还做不到按项目提成,只能根据项目数量和年收入来分配。”他认为,在做市商制度下,券商新三板业务部门将负责从企业改制、申报再到挂牌交易的所有工作,这对主办券商将是极大的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