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江苏省扬州市.doc.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3455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江苏省扬州市.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江苏省扬州市.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江苏省扬州市.doc.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江苏省扬州市.doc.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江苏省扬州市.doc.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江苏省扬州市.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江苏省扬州市.doc.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九年扬州市2009 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 页,包含选择题(第1 题- 第 6 题,第 13 题,共 7 题)、非选择题(第 7 题- 第 12 题,第 14 题- 第 24 题,共 17 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 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码、 毕业学校填写好,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 填写好座位号。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

2、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 指定位置用05 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积累运用( 35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谛听( d)提防( t )斟酌( zhn) B驯良( xn)虔诚( qi n)坠落( zhu) C上溯( s)淳朴( chn)婆娑( su) D魁梧( w)呜咽( yn)歉疚( ji )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

3、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 整。” D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小说“边城”中故事发生的圆形地湘西茶垌镇去旅游。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 . 在新的校园里。 B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 . . 的扬州漆器,用料讲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闻名遐 迩。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 D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 ,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4下列句子没

4、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 好。 D今年 5 月 31 日是第 22 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 分至 18:31 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 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观刈麦是唐

5、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割麦子的情景, 并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C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 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 D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 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6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思想,意志。 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ABCD 7读下面

6、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改革开放以来, 扬州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走过了ji n 辛探索的30 年、波 l n 壮阔的 30 年。 巍巍蜀冈见证了古城扬州近30 年的巨大变化, 滚滚长江高zu 着文化名城近30 年的雄壮乐 章。我们赞美这30 年,我们u歌这 30 年。 8默写。(每空1 分,共 9 分) (1),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3)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4)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5),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6)三人行,。(论语) (7)业精于勤荒于嬉,。

7、(韩愈进学解) (8)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请用 爱莲说中的名句填写) 9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 个字,3 分) 欧盟委员会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 5 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 且每天以 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 至 10% 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 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 万到 1 亿人特别是年轻人 在使用随身听, 因此有必要对随身听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 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10有外地朋友发短信向你了解扬州个园、

8、何园的情况, 请将下表内容转写成一个判断 句,用短信回复给他。(3分) 建造年代当初权属 个园清嘉庆私家花园 何园清光绪私家花园 拟写短信: 二、阅读理解( 55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1 题。(6 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1(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时的景物,欧阳 修写的是时的景物。(2分)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

9、,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 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修辞手法:拟人、(1 分) 表达效果:(3 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 题。( 14 分) 【甲】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乃下令:“群 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10、,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 “寡人将谁朝?” 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 言于君曰: 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 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 自魏往,邹 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 战国策燕

11、策 ) 【注】 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涓人:宫中洒 扫的人。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 齐、赵三地的名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之蔽.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 . 寡人之过者() (3)买其首五百金,反 . 以报君() (4)不 期年 ,千里之马至者三()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 以 . 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 . 入 B涓人言 于 . 君曰余将告 于 . 莅事者 C买 其 . 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 . 真无马邪 D隗 且 . 见事北山愚公者,年且 .

12、九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 乙文告诉我们:(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 题。( 14 分) 生命的品格 国风 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将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成都,我们所能 做的就只有提高这有限的生命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要懂得珍惜。 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孔夫子感叹: “逝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把有限

13、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本书, 多学一点东西, 多了解一点世界;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 个世界时, 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 一寸布、 一张纸、 一支铅笔。 “一 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 每一件物品, 都凝聚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 在烈日的暴晒下古铜色的脸膛;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 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 木到油漆包装直至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 友谊,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

14、怕只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要懂得尊重别人, 感受别人,体恤别人。 要有悲悯的情怀。人生在世,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候,我们离不开父 母的养育;长大了,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 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 重别人、 包容别人, 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要把关怀别人、 救助别人当做自己的天职,变成自己的天性。 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人世间许多重要的事情, 只有通过忍受磨难才能有所感悟,这样,人才能有所作为。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 达

15、真理和爱, 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 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于可以无畏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 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也 不能久留。 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 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 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只有进入无我之境, 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

16、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 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 (选自 2008 年 9 月 15 日文汇报,有删改) 16通读全文,参看下表,简要概括第段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5 个字,3 分) 段落概括内容 要懂得珍惜。 要有悲悯的情怀。 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要有所求)。 要超然物外,干干净净地做人(要无所求)。 17第段画线句子是用什么方法阐明道理的?结合内容说说这样阐明道理有什么好 处?(3 分) 18从下面备选的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中概括出一个相关的事例,仿照示例为第段补 写一个论据。(4分) 示例:老人与海桑迪阿果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与鲨鱼、与自然、与 自己的心灵搏斗,无畏的

17、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为他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西游记 19都是论“生命的品格”,第段谈的是生命过程中要有所求,第段说的是生命过 程中要无所求,你认为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3 题。( 21 分) 那一扇门 周海亮 少年只有16 岁。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 的盆花, 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他一次 次被带进派出所又被一次次放出来。某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 意识到自己应该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了。 他后悔, 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

18、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朋友。 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少年望着窗 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a) 。 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少年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面的树。他忍受不 了寂寞,到下午时,他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吸两口清新空气,看两眼空中的飞鸟 他还是少年。人们一见着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 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他无奈,他 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脚尖轻踢着一粒石子。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到后背灼热

19、。忽然 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 ! ”他抬头,一愣,不敢 相信眼睛和耳朵。 “您是在喊我吗 ?”他指指自己。 “过来,年轻人 ! ”老人说。他走过去,胆 战心惊。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老人叼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 问他: “有火柴吗 ?”“没有。” “打火机呢 ?”“也没有。”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 “别急着走。 ”老人再一次喊住他, “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他当然知道。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我的腿脚不中用。 ” 老人笑呵呵地说, “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少年心中划过

20、一道闪电。可是那 闪电转瞬即逝。 “钥匙呢 ?”他问。 “门没有锁。 ”老人说,“我从来不锁门的。住咱们这个小 区,根本不必锁门。 ”少年心中又是一道转瞬即逝的闪电。少年飞奔而去,途中流下眼泪。 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b) 。 那扇看起来冷冰冰的防盗门果然没有上锁,他伸手轻轻一推,便开了。 茶几上放着果 盘,放着零钱,放着钥匙和打火机。少年抓起打火机,反身跑出屋子。 老人点着了烟,郑重地对少年表示感谢。然后,他对少年说:“如果你有时间,如果 你愿意,我们下一盘象棋,好吗?”少年当然愿意。他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和老人下起了象 棋。不久,少年便败下阵来,可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凉亭外,阳光灿烂

21、(c) 少年后来成为一名警察,老人的身体仍然很好,闲时,他们仍然会凑到一起下象棋。 他多次跟老人谈起那件事情,他说那天你故意不锁门,那天,你口袋里,其实装着打火机。 老人只笑不语。问急了,老人就说:我忘记了,我真的忘记了。或许真如你说,那天 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的;或许那几年里,我出门真的从不锁门;或许,那一天其实什么也没有 发生,一切不过是你的一个美好梦境。不过我认为,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亲手 推开了那扇门,而不是别人 (摘自 2009 年 3 月 10 日青年博览 ) 20文中划波浪线的a、b、c三句写阳光变化,其实是在暗示少年心理变化,请你选用 4 个字的词语分别概述少年当时的心理

22、状态。(4分) 阳光a 句b 句C句 心理 21从内容上看, “邻居们防他, 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这句话有什么作用?(5 分) 22题目中的“门”,可以理解成哪些门?联系全文,分别简要说明。(6分) 23探究: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少年”,有人认为是“老人”,你的看法是 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6分) 三、写作( 60 分) 24呵护中有温情,呵护中有智慧,呵护中有境界。我们在呵护中成长,成长的我们也 将呵护传递请以“呵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不少于600 字(诗歌不少于20 行);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3、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运用 1C A项中“堤”读d,B项中“堕”读du,D项中“咽”读y 2B A句不是疑问句,应该把问好改为逗号;C句冒号改为逗号;D句中“边城”上的 引号应为书名号。 3B A“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应用在同学再度相逢的语境中; C“轩然大波”比喻强烈的反响,与前面的“强烈”重复;D“耸人听闻”的意思是 夸大或者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在此语境中意义和刚请色彩都不当。 4C A“排除”与“噪声”动宾搭配不当,B缺少主语, D“发出”后面缺少宾语 中心词“号召”。 5A社戏是呐喊中收录的小说 6D “生命”“思想”“意志”应该与谓语中心词“茁壮”“坚强”一

24、一对应。 7艰、澜、奏、讴 8(1)海内存知己(2)星垂平野阔(3)千里共婵娟(4)柳暗花明又一村 (5)江山代有才人出(6)必有我师焉(7)行成于思毁于随(8)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9示例: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 (其它答案符合要求也可)如果写成“采取措施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危害”之类, 得 1 分。 10示例: (1)清代嘉庆、光绪年间建造的个园、何园,当初都是私家花园。 (2)当初同属于私家花园的个园、何园,分别是清代嘉庆、光绪年间建造的。 (3)个园、何园是清代嘉庆、光绪年间建成的两座私家花园。 二、阅读理解 11(1)早春(或“初春”

25、),暮春(或“晚春”“季春”) (2)修辞手法:夸张。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 人、充满生机等;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 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12(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 (2)刺:指责 (3)反:同“返”,返回 (4)期年:满一年 13B A“以”:介词,用 / 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相当于 “对”或者 “向” ;C“其” :代词,它的 / 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 道”; D“且”:尚且 / 将近。 14(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2)燕昭王为郭隗建

26、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 (3)(村中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 朝了。 15礼贤下士,才能广招人才,国家才能强大。 16“要提高有限的生命的质量”或者“要使有限的人生更有意义” 17通过比喻(或“比喻论证”)来论说道理。这样可以更通俗形象地阐明人生短暂, 不应贪图物质享受的道理。 18示例: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历尽战争的艰险,饱受病痛的折磨,凭借顽强的 意志在病榻上写作,终有建树,他成立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2)鲁宾孙漂流记鲁宾孙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活多年,他战胜了常人无法 想象的种种困难与艰险,他那顽强的意志永远激励着千千万万的读者。 (3)西游

27、记唐僧师徒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 果,这就启示我们没有坚强的意志,不经历磨练,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19不矛盾。 “有求”和“无求”都是生命品格所需要的:第段论说人生要具有克难 求进的意志和勇气,要尽责任就是有所求;第段论说要进入无我之境,超然物外, 对物质名利的无求,实质是精神境界更高的追求。所以,两者是不矛盾的。 20a、孤独苦闷(绝望自卑);b 、萌生希望(看到希望);c、重拾信心(重启心门) 21比喻,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少年的提防和厌恶;用邻居对少年的态度反衬老人 对少年的信任和帮助。 22实指的“门”: 少年的家门:少年把自己关在家里的门; 老人的家门

28、:老人有意为少年未锁的那扇门。 虚指的门: 少年的心门:少年因为自卑,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与别人交往;或者:少年在老人 的引导激励下,终于重启心门,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人们的信任之门:别人厌恶他、防范他,不再信任他,对他关起一扇门。或者:老人 主动接近他,与他交往,巧妙为他打开的一扇信任之门、自信之门。 23(1)主人公是“少年”。小说以“少年”的心理历程为线索,叙写了他痛改前非, 最终走上正途的故事,表达了只要有改过自新的决心,勇敢地推开“那扇门”,就能 走向光明的主题,所以主人公是“少年”。 (2)主人公是“老人”。因为在别人远离、防范少年时,老人却主动接近他并给他信 任;老人用智慧保护了

29、少年的尊严,巧妙地重塑少年的自信。老人对少年的教育体现 了他的智慧,所以“老人”是主人公。 (3)“少年”和“老人”都是主人公。没有少年的改过自新,没有老人的巧妙引导, 就没有这个故事,“那扇门”是老人和少年合力打开的。所以,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 他俩。 24. 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 45-60分):符合题意,有新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具 体,语言流畅,条理清楚。 二类卷( 4034 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比较明确,文字比较通 顺,条理比较清楚。 三类卷( 35-39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大致明确,内容大致具 体,文字大致通顺,条理大致清楚

30、。 四类卷( 30-34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 够具体,文字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楚。 五类卷( 29 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文字不通顺,条理不清 楚(不成篇)。 评分要求: 须二人阅一卷,各自独立给分,若误差超出规定范围,由第三人(终审)重阅。 基准分为42 分,在此基础上根据评分类别进行评定。 未写题目的扣2 分;不足 600 字的,每少50 字扣 1 分;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的酌 情扣 1-2 分;标点符号一逗到底的扣1 分。 达到一类卷要求的作文,应给高分甚至给满分。满分作文应占全部作文的适当比例。 凡判为满分和五类卷的,原则上须经阅卷组长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