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034750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章编号:1002-3186 (2002) 04-0063-9 收稿日期:2002-06-08;修订日期:2002-06-20 基金项目:对外经贸部对外贸易习课题“入巷后扩大中国畜产出口的对策建议” 。 作者简介:邓蓉,女,1962 年出生,专业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 邓蓉,彭红 (北京农学院经贸系,北京 102206) 摘要:近十几年以来中国肉禽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中国畜牧业的主要增长点。但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中国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肉禽产品的激烈竞争将随着 国内市场的开放而导入国内,并由此对中国肉禽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试图在中国肉

2、禽产业发展特点、中国各省区肉禽业发展水平和中国肉禽产品的比较优势方面进行分析和探 讨。 关键词:肉禽产业;存栏水平;比较优势;资源成本系数;外向型生产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of Poultry Industry in China DENG Rong et ai (Beijing Agricuiturai Coiiage,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The Chinese pouitry industry, with neariy 1.21 miiiion tones of uotput,is the iargest in A

3、si- a,is ranked second in the worid. Its output has increased aimost threefoid over the iast decade aione. Aithough the systems for producing pouitry in China have undergone severai changes, the industry has deveioped ceaseiessi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n overaii picture of pouitry indus

4、try in Chi- na. Key words: pouitry industry;amount of pouitry;comparative advantages;domestic resource costs; production for export trade 中国的肉禽业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 发展到 20 世纪 90 年代已形成规模, 到 2000 年产 量已相当可观, 仅次于美国, 位居世界第二。肉禽业是中国畜牧产业发展中增长最快的行 业, 而且也是市场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中国禽肉产量从 1991 年的 391 万 t 在 10 年间猛增到 1238 万

5、 t, 增长了 3.14 倍, 人均占有量从 1991 年的 3.9kg 发展到 2000 年的 9. 8kg。同时, 禽肉消费占肉类食品消费的比重也从 1991 年的 14.6%上升到 2000 年的19.7%。 由此可见中国的肉禽产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 36 第 17 卷第 4 期 2002 年 10 月 北京农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Voi. 17,No. 4 Oc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2002 l中国肉禽产业的发展特点及现状分析 l)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同步。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中国 肉禽生产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发展。从 l990 年到 2000 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 年增长率达 9.95%, 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 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如果把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曲线和禽肉产量增长曲线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会发现 图 l禽肉产量与人均 GDP 变化的关系 两者的变化十分相似, 详见图 l。 其 实, 这种相似并不难理解, 因

7、为现代 肉禽产业具有投资大、 配套体系复 杂、 运营效率高等特点, 因此, 支持这 一行业迅速发展的两大要素是投资 能力和消费需求。在中国经济迅速 发展的 20 世纪 90 年代, 由于有投资 能力增强的推动和消费需求增长的 拉动, 禽肉产业随着中国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的增长而不断增长。实际上, 经济迅速发展表现为 GDP 增长, GDP 增长又带动投资和就业并使收入随之增长, 收入增长促使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变化, 禽肉的 消费量大大增长, 同时也带动了以禽肉为原料的餐饮业的发展。总之, 当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时, 不仅为肉禽产业提供了投资的可能性, 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禽肉的消费潜力。 2) 中国

8、的肉禽产业是工厂化程度高、 技术进步快的农业产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一个 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是有充足的生产要素, 尤其是资本要素; 第二是产业的发 展必须依靠技术的支撑; 第三是生产结构从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发 展。因为在各种要素中, 一个单位拥有的自然资源的量是既定的, 而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升 级则受到技术变迁的速度的制约。如果没有技术进步, 则资本不断积累必然会出现边际报 酬递减的情形, 结果是资本积累的意愿下降。同样, 如果没有技术的升级, 也就不会有产业 结构的升级。现代肉禽产业的发展具有投资大、 配套体系完整、 完全商品化生产等特点, 因 此它可以摆脱

9、农业生产固有的对自然环境过分依赖的特点, 实现全程的工厂化生产。虽然 中国的肉禽产业起步比较晚, 但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 以及中国科技人员的研 究开发, 中国肉禽生产的科技含量较高, 技术发展也很快。肉禽生产的发展使大批农民摆脱 了土地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限制, 肉禽生产也逐步由副业变为主业, 成为许多农民收入的主要 来源, 一批专业化的大型肉禽生产企业也应运而生, 并构成了中国快速发展的肉禽产业。 3) 肉禽深加工的潜力很大。伴随着肉禽产业的发展, 肉禽的加工业也随之兴起。在中 国的肉禽主销区 各大中城市, 白条鸡、 西装鸡、 分割禽肉、 家庭烹调半成品、 禽肉的熟食 制品等越来越多

10、, 一批以肉禽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肉禽业的发展为禽 肉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另一个方面看, 当肉禽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 禽 肉的加工业又成为制约肉禽业发展的因素。因为只有加工业发展起来, 才能转化更多的原 料产品, 才能向市场提供更多的直接消费品, 才能使禽肉产业链的终端市场不断扩大。中国 46 64北京农学院学报第 l7 卷 肉禽加工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宰杀加工、 肉类分割、 卫生检疫和冷冻储藏方面, 而深加工的禽 肉产品占肉禽消费量的比重还很小, 对禽肉进行深加工并使其增值做的还很不够。与发达 国家相比, 差距还很大, 但这也意味着中国肉禽深加工品市场潜力的巨大。

11、发达国家的肉禽 加工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产业的延伸, 而是发展成了与其他制造业平行发展的食品 加工业, 这使许多高新技术可以很快的应用于加工业。积极发展中国的肉禽加工业, 实现禽 肉产品的增值转化, 对提高中国肉禽产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 加快肉禽加工业的发展, 需要培养一批规模大、 起点高、 带动力强的加工企业, 并应扶植肉禽 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 4) 中国禽肉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禽肉的人均占有量虽然已经从1991 年的3.9kg 上 升到 2000 年的 9.8kg, 但消费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首先, 与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平均消费水 平相比, 中国的

12、消费水平还很低 (详见表 1) ,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表 ! 世界各地区人均禽肉消费量 (“# 年) 地区2000 年消费量 /kg/人 北美地区35.7 亚太地区32.7 中东地区31.4 欧盟22.7 中南美洲18.1 东欧15.3 其次, 中国省际间和地区间禽 肉消费极不平衡。东部地区是中国 禽肉消费的主要市场, 中部次之, 西 部消费最少。据统计, 中国大约有 4 亿乡村人口禽肉的消费量几乎为 零。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农村消 费市场的逐步启动, 禽肉的消费量 势必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第三, 再从肉类消费的结构来看, 中国

13、的禽肉的消费量仅占肉类消费量的 19.7%, 而在 1998 年美国、 英国、 法国和日本的禽肉消费量就占到肉类消费总量的 42.2%、 40.8%、 33.5% 和 40.8%。这说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肉食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禽肉的 消费比重将会逐步增加,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肉类消费增长中, 禽肉的增长会高于其他肉类的 增长。 2全国各省区肉禽生产水平分析 中国已成为世界肉禽产业的大国, 禽肉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 2 位。因此有必要 对我国各省区的禽肉生产水平进行分析和估计, 以利于了解全国的发展状况。 1) 中国各省区的家禽存栏量和禽肉产量分析。1999 年末全国家禽存

14、栏总量达到 52.2 亿只, 是建国初期的 24 倍。其中, 山东、 河北、 广东、 江苏、 四川、 湖南、 湖北、 安徽、 广西、 辽宁 是目前中国家禽存栏最多的省份, 1999 年这 11 个省份的存栏均超过 2 亿只, 其存栏量之和 占全国总存栏量的 75%。其他省份的存栏水平详见表 2。在这 11 个存栏量最高的省份中, 以河北、 辽宁、 山东、 河南 4 省的家禽饲养量增长速度最快。在过去的 10 年中, 禽肉产量增 长迅速, 1999 年的产量为 19981991 年平均值的 2.3 倍。但是, 各省区间的肉禽饲养水平 发展并不平衡, 从总体上看, 东部比西部发展快, 北方发展比南

15、方快。从禽肉产量来看, 1999 年全国禽肉产量最高的省份是山东 (152.3 万 t) , 其次是广东、 江苏、 吉林、 四川、 辽宁、 河北 和安徽, 其他省份详见表 2。这些产量高的省份大多是中国的禽肉出口基地, 从其生产的产 品来看, 北方的山东、 吉林等省份以生产白羽肉鸡为主, 南方的广东、 江苏等省份则以生产黄 56 2002 年第四期邓蓉 等: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 65 羽肉鸡为主。 表 ! ! ! ! ! 中国各省区肉禽生产发展情况 ! 项目 1989 1991 平均值 1999 存栏量/ 百万只 产肉量/ 万 I 存栏量/ 百万只 产肉量/ 万 I 项目 1989 1991

16、 平均值 1999 存栏量/ 百万只 产肉量 / 万 I 存栏量 / 百万只 产肉量 / 万 ! I 全国2458.21333.35221.561115.5河南 ! 203.4910.7395.9751.5 北京35.347.231.4216.8湖北 ! 157.569.2231.8639.5 天津22.991.816.944.4湖南 ! 157.7514.2279.7642.6 河北129.976.3570.8169.8广东 ! 160.2654.5400.91105.9 山西41.981.683.973.7广西 ! 101.0314.2218.1848.9 内蒙古31.291.446.06

17、7.1海南 ! 17.013.125.179.5 辽宁95.811.9215.9973.2重庆 ! 69.5613.2 吉林64.228.0190.3577.9四川 ! 166.2133.6296.5276.8 黑龙江79.269.8128.7830.0贵州 ! 36.93.058.546.8 上海27.2914.039.7227.5云南 ! 50.083.860.0311.0 江苏178.9536.3356.0987.5西藏 ! 0.240.73 浙江70.2110.994.3221.4陕西 ! 46.862.169.547.3 安徽122.1720.5223.3362.7甘肃 ! 25.0

18、21.437.252.5 福建69.069.8108.2724.2青海 ! 2.860.22.90.3 江西95.29.2190.2731.7宁夏 ! 5.320.513.032.4 山东247.1333.0731.83152.3新疆17.81.333.476.8 注: 数据来源: 相关年份的 中国统计年鉴 及内部统计资料; 1998 1991 四川数据包含重庆。 2) 中国各省区每只存栏家禽产肉量分析。就全国总体家禽产肉量水平来看, 1998 1991 平均每只存栏家禽年产肉量为 1.36kg/只, 到 1999 年为 2.14kg/只, 增长了 57%。就各 省区来看, 平均每只存栏家禽年

19、产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 14 个省区, 其中上海为最高 (6.93kg) , 其次为北京、 吉林、 海南、 辽宁、 广东、 四川、 天津、 江苏、 黑龙江等。其他省份家禽 产肉量水平详见表 3。从家禽年产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看, 北京、 天津、 上海 3 个 直辖市的肉禽生产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这主要是源于 3 地的投资水平和科技水平。 而东北 3 省却由于处于粮食主产区, 为了转化和深加工粮食产品而重视发展肉禽生产, 因而 生产水平较高。 表 “ 中国各省区每只存栏家禽产肉量发展情况/kg/ ! ! ! ! ! ! ! ! 只 项目 1989 1991 平均存栏 家禽产肉量

20、1999 存栏家禽 产肉量 项目 1989 1991 平均存栏 家禽产肉量 1999 存栏家禽 产肉量 项目 1989 1991 平均存栏 家禽产肉量 1999 存栏家禽 ! ! 产肉量 全国1.362.14河南0.631.30浙江 ! ! 1.552.26 北京2.045.31湖北0.591.70陕西 ! ! 0.461.05 天津0.782.57湖南0.911.52安徽 ! ! 1.682.81 河北0.481.22广东3.402.64甘肃 ! ! 0.550.68 山西0.370.44广西1.412.24福建 ! ! 1.412.24 内蒙古0.461.55海南1.823.78青海 !

21、! 0.700.99 辽宁1.243.39重庆1.90江西 ! ! 0.961.67 吉林1.254.09四川2.022.59宁夏 ! ! 0.881.87 黑龙江1.242.33贵州0.821.16山东 ! ! 1.342.087 上海5.136.93云南0.751.83新疆 ! ! 0.712.04 江苏2.032.46西藏 注: 数据来源: 相关年份的 中国统计年鉴 及内部统计资料;1998 1991 四川包含重庆。 3) 中国各省区人均禽肉占有量分析。过去 10 年间中国人均禽肉占有量有了很大的增 66 66北京农学院学报第 17 卷 长, 与19891991 年的平均数相比, 全国人

22、均禽肉占有量由2.95kg 增加到9.11kg。表4 显示了 中国主要省区近10 年间人均禽肉占有量的变化情况, 所列举的省区均为1999 年人均禽肉占有 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 其中以吉林、 上海、 辽宁、 山东、 北京、 河北、 安徽为最高, 均超过人 均10kg。从人均占有量的增长方面来看, 过去 10 年中吉林增长速度最快, 为全国之冠。这充 分体现了粮食大省对通过发展肉禽产业转化粮食产品的重视, 和粮食生产基地作为肉禽产业 原料基地的优势所在。 表 ! 中国各省区人均禽肉占有量 项目1989 19911999 全国2.959.11 河北1.0310.57 吉林3.2729.79

23、山东3.9317.07 辽宁3.0217.85 江苏5.4312.49 上海10.7720.95 天津2.064.75 河南1.265.45 北京6.8515.16 黑龙江2.818.2 安徽3.6410.11 注: 根据相关年份的 中国统计年鉴 及内部统计资料计算。 3中国鸡肉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1) 中美肉鸡价格与生产成本的比较。美国是世界上最大 的禽肉或鸡肉生产国和出口国, 也是中国最大的鸡肉输出国。 因此, 选择美国肉鸡价格与生产成本和中国相比是适宜的。 1999 年中国市场西装鸡的平均集市价为 10.63 元/kg, 同年美 国出口肉鸡的平均价格 (离岸价) 为 624 美元/ I

24、(约合 5.11 元/ kg) , 国肉鸡集市价比美国出口离岸价格高 1 倍还多一点儿; 同年美国出口到中国冷冻西装鸡的平均价格 (到岸价) 仅为 582 美元/ I (约合4.77元/kg) , 是国内肉鸡集市价的 45%; 同样 出口到中国冷冻鸡块及杂碎的平均价格 (到岸价) 也仅为 535 美元/ I (约合 4.38 元/kg) 。 通过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型肉鸡生产企业同期主要生产指 标 (详见表 5) 的对比就不难发现, 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鸡肉生产国和出口国, 中国除屠宰厂劳动力成本比对 方低以外, 其他各项成本项目 (从饲料与雏鸡价格到活鸡生产成本) 均高于对方。导致中国

25、 肉鸡生产企业成本居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饲料 (原料) 价格 表 “ 中国和美国肉鸡生产企业主要指标对比 指标中国美国 玉米价格/元 /kg1.1 0.79 豆粕价格/元 /kg1.7 1.38 肉鸡料价格/元 /kg1.46 1.09 商品代雏鸡/元 /只1.91.41 活鸡生产成本/元/kg2.491.91 饲料转化率/kg/kg2.20 1.99 屠宰厂劳动力成本 /元 /I2.4941.50 注: 资料来源:中国畜牧水产报 , 1999 年月 11 月 7 日。 和雏鸡价格均高于美国, 二是饲养技术 落后, 饲料转化率比美国低。所以, 如果 单从生产成本角度讲, 中国肉鸡的初级

26、产品 (到生产成西装鸡为止) 在国际市场 并不具有价格优势。另外, 由于肉鸡产 业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 在种鸡饲 养、 孵化、 鸡群管理及屠宰加工等方面还 不尽完善, 因而在肉鸡产品的整体质量 方面与发达国家亦存有差距。 2) 中国肉鸡业比较优势的测算。以 下通过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对中国肉鸡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测算。计算公式如下: DRC = ! n j = k + 1 !ijVj Pbi-! k j = 1!ijP b j DRC 为国内资源成本系数。上式的分子为肉鸡生产活动所消耗的国内资源成本, 以其 因子价格进行计算。上式的分母则代表国内资源生产这种产品的净外汇所得。如果 76 200

27、2 年第四期邓蓉 等: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 67 DRC= 1, 则表明国内生产既没有带来外汇收入, 也没有带来外汇损失; 如果 DRC 1, 则表明生产该产品的成本高于净外汇所得, 该产品不具有比 较优势。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 农业部等 8 部委联合发布的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19901999) 、 海关总署出版的 海关年鉴(历年) 、 对外经贸部编写的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 鉴(历年) 、 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 FAO 贸易年鉴(历年) 、 国家统计局编写的 中国物价年 鉴(历年) 和 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 确定出各个参数和因子价格, 测算结果如表 6 所示。从 1991 到

28、 1999 年, 中国肉鸡生产经历了从具有微弱比较优势到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变化。1993 年至 1998 年肉鸡生产的 DRC 值在大于 1 的水平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到 1999年 DRC 表 ! 中国不同饲养方式下肉鸡生产 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比较 年份平均国营集体专业户 19910.8190.9400.715 19920.9601.2110.783 19930.8571.1060.705 19941.0471.1280.981 19951.1561.3491.009 19961.8302.3261.480 19971.9781.7070.750 19981.9291.0410.820 19

29、991.0161.2190.843 注: 资料来源: 利用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等资料的数据测算。 值再次接近于 1, 这表明中国国内 肉鸡生产的成本优势有所回升。从 不同的饲养方式来看, 国营和集体 的工厂化养殖方式基本上不具有国 际竞争力, 从其国内资源成本系数 上也看不出具有比较优势, 只是到 近两年才有所好转。但专业户养鸡 的成本优势较明显, 除 1996 年以 外, 其 DRC 值始终在 0.7 1 之间 徘徊。这一点也应验了为什么中国 的规模鸡场往往经营亏损, 而以公 司加农户方式组建的出口企业则发展势头良好。在未来的几年内, 公司加农户经营方式还 将继续主导中国的肉鸡出口

30、生产。与美国的肉鸡生产成本相比, 中国肉鸡的初级产品 (到生 产成西装鸡为止) 在国际市场并不具有价格优势, 但在肉鸡的精细分割产品上还具有一定的 价格优势。另外, 中国现有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 其生产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加 上中国屠宰厂劳动力成本只相当于美国的 1/16, 故中国在肉鸡的精细分割产品市场上还占 有很大的优势。这就是说, 从目前中国的粮食资源、 劳动力资源和肉鸡生产水平看, 应该大 力支持和鼓励肉鸡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 表 “ 世界肉鸡出口国竞争力比较结论 竞争性因素中国匈牙利英国泰国巴西法国荷兰美国平均标准差 禽疫病不是出口障碍3.0s6.36.43.75.94.4

31、4.86.9s5.21.4 获得劳动力不是关键因素6.99.3s5.45.55.86.94.23.2s5.91.9 利润足以维持和扩大生产4.33.02.1s7.34.45.64.46.04.61.7 肉鸡生产规模化趋势加速6.36.35.96.57.56.44.6s5.86.20.8 屠宰日龄和体重最适合市场6.7s6.06.67.88.79.1s8.08.17.61.1 加工厂获得劳动力不成问题7.08.34.95.86.06.543.0s5.71.7 投资者和企业家有兴趣投资4.03.74.05.75.02.3s5.05.44.41.1 质量控制和安全规则 (HACCP)5.35.08.

32、26.35.48.16.29.2s6.71.6 由产品成本产生的国际竞争力3.74.7s3.3s6.78.3s5.06.48.1s5.81.9 食品卫生和安全性提高情况4.76.37.07.28.07.07.37.96.91.1 包装技术对新产品的贡献2.08.0s6.85.2s7.87.36.88.4s6.52.1 农业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8.04.34.1s8.2s8.6s8.05.37.16.71.7 注:s 表示显著高于或低于平均值; HACCP 为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分析, 资料来源: 中国禽业导刊 2001 年 18 期。 3) 中国肉鸡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根据 国际家禽 杂志组织世界

33、各国畜牧业经济专家 86 68北京农学院学报第 17 卷 对世界肉鸡出口国进行的调查、 分析和评估, 得出了以下结论 (表 7) 。这些结论对进一步认 清中国肉鸡产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以上结论可知, 肉鸡的疾病状况不是制约美国生产效率和出口的主要因素, 但却是制 约中国生产效率和出口的主要因素; 在获取跨国公司投资方面巴西最具有优势, 中国只是略 有优势; 在肉鸡生产效益足以扩张生产方面, 中国略低于平均水平; 在屠宰日龄符合市场需 要方面, 法国作的最好, 而中国较差; 中国肉鸡生产规模化趋势并不明显; 在生产成本方面, 巴西和美国最具优势, 中国的竞争优势很小;

34、在因品牌而获得较好的价格方面, 美国和法国 最具优势; 在质量控制和安全性方面, 美国、 英国和法国最具优势, 中国低于平均水平; 在包 装技术对新产品的贡献方面, 美国和匈牙利做的最好, 而中国最差。由此可见, 中国禽肉产 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现有竞争力和未来的竞争潜力均不明显。 4对中国肉禽产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1) 提高科技含量, 扩大饲养规模。科技是肉禽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和推动力, 没有科技进 步就无法实现肉禽产业发展。实现科技进步的方式有两种, 其一是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 发, 其二是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并购买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实现本国的科技进步。从世界范 围来看, 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成功率很

35、低, 甚至不足 10%, 也就是说有 90%以上的科研投资没 有取得预想的成果或是成果的商业价值很低。相对而言, 购买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成本要低 得多。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在科技进步 的方式上有后发优势, 可以通过购买和引进先进的技术的方式来实现科技进步。从中国的 实践来看, 以购买和引进的方式来获得技术的成本是自行研究和开发成本的三分之一。因 此, 以购买和引进技术的方式为主来推进中国肉禽产业的科技进步是现实而可行的选择。 这样可以加速中国肉禽产业的发展, 并促使中国肉禽产业逐步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 中国肉禽生产分散于小规模经营的农户, 规模化

36、经营的比重很小, 这是中国的国情和现实。 在这一背景下, 导致了肉禽产品生产随价格波动而频繁波动的现象。小农户大多是以最易 获取的单一的价格信息做出各自的生产决策的。价格一旦上涨, 饲养的户数就增加, 产品的 总量就上升, 结果是引发价格下跌; 价格一旦下跌, 饲养的户数就减少, 产品的总量就下降, 结果又引发新的一轮价格上涨。这样的反复波动会影响肉禽产业的发展, 使市场供应难以 均衡。另外, 这种小农户的分散生产方式不可能全面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也难以生 产出品质均等、 规格一致的产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国外规模化生产的禽肉产品 势必会对中国的肉禽产业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

37、 采用先进技术、 扩大养殖规模, 已成为中 国肉禽业的发展方向。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 目前应促进养殖规模较大的农户扩大规模, 并逐步淘汰零散饲养户,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于规模化养殖业。总之, 只有依靠科技进步 和规模化经营, 才能提高中国肉禽产业自身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 解决肉禽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随着中国肉禽饲养规模的逐步扩大, 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养禽业已成为 中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规模养殖的蓬勃发展, 大型 养禽场引起的环境问题已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环境法规不健全和资金短缺, 绝大多 数养殖场在建场初期都未考虑畜禽粪便处理问题。

38、结果是养殖场粪便随意堆积, 污水任意 96 2002 年第四期邓蓉 等: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 69 排放, 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 也直接影响到养殖场自身的卫生防疫, 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 据测定, 1 只鸡 1 年排粪 36kg, 1 个饲养 10 万只家禽的养殖场每天产粪便可达 10I, 年产粪便 多达 3600I。如果处理不当, 则会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 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开发环保饲料技术。要提高家禽饲料的利用率, 降低家禽粪便中 的氮磷污染, 这是消除家禽环境污染的 “治本” 之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除了培育优良品 种、 科学配料之外, 改变饲料品质

39、和物理形态, 开发环保饲料, 亦可达到良好的效果。第二是 开发畜用防臭剂, 以减轻畜禽排泄物及其气味的污染。应用生物技术和物理技术来吸附、 抑 制、 分解、 转化排泄物中的有害成分, 从而减轻或消除污染。第三是粪便能源化处理和肥料 化处理。通过厌氧发酵原理, 将污染物处理为沼气, 或通过高温堆肥生产有机肥料, 都可以 实现以低廉的费用将排泄物转化为有益的资源的目的。第四是建设生态养禽场。通过发展 生态家禽养殖, 进行无污染、 无废物的家禽生产, 使家禽养殖业实现高效、 优质和可持续发 展。控制和降低畜禽生产的环境污染, 不仅是畜牧业生产、 环境保护和卫生防疫部门面临的 问题, 也是发展农村经济

40、和社会经济面临的迫切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 尤其是各级 经济部门和法律部门密切协作, 严格管理。国外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法规和标准。 他们在限制畜禽饲养规模、 场地选择、 合理布局、 组织生产、 建立污染物处理利用系统方面都 有具体规定, 从而使畜禽业的污染防治走向了科学化、 制度化和无污染化。中国应借鉴国外 的先进经验, 建立和健全中国自己的法规体系并严格管理, 使中国畜禽养殖业真正走向可持 续发展之路。 3) 积极发展特种肉禽生产 经过改革开放 20 年的发展, 中国特禽生产从无到有, 发展迅速。通过发展特禽养殖业, 既丰富了中国的市场供应, 又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中国

41、现有规模较大的特禽养 殖场 2000 多家, 主要品种有肉鸽、 乌骨鸡、 山鸡、 鹌鹑、 火鸡、 孔雀、 野鸡、 鸵鸟等。特禽业是 21 世纪重要的品质资源, 同时也是医药业和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通过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 特禽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会更为广阔。随着中国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特禽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特禽比一般家禽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对农 民来说更是有利可图。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特禽产品将会表现出更强的国际竞争 力和更好的市场前景。在中国当前的特禽生产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退化、 繁殖率低、 生产性能差、 发病和死淘率高、 产品加工业滞后

42、等。要重视对特禽的研究和开发, 并引进和 推广先进的饲养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特禽业要依靠科技进步, 也要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 系, 同时还要注重培育市场、 搞活流通。中国目前的特禽养殖业以民营为主, 规模偏小, 难以 经受市场的风浪。因此, 在未来的发展中, 要注重优化生产要素的投入, 实行区域化布局、 一 体化生产、 多层次服务, 并通过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扩大规模、 创立品牌, 以期获得良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4) 大力发展外向型肉禽产业, 促进禽肉出口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将面临一个多边、 稳定、 无条件最惠国待遇的新的贸 易环境。中国只有寻找出本国的优势产业并扶助其面向国际

43、市场发展壮大, 才能应对未来 的挑战, 也才能提高中国肉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当前中国农村的结构调整中, 畜牧业被 列在大力发展之列, 禽肉产业又是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门类。禽肉的国际贸易在畜产品贸 易中比重最大。2000 年全球禽肉的进口贸易量为 562.6 万 I, 出口贸易量为 634.9 万 I。许 07 70北京农学院学报第 17 卷 多国家既出口也进口, 其中净进口最多的地区为亚洲和俄罗斯, 净进口量依次为 155 万 t 和 100 万 t。中国是禽肉生产大国, 与净进口量最大的地区和国家邻近, 有潜在的出口优势。 中国肉禽产业近年来稳步发展, 出口量也增长很快。目前制约中国禽肉出

44、口的因素有三个 方面, 一是饲料成本问题, 二是禽病问题, 三是药残问题。从总体上讲, 在肉禽的生产环节并 不具备优势, 主要的原因是饲料的原料价格高, 但在屠宰加工环节具有优势, 因为中国的劳 动力成本低。因此如何降低饲料成本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禽病是造成养禽业严重损失, 使 经营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同时, 禽病及相关问题已成为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障碍。中国 因禽病引起的死亡率为发达国家的两倍, 中国饲养每只家禽的平均疫苗费和药物费为美国 的 10 倍。由于禽病的增加, 引起家禽用药频繁, 结果又导致停药期短、 药物残留超标。因 此, 应尽快建立和健全疫病防御体系, 并使饲料和兽药标准与国际标准

45、接轨。同时, 应尽快 建立中国的无规定疫病区, 以促进中国家禽生产环境的改善和禽肉出口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存根. 中国畜牧业发展前景. 中国禽业导刊,2000, 17: 6-7 2 贾幼陵. 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宏观调控问题. 中国农村经济,1999, 1: 40-45 3 李明哲. 试论新世纪畜牧业深化改革的途径. 畜牧经济论坛,1999, 4: 6-9 4 袁学国. 中国畜产品生产统计数据被高估了吗? 中国农村经济,2001, 1: 48-54 5 王济民.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产业目标和政策. 畜牧经济论坛,1999, 4: 1-5 6 林祥金. 欧洲的农业灾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46、 经济研究参考,2001, 62: 1-5 7 楼洪兴. 动物制品的药物残留问题. 中国禽业导刊,2000, 14: 12-14 8 张仲秋. 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 中国禽业导刊,2001, 9: 17-19 9 张学松. 中国加入 WTO 以后家禽业的应变对策. 中国禽业导刊,2000, 19: 12-14 10 慎伟杰. 对今后我国肉鸡市场的分析. 中国禽业导刊,2000, 19: 14-16 11 武果桃. 我国禽肉产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家禽,2001, 23: 14-17 12 高宽众. 中国肉鸡产业的困境和前景. 中国家禽,2000, 22: 6-9 13 亚民. 未来十年我

47、国养鸡业的预测. 中国养鸡,2001, 8: 17-19 17 2002 年第四期邓蓉 等: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 71 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中国肉禽产业发展分析 作者:邓蓉, 彭红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经贸系,北京,102206 刊名: 北京农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年,卷(期):2002,17(4)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3条)参考文献(13条) 1.张存根 中国畜牧业发展前景 2000 2.贾幼陵 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宏观调控问题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 1999(01) 3.李明哲 试论新世纪畜牧业深

48、化改革的途径 1999 4.袁学国 中国畜产品生产统计数据被高估了吗?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 2001 5.王济民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产业目标和政策 1999 6.林祥金 欧洲的农业灾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01 7.楼洪兴 动物制品的药物残留问题 2000 8.张仲秋 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 2001 9.张学松 中国加入WTO以后家禽业的应变对策 2000 10.慎伟杰 对今后我国肉鸡市场的分析 2000 11.武果桃 我国禽肉产业的发展方向期刊论文-中国家禽 2001(07) 12.高宽众 中国肉鸡产业的困境和前景期刊论文-中国家禽 2000(02) 13.亚民 未来十年我国养鸡业的预

49、测 2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 李鸿忠.Li Hongzhong 中国台湾家禽产业2008年回顾与2009年展望期刊论文-中国禽业导刊 2009,26(8) 2. 方世俊 2009年12月份中国养殖及饲料市场月度分析报告期刊论文-饲料工业2010,31(2) 3. 邓蓉.张存根 我国肉禽产品进出口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家禽2004,26(7) 4. 邓蓉.刘现武 我国肉禽业的发展特点及各省区生产水平分析期刊论文-农业技术经济2003(2) 5. 张莉.Zhang Li 2009年我国禽肉市场回顾与2010年展望期刊论文-农业展望2010,6(3) 6. 于维军 中美禽肉贸易争端回眸与展望期刊论文-中国检验检疫2010(1) 引证文献(1条)引证文献(1条) 1.王思明.施威 “无鸭不成席“鸭都“何以成为南京的代名词?期刊论文-农业考古 2006(4) 本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