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3591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77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oc(1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立项级别2006年省级规划编号344“均衡和谐”:上城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200606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对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的历史考察第二章 “均衡和谐”:上城区教育发展战略构想第一节 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的理论阐述第二节 区域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及五年规划第三章 弱校振兴,品牌打造,名校集团:布局调整战略第一节 弱校振兴第二节 品牌打造第三节 名校集团化1第四章 教育券,信息化:管理创新战略 第一节 终身教育券 第二节 信息化管理平台第五章 研训一体,开放灵活:人才强教战略 第一节 教师培养工程 第二节 校长成长工程第六章 章程创新,

2、特色打造,校园和谐:学校发展战略 第一节 制定学校章程 第二节 创建学校特色 第三节 建设和谐校园第七章 小班化学习,社会化实践,教材研发:教学改革战略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节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素质评价体系第一章 绪论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在此基础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应该从数量走向质量,在内容和层次上追求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更高的教育质量。2001年以来, 国家明确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 区) 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为区域推进基础教育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搭建了空间上的平台。区域推进基础教育有利于树

3、立整体发展观念,实现区域内教育的联动;能够统筹政策、规划、制度、资金、物资、师资、意识等各项因素,最终达到逐步实现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的高水平。然而,面对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基础教育却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引发了人们对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新的思索,以及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密切关注。第一节 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一、基础教育的奠基价值我们把基础教育价值定位在“打好基础”,即它的奠基价值,与这种价值密切相关的基础教育具有一些本质特点,价值表现也显示出基础教育对社会与个人有着无可替代的奠基性意义。(一)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显示了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基础教

4、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以下本质特征时,基础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1、均等性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应为每一个国民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教育机会均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也几经变化。当代,所谓教育机会均等,一般包括以下三层涵义:就学权利均等、就学机会均等和学业成就机会均等。就学权利平等,是指与经济上、政治上的平等权利相对应的教育上的平等权利。每个人不论其种族、性别、家庭出身、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如何,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就学机会均等的提出是为了使法律规定的平等的教育权利得以兑现,保证公民有均等的就学机会,切实享

5、受到法律赋予的权利。为了实现就学机会均等,世界上许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免费教育和世俗教育,规定国家有责任建立公共的、免费的学校教育制度,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业成就机会均等的提出是因为就学权利平等和就学机会均等并不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第三层涵义是学业成就机会均等,也就是说,在国家规定的教育阶段,学生在受教育年限、学校类型、课程内容、学校教学条件等方面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在教育过程中应受到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同等对待,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水平和潜力的教育,获得平等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基础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建立起免费的、单轨的、统一的学校

6、教育体系,在制度上、行政上、财政上为学校提供相对平等的外部教育条件,以便能使所有的人都能依据其个人能力接受相应的教育。2、未来性基础教育是人类接受正规教育的起步阶段,它的意义不仅是要满足眼前的需要,还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这里的未来包括社会之未来和人生之未来两方面的含义。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其变化的速度、幅度和深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因此,面对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要求学生要具备终身学习和创新的意识,只有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能在面对一个陌生而变动的世界时处变不惊,,处惊不乱,善于运用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解决挑战性的问题。所以,要求中小学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和创新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7、。3、生命性每一个教师都要强烈的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直接面对生命,关系到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成长。中小学生正处于生命成长最快、最富于学习可能、也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教育的影响价值,将超出本阶段而延续到终身。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因此,教师要从关心、呵护生命的角度去关注学生,去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要看到,中小学生缺乏生活的经验和对生命的体验,尽管他们拥有生命的最宝贵时期和多方面的需要与发展可能,但他们并不完全清楚自己如何选择、如何学习;深谙青少年独特人生价值的优秀教师就要重视“生命性”,力争让我们的课堂、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4、社会性基础教育的这一

8、特点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基础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对人的要求的变化作为重要任务,不能因为学生年龄小和学习内容的基础性而忽视甚至拒绝时代、社会的变化;二是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是未来的公民,基础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应尽的各种社会责任。因此,,基础教育的社会性要求学校建构与社会主流文化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培养富有责任感的下一代。 (二)基础教育是弥合社会分化与差异的重要途径 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变数,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巨大转变使世界变得纷繁复杂,新的世界伙伴关系正悄然形成。同时,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发展过程,应把全

9、球化理解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已经形成或正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在此背景下,要求各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应当具有全球战略,更加具有开放性。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开放;另一方面,适应世界开放所带来的变化。而在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中,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流动资源。对于个体而言,受教育程度日益成为获取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成为向上层社会流动必须的一个先决条件。这也就意味着,在全球化的视域下,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个人地位的获得已不再依赖于社会的赞助,而更多的依靠个人自身的资本(并非金钱意义上的)、努力和成就”。这样,教育就更加突出它的一个非

10、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平等化的功能。由于存在种种社会差别,全体社会成员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的社会位置上,而必然形成各种高低有序的社会层次。既然存在着社会层次,就可能发生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发生变动的情况即社会流动。而在开放的社会,教育能够促使处于弱势状态的人群向上流动, 从而增进社会的平等,促进社会的稳定。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是弥合社会分化与差异的重要途径。而基础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遍及城乡,不分地域、民族、阶层,面向全体国民,为每一个国民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础教育有如此鲜明的全局性、基础性、未来性特征,这就意味着,它不仅是弥合社会分化与差异的

11、重要途径,而且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二、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毋庸质疑,在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在现阶段,当基础教育以区域推进的方式进行时,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所遇到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这两点。具体说来,则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区域基础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差距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义务教育的实施,人们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大,而区域基础教育却没有能力满足人们在教育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因此产生了区域教育需求无限增长和有效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所显现的特点有所不同:有的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

12、短缺;有的表现为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还有的表现为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尤其是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更为短缺。 1、教育需求增长的背景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要求基础教育必须从精英主义教育全面转向大众主义教育,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构成了教育需求无限增长的制度背景。随着社会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的公民意识逐渐增强,自我权利意识觉醒,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对优质教育的追求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民意,这就构成了教育需求无限增长的心理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13、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希望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这就构成了教育需求无限增长的社会背景。2、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短缺我国在世纪之交已实现了“两基”,高中阶段教育也开始进入普及阶段,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也正在不断完善中,但在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从目前情况看,基础教育的教育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的短缺。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表现在质的差异性和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普遍性和迫切性之间的矛盾加剧了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从而使得教育的供给滞后于民众的需求。在此情

14、况下,我们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消除适龄儿童有上学机会以后所接受教育的质量差异,在不可能一下子提供充足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如何在一定的区域内做到有限的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让所有孩子都尽可能上好的学校,接受同等或相近水平的教育,享受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它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儿童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问题都是一个社会问题。教育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都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教育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稳定器,实际上也是社会再分配的一个调节手段,通过教育能够促使处于弱势状态的人群向上层流动,从而增进社会的平等,促进社会的稳定。如果一个区域的基础教

15、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差距,则十分不利于一个区域的整体发展。(二)区域内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首先表现为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的失衡,同一地区的“重点校”与“示范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惠的教育政策给普通和薄弱学校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土壤,优质教育资源往往过多的向部分学校倾斜,致使校际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性和教育资源的结构性短缺。1、经费投入的失衡近些年我国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教育的投入并没有与之保持同步增长,教育资金短缺问题严重。有限的教育经费在区域内城

16、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分配就存在严重的不均衡。2、师资分布的失衡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大前提下,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教师水平的差距却日益拉大,特别是农村教师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农村以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新分配实习教师、“民转公”教师为主体。在人事管理体制上,长久以来形成的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传统做法,造成了学校的结构性超编和缺编,新教师分配渠道的单一和种种政策限制,评选名特优教师和名校长在政策上往往偏向省市重点学校,不同学校的教师接受培训的机遇大不相同等诸多因素使得校际间师资力量的差距不断加大。同时,非重点学校引进外来人才的愿望,由于编制的限制而受到制约,实施困难。3、学

17、校管理水平的失衡区域内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具体在区域教育管理水平和区域内学校间的管理水平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某种层面而言,这也是教师素质和校长管理水平不均衡的直接体现。在教育管理上,市区两级管理体制使得不同的学校在获取资源时就有了差异。由于区域经济的限制、政策上的某些偏差、以及学校自身的历史原因等,致使学校在办学软件上的差异十分悬殊;管理干部队伍在教育理念、办学方法、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明显。4、教育教学设施的失衡长期以来,“重点保证、优势扶持”的政策取向,使我们的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基础教育发展方式上采用了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办法,把有限的财力集中到本地区的几所学校,热衷于

18、名校建设,这使区域内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包括校舍、场地、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和现代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并成为制约该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因素。设施问题仍困扰着区域基础教育发展。5、生源分布的失衡近年来,根据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国家要求在已经“普九”的地区实行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但是,从微观层面看,“重点校”、“示范校”、“改制校”政策导致了城市中小学资源配置的落差。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使“重点校”、“示范校”、“改制校”通过选拔考试的方式,集中了优质生源。而薄弱学校只能招收三四流的学生,这种学校布局的不平衡导致了生源分布的不平衡,它直接影响到学

19、校的生存和发展。生源状况随之分化,在应试制度的压力下,择校范围逐步扩大。6、教育教学质量的失衡如果把上述5个方面理解为是条件方面的不均衡,那么其导致的必然结果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不均衡。因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一个个体都享受到基本的、平等的教育,可谓基础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三)不同群体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任何社会都是由不同的群体组成,特别是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中,群体与群体之间有着鲜明的差异,一个区域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些群体不仅在经济上比较富裕,而且社会地位也较高,因而其子女在受教育机会上占有相当优势。而另一些群体不仅在经济上不太富裕,其子女在受教育机会上也处于劣势位置,而这种教育上

20、的不利必然会妨碍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因而使低收入家庭的劳动者及其子女继续陷入贫困和不利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们可以说这些群体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处于弱势。教育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学校教育公平缺失。(四)教育教学过程无法使每个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教育是围绕人的发展而展开的一种人类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人在长期实践中所创造的实现人本身发展的一种方式,人的发展是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学生,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公民。在这个意义上既没有地区差别,也不应有学校间的差别,更不应存在学生间的差别。20世纪以来的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肯定了人与人之间智力或能力的差异,但认为这种差异一般并不

21、表现为好坏、贵贱、高低之间的差异,而是智力多样化的表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是出色的,我们的教育应从多方面、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去发现人、培养人。可以说,只有承认差异、适应差异及其多样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平等。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育才可能被作为每一个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明确指出,“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是提供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因此,提供给每个人平等进

22、入教育的机会只是一种起点上的平等,一种形式上的平等,这是教育平等最早追求的目标,并导致了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但更重要的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即在受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性,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人应其位,人尽其才。从教育对人的个性化的作用来看,教育也应对每一个对象都应有区别地对待,促进每个人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和提高。然而,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能够真正获得学习成功的学生却是少数。学校的课程、教学只适合少数学生,没有为学生潜能的发展、个性的展现设计具有最大价值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对每个学生来说,尽管学习的课是

23、相同的,但每个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对课程内容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解,因而他们从课中获得的实际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是有区别的。但目前的学校教育在评价学生方面还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学习成绩好就被认为是优等生,就会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赏,反之则被认为是差等生、后进生,就会受到学校的忽略、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轻视,这种单一的评价很少给学生弹性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感受不到学习的愉悦,还经常有挫败感。三、区域基础教育失衡的原因教育活动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活动,区域基础教育的失衡局面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造成当前基区域础教

24、育发展中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一)市场经济的影响在计划体制下,教育一直是由国家包下来的。但20多年来,在持续、深入的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社会变迁面前,在社会关系大分化、大改组的过程中,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领域正在逐步形成影响未来教育发展路径及其基本面貌的三种力量,这就是政治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和学校的力量。市场经济促成了利益追求各不相同的诸多利益群体,教育是一个利益冲突集中的领域,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试图通过教育实现不同的目的。同时,它又是一个涉及社会公平的敏感领域,人们关注着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教育的公益性问题

25、,关注着教育的普及化或大众化问题。可以这样说,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教育领域中开始凸显出来。这使得社会大众对基础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基础教育发展陷入一系列新的困境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讲,基础教育的失衡状态特别是校际之间的失衡正是现代教育竞争异化的一种表现。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就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这种压力在教育体系中层层下移到基础教育层面,使本不具有竞争性质的基础教育也涂抹上了激烈竞争的色彩。择校问题、“第二课堂”等现象都是家长为了能使孩子在未来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而无限制进行教育投入的表现。同时,家长和社会对选拔性基础教育的认同,不仅加重了孩子的课业负担,而且使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水涨船高

26、”,导致人们对教育需求盲目的无限制的增长,使基础教育背离普及性质越来越远。同时,市场干预下的教育竞争使一些学校面临危机。由于学校自身的运转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的节拍,使得学校缺乏效益,表现为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教育投入的低产出甚至负产出,即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支持与贡献力小。学校发展与教学改革长期徘徊在粗放型的方式上,走不出原始积累期,在教育竞争中日益被动,举步维艰,使校际差距加剧。(二)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在教育领域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一个区域的发展也不例外。尽管一个区域面积范围有限,但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仍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并以经

27、济的不均衡发展为最主要。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包括地理位置的差异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中心取向,使得区域内各个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拥有的资源有差异,最终表现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导致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投入的分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进而使得教育发展出现失衡现象。(三)政府政策倾斜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学校的发展上,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重点发展模式,这种政策直接表现为在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向重点学校倾斜。重点学校虽少,但是占有的财政资源、物质资源和优秀的教师资源越来越多,使自身整体办学的规模与质量占了绝对的优势,而大部分的普通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

28、越来越少,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间的办学差距进一步拉大,有的普通学校接近或变成了薄弱学校。这种政府行为和政策导向是导致教育失衡的最直接的,也是最大的推动力。在教育发展的一定阶段,通过重点发展的模式,固然可以集中精力,办好一些重点学校,并且通过重点学校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但过度的倾斜政策,使重点学校一枝独秀,人为地拉大一般学校与重点学校的差距,也在青少年心理上抹上人有三六九等,进重点学校的是好学生,进非重点学校是差学生的阴影。在社会心理上,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或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对重点学校趋之若骛,对薄弱学校避之不及。其实,衡量基础教育能否造福于国家和民族,不在于重点学校培养出多少大学生,而

29、在于大多数人能否接受到应该接受的教育,使国民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四)精英主义教育思想精英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一直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但支配着普通民众,而且支配着政府和广大教师,这主要表现为:对普通民众而言,他们认为少数人接受优质教育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便他们看到教育的不平等,尽管也有不满,但是最终都接受这一现实;对广大教师而言,尽管许多人都知道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要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使他们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尽可能地得到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却为了应付各种硬性指标,追求升学率,真正做的却是过分关照那些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需要。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英才教

30、育,没有充分体现教育机会公平赋予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特性。只看重一流人才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与作用,忽略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学生的特长与兴趣。社会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社会每个岗位上的劳动者从促进社会整体力量发展的意义上说都是独一无二有重大价值的。每个孩子的兴趣、愿望及发展方向是有差异的,每个岗位、每种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也是有差异的,我们的教育必须重视这种差异,并且最大程度的为每个人提供与其兴趣、能力相符合的有差异的教育。否则,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社会要求就会与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教育产品发生严重不匹配,从而影响社会的均衡。(五)发展机遇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扩大招生,改变了教育结构的基本框架,中等教

31、育,职业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招生困难。高质量小学高质量初中高质量高中成了人们追求的热门,家长和整个社会都在努力争取把孩子送到优质学校,择校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大问题。 择校给优质小学、优质初中、优质高中带来了名利双收的效益,不仅有大批好学生涌进了优质学校,高昂的择校费用使学校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加了教师工资,进而加大了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这种趋势已愈演愈烈。四、区域基础教育失衡的负面影响区域基础教育发展中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滋生了极为明显的消极后果,这些消极后果对区域发展以及社会公平均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一)区域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致使区域人口受教育程度产生差异,并

32、对个体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区域内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使得每个人获得的教育机会不均等,进而致使一个区域内人口受教育程度产生差异。尽管差异的产生并不仅仅是教育机会不均等所致,还包括个人的天赋及后天的努力,但教育机会不均等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在某些时候对个人的成长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教育机会不公平状态的存在,使得个人能力和努力的价值大打折扣,获取利益机会与个人才能、主观努力、把握机会的能力等相背离,导致对主流价值观逆反、怀疑,影响了个体价值观念的衍生、变异,进而影响社会群体心理以及主导价值体系的构建。同时还铸成学校和学生等级意识强烈,并把这样的不良意识散发至整个社会,影响社会

33、稳定。(二)区域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致使某些群体面临不利的教育和生活处境区域内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导致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择校浪潮,使一些出身于无力通过金钱、权利和社会关系择校的弱势家庭受教育者面临相当不利的教育处境,随之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公平,并最终表现为劳动收入的差异。弱势群体在受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将会导致其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持续低劣。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实际上成为阶层教育差异的重要原因,家庭职业地位较低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总体上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无法享有真正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因而走向了不同的社会职业阶层。如果这种状态无法得到改变,就可能引起贫穷失去

34、或缺少教育贫穷或更加贫穷的恶性循环,地位较低的阶层就无法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其职业地位,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三)区域基础教育失衡状态成为教育及社会和谐发展的绊脚石教育的一个属性就是面向未来,同社会出身相比,教育对实现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游移作用是巨大而相对公平的,它能够给弱势群体以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使他们寄希望于教育,相信个人努力与社会回报之间的正向关系,从而希望通过教育的公平性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维持社会的稳定。教育也是知识社会获得财富的必要手段,基础教育的严重失衡会使原来由经济带来的贫富分化状况进一步加剧,被剥夺了平等受教育权的人群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基础教育作为一个公共产品,它的

35、每一个改革举措都将牵扯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政府、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教育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谁能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以融入现代社会。”教育是每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稳定器,是社会进行再分配的一个调节手段,通过给社会弱势人群以教育保障,使之接受教育并向上层流动,从一定程度上增进社会公平度,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与人自身和谐发展需要的统一,必然是建设和谐教育的内在价值诉求。基础教育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

36、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由上可见,如何摆脱区域基础教育的失衡状态,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积极应对时代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挑战,区域基础教育必须走均衡和谐发展之路,逐步缩小校际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之间教育机会的相对不均等,让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础教育都在原有水平上向各自的高层次均衡发展,尽可能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满足更多人享受更好教育的合理需求,充分发挥它作为社会发展平衡器、稳定器的作用,增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第二节 对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的历史考察对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进行历史考察,就得从近代社会

37、普及基础教育说起。基础教育的普及化是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的前提,没有普及化,均衡和谐发展就无从谈起。普及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规律制约的。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理解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必须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以期对未来的发展有所助益。一、古代社会与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原始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该时期教育的性质。在原始社会,教育是整个氏族生存斗争的工具,而不是氏族中某一部分成员的特权,社会成员都平等地接受一定的教育。由于没有阶级分化,教育权方面的人为限制和不平等现象还

38、没有出现,实行的是原始状态的教育机会均等。 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级产生并以等级为基本表现形式的,阶级结构实际上构成一种等级结构。等级制度直接影响着教育,使教育成为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等级教育。原始形态的教育机会均等被打破,而代之以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之上的某一特定等级的教育机会均等。此时,教育只是少数人享受的权利,根本不存在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的问题。二、近现代社会西方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的历程(一)基础教育普及的萌芽时期(公元1617世纪)普及基础教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中世纪后(1516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加快,欧洲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出现了资本

39、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文化、艺术的昌盛。16世纪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浪潮,各国在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潮、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下,普及基础教育的思想、理论和制度发出了幼芽,并为资本主义各国全面实施普及基础教育制度作了充分的准备。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兴办“教义学校”,要求市民将6、7岁的儿童送入学校,每日学习12小时的关于新教问答的基础知识。1619年魏玛邦公布学校法令:“父母应送其612岁男女儿童入学,否则政府强迫其履行义务。”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要求一切儿童不分贵贱、贫富、男女,不管住在城市或乡下,都能在国语学

40、校受教育。即首先提出实施普及六年初等教育的思想。可见,16至17世纪的欧洲各国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相继提出了许多关于实施普及基础教育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制度,虽然都是处于萌芽状态,但这些为后来资本主义各国建立完整系统的普及基础教育制度作了充分的准备。(二)基础教育普及的形成时期(18世纪19世纪末)18世纪下半叶由于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各国相继进入“蒸汽机时代”,并促使资本主义各国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使大批童工涌入工厂。资产阶级开始重视工人子弟的学校教育。第一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促成了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的发展。资产阶级普及基础

41、教育,设立“国民小学”一般是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到19世纪末以至20世纪初,这时期各国实施普及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相继公布了义务教育法,实施了普及义务教育和免费的、公共的、世俗的教育,并开始形成了教育制度上的“双轨制”。德国18世纪末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掀起了一个“狂飙突进”的文化运动和19世纪初的“新人文主义”运动,在其影响下,中小学教育有较快的发展。到19世纪末,几乎全部实施了614岁儿童的普及义务教育。英国由于工业的发展和对有文化工人的要求,迫使政府颁发了1802年的法令,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使工厂学徒和手工业学徒学习读写算。1834年在宪章运动的压力下颁布了一个工厂法,规

42、定工厂主要为在厂内工作的14岁以下的儿童开办学校。1870年自由党颁布了奠定英国国民教育基础的小学教育法案,规定创立与历来的“民办学校”并存的“公办学校”为免费的教育。这个法案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网的扩大。法国在18811882年相继颁布教育部长费里的初等教育法令:实施免费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612岁的所有儿童应送公立或私立或受家庭教育,对不送儿童入学的父母,规定了各种处罚,甚至罚款和监禁。美国在19世纪末全国都实施了初等义务教育制,学制在形式上虽是单轨制,但却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黑人教育最为悲惨。(三)基础教育普及的发展时期(20世纪上半叶)进入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都有迅速的

43、发展,对教育进行了许多改革,从而促进了各国普及基础教育有较快的发展。美国在20世纪初由于各州学制不一,有的实行六三三制,有的实行八四制,因此规定小学义务教育为68年。学生在高中毕业后都有资格升入大学,从法律上保证了各阶级的儿童享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英国在1913年实现小学免费,1918年规定初等义务教育毕业后,可继续补习两年,促进了职业学校的发展。1934年公立小学发展超过私立小学一倍半以上,公立中学学生占中学生的2/5,带有职业性的现代中学有1/3免费。1944年教育法打破了“双轨制”,延长了义务教育年限到18岁,一律免费并推行“继续教育”,但保留了私立的和教会学校。这一时期西方各国基础教

44、育发展总趋势是加速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迅速发展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也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迈进。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质量不高,普及义务教育不够彻底,儿童失学现象仍比较严重。(四)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时期(20世纪中期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都致力于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由于认识到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对教育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此时,资本主义国家在普及基础教育的道路上已经行进了四百年,基础教育的普及化使得每个儿童都有均等的入学机会,但并不意味着教育机会的均等。在入学机会形式上的均等掩盖之下,存在着更为深刻的学业成就机会的不均等。例如,在美国,各州之间、各州

45、内部以及学区内部的不同学校之间都存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问题。基本分布是,北部地区的义务教育优越于南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义务教育优越于西部地区;高财产值学区的义务教育优越于低财产值学区。之所以存在这种基础教育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于各中小学所在的学区经济差异引起的。而学区经济差异( 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价值差异) 直接导致各学区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对美国这种教育经费存在地区差异进行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其基础教育财政体制造成的。从美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的发展历史看,美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是一种分权型体制,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世纪初到年代,公立中小学校教育经费主要由学区承担,学区的教育经费主要

46、来源于其房地产税,因此学区教育经费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学区房地产价值的差异造成的。美国各州内学区间的贫富差距直接带来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进而带来教育质量的差别。因此,此时各国在基础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普及的基础上实现均衡和谐的发展,这样基础教育才能完成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真正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更好地体现基础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从20世纪中期开始,各国十分关注本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以增强本国的教育竞争力。以下是对20世纪中期以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国际经验的总结。1、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均衡和和谐发展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政府都把推进教育改革、重视教育公平、

47、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布什总统在宣誓就任总统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即 2000年1月23日,就制定了联邦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并公布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的教育蓝图。这个教育蓝图特别强调了重视教育公平,要帮助处于不利情况下的学生,并要奖励“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学校。英国首相布莱尔在1998年9月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将教育置于特别优先的地位。与“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相适应,“新工党”也着手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1)教育优先。(2)教育民主化。(3)教育终身化。(4)教育现代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旨

48、在消弭教育差异、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的合理教育主张,如坚持教育机会的均等;关注薄弱学校和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来提高整体的教育标准;强调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成功;倡导教育中的包容以消除排斥现象等,力求使本国基础教育走上均衡发展的轨道。日本和韩国同样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问题。两国的义务教育已经基本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所有的小学、初中,只要有智力障碍和伤残儿童的,都有为这些儿童专设的教室并配有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对外国儿童也是如此。不仅各国政府和学校重视基础教育公平,普通民众也有极大热情。仅以美国为例,据1964年统计,美国有15000多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基金会。到90年代,美国拥有100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基金会已有3000余个。如著名的卡内基改进教学基金会、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上述基金会的资产总额当时就约为145亿美元,其中教育是基金会活动中获得最多好处的领域。2、教育立法是促进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