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际平湖风电场环评报告表公示版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036679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唐国际平湖风电场环评报告表公示版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大唐国际平湖风电场环评报告表公示版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大唐国际平湖风电场环评报告表公示版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大唐国际平湖风电场环评报告表公示版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大唐国际平湖风电场环评报告表公示版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唐国际平湖风电场环评报告表公示版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唐国际平湖风电场环评报告表公示版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大唐国际嘉兴平湖风电场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编制单位:(盖章)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四年十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项目负责人: 蔡 娟 姓 名专业职 称上岗证书号职责评价人员情况蔡娟环境工程工程师A20030107编写郭磊环境科学工程师A20030155编写乔明环境工程助理工程师B32480025编写审核人黄绚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A20030032审核牟眸海洋生态高级工程师A20030039审定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工程内容及规模: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

2、会环境简况12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2社会环境概况15三、环境质量状况18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8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28四、评价适用标准29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2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32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323、污染源源强分析33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5七、环境影响分析36施工期影响分析:36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39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45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46九、环保投资估算47十、结论与建议4

3、8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482、环境影响分析结论483、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结论494、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结论495、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506、建议50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大唐国际嘉兴平湖风电场项目建设单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法人代表朱冠群联系人马永新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钱江新城香樟街2号泛海国际大厦A幢17层联系电话13336878039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浙江省平湖市独山港港区立项审批部门浙江省发改委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占地面积(平方米)11185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878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9.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4、0.2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风力资源是一种最具商业化和规模化开发条件的资源,也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没有大气、水污染问题和废渣堆放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风力资源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阶段,技术条件已日趋成熟。浙江省是国内风电开发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截至2012年底,全省风电总装机容量为481.7MW。浙江省常规能源资源较为贫乏。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基本依靠外省调入和进口。2012年,全省煤炭总消耗量约1.43亿t,比上年下降3.8%;原油消耗约2733万t,比上年下降7.1%;天然气消耗47.2亿m3,比上年增长9.3%;电力消费3211亿kWh

5、,比上年增长3.0%,其中水、核、风发电544.8亿kWh,比上年增长21.6%。全省的能源消费品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占58.3%,石油占22.5%,天然气占3.1%,水、核、风电占9.4%,其他能源品种占6.7%。平湖独山港镇位于平湖市东南沿海,东界上海金山区,南濒杭州湾,离上海市区80km,距平湖市区20km。平湖独山港港区具有较好的风能资源。根据对独山港风电场实测风资料统计,该区域内风电场场区50m平均风速为5.79m/s,平均风功率密度182W/m2,风功率密度等级为1级,具有一定的开发建设风电场的资源条件。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拟投资约28783万元人民币,在浙江省平湖市

6、独山港港区实施大唐国际嘉兴平湖风电场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向电网提供8210万kWh的清洁可再生电能,同时该项目是贯彻国家持续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缓解地区环境保护压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大唐国际嘉兴平湖风电场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项目地点:浙江省平湖市独山港港区建设规模:共拟安装16台单机容量2.1MW风电机组,总装机规模32MW;同步建设110kV升压变电站一座,并配套建设相应的生产和生活设施。总投资:本次工程总投资约为28783万元。3、主要工程内容(1)风电机组选型、布置、

7、发电量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工可推荐方案选定单机容量为2.0MW,115m转轮直径的风电机组。风电场最终采用机型在下阶段通过招标确定。本风电场位于浙江省平湖市独山港港区,场区呈线性,长约6km。场区主要风能方向为SE 、ESE,与风机布置方向基本垂直,因此机组间距可取较小值。本阶段初步考虑将风电机组沿江堤布置在堤脚内侧35m处(见图3-1),机组间距按3D(D为风机转轮直径)控制。本阶段共布置16台2.0MW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2MW,推荐方案风机布置图见图1-1经计算,项目年理论发电量为11688万kWh,年上网电量7778万kWh,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431h,平均尾流影响折减系数为5.08%

8、。图1-1 2.0MW风电机组布置图(2)主要设备主要设备见表1-1。表1-1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1单机容量kW2000IEC等级S(极大59.5m/s)2转轮直径m115扫风面积m29496轮毂高度m80/90功率调节变桨变速切入风速m/s3切出风速m/s20额定风速m/s9.5叶片长度m56.33发电机型式双馈发电机容量kW2200电压V690防护IP544叶片重量t13.0机舱重量/含发电机及齿轮箱t78.0/110.6塔筒重量(含基础环)t176.8(215.8)(3)电气电气一次根据本工程规模,初拟在本风电场场区内新建一座110kV升压变电站,主变总容量32MVA,所发电量接

9、入系统变电站。110kV升压站内设生产综合楼、生产辅助楼、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室、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油品库等辅助建(构)筑物。站区外布置一蓄水池,从市政管网取水供应场区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110kV侧为1回进线1回出线,采用变压器线路组接线。本工程生产综合楼为地上两层布置,地面一层布置35kV开关柜室,低压配电室,蓄电池室,继保室等;地面二层布置布置中控室、通信机房、GIS室等。生产辅助楼为两层建筑,一层布置办公室、餐厅、会议室等;二层布置宿舍、活动室等。本工程升压站电气设备概况见表1-2。表1-2 110kV升压站电气设备项目设备型号升压站主变三相、

10、铜绕组、油循环、自冷式、低损耗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SZ11-32000/110110kV配电装置SF6 断路器,1600A/126kV三柱、水平断口隔离开关,GW4-126D(W)户外电流互感器,3300/5A电容式电压互感器:110/0.1/0.1/0.1kV,0.2/3P/6P 级避雷器:Y10WZ-100/260W35kV配电装置KYN61-40.5电容补偿装置35kV; 7MVar电气二次工程由浙江省调和嘉兴地调调度管理,风电场拟采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方式运行。在风电场的控制室内设置风电场内风力发电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场内外通信系统、图像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

11、及消防控制系统等。风力发电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自动监视和控制,由风力发电机组厂家配套提供,可以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遥控、遥测、遥信,每台风力发电以就地实现必要的控制和操作;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负责对 110kV线路、主变压器、35kV线路、35kV动态无功补偿设备、35kV接地变兼场用变以及公共设备的集中监控。电气设备主要清单将表1-3。风力发电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具备与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数据传输之功能。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通信工作站,通过通信工作站向调度部门输送远动信息,并接受调度部门远方“遥信、遥测”,同时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具备远程监控功能,为将来设置远程监控中心预留

12、接口。表1-3 电气设备主要清单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风力发电机组2000kW 0.69kV 50Hz台16带发电机断路器2箱式变电站(华变)S11-M-2200/35 2200kVA D,yn11 3522.5%/0.69kV台16含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等设备3主变压器SZ11-32000/110 32000kVA台14主变中性点设备THT-TNP-110套15高压开关柜KYN61-40.5 1250A 31.5kA面5/1断路器柜 /母设柜6接地变兼站用变DKSC-400kVA 二次容量160kVA ZN,yn台17小电阻柜202欧姆,100A 10S面18动态无功补偿装置35kV

13、7MVar组1SVG9户内GIS126kV 1250A 40kA间隔1线路变压器组10电力电缆YJY23-350 26/35kVkm3.8户内终端 16组11电力电缆YJY23-370 26/35kVkm0.8户内终端 4组12电力电缆YJY23-3120 26/35kVkm1.5户内终端 8组13电力电缆YJY23-3150 26/35kVkm0.6户内终端 4组14动力电缆YJY23-3240+1120 0.6/1kVkm25 根并联15低压配电屏MZS 0.4kV面416低压配电箱PZ30H和 PZ30H(改)只3017升压站低压电缆YJV22 343185295km418镀铜钢绞线截面

14、150mm2km319镀锌圆钢14及 20km0.520镀锌扁钢80*8km521垂直接地极钢管 50,L=2.5m根8022安装材料及金具项123照明项124防火封堵项125外来电源变S11-160/10台1用施工变(4)土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形式本工程位于杭州湾喇叭口海域,属软弱地基,且风力发电机组对基础的沉降变形及倾斜度具有较高的控制要求,所以本工程采用PHC桩基础。风机基础推荐筏板式承台风机基础(短桩),在推荐机型机组荷载下,筏板式风机基础平面型式为八边形,上部为八边形筏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八边形外接圆直径22.00m,基础埋深3.20

15、m。风机基础中墩外接圆直径7.50m,PHC桩外径0.6m,桩长约为40m。单个基础混凝土总量为415.0m3。筏板式承台风机基础(短桩)典型图详见下图1-2。箱变基础设计每台风机设置一台箱式变,箱变基础采用砖混结构,基础顶高程高出安装场地0.8m,基础落在风机基础上。本风电场场区呈线性,长约6km,风电机组沿江堤布置在堤脚内侧35m处(详见下图1-3),机组间距按3D(D为风机转轮直径)控制。图1-2 风机机组基础结构平面图图1-3 风电机组与海堤位置示意图110kV升压变电站110kV升压站初步布置围墙中心尺寸为120m80m。场区所有风机的电能通过升压站升压后送入外部电网,升压站是整个风

16、电场的控制中心,也作为工作人员生活办公的场所。站内道路为城市型,主干道宽4.5m,转弯半径为9m,道路呈环形布置,消防车可直达站内各建(构)筑物。升压站内设生产综合楼、生产辅助楼、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室、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油品库等辅助建(构)筑物。升压站采用室内主变、室内开关柜和室内GIS布置,主变、开关柜和GIS布置在生产综合楼内。站区外布置一蓄水池,从市政管网取水供应场区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110kV升压站设生产综合楼一幢,地面两层布置,建筑面积约为1187.88m2。地面一层布置35kV开关柜室,低压配电室,蓄电池室,继保室等,地面二层布置布置中控室、通信机房、GIS室等;110

17、kV升压站设生产辅助楼一幢,地面二层布置。一层布置办公室、餐厅、会议室等;二层布置宿舍、活动室等。(5)工可推荐的给水及污水处理方案给水施工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部分,总供水量约550m3/d,其中生产用水500m m3/d,生活用水50 m3/d。风电场运行期用水量较小,生活用水考虑在升压站内设屋顶5 m3水箱,可满足日常生活用水要求,消防用水考虑在升压站内设200 m3消防水池,以满足火灾初期站内水消防系统的供水。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主要包括食堂废水、粪便污水、洗涤污水、淋浴污水等,生产污水主要为施工用水、事故油污水等。根据临时生活办公区和110kV升压站内建筑物的位置,布置简易式生活污

18、水处理装置一套,经处理后达到纳管标准后接入附近的污水管网,进入平湖市东片污水处理厂,达到排放标准后外排进入杭州湾。纳管前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98-1996)三级标准。(6)劳动定员结合本期风电场的特点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定员标准为15 人。(7)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场地临近升压站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场地内布置如下:A混凝土系统本工程风电机组基础混凝土浇筑总量约6640m3,单台风电机组基础混凝土浇筑量约为415 m3。混凝土系统的生产能力受控于风电机组基础混凝土浇筑的仓面面积,并考虑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影响,为避免预留施工缝,保证在12h内完成混凝土承台的入仓,混凝土

19、高峰期浇筑强度将达到约60m3/h,考虑采用商品混凝土,满足施工需要。单个风电机组基础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宜超过10个小时,当白天最高气温25时,要求在夜间浇筑。浇筑过程中应采取防雨等施工措施,拌和设备和运输车辆应有备用,中途不得中断浇筑。B施工用电本工程施工用电主要包括施工工厂、临时生活区用电两部分,初估施工用电总负荷120kW,临时生活区用电负荷20kW。施工工厂区施工电源待下阶段考虑。另风电机基础施工点比较分散,施工电源暂考虑采用50kW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供电。C建筑材料钢材、木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从平湖市建筑市场采购即可满足需要。D施工临时生活区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本工程施工期的平均人数为

20、100人,高峰人数为120人。施工临时生活办公区布置在场区升压站附近,该处场地交通便利。E施工临时设施汇总本工程临时设施建筑面积约1500m2,占地面积约8000m2。施工临时设施建筑、占地面积见表1-4。表1-4 施工临时设施建筑、占地面积 单位:m2序号项目名称建筑面积临时占地面积备注1混凝土搅拌站00采用商品混凝土2砂石料堆场/5003综合加工厂50015004综合仓库20010005机械停放场/15006设备堆放场/20007临时生活区80015008合计15008000施工交通运输由于本工程周边的公路运输方便,因此,施工期外来物资运输路线可选择多方案组合。对水泥、钢材等其它建材的运输

21、,可采用下述方法运输:水泥可通过公路用汽车或散装水泥车运至工地;通过市场采购的钢材可采用公路运输,木材由当地市场采购;生活物资及其它就近采购,公路运至工地。(7)工程征地根据施工总布置要求,本工程永久用地11128m2(合16.69 亩),施工临时用地73208m2(合109.81 亩)。工程建设用地详见表1-5。表1-5 工程建设用地表 单位:m2序号项目名称建筑面积临时占地面积备注1110kV升压站6736/含升压站进站路2风电机组基础4392/含箱变基础3安装场地/196084施工临时设施/100005新建施工道路/372006场内输电线路/64007合计1112873208(8)土石方

22、平衡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5.70万m3,土石方回填5.70万m3,风电机组基础基坑、集电线路开挖料按就近回填的原则,用于安装场地、场内施工道路的回填。经土石方平衡计算,无需设置弃渣场。(9)工程进度安排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12个月,工程承包商于第一年1 月初进点,随后开始修建场内施工道路,同时开始进行风电机安装场地平整,供水、供电系统、生活、生产临时设施的施工及混凝土系统的修建。于第一年7 月底完成16 台风机的基础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第一台风机承台的混凝土7 月初开始施工。场内输电线路于第一年8 底完成施工,具备输电条件。第一年7 月底开始首台机组安装,首批风电机组于第一年9 月初调试完成

23、开始发电。第一年11 月底所有16 台风机安装调试完毕,具备并网发电条件。110kV 升压站施工在承包商进点后开始施工,6 月底完成土建施工,随后开始安装电气设备,历时3 个月,于9 月底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具备送出条件。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源排放。54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濒东海。平湖市位于杭嘉湖平原东北部,东临上海市,南濒杭州湾,西与嘉兴市接壤,西南与海盐县为邻,西北与嘉善县相接。独山港镇位于平湖市东南

24、沿海,东界上海金山区,南濒杭州湾,西与乍浦镇、林埭镇接壤,北与广陈镇、新仓镇交界,离上海市区80km,距平湖市区20km。项目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地形、地貌平湖属江南古陆外缘杭州湾凹陷,为一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8米,除东南沿海有呈带状分布的20座低丘和11座岛礁共4.89平方公里外,余为大片平原。本工程位于平湖市独山港镇,该区域为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貌。风电机组沿江堤布置在堤脚内侧35m处,场地微地貌以荒地为主,河流与道路交错纵横。风机临近杭州湾,整个场区地形起伏不大,高程35m。3、气象特征平湖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5.8,极端最高气温为38

25、.4,极端最低气温为-10.6。多年平均气压为1016.2hpa,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50.4mm。多年平均风速为3.09m/s,多年最大风速为20.0m/s。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左右,全年无霜期225天左右。4、水文状况平湖市内河道纵横密布,呈不规则网状结构,全市河道总长度2526km,平均每平方公里4.73km河道。河湖塘面积71.7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23%,常年平均水位2.6m(吴淞高程)。河网水源主要来自西面,即通过嘉兴塘和海盐塘汇入,然后通过广陈塘、上海塘向东北流入上海市的黄浦江,其它河道如乍浦塘、黄姑塘、新港河、盐船河、卫国河、大寨河、

26、丰收河等均为上述水系的网枝,具有泄洪、排涝、纳潮、引水等功能,该河网一定程度上受黄浦江潮汐的影响。杭州湾,其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且潮差大、潮流急,最高潮位从湾口至湾顶逐步增高,最低潮位逐步降低,使潮差逐步增大。另外有明显的日夜潮不等现象,即夏半年(春分秋分)日潮小、夜潮大;冬半年(秋分春分)日潮大、夜潮小。表2-1 杭州湾北岸各水文站潮汐特征值资 料 年 限金山卫水文站乍浦水文站澉浦水文站198020001971200019702000历年最高潮位(m)5.185.546.56历年最低潮位(m)-3.22-3.62-4.17多年平均潮位(m)0.360.360.25多年平均高潮位(m)2.29

27、2.623.18多年平均低潮位(m)-1.88-2.14-2.52历年最大潮差(m)6.657.738.87多年最小潮差(m)1.001.01.15多年平均潮差(m)4.174.765.71平均涨潮历时(hmin)531529524平均落潮历时(hmin)654656701杭州湾为强潮海湾,外海潮波在向杭州湾内推进过程中,受湾口群岛及岸线的影响,由东南向和东向进入湾内的各股涨潮潮流大致在王盘山到滩浒之间汇聚而得到加强,然后向湾内传播;落潮时基本上按原路外泄,具有明显的往复流特性。由于涨潮历时比落潮历时短,平均涨潮流速比平均落潮流速大,又因杭州湾呈喇叭形,涨潮流流速基本上由湾口向湾顶逐渐增大。从

28、断面流态看,涨潮时主流偏靠杭州湾北侧,而落潮时由于湾口南部海域先行落潮,潮位低,比降大,南股落潮流相对得到加强。因此,杭州湾内水流特征表现为涨潮主流偏北,落潮主流偏南的态势。拟建场地位于杭州湾喇叭口海域靠陆侧围垦滩涂,场区浅层地下水属孔隙性潜水,主要分布于层冲填土和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中,地下水主要接受海水和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排泄主要通过蒸发形式,地下水位受潮汐涨落和季节控制明显,动态变化大。5、环境水腐蚀性分析拟建场区内的地表水为氯化钠(钾)型水(Cl-Na+K+),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中等强腐蚀性。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

29、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中等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强腐蚀性。设计应采取防腐蚀措施。6、地震、地质据历史地震记载,公元 255年至 1990年,平湖曾发生地震71次。查中国地震目录、浙江省历史地震年表和震中位置考证,震级四级以上,靠近平湖的(杭州北、老余杭、海盐有4次,6次大地震烈度56级。总体而言平湖地震的特点是:震级小、烈度低,活动周期不明显,多与外围的台湾地震、南黄海地震有关,属相对稳定地区。参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场地类别为类,属于抗震不利地段,场

30、址特征周期为0.65。平湖市的土壤共分为4个土类、9个亚类、17个土属、40个土种,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土壤熟化程度高,质地为重壤到轻粘,土壤养分丰富,近年的动态监测表明,土壤养分发生了局部变化,氮素偏高,钾至少亏缺。目前植被资源以人工栽培作物为主,人工植被大体分为农田、园林和水生三类,仅沿海滩涂、低丘和农隙地尚保留一些自然植被。农作物以水稻为主。项目所在地大体上是第四纪以来经过新构造运动的升降及强烈的海侵而沉积的海相和陆相交替沉积物,土层地质情况分成8层11亚层。自上而下为:(1-1层)淤泥质亚粘土、(1-2层)淤泥质粘土、(1-3层)淤泥质亚粘土、(1-4层)淤泥质粘土、(2层)粘土、(3层

31、)粘土亚粘土、(4层)亚粘土、(5层)粘土、(6层)粘土亚粘土、(7层)粘土、(8层)粉砂。社会环境概况1、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及人口平湖历史悠久,据大坟塘遗址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六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春秋时为越国武原乡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海盐县,今平湖市境为海盐县一部分。秦末或西汉初,县治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地域(今平湖市当湖街道东湖一带)。东汉永建二年(127)县治陷为当湖,迁治齐景乡故邑山(今乍浦附近)。东晋咸康七年(341),县治从故邑山移治马嗥城(今海盐县武原镇东南)。明宣德五年(1430)从海盐县分出大易、武原、齐景、华亭四乡,建为平湖县,县治设当湖镇,属嘉兴

32、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因其地汉时陷为当湖,“其后土脉坟起,陷者渐平,故名平湖”。以后,建置长期不变,境域基本稳定。解放后,平湖县境行政建制有三次变动。1950年,调整区乡规模时,划骑莲乡10个村归海盐县、埭乘乡4个村归嘉善县;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时,海盐县西塘公社和嘉兴县钟埭、曹桥公社划入县内;1961年,西塘公社仍划归海盐县。199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平湖县,设立平湖市。2000年,进行了行政村区划调整,将原来的286个行政村调整为138个。2004年,进行撤镇乡建街道和部分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原来和10个乡镇调整为3个街道、7个镇,即当湖街道、钟埭街道、曹桥街道,乍浦镇、新埭镇

33、、新仓镇、黄姑镇、全塘镇、广陈镇和林埭镇。2009年撤销全塘镇、黄姑镇建制,合并设立独山港镇。截止2013年,平湖市辖当湖街道、钟埭街道、曹桥街道、乍浦镇、新埭镇、新仓镇、独山港镇、广陈镇、林埭镇。平湖全市陆地面积53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8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公里。下辖6镇3街道,户籍人口48.96万,外来常住人口27万。2、经济、财政2013年,平湖市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61.3亿元,其中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发展,主要行业持续增长,全市58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值1176.6亿元,不含嘉兴港区和嘉兴电厂实现产值643.9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84.6亿元。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34、12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439元。3、交通、旅游平湖是接轨上海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平湖是浙江接轨大上海的第一站,杭州湾大桥的桥头堡,地处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四大城市组成的菱形对角“黄金节点”,距沪、杭、苏、甬各1小时车程,是长三角的交通枢纽城市。杭浦高速、乍嘉苏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穿境而过,是规划建设中的乍嘉湖铁路、沪甬(杭州湾)铁路的必经之地。境内连接上海的主要通道达7条,市域内有16条水上航线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相连,拥有浙北地区唯一的海河联运航线乍嘉苏航道,与黄浦江和京杭大运河等主要内河航线连接,极大降低了货运成本,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境内有浙北唯

35、一的国家一类进出口海港乍浦港。以九龙山度假区、4A级东湖景区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莫氏庄园、报本塔、南湾炮台、天妃宫炮台、南河头等历史文物遗址也吸引不少游客。区域相关规划及公共基础设施平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规划范围为平湖市行政管辖的市域范围;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83万人;规划分为市域、组合型城区与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其中中心城区(当湖)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与管理重点,采取相应的规划控制、引导手段和措施。根据独山港区概念规划,独山港镇的功能定位为以港口物流业、先进制造业等临港产业为主导的宜居、宜业、宜达的临港新城。规划期间整个独山港镇将形成“一心、一

36、轴、一廊、四区”的整体结构。“一心”为建设独山港新中心,该中心将服务于整个独山港镇,安排在原黄姑镇老城区北侧;“一轴”为以港区商务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南北向公共设施及城市的生态轴;“一廊”为杭浦高速公路沿线两侧的基础设施廊道;“四区”为新城生活区、港口作业区、临港产业区、高效生态农业区。本次工程新建风电机组位置位于独山港镇的临港工业发展区。独山港规划图见图2-1。 图2-1 独山港规划图(3)平湖市东片污水处理厂平湖市东片污水处理厂工程主要为东片六镇(新埭、广陈、新仓、林埭、全塘、黄姑)和独山港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集中收集,输送、处理及排海管的系统工程。一期建设日处理规模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

37、新建1#、2#两座中途提升泵站,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6.955公里,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管陆域部分3.4公里,水域部分588米,管径DN1800。项目采用A2/O生物处理工艺,项目概算总投资20333万元。污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其中COD100mg/L,氨氮25mg/L、总磷3mg/L,无总氮排放要求,达到排放标准后外排进入杭州湾。该污水厂一期工程已于2007年顺利通过初步评审,2009年正式开始纳污。平湖市东片污水处理厂日前实际处理量约2万吨/日,且于2013开始进行提标改造,本次提标改造工程总投资995万元,主体采用FENTO

38、N工艺,2013年9月开始施工,2014年5月进行改造之后的试运行。改造后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其中COD50mg/L,氨氮5mg/L、总磷0.5mg/L,总氮15mg/L,较之前的排放标准提高一倍以上。每年可减排COD300吨以上,有力保障全市“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的完成。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为了解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建设方委托宁波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分析实验室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1)监测点位设置1个监测点位,详见附图5。(2)

39、监测因子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氮(3)监测时间及频次监测时间为2014年8月22日至8月28日。PM10连续监测7天,监测其日均值(PM10每日连续采样时间不少于20小时);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连续监测7天,每天于2、8、14、20时采样4次,每次监测其小时值(每小时连续采样时间不少于45min)。(4)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汇总见表3-1表3-4。(5)评价结果采用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进行评价。由监测结果可见,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小时值在监测期间均达标; PM10日均值也均达标,。总体而言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尚可,环境质量均能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

40、准。表3-1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同步测定情况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天气温度气压kpa湿度%风速m/s风向采样人2014.08.2202:00晴25.6100.3782.8东李艳阳史习伟08:00晴26.8100.4752.1南14:00晴32.5100.0501.0东南20:00晴28.7100.4692.4东北2014.08.2302:00晴24.1100.5791.9东08:00晴25.6100.6752.4东北14:00晴31.8100.2492.5东南20:00晴26.9100.5702.8南2014.08.2402:00晴22.8100.7732.8东北08:00晴24.6100.6752.

41、4东北14:00晴30.1100.3581.7东20:00晴26.5100.5662.6东南2014.08.2502:00晴23.7100.8772.9东北08:00晴24.5100.7792.5北14:00晴30.8100.4722.0东南20:00晴27.5100.6801.8南2014.08.2602:00晴22.7101.0751.8东南08:00晴23.4100.9722.1东北14:00晴28.9100.7690.9东20:00晴26.4100.8782.4南2014.08.2702:00阴23.5101.3782.7东北08:00阴24.8101.2751.5南14:00阴27.

42、7100.9661.0东南20:00阴26.1101.3742.4南2014.08.2802:00阴22.3101.4782.4东南08:00阴24.1101.4752.8南14:00阴26.8101.0691.6西南20:00阴25.3101.3792.7东表3-2 二氧化氮小时值监测结果 单位:mg/m3项 目测 点二氧化氮1#0.0160.034表3-3 一氧化碳小时值监测结果 单位:mg/m3项 目测 点二氧化氮1#0.40.8表3-4 PM10日均值监测结果 单位:mg/m3项 目测 点PM101#0.1560.2592、声环境质量现状建设方委托宁波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分析实验室于2014年8月对拟建工程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1)监测点位共布设了3个噪声监测点,详见附图5。(2)监测时间、项目及频次监测时间:于2014年8月27日8月28日进行。监测项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频次:监测2天,每天二次。(3)评价标准目前监测区域未划分过声环境质量功能区,现状土地类型多为陆域围垦工程形成的荒地,故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参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即昼间55dB、夜间45dB)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