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2024年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我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镇党委会定期调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分管负责同志一线推动,做好资源调配、项目落地、推进实施等工作,及时解决具体困难问题。充分发挥领导
2、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各专项办公室协调联动,督促指导各村抓好政策措施落实,形成“党政齐发力、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强化机制保障。制定各部门各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职责清单,明确任务目标,细化推进举措。推行领导干部包联、部门联席会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互学互比”等机制,坚持开展常态化督查指导,按月对标抓进度,按季对表找差距,全年对账保落实。同时,每年组织对镇村乡村振兴专干进行能力素质培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效纳入考核,提升工作质效,严防松劲懈怠。二、创新工作机制,扎实开展监测帮扶健全防贫工作体系。镇级设置乡村振兴工作站,镇级乡村振兴专干,所有行政村配备村级专干和综合网格员,13个行业部门
3、联合预警,构建“三级联动、全域覆盖”的防贫组织架构。抓实“早快宽准稳”5个关键环节,村级按月入户走访服务,镇级每季开展实地督导,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面向所有农户开展全覆盖集中排查,将易返贫致贫人口全部纳入监测范围,确保实现应纳尽纳。提升动态监测效率。规范和优化监测对象识别纳入程序,确保村级评议公示、部门信息比对、乡镇核查初审有序推进,15天内完成识别认定,10天内制定帮扶措施,主动发现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搭建“幸福桂林”数字网格治理微平台,加强跨部门数据信息整合共享、互联互通,畅通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三位一体”的监测网络,形成“预警推送一数据筛查一核实反馈”的
4、闭环处置机制,打造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全流程监管平台。精准落实帮扶举措。根据监测对象不同风险类别和发展需求,建立帮扶清单,“一户一策”制定帮扶举措,做到应扶尽扶。重点关注收入偏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监测对象,兜底式保障固基本,开发式帮扶增动力,临时性救助解急难,持续跟踪生产生活、稳定增收等情况,确保风险消除不反弹,全面筑起返贫致贫“防火墙”。三、坚持多措并举,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将做好“土特产”文章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机结合,在提升产业帮扶效果上求突破。把衔接资金重点用于发展产业,深耕石河水蜜桃、宋村葡萄等农产品产业链,充分发挥“一葡一桃、一菊一茶”产业优势,全力打造优势特色产
5、业示范带和农产品加工集群,有效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同时,大力实施“旅游十”战略,打造了埃夫特网球小镇、紫金山、屯之谷等旅游景区,发展一批旅游民宿、农文旅融合等新业态项目,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提升稳岗就业水平。强化同浙江江苏等地劳务协作,扩大有组织劳务输出规模,落实以工代赈、一次性交通补助等扶持政策。挖掘就地就近就业潜力,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和“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推广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模式,统筹用好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公益岗、以工代赈等渠道,实现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提升配套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帮助
6、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升后续扶持工作成效。减轻群众支出负担。建立“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动态监测报告制度,持续开展问题排查整改,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动态清零,全面夯实基础性、兜底性保障。特别是针对防范化解因病致贫风险,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梯次减负功能,让群众“看好病、少花钱、少跑腿”,同时,通过医疗救助、物资捐赠、就业引导等措施,减轻困难群众生活负担。四、汇聚帮扶资源,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坚持抓党建促振兴。实施“强基固垒、先锋引领、素质提升、治理增效、人才支撑”五项工程。实施村党组织分档管理,围绕班子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平安建设、文明乡风五方面开展党支部创建活动。依托党组织创
7、办领办合作社,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在脱贫村选派工作队驻村帮扶的基础上,通过机关干部下沉帮扶,建强村级党组织,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凝聚社会帮扶合力。用足用好定点帮扶、结对帮扶等资源,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引入帮扶资金和项目,支持脱贫地区全面发展,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开展防返贫志愿服务,营造合力帮扶的浓厚氛围。推动镇域内多项特色产品入驻“歙彩缤纷”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通过消费帮扶推动优质农产品出村出圈出彩。着力培树试点示范。推动石河村、连川村延续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成果,探索盘活农村资源资产的实现形式,推广可复制的有效经验,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成果。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高质量创建竦口村省级和美乡村,打造特色旅游村镇,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动员群众参与,发挥示范项目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助推全镇工作整体提升。五、锤炼过硬作风,持续抓好自身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坚持“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及省委、市委、县委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深入落实中央纪委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