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环保局环评科联系电话传真:025-58287257(政务大厅)58880133NO.G31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全本公示).doc.(4).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039295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69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环保局环评科联系电话传真:025-58287257(政务大厅)58880133NO.G31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全本公示).doc.(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环保局环评科联系电话传真:025-58287257(政务大厅)58880133NO.G31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全本公示).doc.(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环保局环评科联系电话传真:025-58287257(政务大厅)58880133NO.G31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全本公示).doc.(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环保局环评科联系电话传真:025-58287257(政务大厅)58880133NO.G31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全本公示).doc.(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环保局环评科联系电话传真:025-58287257(政务大厅)58880133NO.G31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全本公示).doc.(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环保局环评科联系电话传真:025-58287257(政务大厅)58880133NO.G31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全本公示).doc.(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环保局环评科联系电话传真:025-58287257(政务大厅)58880133NO.G31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全本公示).doc.(4).pdf(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浦口经济开发区石桥工业园区经一路、纬二路浦口经济开发区石桥工业园区经一路、纬二路 提档升级工程项目提档升级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盖章) :盖章) : 南京天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天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2014 年年 11 月月 7 日日 南京源恒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南京源恒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 学校、 医院、 保护文物、 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 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 确定污染防治措 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 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

3、复。 - 2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浦口经济开发区石桥工业园区经一路、纬二路提档升级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南京天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童金洲 项目负责人 蔡维娟 通讯地址 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浦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联系电话 02568574898 传真 邮政 编码 211805 建设地点 南京市浦口区石桥工业园区 登记备案部门 浦口区发展和改革局 备案号 浦发改字2014215、 217 号 建设性质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E4813 市政道路工程 占地面积 (平方米) 67200 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12735 其中: 环保投资 (万元) 15

4、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22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10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根据南京市总体规划南京主城将以高端服务功能为主,工业及相关生产服务产 业将向外围地区转移, 使得外围地区进一步成长为工业与服务业协同法治的现代产业集聚 体。 浦口经济开发区石桥园区地理位置优越, 作为新的产业承载空间, 宜居新区优势明显。 因此,石桥园区应把握此次发展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硬件设施品质,增强竞争 力,积极引导和吸引相关产业转移,加快新区经济发展。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浦口地区有 特色的工业园区。同时,通过沿江两岸功能互补,联动发展,推动“两带

5、”经济发展,实 现“跨江发展” 的战略目标。 按照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调整,石桥工业园区划入浦口经济开发区,为推动园区建 设,解决在园区内的企业对外出运能力,完善园区路网是园区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南 京天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拟投资 12735 万元建设浦口经济开发区石桥工业园区经一路、 纬 二路提档升级工程项目。 经一路、纬二路建设工程均为园区内的主要道路(城市次干路) ,经一路起于规划北 纬三路,止于新石线,总长约 2160m,现状为水泥砼路面。纬二路起于规划经二路,止于 江星桥线,总长约 760m,现状为水泥砼路面。 - 3 - 2、道路现状、道路现状 本工程涉及的两条道路(经一路、纬二路

6、)均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石桥工业园区,目前 已建成。沿线主要为石桥工业园区内已建的工业企业,道路现状均为水泥砼路面,路面年 久失修,路面多出出现破损现象,且道路服务于工业园区,大型车通行率较高,严重影响 石桥园区的经济发展。 图 1 经一路现状 图 2 纬二路现状 3、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必要性 a、是完善园区路网,改善交通条件的需要 石桥工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内部路网基本建成,随着园区不断扩展, 现有道路路网已不能满足园区交通需求。经一路作为园区内主要的道路(城市次干路) , 其前段的延伸建设有助于完善园区路网;其后段的重建是改善园区交通出行条件的需要。 b、是引导园区发展,服务

7、土地和产业开发的需要 石桥工业园区是南京市产业转移的一个承载空间。项目路贯穿园区,是园区目前仅有 的南北向主要通道。随着园区向南扩展,经一路前段的建设,主对加快区域土地开发,显 得尤为重要。 经一路的建设主要服务沿线土地和产业开发, 为新区下阶段建设提供了条件。 - 4 - c、是提升园区环境,展示园区形象的需要 石桥工业园区作为浦口经济开发区的配套园区和区域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园区, 作为 石桥的经济核心区,是石桥形象的展示窗口,而且园区道路建设对园区整体形象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经一路作为园区内的主要道路,它的建成是提升园区环境,展示园区形象的 需要。 4、产业政策相符性、产业政策相符性 本

8、项目为道路及其配套附属工程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鼓励类中第二十二条第四款“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类;不属 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 、 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 )中禁止和限 制类项目,亦不属于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淘汰和限制的产业。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5、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a、根据本项目的性质、功能和未来预测交通量结合规划红线和道路现状实际情况, 推荐经一路及纬二路道路等级均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 40km/h。 b、断面采用路幅 20m 宽双向 2 车道城市次干路。断面

9、布置为: 红线宽 20m,车行道宽 15m,两侧各设 2.5m 人行道。 图 3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c、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 5 - d、主要工程数量: 经一路起点与北纬三路(规划)相交,由北向南,分别与北纬三路(规划) 、北纬二 路(规划) 、北纬一路(规划) 、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纬五路、纬六路相交, 终点与新石线相交,道路全长约 2160m, 规划红线宽 20 米。 纬二路起点与经二路(规划)相交,由西向东,与经一路呈十字交叉,终点与江星桥 线相交,道路全长约 760m, 规划红线宽 20 米。 表 1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主要工程数量 经一路 纬二

10、路 1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 城市次干路 2 路基宽度 m 20 20 3 设计时速 km/h 40 40 4 路线长度 km 2.16 0.76 5 房屋拆迁 平方米 / / 6 电力、电讯拆迁 道 / / 7 特殊路基 公里 / / 8 箱涵 m/座 / / 9 雨污水 公里 2.16 0.76 10 等级交叉 处 10 3 11 照明工程 公里 2.16 0.76 12 交通工程及安全设施、绿化 公里 2.16 0.76 6、工程内容、工程内容 6.1 道路工程 a、平面设计 经一路起点与北纬三路(规划)相交,由北向南,分别与北纬三路(规划) 、北纬二 (规划) 、北纬一路(规划) 、纬

11、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纬五路、纬六路相交, 终点与新石线相交,道路全长约 1260m, 规划红线宽 20m。本次设计道路平面线位按控 规布设,全线设平曲线两处,半径均为 500m。 纬二路起点与经二路(规划)相交,由西向东,与经一路呈十字交叉,终点与江星桥 线相交,道路全长约 760m, 规划红线宽 20m。本次设计道路平面线位按控规布设,全 线为一直线。 b、纵断面设计 道路标高主要依据规划确定的交叉口控制性标高、 沿途地块的规划平均标高及老路现 - 6 - 有标高进行,同时结合现状地面标高、现状被交道标高及沿线企业进出口标高,以尽量减 少填方、满足地下管线竖向设计和迅速排除路面雨水

12、、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便于沿线企 业进出为原则进行的,道路坡长坡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本次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在老路纵断面基础上进行微调, 保证交叉口控制标高与控规 及已建道路一致。 经一路全线共设竖曲线 8 处,凸曲线半径最小为 6000m,凹曲线最小半径为 10000m。 全线最大纵坡 1.25%,最小坡长 320m。 纬二路全线共设竖曲线 1 处,凸曲线半径为 7000m。全线最大纵坡 0.75%,最小坡长 280m。 c、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型式与交通安全、道路通行能力以及工程费用等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根据 道路的种类、性质沿线的条件、以及相接道路的等级及形式等因素来确定横断面型式。本 项

13、目建议书按如下横断面进行平面设计。 20m=2.5m(人行道)+ +15.0m (行车道) +2.5m(人行道)。 e、交叉设计 交叉口设计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增设进出口车道数,采用常规的标线渠化设计方案。 f、路基设计 (1)路基必须做到密实、均匀、稳定。路槽底面土基在不利季节应达到干燥或中湿 状态, 其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应大于等于 30Mpa,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 基强度。 (2)路基填筑材料应因地制宜,合理采用当地材料或工业废料。 (3)路基设计应满足防洪泄洪要求。 (4)路基设计应经济、耐用。 (5)路基设计要注意环境保护要求,注意工程景观效果。 g、路面设计 车行道(总

14、厚度 62cm) : 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黏层(PC-3 0.5L/m2)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 7 - 沥青封层 32cm 水稳碎石 20cm 12%石灰土 人行道(总厚度 26cm) : 6cm 舒布洛克砖 3cm M10 水泥砂浆 7cm C20 细石砼 10cm 级配碎石 6.2 排水及管综工程 a、管线综合横断面布置 根据规划实施管线有: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管、燃气管、通信管等。 经一路雨水管道位于道路西侧人行道下距人行道路牙 1.5m 处,污水管道位于道路东 侧人行道下距人行道路牙 1.5m 处。 图 4 管线综合横断面图 纬二

15、路雨水管道位于道路南侧人行道下距人行道路牙 1.5m 处,污水管道位于道路南 侧人行道下距人行道路牙 3.0m 处。 - 8 - 图 5 纬二路管综横断面图 b、排水设计原则 (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以该片区排水规划以依据并结合道路现状,系统全面的设计雨、污水排水系统。 (3)充分考虑河网、路网分布、场地竖向,合理划分本道路的雨水汇水面积和污水 的服务范围,使各地块的雨、污水能以最短距离泄入新民河、新石线现状管道。 (4)新设的雨、污水管道坡度应满足规范要求,雨水管应尽量与纵坡保持一致,以 减少管道埋深。合理布置雨水口,保证路面雨水排除通畅。 c、排水管道设计 雨水管道:经一路

16、雨水由北向南排放,分段排入纬二路,纬四、五和六路,然后向东 排入新民河;纬二路雨水管由西向东排入新民河。 污水管道:经一路全线污水由北向南排放,最终接入新石线下现状污水管道;纬二路 全线污水由两端向中间排入经一路下设计污水管。 管道材料:d800 雨、污水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d800 雨、污水管采用平 口式钢筋砼管。管道埋深4.0m 时,采用 II 级管,管道埋深4.0m 时,采用 III 级管。 6.3 照明工程 两条道路现状有路灯,路灯布置在两侧路肩上,双侧交错布置,路灯安装间距为 25m(单侧两灯间距为 50m)。现状路灯较完好,建议保持现状,对部分缺失检修门的予 以更换。灯柱喷塑

17、。 - 9 - 6.4 交通工程 交通标志的设置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理念, 服从于不熟悉道路及相关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将道路沿线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道路 使用者,使其有合理的反应和决策时间,避免和杜绝有害交通的驾驶行为。 将严格执行国颁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2009) 、省市有关安全设施的条文 和浦口区的交安设施特点进行设计。 6.5 临时配套工程 项目临时配套工程是顺利完成主体工程的重要保障,包括施工临时用的电力、用水、 办公用房、施工便道等。临时设施应合理布置,一次到位,避免遗漏、重复及二次迁移等。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

18、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经现场调查,目前现状三条道路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部分区域出现破损,影响 了石桥园区工业企业的经济发展。且道路沿线交通标志及附属防护设施基本没有,易发生 交通事故,存有潜在风险。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 10 -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 浦口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扬子江北

19、岸,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江宁区隔江相望,北 部、 西部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 滁州市、 全椒县、 和县毗邻; 界于东经 1182111846, 北纬 30513215,总面积 902 平方公里。浦口区南临长江,北枕滁河,同南京主城 区一桥相连,人口 47.46 万。区内交通便捷,津浦铁路、312 国道、104 国道、宁连、 宁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本项目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石桥工业园区,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 1,周边现状见 附图 2,土地利用规划图见附图 3。 2、地质、地貌 浦口区境内地形顺长江之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地貌多姿,集低山、丘陵、平原、 岗地、大江、大河为一体;区域属宁、镇、扬丘陵山地西

20、北边缘地带,地势中部高,南 北低。老山山脉由东向西横亘中部,制高点大刺山海拔 442.1 米,平原标高 7-5 米,山 地两侧为岗、塝、冲相间的波状岗地,临江、沿滁为低平的沙洲、河谷平原。土壤多样, 水稻土、潮土、黄棕壤占 97%以上。 浦口区地质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地层复杂,构造中含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岩石多 为白云石、石英石及石灰石。 3、气候、气象 项目所在地属于长江流域,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 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雨热同期。 年平均气温 15.3,1 月平均气温 2.8,7 月平均气温 27.7。极端最高气温 37.9(1978 年

21、 7 月 8 日),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11.7(1977 年 1 月 31 日)。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次在春季,地区间差异较小。年平均雨量 1063.7 毫米,最 多年份 1576 毫米(1960 年),最少年份 672.9 毫米(1978 年),超过 1000 毫米的年份有 14 年,占总年数的 48%。年平均雨日 127.3 天,最多达 150 天(1977 年),最少 96 天(1991 年)。历年平均年蒸发量 1338.5 毫米,大于年雨量的 25.8%。 年平均日照时数 2165.2 小时, 为可照时数的 49%, 最多年份 2460.7 小时(1978 年), 占可照时数的 5

22、6%。 - 11 - 年平均风速 3.6 米/秒,3、4 月较大,9、10 月较小。最大风速 19 米/秒(1972 年)。 年平均初霜日为 11 月 15 日, 终霜日为 3 月 30 日, 全年无霜期 229 天, 最长 256 天(1977 年),最短 199 天(1979 年)。 4、河流水文 浦口区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县境内以老山为天然分水岭,老山以南为长江水系, 以北为滁河水系。与本项目有关的为长江水系、滁河水系及朱家山河水系。 5、生态环境 本地区植物类型为栽培植被、 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三种类型。 其中农业栽培植被面 积最大。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均属自然植被类型。 农田植被主要为小

23、麦、水稻、油菜、棉花等,杂粮有玉米、黄豆、山芋、蚕豆、豌 豆等。菜地则主要栽培各种应时蔬菜及瓜果,种类有白菜、菜苔、包菜、萝卜、茄子、 黄瓜、冬瓜、丝瓜、四季豆、扁豆、芹菜、菠菜、洋葱、大蒜、韭菜、藕、茭瓜等。 水生植被主要有野菱、芡实、苦草、兰藻、硅藻。江边与低洼荡田中有野生芦苇、 昌蒲。人工栽培的有水芹、茨菇、荸荠、菱藕等作物。 爬行物种有大头乌龟、乌龟、黄喉水龟、鳖、石龙子、北草晰、赤链蛇、双斑锦蛇、 黑背蛇、虎斑游蛇、乌梢蛇、蝮蛇、丽效蛇。 - 12 -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 1、浦口区 浦口区是长江进入

24、江苏段的第一门户, 也是南京沿江开发、 两岸联动发展中的江北 中心区域。 南京市在沿江开发的总体战略目标中将浦口区定位为: 进入全市前列的经济 发达区、现代化的南京江北新市区、现代化的科学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成功能齐 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市区,使之成为长江北岸一颗璀璨的江 北明珠。 截至 2013 年 4 月,浦口区下辖 9 个街道办事处,即江浦街道、顶山街道、桥林街 道、汤泉街道、星甸街道和永宁街道,泰山街道、沿江街道、盘城街道由南京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托管;另有 2 个场,即汤泉农场和老山林场;3 个省级开发区,即浦口经济 开发区、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和珍珠泉旅游度

25、假区。 2、石桥工业园 石桥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 公共设施用地 0.0034 平方公里, 工业用地 0.8 平方公 里,道路广场用地 0.2 平方公里,绿地 0.1336 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北至纬一路,南至新 石路,西至经一路,东至江星桥线。 石桥工业园承担桥林新城生态保育和空间备用的功能。 自桥林新城向西拓展的三条 功能轴将深刻影响星甸镇区未来发展方向与空间格局。 工业园区主要发展金属制品加工 (不含电镀) 、新材料(不含喷涂) 、建筑材料、纺织服装(不含印染) 、电子设备、新 型装备制造等 6 大产业门类。 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打造浦口区电力器材产业集群区的目 标,加快

26、产业集聚发展,引进先进制造业的同时,结合石桥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工业 园区将注重总部经济、高端研发等高附加值项目的引进,全力打造以金属制品加工(不 含电镀) 、新材料(不含喷涂) 、建筑材料、纺织服装(不含印染) 、电子设备、新型装 备制造等为核心的专业化、多层次、高效益的产业集群区。 - 13 -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 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 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

27、周边环境空气质量良好,SO2、TSP 及 NO2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附近的驷马山河水质环境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准,即昼 间 65dB(A) ,夜间 55dB(A) 。 4、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区原始生态类型已不复存在,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极少,生态环境 单一,大部分植被为人工种植,树木均系人工栽植,以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为主。 主要环境保护目

28、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表 4 项目周边敏感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 要素 保护目标 相对 方位 距离(m)规模 保护级别与 要求 大气 环境 杨保殿 东 161 600 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高庙小区 东 258 1200 人 水环 境 驷马山河 南 361 小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 声环 境 杨保殿 东 161 600 人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 高庙小区 东 258 1200 人 - 14 -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本评价所涉及的气体浓度单位(g/m3)是指在标准

29、状态下的浓度单位(g/Nm3)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准; 具体因子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 5 环境质量标准汇总表 环境因子 标准限值采样时间 依据 大气环境 (g/m3) SO2 60 年平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150 日均值 500 1 小时均值 NO2 40 年平均 80 日均值 200 1 小时均值 PM10 70 年平均 150 日均值 PM2.5 35 年平均 75 日均值 TSP 20

30、0 年平均 300 日均值 水环境 (mg/L) 高锰酸盐 指数 6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COD 20 - 氨氮 1.0 - BOD5 4 - 总磷 0.2 - 噪声 dB(A) 65 昼间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准 55 夜间 - 15 -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一、废气 施工期: 项目施工期扬尘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 1.0mg/m3。 运营期:本项目为道路项目,运营期不设置收费站,无固定工作人员,废 气污染主要为沿线的汽车尾气。机动车尾气排放执行

31、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 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 (GB17691-2005) 、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 (GB 18352.3-2005) 。 二、废水 施工期:项目施工期不设施工用房,临时租用居民住宅,废水依托当地居 民住宅进行排放,施工设备冲洗水等经沉淀处理后回用场地降尘。营运期无废 水产生及排放。 三、噪声 施工期: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 表 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区域 标准值 dB(A) 依据 昼间 夜间 施工场界噪声 70 55 GB12523-2011

32、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结合江苏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确定本项目总量控制因子为: (1)废气:0; (2)废水:0; (3)固废:0。 本项目为道路及其配套附属工程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物为公路汽车尾气 和降水的路面径流,降雨时产生的路面径流雨水进入附近水体,不纳入总量控 制范围。 - 16 -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本项目污染影响时段主要为施工期和运营期,施工期基本流程及污染工序见下图: 一、施工期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一、施工期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 1、施工期产污环节、施工期产污环节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产污环节分析见图 6。 扬尘 噪声

33、 扬尘 噪声 尾气 废水 噪声 扬尘 尾气 噪声 沥青烟 扬尘 废水 扬尘 噪声 图 6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 (1)基础工程 本项目基础工程主要为场地的填土和夯实。建筑工人利用推土机等设备将该地块 平整,产生的碎石、砂土、粘土共同用作填土材料。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建筑 垃圾和噪声污染。由于作业时间较短,粉尘和噪声只是对周围局部环境影响,从整个 施工期来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道路工程 道路路基施工前,先清除表层的垃圾土和有机土,在填筑前基底翻松 30 厘米,进 行翻挖压实,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压实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晾晒、掺灰等 加固措

34、施对基底进行处理,用掺加 6%石灰处理。路段全线均考虑放坡处理,填方边坡 为 1:1.5,挖方边坡为 1:1,为防止边坡土的流失,边坡考虑采用种植草皮防护。 路基施工 A、 挖方 原路面清理 路基土方工程 排水工程 路面结构施工 绿化工程 竣工验收 交通设施施工 - 17 - 根据江苏省公路施工的较为成熟的方法,在施工时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及施工工 具,合理调配土石方,对加快实施进度,提高效益具有显著的帮助。在土方运距较短 的施工区段,可以采用铲运机进行施工。 B、 填方 填土必须进行分层碾压,压实层松铺厚度不超过 30m,压实系数 1.2,其各层位压 实要求按路基工程技术规范 (JTGD30-

35、2004)进行。填土应填成2%的排水横坡。 对于交叉路段的路基填筑必须十分重视,在新老搭接处必须开挖台阶,路段必须加宽 至机械作业宽度且超宽压实以确保工程质量。 路面施工 基层和底层拌和料外购运输至工地,采用人工与机械配合铺筑。沥青面层采用摊 铺机铺筑。 二、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二、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 1、施工期、施工期 (1)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扬尘和沥青路 面铺设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扬尘的影响范围较广,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沿线道路 两侧及施工现场,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更为明显,从而使该区块及周围附近 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浓度增大。据调查,施工

36、作业场地近地面粉尘浓度可达 1.5-30mg/m3。由于粉尘的产生量与天气、温度、风速、施工队文明作业程度和管理水 平等因素有关,因此,其排放量难以定量估算。 沥青烟气主要出现在路面铺设过程中,本项目不在场地内设置沥青搅拌设备,外 购成品可以直接使用的沥青,外购来后直接用于铺设,因此沥青烟气的产生量较小, 本次环评不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2)废水 本项目施工人员生活依托周边现有生活设施,不在场地内建设临时施工营地,施 工人员按 50 人计,生活用水量按 60L/人日计,则生活用水量为 3m3/d。生活污水的排 放量按用水量的 80%计,则排放量为 2.4m3/d。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

37、COD 500mg/L、BOD5 250mg/L、SS300mg/L、NH3-N 30mg/L、动植物油 30mg/L。 车辆、机械设备冲洗,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受雨水冲刷等 - 18 - 将产生少量含油污水。 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 COD、 SS 和石油类, 浓度为 COD 300mg/L、 SS 800mg/L、石油类 40mg/L,施工设备冲洗水等经沉淀处理后回用场地降尘,不向周 边水体排放。 (3)噪声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噪声源主要来自于夯、水泥搅拌机、水泥浇捣机、土石方等 施工机械及建筑材料运输汽车等设备噪声,另外还有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的敲 打撞击噪声,其声级程

38、度详见表 7。 表 7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的声级值(单位:dB(A) ) 序号 施工机械名称 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声级值(dB(A) ) 1 推土机 5 86 2 挖掘机 5 84 3 装载机 5 90 4 平地机 5 90 5 压路机 5 85 6 摊铺机 5 85 7 载重汽车 1 87 8 运输汽车 1 75 (4)固废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工程弃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工程弃土 本项目挖方除尽可能回填方外,产生废弃土方约 300m3。该弃方因不能满足路基填 筑要求,因此拟外运至环保指定场地进行处理,表层根植土需单独存放。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预测方法 (CJ/

39、T106)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发生量按 1.0kg/人d 计,施工人员 50 人、工期平均 10 个月,则生活垃圾日发生量为 50kg/d,整 个施工期生活垃圾发生总量为 15t。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2、运行期、运行期 (1)废气 本项目运营期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是 NO2、CO、 THC。 机动车排放的气态污染源强按下式计算: - 19 - 13600 n iij j i AE Q 式中:Qj行驶汽车在一定车速下排放的 j 种污染物源强,mg/(ms); Aii 型车的单位时间交通量,辆/h; Eij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 i 型车 j 种污染物量在预

40、测年的单车排放 因子,mg/(辆m)。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 B03-2006)附录 D 推荐 的单车排放因子为执行欧标准时期的测试值,本项目运营时执行的是国标准,因 此对 JTG B03-2006 的单车排放因子根据上述执行标准的比值进行修正,具体为 CO 按 30%、NOx和 THC 按 20%修正,见表 8(表中 NO2排放量以 NOx排放量的 80%折 算) 。 表 8 单车排放因子(单位:g/km辆) 平均车速(km/h) 10 20 30 40 小型车 CO 9.40 7.10 5.37 4.43 THC 1.63 1.34 1.21 1.06 NO2 0.28

41、0.38 0.47 0.59 中型车 CO 9.05 7.86 7.43 7.64 THC 3.04 2.48 2.20 2.02 NO2 0.86 1.01 1.15 1.33 大型车 CO 1.58 1.34 1.23 1.20 THC 0.42 0.36 0.32 0.29 NO2 1.67 1.68 1.78 2.35 根据本项目及其他相交道路的预测交通量计算得特征年机动车气态污染物排放量 列于表 9。 表 9 机动车气态污染物排放量 源强 (mg/ms) 2016 年 2021 年 2026 年 CO THC NO2 CO THCNO2 CO THC NO2 本项目 日平均 0.19

42、1 0.045 0.0260.2570.0590.0330.353 0.079 0.043 高峰小时 0.545 0.117 0.0590.7960.1630.0731.071 0.217 0.95 (2)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来自路面径流。 根据工可报告,本项目雨水采用管道收集,雨水管道最终排入沿线地表水体。 路面径流水量由下式计算: 1000 m Q QCA - 20 - 式中:Qm路面径流水量,t/a; C径流系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绿化带取 0.15、沥青混凝土路面取0.95; Q多年平均降雨量,mm,1042mm; A汇水面积,m2,按表

43、10取值。 运营期道路路面径流水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见表10。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的研究,120分钟内 路面径流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分别为SS 100mg/L、COD 45.5mg/L、石油类 11.25mg/L。 表10 运营期道路路面径流排放量(t/a) 项目 SS COD 石油类 60 分钟平均值(mg/l)100 45.5 11.25 年平均降雨量(mm)1042 径流系数 0.9 路面面积(m2) 58400 径流年产生量(t/a)54767 污染物年产生量(t/a)5.47 2.49 0.62 (3)噪声 本项目运营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道路交通噪声。

4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公路、城市道路交通运输 噪声预测的声源参数可利用相关模式计算各类型车的声源源强。本次评价采用公路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 B03-2006)附录C提供的各类型车在参照点(7.5m 处)的单车行驶辐射噪声级Loi计算公式计算交通噪声声源源强,公式如下: 小型车 Los=12.6+34.73lgVS+L路面 中型车 LoM=8.8+40.48lgVM+L纵坡 大型车 LoL=22.0+36.32lgVL+L纵坡 式中:LoL、LoM、LoS分别表示大、中、小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dB(A); VL、VM、VS分别表示大、中、小

45、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km/h。 大、中、小型车的分类按HJ2.4-2009附录A.2中表A.1划分,如表11所示。 - 21 - 表11 车型分类标准 车 型 汽车总质量 小型车(S) 3.5t 以下 中型车(M) 3.5t 以上12 大型车(L) 12t 以上 各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根据JTG B03-2006附录C的规定计算: 12 34 1 ii i Vk uk k uk (1) iiii uvolm 式中:Vi第i 种车型车辆的预测车速,km/h;当设计车速小于120km/h 时, 该型车预测车速按比例降低,本项目设计车速为40km/h。 ui该车型的当量车数; i该车型的车型比; vo

46、l单车道车流量,辆/h; mi、k1、k2、k3、k4系数,按表12取值。 表12 车速计算公式系数 车型 k1 k2 k3 k4 mi 小型车 -0.061748 149.65 -0.000023696 -0.02099 1.2102 中型车 -0.057537 149.38 -0.000016390 -0.01245 0.8044 大型车 -0.051900 149.39 -0.000014202 -0.01254 0.70957 根据现状车流量的观测结果,昼间16小时和夜间8小时的车流量按照85:15计, 高峰小时车流量为日均流量的0.1,分别计算各型车的昼夜小时交通量、平均车速以及 平

47、均辐射声级,结果见表13、14、15。 表13 各型车的昼夜交通量(单位:辆/h) 路段 车型 2016 年 2021 年 2026 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本项目 小型车 76 43 81 45 88 47 中型车 46 31 52 36 57 38 大型车 32 21 37 23 41 25 表14 各型车的平均车速(单位:km/h) 路段 车型 2016 年 2021 年 2026 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本项目 小型车 37.1 31.5 35.7 30.1 34.1 29.1 中型车 34.7 30.6 32.6 28.9 31.9 27.4 大型车

48、28.6 25.1 26.1 24.3 25.5 22.9 - 22 - 表15 各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单位:dB(A)) 路段 车型 2016 年 2021 年 2026 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本项目 小型车 25.8 24.1 25.4 23.8 25.1 23.6 中型车 26.2 25.5 25.9 25.4 25.6 24.6 大型车 27.3 26.8 26.7 27.1 26.3 26.7 (4)固体废物 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无收费站、服务区等房建区,运营期基本不产生固体废 物。 - 23 -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49、种类种类 时 段 时 段 排放源排放源 (编号编号) 污染物污染物 名称名称 产生浓度产生浓度 mg /m3 产生量产生量 t/a 排放浓 度 排放浓 度 mg/m3 排放量排放量 t/a 排放去向排放去向 大气 污染 物 大气 污染 物 施 工 期 施工 机械 NO2、 SO2 / / 达标排放 施工 扬尘 TSP / / 水污染物水污染物 施 工 期 生活污 水、清 淤污水 污染物 名称 废水量 t 产生 浓度 mg/L 产生量t 排放浓 度mg/L 排放量 t/a 生活污水 纳入周边 居民住宅 污水收集 系统;生 产废水经 沉砂池处 理后用于 道路抑尘 COD 720 400 0.288 0 0 SS 200 0.144 0 0 氨氮 25 0.018 0 0 TP 5 0.00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