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03952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修辞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汉语修辞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汉语修辞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汉语修辞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汉语修辞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修辞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修辞学.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汉语修辞学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 ,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2、西晋陆机的 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3、1932年陈望道 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4、语言包括 、 、 三个要素。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 作用。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 、 、 。7、句子的格式简称 。8、 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 ,结构 ,字数 ,词类相当,没有重字, ,协调。10、叠用和

2、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 、 、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 和 。二、选择题(共20分)1、“辞达而已矣。”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作者是(C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2、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D )。A.文心雕龙 B.文则 C.文选 D.文赋 3、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B )。A.孔子 B.刘勰 C.唐铖 D.陈望道4、“沙漠之舟骆驼”属于比喻中的( B )。A.明喻 B.借喻C.暗喻(喻体-本体) D. 暗喻(本体-喻体)5、 “孟蓓气得看瞪对面的辛小亮。谁让她天生一副笑模样

3、呢,像生气,又像笑。”其中的“像像”属于(D )。A.明喻 B.暗喻C.表比较 D.表不确定6、“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 C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 B.有生命事物人化C.把人拟作物 D.反一物拟作另一物7、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中的“道是睛无却有睛”属于( B )。A.语义双关 B.谐音双关C.对象双关 D.风景描写8、“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属于( )。A.正对、严对 B.正对、宽对C.反对、严对 D.反对、宽对9、“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B )。A.平起平收 B.平起仄收C.仄起平收 D.仄起仄收10、“玲

4、珑、苗条、星星、看看”这些词语分别属于( D )。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 B.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 D.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三、分析题(20分)1、屈原离骚中有一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翻译。(1)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雕零,怕的是理想的佳人也要早衰。(郭沫若)(2)想到草木的零落,就恐怕美人也到了晚景。(瞿悦园)(3)设想起草木在瞬息之间雕零飘落,你理想的美人哟!怕要老了吧,我深深的忧虑。(文怀沙)2、分析下列句子中词语的使用效果。评奖评奖,无人开腔;评奖评奖,越评越僵;评奖评奖,轮流坐庄,评功奖变成了平奖

5、。(蒋子龙人事厂长)3、分析下列诗歌的押韵方式。山川壮丽欣重睹,旧梦依稀认血痕。千万险滩皆稳渡,水头如箭破夔门。(陈毅重过三峡)4、指出下列句子中含有的修辞格(三种以上)。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副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又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四、简答题(共20分)1、有人说“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2、举例说明成语活用的方式(不少于三种)3、举例说明

6、设问句和反问句的联系和区别。4、怎样区分借代和借喻?五、实践题(20分)1、比较下列原文和改文的区别点(不少于5处),并指出其中的修辞效果。【原文】另一种奇珍异品是雪莲,如果你从山脚往上爬,超越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青凛凛的雪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这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的雪莲,根部扎入岩隙间,汲取着雪水,承受着雪光,柔静多姿,洁白晶莹。这生长在人迹罕到的海拔几千公尺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一种很难求得的妇女良药,(碧野天山景物记,人民文学杂志)【改文】另一种奇珍异品是雪莲,如果你从山脚往上爬,在那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在青凛凛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它习惯

7、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根部扎入岩隙,汲取着雪水,它承受着雪光,蓝洁晶莹,柔静多姿。这生长在人迹罕到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碧野天山景物记,高中语文课本)2、修辞下列短文,并指出它的主要毛病。西双版的气候是四季长春的。在那里你永远看不到植物凋敝的景象。但是,即使如此,春天在那里也仍然是最美的季节。就在这样的季节里,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揽坝。3、评析下列原文和改文词语的修辞效果。【原文】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划行着一艘艘载满鲜花

8、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泰牧花城,见同名散文集)【改文一】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泰牧花城,见长河浪花集)【改文二】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夹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泰牧花城,见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汉语修辞试题(1)答案一、填空题(20分)1、先秦两汉 2、文赋 3、修辞学发凡

9、4、语音、词汇、语法5、制约 6、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7、句式8、散句 9、相关。相同。相等。平仄 10、整齐一致。集中突出。清晰醒目 11、更强烈的语气。感情色彩二、选择题(20分)1、A 2、A 3、C 4、C 5、D 6、C 7、B 8、A 9、D 10、C三、分析题1、(1)郭沫若的翻译比较切合原文意思,属于直译;(2)瞿悦园的翻译接近原意又稍有诗意,属于意译;(3)文怀沙的翻译颇具文采,在原诗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属于创译。应该说,他们的翻译各有特色。2、其一,该句子中使用了同韵的词语,如“评奖”、“僵”、“坐庄”等,产生了较好的语音效果;其二,用同音词语“平奖”和“

10、评奖”相照应,既有新鲜的趣味,又有对“评奖”失去鼓励作用的讽刺。3、第一句“睹”和第三句“渡”都押u韵,第二句“痕”和第四句“门”都押“en”韵,这属于交韵的押韵方式。4、该段落中所用的修辞格有:(1)反语(好个“友邦人士”);(2)排比兼反复(他们不惊诧,他们不惊诧,他们不惊诧);(3)映衬(他们不惊诧,在学生情愿中又一点纷扰,他们惊诧了!)(5)比拟(拟物)(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四、简答题1、修辞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是“适合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包括背景、场景和句境,广义的语言环境包括说话时的地理、人文、宗教、题旨等等因素,“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话

11、。词语句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看它的使用地方。普通的词语可以产生很好的修辞效果,这是因为这个词语适合那样的语言环境。2、成语的活用方式由以下几种:(1)易字,指更换原形中的某个这,如:望洋兴叹望书兴叹;(2)谐音,指变体和原形中如:一往情深一网情深;(3)拆用,指把成语原形拆开使用,如:根深叶茂根深才能叶茂;(4)易色,指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同;(5)易序,改变成语原形成份的次序,如:心安理得理得心安;(6)别指,成语原形指某一事物,变体借用来改指另一事物。3、设问句和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设问句是指先提出问题,接着把答案说出来,自问自答的句子。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引起对方的注意。反

12、问句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表现较强的语气和感情色彩。(例略)4、借代和借喻都是不出现本体,以借体或喻体代替本体。其差别在于,借代在于“代”,借喻在于“喻”。构成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构成借喻的基础是相似;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像),借代不能。五、实践题1、【修改】“超越以上”搭配不当,故改为“在以上”。【修改2】在短语“青凛凛的寒光中”前面加介词“在”突出这个短语的状语性质。【修改3】去掉定语“雪的”,文字简练。【修改4】“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后改为句号,因为语意已尽。【修改5】“这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的雪莲”改为“它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因为前面的宾语是“雪莲”

13、,主语没有必要重复,因此改为“它”。把原来的定语改为谓语,既与下文的“这的”的句式避免雷同,又使句子更顺畅。【修改6】“岩隙间”中删去“间”,表意更简练。【修改7】“汲取雪水”后改为句号,后面加“它”。因前面的文字说明性的,后面的文字是描写性的,分为两句表述更清楚。【修改8】“柔静多姿,洁白晶莹,”改为“蓝洁晶莹,柔静多姿”,“洁白”改为“蓝洁”更准确,改变次序先写颜色,再写姿态,更加合理。【修改9】删去“海拔几千公尺”,更简练。【修改10】“妇女良药”改为“妇科良药”表意更准确。2、【修改】西双版纳(的气候)是四季长春的。(在那里)你永远看不到植物凋敝(的景象。但是即使如此),春天(在那里也

14、)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就在这样的季节里,)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括号内为删除的词语。原文的毛病是词语重复,言语啰唆。3、【原文】划行着,【改文一】错杂着,【改文二】夹杂着。“划行”重在描写船只的情态,和文章描述花城的繁丽主题稍有距离:“错杂”着重描述珠江上的景状,与主题较切合,然“错杂”有不太协调的意思:“夹杂”的作用和“错杂”相似,但比“错杂”更准确地描写了为装点花城,花市开始前珠江上的景象。汉语修辞学期末模拟试题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 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先秦两汉)2、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 ”。(打比方

15、)3、反问句又叫 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 的意思。(反诘。确定)M、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 ,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四字格”)4、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 ,否定句的语气比较 。(直率明确。委婉灵活)5、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 。(连珠)6、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 。(语法修辞讲话)7、现代汉语中,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 。(仄声)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什么长句?长句有什么特

16、点?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长,词语的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2分)长句的特点:1、信息丰富。长句词语多,结构复杂,所以能负载较多的信息2、气势充畅。长句内容较多,常常蕴蓄丰富的情感,读来显得很有气势。3、脉络分明。运用长句可以使句子的脉络清楚地显示出来,既突出句子的主要信息,又使其内部的关系表现得很明晰。(6分)2、修辞和语言三要素关系怎样?答:语言三要素指得是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从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来看是不同的,修辞所研究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语言三要素要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通不通、行不行的问题。修辞与语言三要素又是有联系的,有时某种修辞手段的

17、运用,跟对应的某一语言要素直接有关。3、举例分析叠音的修辞作用。答:(1)语意鲜明突出。(2)表情细致生动。(3)语音和谐流畅。举例略三、指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格(每题2分,共36分)1、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谚语)答:借代。2、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答:比喻(借喻)。3、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答:借代4、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答:回环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答:双关6、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答:回环。7、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答:比喻(明喻)8、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答:夸张9、

18、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就会萎缩。答:比喻(明喻)10、说是“咸与维新”了,我们是不打落水狗的二次革命的时候,就突然出来帮着袁世凯咬死了许多革命人。答:比拟(拟物)11、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了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答:借代12、后来这终于从浅闺传进深闺里去了。答:仿词13、毛色格外发亮,好象一根毛尖都冒出一桶油。答:夸张14、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答:拈连15、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答:顶真16、旗杆上插鸡毛,好的掸子(胆子)!答:双关1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答:夸张18、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

19、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答:比拟(拟人)四、应用分析题 (每题15分,共30分)1、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日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作者曾经用过“到” “过”“入”“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选定了“绿”。你认为“绿”为什么比其他字好?答:从春天的景色描写来看,“到” “过”“入”“满”等十几个字,应该说都是可以的。但是,诗人之所以要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就是艺术化描写的需要,也是修辞的需要。一个“绿”字,就把春风带来的景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看了,人们眼前立即就会出现垂柳飘

20、丝、芳草如茵、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有颜色,有情态显示了景物的具体形象和变化的过程。一个“绿”字给人以无穷的联想,比之“到”“过”“入”“满”等字更具形象。联系全诗,特别是最后一句“明月何日照我还?”我们还可以体会到,诗人面对春天的美好景色,产生了浓浓的思乡情怀;一年一度,江南岸枯了又绿的变化,一片盎然春意,充满美好的欢乐气氛,可是我在外地,又过了一年,现在离家不远了,“只隔数重山”,但不知何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呢?这个“绿”用得太妙了,生动异常,使全诗诗意盎然,境界全出,成为世代相传词语选择的典范。(视表达情况灵活掌握)2、下面句子有没有毛病?请加以分析,并改正。“他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21、他画的鸟只差不会飞,画的虫只差不会爬。”分析:这是错误使用双重否定句的例子。否定句中先后运用两个否定词的句子为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实际表示肯定的意思。运用双重否定句如果不注意,就可能把意思弄反。在这句话中,“只差不会飞”意思就是会飞了,“只差不会爬”意思就是会爬了,句子错误地使用双重否定句,句子的意思和作者要表述的意思正好相反。改为:他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画的乌只差会飞,画的虫只差会爬。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 )、( )等句式。2、同义词情味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的附加意义所带的 ( )、( )和语体风格上。3、修

22、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 )、( )和语法范畴。4、修辞学就是指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 )和( )的一门学科。5、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 )相仿而在( )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6、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词汇和( )词汇。7、修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即逻辑范畴、( )和( )。8、在汉语里,时态的语气词、( )和( )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干的概念。9、虚词通过修辞、( )和( )三种主要方式,把各类实词、词组或句子组成一个有机整体。10、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但他们所表现的语气、( )、( )等修辞色彩往往不同,各有其适用的场合。二、综合分析

23、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1)、“六月十五日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象着了火。”(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2)、“我提心吊胆-很象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去揭开床毯,可脑子里却担心那床下会有一条响尾蛇似的。”(5分)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改成整句)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又进了三步。”(2)、他成绩很好。(改成否定句)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1)、“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暗喻使晚霞与天空都显得更加艳丽动人。(2)、“它是一种

24、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常用文言虚词“其”的主要用法。2、简述反义词的类型。3、夸张的修辞作用是什么?应怎样恰当应用?四、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三)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主谓句 非主谓句 2、感情色彩 形象色彩 3、逻辑范畴 风格范畴 4、方法 技巧 5、意思 修辞色彩 6、书面语 口语 7、风格范畴 语法范畴 8、时间副词 时间词 9、连接 附着10、情味 风格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1)、“六

25、月十五日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象着了火。”(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比拟、夸张;形象说明了天气的炎热。(5分)(2)、“我提心吊胆-很象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去揭开床毯,可脑子里却担心那床下会有一条响尾蛇似的。”(5分)比喻,书法海拔的情感把抽象的心理活动写的十分具体。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改成整句)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又进了三步。”(2)、他成绩很好。(改成否定句)他成绩不坏。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1)、“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暗喻使晚霞与天空都显

26、得更加艳丽动人。(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四字格成串排列,形式整齐,语言连贯、节奏紧,集中地揭示和分析问题。(5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常用文言虚词“其”的主要用法。要点:作定语;作宾语;虚指,作为动宾结构中间的字,起加强语气、调整音节的作用2、简述反义词的类型。要点: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成对的经常并举、对待位置的词;3、夸张的修辞作用是什么?应怎样恰当应用?要点:表达用意表达泫外之音,意外之意,或借题发挥,加深人们的印象、引起联想受到突出形象的过去效果;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夸张要掌握分寸;夸张要充分、鲜明;、论述题(2

27、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要点: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使组成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具有音乐感;二者关系密切,汉语的词汇丰富,都以广阔的用武之地;修辞与语法的关系,不同句式综合应用的表达效果是修辞的重要任务;后者是前者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一、 解释下列名词术语(20分,每小题4分)1、修辞学隐藏答案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叫修辞学2、谐音隐藏答案是成语活用的一种方式,即变体与原形更换的成分字音相同或相近。(也可以回答:利用相同或相近的字音来替换原形中的成分即谐音)3、叠用隐藏答案叠用:是一些基本结构相同,并有意识地叠用某个或某些词语的句子、

28、词组。这是一种类似排比,但比排比自由的格式4、排韵隐藏答案排韵:是诗歌的押韵方式之一,即数句押一韵,或“一韵到底”5、仿词隐藏答案仿词:是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成分,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二、 判断题(40分,每小题2分)注意: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目括号内打 “+”,在你认为错误的题目括号内打 “-”。1、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隐藏答案 +2、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由于修辞上的需要,语言的表达必须突破逻辑规律的某些限制才能收到好的表达效果。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隐藏答案+3、 修辞活动并非文艺与体的专利,其他语体也离不开修辞。隐藏答案+4、 修辞手法的运用要受到语言环境的约束

29、,在进行语言交际的时候,如果能结合时代特点、政治环境等因素,能提高语言表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隐藏答案+5、 使用成语时要理解其意义,否则容易用错。 例如“巧夺天工” 中的“巧” 指人工的精巧,“不学无术”中的“学”指学问。隐藏答案+6、 词语锤炼要求做到简洁有力,也就是说要力求精简字数。隐藏答案-7、 词语的巧妙配合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例如“从今天起,下岗一词下岗了。”即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配合使用,使表达新鲜活泼。隐藏答案-8、 从意义上看,对偶可以分为三种。例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属于正对。隐藏答案-9、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它是从结构的角度划分句子的结果。隐藏答案-1

30、0、排比和对偶都着眼于语言的结构形式,二者都具有工整匀称的特点,如都是由两两相对的语言单位构成的。隐藏答案-11、叠用各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递进关系最为常见。隐藏答案-12、三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隐藏答案-13、叙述文常用短句,说理、议论文用短句的也常用。+14、 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同音词是汉语所特有的,运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的声音美。+15、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四音节语音段落虽然与通常的语法规则相悖,但并不影响人们的语言交流,例如“礼貌待客”+16、有的四字格语音段落的结构由两组偏正结构组成,例如“超级女声”-17、“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毛泽东星星之火

31、可以燎原)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18、“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19、“诚然,生命的旅程是短暂的;但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我们会得到比这旅程长远百倍、千倍、万倍的东西。 ”(白桦妈妈呀,妈妈!)采用了间接夸张的手法。-20、“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在北京女师大的讲演)采用了拈连的手法。-三、实践题(25分)1、 把下面的长句改为同义短句(5分)在妇女代表队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坚持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考验的中国人民伟大的母亲改写:在在妇女代表队里,我看见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母亲。她是从

32、农村来的,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和监狱考验。2、 仿照例句,在横线出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排比句。(10分)例 句: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补写(1):_;隐藏答案 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方法须随和补写(2):_。隐藏答案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3、从修辞的角度修改下列句子,并说明理由。(10分,每小题5分) 我们姐妹蜷缩在地板上,合盖一床薄薄的被子,冻得发抖,只好用相互的身子暖和着我和她。隐藏答案 错误:(1)语序不当。(2)“只好用相互的身子暖和着我和她”词序不当。修改:我们姐妹蜷缩在地板上,冻得发抖,只好合盖一床薄薄的被子,用身子

33、相互暖和着 过去的苦难岁月,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这深深的永远的烙印。隐藏答案错误:修饰语“永远”位置不当,应调整到“留下了”的前面。修改:过去的苦难岁月,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永远地留下了这深深的烙印 四、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余光中的乡 愁(15分)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隐藏答案 答题要点:乡愁是余光中的代表作,诗人在诗中并没有使用美丽的藻词,更没有牵强附会的短语,只有很寻常很简单的句字,却足以让人深深感动。作者

34、的乡愁,跟着时间的变换,从邮票到船票再到母亲的坟墓,三节并列却又层层推进。邮票写着淡淡的离愁,船票带着浓浓的思念,而母亲矮矮的坟墓埋着作者隐隐的失去亲人的哀愁。前三节的愁是由母亲和妻子而起,在第四节作者笔锋一转,寓意不再停留在表面:“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那浅浅的海峡就是阻止回家而萌生乡愁的地方,大陆母亲在“那头”,台湾孩子在“这头”,两地相望,愁绪绵绵。全诗采用了比喻(暗喻)的手法,把不同年龄阶段的乡愁分别形象化地比喻为“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在词句的运用上,成功地运用了叠音词,例如: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

35、叠音词的使用突出了词语的意义,夸大了描绘效果 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评分标准:本题15分,要点10分,要点5分。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 )、( )的系统和规则。2、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 )的一面,又有( )的一面。3、骈立四字格包括骈立的四音节熟语、( )和( )。4、修辞学就是指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 )和( )的一门学科。5、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不幸在( )、构词能力和( )上。6、长句的特点是( )、( )和容量大。7、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最常见的

36、是( )、描述式、( )三种类型。8、在汉语里,时态的语气词、( )和( )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干的概念。9、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 )、文体风格和句子的( )有密切关系。10、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但他们所表现的语气、( )、( )等修辞色彩往往不同,各有其适用的场合。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蟋蟀在一个有角隅悲伤的啼哭!”(5分)(2)、“六月十五日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象着了火。”(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他前进

37、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改成整句)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又进了三步。”(2)、他成绩很好。(改成否定句)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1)、“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双关的修辞作用。2、简述反义词的类型。3、简述运用成语需注意的地方。四、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二)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词汇 语法 2、对应统一 矛

38、盾对立 3、成语 复合词 4、方法 技巧 5、词性 语法功能 6、结构复杂 层次多 7、判断式抒情式 8、时间副词 时间词 9、思想内容 上下文 10、情味 风格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并分其修辞效果。(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蟋蟀在一个有角隅悲伤的啼哭!”(5分)拟人,暗语四人帮横行时黑暗的显示,表达忧国忧民的感情(2)、“六月十五日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象着了火。”(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比拟、夸张;形象说明了天气的炎热。(5分)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

39、;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改成整句)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又进了三步。”(2)、他成绩很好。(改成否定句)他成绩不坏。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1)、“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使句子有动感,显示了念头产生之快。(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四字格成串排列,形式整齐,语言连贯、节奏紧,集中地揭示和分析问题。(5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双关的修辞作用。要点:用意表达泫外之音,意外之意,或借题发挥,把内容表达地更加含蓄,意境更加深远,引起读者深入思考、丰富的联想从

40、而增加语言淡然里生动性。2、简述反义词的类型。要点: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成对的经常并举、对待位置的词;3、简述运用成语需注意的地方。要点:对含有典故或意含褒贬的成语,要格外注意;注意成语的定期性,不随便改动成语,生造成语;四、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要点: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使组成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具有音乐感;二者关系密切,汉语的词汇丰富,都以广阔的用武之地;修辞与语法的关系,不同句式综合应用的表达效果是修辞的重要任务;后者是前者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填1“修”和“辞”的连用,最早见于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

41、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2、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3、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的作用。 4、语言环境包括 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5、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6、句子的格式简称 、 7、对偶从意义上可以分为三种 8、短句的主要特点有 9、肯定句和否定句是就句子的 说的。 10、设问句的主要作用是。 二、选 1、“修辞立其诚”中“修辞”的意思是( )。 A、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B、修饰文辞 C、修治文教,即修治文化教育 D、说话 2、“推敲”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 )的诗中 。 A、贾岛 B、韩愈 C、李白 D、杜甫 3、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的学者是( )。 A、

42、孔子 B、刘勰 C、唐钺 D、陈望道 4、我国最早对比喻作出精辟解释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5、“沙漠之舟骆驼”属于比喻中的( )。 A、明喻 B、借喻 C、暗喻(喻体、本体) D、暗喻(本体、喻体) 6、“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的“风樯”指“帆船”,属于( )。 A、具体代抽象 B、部分代整体 C、专称代泛称 D、特征代整体 7、“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 )。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 B、有生命事物拟人化 C、把人拟作物 D、把一物拟作另一物 8、刘禹锡的“道是无晴却有晴”属于( )。 A、语义双关 B、谐音双关 C、对象双关 D、风景描写 9、

43、“白日依山尽”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 A、平起平收 B、平起仄收 C、仄起平收 D、仄起仄收 1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属于( )。 A、正对、严对 B、正对、宽对 C、反对、严对 D、反对、宽对三、分析1、 屈原离骚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有三种不同的翻译,试加分析。 (1)难道是怕我个人会要遭遇吗? 只恐君王会有翻车的危险啊!(2)我岂是顾虑一己遭受什么意外的灾? 我怕的是祖国的车乘要被支解。 (3)我并不怕自己的身体要遭殃,我怕的是君王的乘舆要被毁坏。 2、试评析下面两条宣传安全生产的口号。 (1)窗关好 门关好 安全防范不可少 (2)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44、外出要关窗锁门 3、 分析下面诗歌的押韵方式。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母亲延安换新衣。(贺敬之回延安) 4、 指出下列句子中含有的修辞格。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三1你认为“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2、举例说明成语活用的方式3举例说明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的区 4、怎样区分比喻和比拟?四、实践1、 比较下列原文和改文的区别点(不少于五处),并指出其修辞效果 原文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叶子可以榨油;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是很好的

45、造纸的原料;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自己用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绿荫如盖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陶铸松树的风格) 改文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见理想 情操 精神生活) 2、 下列句子划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句式?试分析其修辞效果。 有时一种意见会激起热烈的辩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