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林场巷安置房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04115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林场巷安置房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林场巷安置房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林场巷安置房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林场巷安置房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林场巷安置房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林场巷安置房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林场巷安置房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doc(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贾汪区林场巷涉煤棚户区改造暨保障性安居工程(韩桥矿花园小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0前言10.1项目由来10.2评价工作程序20.3环评结论31 总则51.1编制依据51.2评价目的71.3评价原则和技术方法81.4评价工作等级81.5评价工作重点101.6评价范围101.7评价因子101.8评价标准101.9环境保护目标13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152.1 地理位置152.2 自然环境概况152.3 社会环境概况172.4 城市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173工程分析213.1项目概况213.2建设内容213.3建设项目原有地块基本情况283.4污染源分析284 污染防治措施评述434.1

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434.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495清洁生产与节能住宅565.1产业政策相符性565.2清洁生产措施分析576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36.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36.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656.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07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2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27.2外界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分析827.3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857.4建设项目内部设施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分析928生态影响分析948.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948.2生态保护措施958.3建设生态居住社区958.4居住区环境生态适宜性分析968.5项目景观环境影响98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分析1069.1污染物排放总量计算的原则1069.2总量控制方案1069.3总量控制因子的确定1069.4总量控制建议指标1069.5总量平衡途径10710公众参与10810.1公众参与的目的11010.2公众参与对象的组成11010.3征求公众参与意见的方式11110.4结果及分析11610.5信息反馈11711选址可行性论证11811.1建设项目选址与区域规划的相容性11811.2环境可行性分析11811.3本项目区域土地利用、耕地保护影响分析11811.4建设项目功能布局的合理性11912环境管理及监测制度建议12112.1环境管理目的12112.2施工期环境管理12112.3运行期的物

4、管管理12212.4商业房环境管理12312.5小区内公建设施的环境管理12312.6环境监测计划1231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413.1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2413.2工程带来的环境损失12413.3环境效益分析12414结论及建议12514.1结论12514.2要求129II0前言0.1项目由来贾汪区委、区政府为加快贾汪区建设步伐,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被拆迁人的居住条件,推动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贯彻货币化补偿、政策优惠安置原则,落实“先建安置房,再征地拆迁”的工作思路,故有本项目的提出。本项目建成以后,将解决被征地拆迁群众的安置居住问题。 徐州市泉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新华路以南、园

5、东道以东、园北路以北、206国道以西建设贾汪区林场巷涉煤棚户区改造暨保障性安居工程(韩桥矿花园小区),建设项目用地面积为44667m2,总建筑面积120000m2,其中地上面积108000m2(包括住宅建筑面积98960m2,商业用房4500m2,社区服务中心650m2,变配电室540m2,),地下面积12000m2。主要建设8栋居民楼 (其中11层2栋、15层2栋、16层2栋、18层2栋),幼儿园一座,并配套建设供电、给排水、道路、绿化等公用工程。建设项目商业用房内不得设置KTV、酒吧等产生高噪声场所,并根据江苏省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建设项目商业用房内“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活、消费、娱

6、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其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工段边界与相邻最近的居民住宅墙体的直线距离不得小于30米”。对不具备餐饮功能的商业用房,建设单位在招商时应明确告知。该商业用房进驻具体项目时,根据需要另行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的规定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该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建设单位委托南京师范大学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即对建设地点进行了现场勘查、收集了项目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江苏省环保法规和标准编制了本环境影响

7、评价报告书。0.2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委托1、 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2、 依据相关规定确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 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 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 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2、 明确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 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公众参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有重大变化图1

8、-1 评价技术路线图650.3环评结论本环评主要结论如下:(1)与相关政策法规的相符性本项目属安置房小区,未列入国务院批准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20119号令)、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的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本项目未列入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土资发2006296号) 、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苏国土资发200720号)中限制用地、

9、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同时,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经查建设项目所在地均不涉及。因此,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2)污染防治措施废气小区居民燃料燃烧废气和油烟经脱排油烟机处理后通过烟道集中排放;地下车库采用机械强制通风。废水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较低,进入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A标准后排放。噪声小区使用期主要的噪声源为社会生活噪声、区内道路交通噪声等,根据分析,噪声源对小区声环境影响很小。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属一般性固废,由环卫部门定期

10、清运后卫生填埋,固体废物能做到不外排。(3)项目建设得到公众接受本项目环评的公众参与采用通过发放工程项目简介资料,组织公众填写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和上网公示的方式进行。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本项目建设持坚决支持态度,无人反对本项目的建设。公示期间,没有人对本项目的建设提出反对意见。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徐州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保规划,选址比较合理,建设项目采取的各项防治措施合理,可确保各项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且总量可以在区域内平衡解决,周围公众无人反对本项目的建设。因此,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建设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1 总则1.1编制依据

11、1.1.1法律、法规及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实施;(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年7月1日实施;(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9) 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控199702

12、32号;(10) 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省政府1996第38号令;(11) 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329号文;(12)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江苏省环委会981号;(13)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的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办200315号;(1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建设部(建标200466号);(15) 关于印发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控97122号;(16) 江苏省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标准化编制规定(试行),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5年5月;(17) 江苏省城市

13、绿化管理条例(2003);(18)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8号,2006-3-1;(19) 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发200628号;(20)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22)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2年5月23日;(23)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24) 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25) 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

14、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号;(2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质量考核办法,苏环监200710号;(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9)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30)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31)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32)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3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34)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 393-2007);(35) 绿

15、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36) 江苏省建筑技能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59号,2009.12.1;(37) 徐州市餐饮服务业环境管理办法(徐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16号);(38) 徐州市城市扬尘污染管理办法(徐州市人民政府令第92号)。1.1.2评价技术导则名称及标准号(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16、;(6) 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9) 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9年2月。1.1.3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他相关文件(1) 贾汪区规划设计院林场巷安置房小区项目建议书(2) 建设项目提供的其他资料。1.2评价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掌握项目产生的“三废”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评价该项目建设选址和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及污染控制方案的可靠性,并提出防治或减缓污染的措施建议,以期把工

17、程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以保证本区域环境质量的良好状态,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客观、公正的给出拟建项目对各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给出项目建设可行性的明确结论,为项目环保措施的设计和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评价原则和技术方法1.3.1 评价原则(1) 坚持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方针,确保项目与周围景观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2) 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算清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三本帐”,贯彻执行“达标排放”原则。(3) 通过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附近地区的污染源可能对拟建项目的影响,并据

18、此提出相应的污染控制对策措施,保护周围环境。(4) 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取得的环境监测、现状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3.2评价技术方法(1)污染源分析:根据建设项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污染源分析。(2)环境现状评价:主要采用现场勘察、现场监测,并进行数据统计,对环境现状进行评价。(3)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和评价:采用数学模型、类比实测等技术方法,分析项目污染物排放的达标可行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环保措施及建议。1.4评价工作等级1.4.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规定,各大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

19、标率Pi(下标i表示第i种污染物)由下式计算:式中:Pi第i个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标准,mg/Nm3。本项目属房地产开发项目,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居民生活、餐饮食堂等采用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燃料为清洁能源,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规定,再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各因子的Pmax均小于10%,因此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见表1-1,表1-2。表1-1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计算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Pmax(%)D1

20、0%(m)CO0.0356未出现NO20.0041未出现SO26.24E-05未出现表1-2 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1.4.2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污染主要为生活污水及其它公用设施用水,污水产生量为158559.6m3/a,水质比较简单。建设项目居民生活污水、公建设施产生的废水经化粪池、商业用房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1.4.3声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位于新华路以南、园东道以东、园北路以北、206国道以西,206国道距离项

21、目最近为155m,根据徐州市贾汪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建设项目用地为二类居住用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的规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因此本项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按二级进行。1.5评价工作重点本次评价工作重点为工程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总量控制等。1.6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1-3。表1-3 评

22、价范围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大气以项目建设地点为中心,55平方公里的正方形区域地表水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下游2500m,共3000m。88地下水以项目为中心20km2范围内的圆形区域噪声本项目场界200米范围内1.7评价因子根据对该项目“三废”排放情况的分析,确定评价因子如下:表1-4 评价因子表环境类别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评价因子大气环境SO2、NO2、PM10SO2、NO2、CO水环境PH、CODCr、氨氮、TP、BOD5COD、SS、氨氮、TP COD、SS、氨氮、TP 声环境连续等效A声级连续等效A声级地下水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Fe、Mn、Cu、Z

23、n、氨氮、六价铬、高锰酸盐指数、铅、镍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固体废物1.8评价标准1.8.1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SO2、NO2、PM10、CO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见表1-5。表1-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浓度限制单位标准来源年平均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SO260150500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NO24080200PM1070150CO410mg/m3(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不牢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屯头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

24、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6。表1-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值无量纲标准分类pHDOCODBOD5总磷(以P计)高锰酸盐指数NH3-NLAS6-933060.3101.50.36-952040.261.00.2(3)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建设项目所在地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因此本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表1-7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1.8.2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标准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新污染源二级标准,具体排放标准限值见表1-8。表1-8

2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排气筒高度(m)二级监控点浓度NOx24050.04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150.77SO255050.28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4152.6汽车尾气污染物CO浓度限值参照执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3。餐饮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标准限值(具体限值见表1-9)。表1-9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基准灶头数1,33,66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1.67,5.005

26、.00,1010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3)1.1,3.33.3,6.66.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备最低去除效率()607585(2)废水排放标准建设项目居民生活污水、公建设施产生的废水和商业用房废水以及幼儿园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生活污水须达到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见表1-10。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A标准,见表1-11。表1-10 本项目污水排放标准(单位:mg/L,pH除外)序号项目单位标准值标准来源1pH无量纲6-9贾汪区城市污

27、水处理厂接管标准2CODmg/L3503BOD5mg/L1504SSmg/L2005氨氮mg/L306石油类mg/L307总磷(以P计)mg/L8表1-11 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求序号项目单位标准值标准来源1pH无量纲6-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2SSmg/L103CODmg/L504BOD5mg/L105氨氮mg/L5(8)6石油类mg/L17总磷(以P计)mg/L0.58动植物油mg/L1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的控制指标。(3)噪声排放标准建设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

28、3-2011)的标准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见表1-12。项目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区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1-13。表1-1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表1-1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类别标准值昼间夜间260501.9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详见表1-14,敏感点图见1-1。表1-14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规模(人)功能执行标准大气徐州市贾汪区政府北2000200企事业单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贾汪区人民医院北1800100医院民和苑东北15

29、003000居住区贾汪中学西北8002000学校泉西村东15001800居住区泉东村东22002000居住区夏桥医院西北6001500医院大泉邮政支局东南180050企事业单位新工区东20002000居住区韩桥小区西南25003000居住区翠屏国际住宅小区北7003500居住区电苑小区北10003200居住区公安小区东北9002800居住区徐贾康庄北4002500居住区康华心海湾东北8003000居住区河畔花都东北6003300居住区地表水不牢河南5000河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声-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2.1 地理位置徐州市贾汪区地处东经1171711742,北

30、纬34173432,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东北方向30公里处,东部与江苏省邳州市交界,南部、西部和西北部与铜山区接壤,北部与山东省枣庄市为邻。建设项目位于徐州市贾汪区,该区东西相距39千米,南北相距27千米。总面积690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20平方千米。总人口48.6万人(2005年初),常驻人口430712人(2010年)。建设项目位于徐州市贾汪区夏桥农贸市场以南,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2-1,徐州市总体规划图见图2-2。2.2 自然环境概况2.2.1 地质地貌贾汪区系黄泛冲积平原。其地形地貌极富特色,北面山丘连绵,有主要山峰55座,南面地势开阔,河道水系穿插其间,形成山水兼备自然生态体系,三面环

31、山,一面临水。北面“山系”与南面河流之间是九十九顶凤凰山之主体-大洞山,其主峰海拔361米,为徐州市境内第一高峰。贾汪城东依大洞山,北与东北两面邻近寨山、窝山、二郎山、双顶山、大鹿山,东西两侧有东西排洪沟、大寨河,南面有不牢河穿过,形成“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山水环抱之势。贾汪区主要存在三种构造类型:北东向构造、北西向构造和东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形迹有江庄复北斜;北西向构造主要构造形迹为汴塘断裂;东西向构造主要构造形迹为泉河断裂。建设项目及周边地区地层区内的基岩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寒武系至下第三系,区域内下伏基岩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岩性以页岩、砂页岩夹煤层、

32、灰岩为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2.2.2 水文、水系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地表水系主要属于淮河水系,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设计方案的必经之地。区域河流有京杭运河、不牢河和屯头河。京杭运河京杭运河在徐州市境内流长207公里,为我国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具有饮用水源、航运、灌溉、行洪、纳污等多种功能,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京杭运河为类水体。京杭运河为闸坝式河流,水流状态受人为因素控制。自然流向为自北向南,平时流量很小,流速极为缓慢,基本是滞留状态,洪水时流量较大。调水时水流自南向北,水量由人为控制。京杭运河徐州市区段自蔺家坝经市区北

33、部向东至滩上集入中运河,流经市区内长度约24Km。平均水位30.15m,最高水位32.99m,最低水位28.2m。平均流量12.48m3/s,最大流量422m3/s,南水北调方案实施后,在滩上集向徐州调水量为150m3/s。不牢河不牢河发源于微山湖,原为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后经京杭运河的疏浚整治、逢弯取直成为京杭运河的支流,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不牢河为类水体。不牢河全长为23.2km,河宽125-222m,水深0.7-5.0m,河流比降约为万分之三,水流缓慢;但雨季河宽水急,最大流量628.73m3/s(1957年7月30日),最小流量0.59m3/s(1956年5月2日),河流水

34、位一般为+25.6m,最高洪水位达31.83m(1957年7月31日)。建设项目区域水系见图2-3。2.2.3 气象气候贾汪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寒干燥,夏热多雨,春秋季节较短且较干旱。入冬及回暖较早。年平均气温15.4,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年均降水量920毫米,全年降水量集中在68月。全年及季的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平均风速3m/s。日照率52%57%,年均无霜期200220天。境内常有寒潮、霜冻、旱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2.3 社会环境概况贾汪区总面积690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1个工业园区,2个办事处。2010年区域总人口50.55万

35、,城镇人口27.5万,是经省政府批准具有县级职能和权限的区。2010年,贾汪区全区上下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进程,强化效益观念,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3.88亿元,增长16.9%。其中:工业增加值70.26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50.65亿元,增长13.8%。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4.16亿元,增长40.1 %;财政收入占G

36、DP比重为10.46%,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增强;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在“调整中发展”动态的、长远的经济运行格局逐渐形成。2011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66亿元,增长17.6%。农作物播种面积78.44万亩;粮食总产量24.37万吨,比上年增长1.8%;棉花1092吨,增长13.8 %;油料1647吨,增长8.4%;生猪出栏数15.2万头,增长21.6%;生猪存栏数10.88万头,增长14.5 %;肉类2.04万吨,增长28.2 %;家禽出栏数294.42万羽,增长28.0 %;水产品6374 吨,下降6.3 %。水果8.27 万吨,增长0.9

37、 %。全年农社区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等非农产业总产值亿元,增长19.8%。2.4 城市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2.4.1贾汪区城市发展规划根据徐州市贾汪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贾汪区规划建成区范围南起不牢河、北至公园北路、汴地路,西起矿西路,东至东环路,规划总面积27.12km2。徐州市贾汪城市总体规划图(2008-2020)见图2-4。由图可知项目所在位置为居住用地。城市功能定位:徐州市外围重要组团,沿东陇海产业带重要的工业商贸型城市和新兴的山水园林城市。工业发展战略:实行“工业兴区、大项目带动”战略,主攻一批带动能力强,产业链条长、产出效益高的大项目,做大做强新型

38、材料、电力、冶金、纺织服装四大主导产业,拉长做粗产业链,放大规模经济效益、同时积极改造提升造纸、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增强对全区经济的辐射带头作用。贾汪区产业布局:1、第一产业以一般建制镇为基础,东部以汴塘为中心,发展边贸农业;东南以塔山为中心,发展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北部以江庄为中心发展观光农业及养殖业。2、第二产业以贾汪城区和外围城镇为重点发展空间,发挥重点城镇的集聚作用,集中建设徐州工业园区、医药电子工业集中区、纺织工业集中区、冶金工业集中区、化工工业集中区、轻工工业集中区,形成“一园五区”的工业格局,全力打造徐州市工业基地。其中徐州工业园区为省级开发区,围绕贾汪自身的

39、发展方向和主要产业集聚目标,形成建材、机械、煤化工等为主导产业,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3、第三产业以贾汪城区和重点中心镇为中心,强化贾汪城区的政治、金融、文化、商贸、信息中心等职能作用,在贾汪城区大力发展以金融、商贸流通、服务业、教育、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在重点中心镇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相对独立、配套完善的综合服务中心。在汴塘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给水规划:2010年规划建设地面水厂,以京杭运河为水源,建设规模为一期4万吨/日,二期10万吨/日,汴塘水源地为贾汪城区地下水主要水源,作为过渡期城市水源。(2)排水规划:在310国道南,不牢河以北

40、建设一座二级污水处理厂(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占地9.8公顷。处理能力为2万吨/天一期工程已投产运行。污水管网:东部的新城区和南部的工业园区的污水由污水管网收集入污水处理厂;老城区的雨污合流制片区的混合污水,由沿中央排洪道和东排洪道的截污管道截流,截流后的污水经过溢流井汇入城南工业园区的污水干管和工业园区的污水一起送入污水处理厂。为了实现南水北调东线输水主干渠沿线污水零排入目标,本规划确定远期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入南水北调尾水导流工程。雨水管网:雨水管尽量按地势由高向低布置,雨水经雨水管就近排入水体。贾汪城区雨水排放收集主要依靠中央排洪沟和东排洪沟,划分为五个

41、排水区域。东排洪沟和中央排洪沟之间雨水排入中央排洪沟,东排洪沟以东以新夏路为界分为两个排水区域流入东排洪沟,城区北部分为两个排水区域,分别汇入东排洪沟和中央排洪沟。(3)供热规划:扩建东方热电厂,规模为三台75T/H锅炉和两台13mw抽凝式机组,主供工业园区、新工区、新老城区的热能。热气网供热系统采用枝形供热系统。供热管网在满足热用户的用热参数条件下,热力干管尽可能避开城区主干道和城区重要地段。2.4.2贾汪区“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徐州市贾汪区环保工作总体目标是:“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硫和烟尘氮氧化物分别削减4746.73吨和8408.68吨。到2015年COD排放总量控制在5594

42、.46吨,削减比例为12.74;NH3-N排放总量控制在224.43吨,削减比例为13.92。不牢河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近期达到98%,远期达到100%以上,确保地下水水体不受污染。贾汪区范围内共划定4类噪声环境功能分区,并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建立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控制体系,进行从废物源到处置场所的全过程管理,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在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率及处置率的情况下,保持工业固体废弃物零排放,工业

43、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危险物处置率达100%。本项目污染控制目标为施工期和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污染物达标排放,并给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污口设置应符合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要求。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经市政截污管网排入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的尾水近期排入屯头河。目前,徐州市“尾水导流”主体工程已经竣工,根据要求,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2年水质全面达标,2013年全线通水。届时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将全面启用,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沿屯头河进入尾水导流系统。3工程分析3.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贾汪区林场巷涉煤棚户区改造暨保障性安居工程(韩桥矿花园小区)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徐州市泉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行业类别:房地产开发经营K7210建设地点:新华路以南、园东道以东、园北路以北、206国道以西工程投资总额:总投资为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440万元(占总投资的1.4%)。3.2建设内容3.2.1建设项目规模3.2.1.1建设规模建设项目用地面积为44667m2,总建筑面积120000m2,其中地上面积108000m2(包括住宅建筑面积98960m2,商业用房4500m2,社区服务中心650m2,变配电室540m2,),地下面积12000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