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迁扩建)2447.doc.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04229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7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迁扩建)2447.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迁扩建)2447.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迁扩建)2447.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迁扩建)2447.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迁扩建)2447.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迁扩建)2447.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迁扩建)2447.doc.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留庆新横街住宅综合楼新 建荔湾区黄沙大道留庆新横街10-20号广州羊城铁路集团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市南岭铁路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约2000202491115859871024985.251.825大坦沙西航道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穗规建发字(2000)第454号240项 目 名 称: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迁扩建)建设单位(盖章): 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8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

2、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

3、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迁扩建)建设单位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以怀联 系 人陈以怀通讯地址东莞市大岭山镇马蹄岗村振马路5号A栋(北纬225619.22”,东经1135123.22”)联系电话0769-85659996传 真邮政编码523000建设地点东莞市大岭山镇马蹄岗村振马路5号A栋(北纬225619.22”,东经1135123.22”)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迁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22_塑料制品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60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评

4、价经费(万元)0.8预计投产日期2015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简介: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马蹄岗村振马路5号A栋(北纬225619.22”,东经1135123.22”)。成立于2005年5月,经营范围:产销:珍珠棉、胶带、包装材料;销售:塑胶原料;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项目已于2005年办理了环保审批手续,原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新塘工业区,年生产包装材料100吨。现因企业发展需要,项目需进行迁扩建。主要变化情况为:1、项目地址发生变化。由“东莞市大岭山镇新塘工业区”搬迁“东莞市

5、大岭山镇马蹄岗村振马路5号A栋”(北纬225619.22”,东经1135123.22”)。搬迁后原厂不再进行生产。2、项目产能、设备及人员数量增加。迁扩建后增加相关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详见本环评表2、表3、表4)。项目迁扩建后占地面积6000m2,建筑面积4500m2。总投资200万元人民币,年生产包装材料500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项目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详细评价,贵州省安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受建设单位委托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在现场勘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

6、上,遵照国家环境保护法规,贯彻执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本着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了东莞市山丽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迁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工程内容:该项目迁扩建后主要包括有生产车间、办公室及员工宿舍等。具体建设内容详见下表1。表1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组成工 程 内 容主体工程生产车间位于3号楼,共1层位于4号楼,共2层位于5号楼,共1层位于6号楼,共2层辅助工程仓库位于7号楼,共1层位于8号楼,共2层位于9号楼,共1层办公室位于2号楼,共3层厨房位于1号楼第1层,共2层员工宿舍位于1号楼第2层,共2层公用工程给水市政自来水管网排水厨房污水经隔油隔渣处理

7、后与一般生活污水再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供电接市政供电系统环保工程废水治理系统隔油隔渣池、三级化粪池废气治理系统注塑废气:收集后高空达标排放固废车间及办公生活楼层设置垃圾箱噪声防治主要设备的减震基础、消声、距离衰减三、工程规模表2 迁扩建前、后工程规模变化表序列项目内容迁扩建前迁扩建增减量迁扩建后1总占地面积(m2)450+555060002建筑面积(m2)450+405045003总投资(万元)50+1502004产品产量包装材料(吨)100+400500四、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表3 项目迁扩建前、后主要原辅材料序号原辅材料种类单位年用量最大储存量储存位置用途迁扩建前迁扩建增

8、减量迁扩建后1聚乙烯吨/年100+40050030原材料仓库原料、外购2丁烷吨/年2.5+1012.50.05气体仓库原料、外购3食用腊吨/年0.1+0.40.50.05原材料仓库原料、外购注:因原环评编制时间较早,原材料丁烷和食用腊的用量迁扩建前未明确,根据现场勘查核实,本次环评予以补充,以使本次环评更具合理性。五、主要设备表4 项目迁扩建前、后主要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型号备注迁扩建前迁扩建增减量迁扩建后1搅拌机台1+34G6-80用于搅拌工序2注塑机套1+34FLY-90用于注塑工序3裁床台1+12/用于切割工序4切料机台1+23FLY-1600用于切割工序5电复膜机台1+12YFMB

9、720用于复合工序6电复合机台0+221700用于复合工序7制袋机台1+34770用于制袋工序8空压机台1+12EAS10辅助设备9叉车台0+11辅助设备10冷却塔台1+12CT-10辅助设备注:因原环评编制时间较早,设备的数量迁扩建前均未明确,根据现场勘查核实,本次环评予以补充,以使本次环评更具合理性。本项目使用的生产设备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发改【2013】第21号令)、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粤发改产业【2014】210号)中限制、淘汰类,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六、公用工程:1给水系统迁扩建前:项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

10、提供。项目员工5人,均在项目内食宿,员工生活用水量按180L/人日计,则项目员工生活总用水量为0.72t/d,共216t/a(按300天/年计)。项目循环冷却水补充用水量约为3t/a。迁扩建后:项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提供。项目员工20人,均在项目内食宿,员工生活用水量按180L/人日计,则项目员工生活总用水量为3.6t/d,共1080t/a(按300天/年计)。项目循环冷却水补充用水量约为15t/a。2排水系统迁扩建前:项目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项目员工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则员工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约为0.648t/d(194.4t/a)。迁扩建后:项目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项目员

11、工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则员工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约为3.24t/d(972t/a)。根据东莞市大岭山镇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干管工程布置总图,项目属于东莞市大岭山连马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内,项目员工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再经市政管网引入东莞市大岭山连马污水处理厂处理,则对纳污水体的影响较小。3供电系统项目用电全部由市政电网供给,不设备用发电机,用电量约为36万度/年。表5 主要能源及消耗一览表序号名称用途用量来源迁扩建前迁扩建后1水办公、生活216t/a合计219t/a1080t/a合计1095t/a市政供水循环冷

12、却水补充用水量3t/a15t/a2电生产、生活8万度/年36万度/年市政供电七、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迁扩建前:项目员工人数为5人,均在项目内食宿,项目厨房设有1个炒炉,使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项目每班工作8小时,每天一班制,年工作日300天,年工作2400小时。迁扩建后:项目员工人数为20人,均在项目内食宿,项目厨房设有1个炒炉,使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项目每班工作8小时,每天一班制,年工作日300天,年工作2400小时。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迁扩建项目,项目原有污染情况随着项目的搬迁而消失。项目搬迁后厂址周边无大型污染企业。项目平面布置及周边示意图:项目附近无机关、学

13、校、医院环境敏感点。项目北面为东莞市聚银辉塑胶模具制品有限公司,东面为东莞市明极照明有限公司,西面为东莞市新寨有限公司,南面为家利家俱(东莞)有限公司。项目卫星示意图如下所示: 建设项目所在地卫星示意图本项目平面四置图如下: 项目平面布置及周边示意图7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大岭山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地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同沙水库自然保护区之间,土地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发达,莞长、石大、厚大三大主干公路横贯全镇,广深珠、莞深高速公路均在镇内(旁)设有出口,加之镇内杨朗路、元朗路、连马路,形成完善

14、的交通网络。二、气候气象本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海洋调节作用,气侯温和,常年无霜雪,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温暖湿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该地区常年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0.4。历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年平均日照192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59mm,降雨最多集中在6-9月。风向季节性明显,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风速1.8ms。三、水文、植被镇内没有河流和湖泊,只有5个水库,水库总容量为1700万m3 ,根据水文地质勘测资料得知,该镇地下水丰富,水质较好。本区域的主要植

15、物类型为马尾松、柠檬桉、台湾相思、木麻黄、南洋杉、木棉、细叶榕、大叶榕、羊蹄甲、大王椰、假槟榔、鱼尾葵、石栗、刺桐、百千层、白兰等乔木以及各种果树、花木等。四、地形地貌大岭山镇位于东莞市南部。东莞市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和中南部多丘陵,西北部属于东江三角洲;西南部为珠江地带。东江自东向西横贯北界。项目所在地地势较平坦,有部分小丘陵,无高的山地。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大岭山镇概况】大岭山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截至2013年,面积110平方公里(包含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征地部分),辖21个村和2个社区。户籍人口4.65万人,常住人口28.21万人。2013年

16、,大岭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47亿元(第一产业2663万元,第二产业76.72亿元,第三产业71.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81亿元,增长6.7%;总用电量18.3亿千瓦时,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5亿元,增长9.79%;实际利用外资5555万美元,增长-30.45%;外贸出口总额23.52亿美元,增长3.12%;各项税收总额24.45亿元,增长21.39%;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10.68亿元,增长17.97%。获评中国家具行业2013年度优秀产业集群、广东省技术创新家具专业镇”,获评全市镇街领导班子年度工作优秀奖(全市第九名),家

17、具业获评全市自主申报项目“单打冠军”。【大岭山镇妥善应对“320”风灾】2013年3月20日16时15分左右,大岭山镇5个村(社区)和镇中心区遭受特大龙卷风、雷雨冰雹的正面袭击,最大阵风达49.1米/秒(风力15级),为东莞市有记录以来最强的龙卷风。灾害造成3人死亡、38人受伤,核实直接经济损失7052.5万元。其中厂房倒塌面积6.5万平方米、涉及61家企业,受损面积7.9万平方米、涉及52家企业;受损房屋622间,菜田受灾面积85.13公顷、涉及农户238户,果园受灾面积109.93公顷,家禽死亡数量4310只;绿化受灾面积35.73公顷,部分市政设施受损严重,一度造成交通拥堵、排水堵塞、供

18、电中断。面对突如其来的风灾,市、镇两级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动员一切力量开展救灾复产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大岭山镇“三重”建设】2013年,大岭山镇被纳入市重大项目有4个,其中金太阳研磨一期建成投产,金立工业园三期基本建成;华威、拓斯普达2个项目正加快推进用地、环评等手续。此外,帮助投资超10亿元的森源家具、安博物流2个项目成功申报市2014年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预备项目,推进与宜家家居等大型优质项目洽谈。2013年,全镇新签投资超亿元项目9个,协议总投资额超过40亿元。(“三重”建设: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区,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大岭山镇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

19、大岭山镇举办第二届“大岭山杯”“金斧奖”中国家具设计大赛,组织家具企业到意大利米兰、上海等地参展参观。鼓励自主创新,帮扶116家企业通过各级各类科技(科普)项目认定,获资助金额187.5万元;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名牌名标产品3个,新增授权专利1349件,帮助6家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大岭山镇集体经济管理】2013年,大岭山镇加大应收款追收力度,村组两级收回应收账款1.5亿元;压减非生产性开支,各村(社区)接待费下降32.4%;严控超支福利分红,村组两级股东分红总额减少1.6%;完成农村集体资产“两个平台”(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建立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

20、度,推进新塘村回购旧厂房项目,获得市专项补助100万元。【大岭山镇城市建设】2013年,大岭山镇投入1520万元聘请澳大利亚CK公司对全镇进行城市设计和总体规划修编。配合做好石大路升级和莞长路交通堵塞点改造工程,完成矮岭冚沿河路、大塘朗工业大道、新屋场道路等一批村级道路升级改造,完成法庭大楼、中心公园升级改造等工程并投入使用,完成6宗水利排洪工程建设,推动莞长路箱涵整治工程,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快“三旧”改造(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光大“山湖城”项目被市定为“三旧”改造示范项目。完成截污主干管网建设50.3公里,推动截污次支管网、同沙水库水污染综合整治系列工程建设。开展环境执法大排查专

21、项行动,重点排查22家省级危险废物重点监管源单位,立案处罚排放污染企业131家,限时搬迁企业44家。强城市“六乱”(乱扔吐、乱堆放、乱拉挂、乱张贴、乱搭建、乱摆卖)和道路景观整治,强化市政设施巡查维护,实施镇村统筹环卫管理办法,拆除违法建筑38处、拆除面积1.4万平方米,促进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大岭山镇文化教育】2013年,大岭山镇落实文化惠民工程,举办90多场道德讲堂,举办第三届运动会,启动“百姓大舞台”,以文明涂鸦方式美化墙体3000多平方米;该镇是市文明委向省申报“广东省文明镇”3个候选对象之一,公共文明指数名列全市第八位。完成新风中学改扩建、实验幼儿园、家具学校实训中心等教学设

22、施建设。聘请4名优秀外籍英语老师到公办学校任教,招聘5名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2013年该镇高考再创佳绩,户籍学生考取本科以上有262人,万人升学率在全市排第五名。【大岭山镇平安建设】社会治安整治2013年,大岭山镇改革警务运行机制,将原来28个警务区整合为11个警务区,将841名治安员整合为辅警,一线警力达到80%以上;建成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推进130套高清视频监控、5个治安卡口、公安分局指挥平台建设,启动警犬训练基地建设。2013年,全镇发生违法警情7906宗,下降3.1%。维护公共安全2013年,大岭山镇铺开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全年发生火灾事故19宗,下降9.5

2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危化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建筑工地、危险房屋安全检查,全镇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制定奖励校车安全行驶办法,投入100万元完成水源隐患点防溺水设施建设,2013年无发生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各类矛盾调解2013年,大岭山镇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帮助14名被私自抱养的弃婴、“出嫁女”和“出嫁媳妇”的子女等解决入户问题。全年全镇受理群众信访案件480件次,办结率100%;集中巡查各类用人单位476家,涉及劳动者10万人,为9826名劳动者追发工资764万元。新莞人管理服务创新2013年,大岭山镇出台2013年大岭山镇新莞人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暂行规定,

24、在市积分制入学基础上,额外安排100个公办学位按积分择优录取,使公办教学资源公平惠及更多新莞人子女。实施出租屋管理专人负责制,试点推行出租屋星级评定管理制度,试点村出租屋入室盗窃案发案率下降35.3%。【大岭山镇保障和改善民生】2013年,大岭山镇帮扶群众就业,发放各项就业补贴资金827万元,惠及1.5万人次;组建“村民车间”17个,安置属地劳动力839人。实施大岭山镇农(居)民重大疾病救助及身故补助暂行办法,266人获得重大疾病救助及身故补助486.5万元,节省财政投入资金,审批流程更加便捷。推进48户困难住房保障工作,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加大保障民生专项资金投入,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15

25、20万元。改善民生设施,启用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和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建立大岭山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27个志愿服务站。开展市外“双到”扶贫(扶贫工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组建5人工作组长期驻惠来县开展扶贫工作,落实前期帮扶资金167.2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8个。推进市内扶贫工作,2013年实现38户困难户脱贫、脱贫率达82%。11主要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执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执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

26、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令第253号);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T2.3-93)、(HJ2.2-2008)(HJ19-2011)、(HJ2.4-2009);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发改【2013】第21号令);11、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粤发改产业2014210号)12、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27、年);13、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14、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粤环函【2005】111号;15、关于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东府办【2003】37号印发);16、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第134号令(2009年5月1日起执行);17、东莞市建设项目差别化环保准入实施意见(东环【2014】190号)(2015年1月1日起实施);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如表5所列:表5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项 目内 容1水环境功能区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远期属类水域,根据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粤环【20

28、13】13号)、东莞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东环【2013】140号)以及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数据,本项目纳污水体同沙水库的近期水质控制目标为类,即近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属于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属于3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名胜保护区否6水库库区否7城镇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

29、空气质量现状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如下表(单位:mg/m3):测点SO2NO2PM10PM2.5丘陵片(年均值)0.018 0.042 0.063 0.041 评价标准(年均值)0.060.040.070.035污染指数0.31.050.91.171项目位于大岭山镇,属于丘陵片区,由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丘陵片区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中NO2、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SO2、PM10年平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总体上,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现状一般。

30、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外排生活污水经东莞市大岭山连马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同沙水库,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东莞市2013年度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项目纳污水体水质监测结果如下:参考镇街水体水质控制目标水质类别达标状况主要超标项目/超标倍数东城同沙水库劣V类不达标总磷/1.13、氨氮/0.50、化学需氧量/0.03监测结果显示,同沙水库水质控制目标为类,水质现状为劣V类,总磷超标1.13倍、氨氮超标0.50倍、化学需氧量超标0.03,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项目所在地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较差,水质超标主要是受到河道两岸以及上游工厂和居民生活污水的

31、影响。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项目评价组于2015年8月1日对项目现场环境噪声的实测情况,监测结果如下表(单位:dB(A)):测点昼间Leq夜间Leq1#(北厂界外1米处)56.645.32#(东厂界外1米处)57.246.43#(南厂界外1米处)57.447.14#(西厂界外1米处)56.146.8标准值(3类)6555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所在区域各监测点噪声值均达到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说明该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主要保护目标为项目周围范围内水、气、声环境质量在项目营运

32、后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要求。(1)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控制项目废气的达标排放。(2)水环境质量符合(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控制项目污水排放对附近水环境的影响。(3)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控制各种噪声声源,要求项目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1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类水质标准(单位:mg/L);污染物名称PHDOCODBOD5NH3-NTP标准值6933061.50.3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33、执行二级标准 (单位:mg/m3) ;污染物名称SO2NO2PM10PM2.5年平均0.060.040.070.035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执行3类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污染物排放标准1、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单位:mg/L);项 目CODcrBOD5NH3-NSS动植物油石油类磷酸盐三级标准500300400100202. 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执行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mg/m3);污染物最高允许

34、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浓度(mg/m3)非甲烷总烃120158.44.0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类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4.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规 模小 型中 型大 型基准灶头数1,33,6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85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粤环2011110号)及污染物排

35、放达标要求,确定项目总量控制指标为CODcr、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a. 水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指标:项目的CODcr、氨氮的总量均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总量控制指标,因此不分配总量控制指标。b. 大气污染物控制指标:本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不含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所以本项目不需设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1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污染物标识:废水Wi,废液Li,废气Gi,噪声Ni,固废 Si)本项目迁扩建后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成品注塑原材料G1:注塑废气搅拌切割检验G1丁烷和食用蜡复合制袋本项目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示意图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外购原材料(聚乙烯)首先经过搅拌后,再与丁烷和食用蜡一起

36、进入注塑机进行注塑,注塑后再经过切割和检验后,最后经过复合和制成袋子后成为成品。说明:本项目所用设备均使用电能;主要污染工序(迁扩建后):1、环境空气污染源项目不设备用发电机,因此无发电机尾气产生及排放。项目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如下:G1注塑废气:项目注塑工序生产过程中,由于塑料受热、受压,少数塑料分子链断裂会挥发产生少量的游离单体废气,其主要成分为非甲烷总烃(THC)。依据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中推荐的公式塑料加工废气排放系数,非甲烷总烃的排放系数为0.35kg/t树酯原料。项目使用塑胶料共500吨/年,可知非甲烷总烃(THC)年排放量为0.175t/a,产生速率为0.0

37、73kg/h,项目拟在注塑工序上方设置收集装置,配套风量约为5000m3/h,则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约为14.6mg/m3,收集后引至楼顶高空达标排放。G2厨房油烟:厨房油烟主要来源于职工厨房炒菜时产生的油烟和蒸汽,项目有员工20人,炉灶1个。一般厨房的食用油耗油系数为0.035kg/人天,油烟和油的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之间,取其均值3,则油烟的产生量约为6.3kg/a(年工作日以300天计)。油烟废气的主要成分是动植物油遇热挥发、裂解的产物等。油烟的排放原始浓度约为13mg/m3,该公司拟在厨房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不得低于60%,则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量最高不得超

38、过0.0025t/a,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油烟2.0mg/m3。注:项目职工食堂燃料为液化石油气,为环保清洁能源,其烹饪过程中不会产生厨房火烟,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低,可直接排放。2、水环境污染源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循环冷却水和员工生活污水。W1循环冷却水:项目在注塑工序生产过程中需用水进行间接冷却,该部分冷却水无需添加任何药剂,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因蒸发等损耗而需定期补充新鲜水,补充新鲜用水量约15吨/年。W2生活污水:本项目外排废水主要为员工工作和生活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员工定员20人,均在项目内食宿。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及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用

39、水量按0.18吨/人日计,则其用水量计算为:0.18吨/人日20人3.6吨/日,按年工作日300天,排放系数取0.9计,则项目员工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972吨/年。该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250mg/l)、BOD5(120mg/l)、SS(220mg/l)、NH3-N(40mg/l)和动植物油(30mg/l)。3、声环境污染源项目主要噪声为生产设备产生的机械噪音、车间通风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其噪声值约为7590dB(A)。4、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边角料和员工生活垃圾。S1边角料: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预计产生量约为12.8吨/年,交专业公司回收处理。S2生活垃圾:主要为

40、员工工作和生活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主要成份是废纸、布类、瓜果皮核、塑料瓶等。员工定员20人均在项目内食宿。产生生活垃圾按1.0公斤/人日计,则员工生活垃圾的排放量约为:1.0公斤/人日20人20公斤/天,按年工作日300天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t/a。18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迁扩建后)内 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注塑工序非甲烷总烃14.6mg/m3,0.0175t/a14.6mg/m3,0.0175t/a厨房油烟油烟13mg/m3,0.0063t/a2mg/m3,0.0025t/a水污染物循环冷却水项目在注

41、塑工序生产过程中需用水进行间接冷却,该部分冷却水无需添加任何药剂,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因蒸发等损耗而需定期补充新鲜水,补充新鲜用水量约15吨/年。生活污水972t/aCODcrBOD5SSNH3-N动植物油250mg/l,0.243t/a120mg/l,0.117t/a220mg/l,0.214t/a40mg/l,0.039t/a30mg/l,0.029t/a175mg/l,0.170t/a84mg/l,0.082t/a110mg/l,0.107t/a30mg/l,0.029t/a15mg/l,0.015t/a固体废物垃圾堆放点边角料12.8t/a交专业公司回收处理生活垃圾6t/a交环卫部

42、门定期清理噪声项目噪声主要来自各生产设备、通风设备运行是产生的噪声,噪声级约为7590dB(A),经减振、消声及墙体隔音处理后,达到噪声标准。经减振、消声及墙体隔音措施处理后,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项目周围无自然保护区及文物古迹等特殊保护对象。随着该地区的发展,会从本项目所在的生态系统以外输入大量能量和物质(例如供电、供水和原料),同时会向生态系统排放一定数量的废物(例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如这一人工生态系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造成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该地区的开发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一

43、定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总量控制。保证该区的人工生态系统和与之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19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厂房系租用,厂房已建成,故不存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问题。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迁扩建后):一、环境空气影响分析项目不设备用发电机,因此无发电机尾气产生及排放。项目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如下:G1注塑废气:项目注塑工序生产过程中,由于塑料受热、受压,少数塑料分子链断裂会挥发产生少量的游离单体废气,其主要成分为非甲烷总烃(THC)。项目拟在注塑工序上方设置收集装置,配套风量约为5000m3/h,收集后引至楼顶高空达标排放。项目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为14.6mg/m3。可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则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较小。G2厨房油烟:项目厨房系内部职工使用,产生的油烟量不大,油烟污染物浓度不高,可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烟管引至所在建筑物天面高空处达标排放,排放高度应大于15米。油烟的排放浓度不高于2mg/m3,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的要求。则不会对项目周围空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气经以上措施处理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二、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废水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