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州双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30万平方米耐候合成树脂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4079.pdf.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04275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61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州双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30万平方米耐候合成树脂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4079.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州双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30万平方米耐候合成树脂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4079.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州双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30万平方米耐候合成树脂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4079.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州双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30万平方米耐候合成树脂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4079.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州双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30万平方米耐候合成树脂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4079.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州双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30万平方米耐候合成树脂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4079.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州双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30万平方米耐候合成树脂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4079.pdf.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试行) 项目名称: 30 万平方米/年耐候合成树脂瓦 建设单位(盖章): 常州双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2015 年年 5 月月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 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真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

2、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 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 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 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 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3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30 万平方米/年耐候合成树脂瓦 建设单位 常州双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郝* 联系人

3、 徐* 通讯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阖闾城村闾城路 7 号 联系电话 1315193* 传真 邮政编码 213100 建设地点 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阖闾城村闾城路 7 号 立项审批 部门 常州市武进区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武发改行审备 2015163 号 建设性质 迁建 行业类别及 代码 其他塑料制品制造 (C2929)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200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2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0%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已投产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原辅材料:见表

4、 2 主要设施:见表 3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 (吨/年) 630 燃油(吨/年) 电 (万度/ 年) 50 燃气(标立方米/年) 燃煤 (吨/年) 其它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生产过程中无工艺废水产生,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根据蒸发量适当添加,不外 排; 员工生活污水产生量:408m 3/a;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做农肥施用,严 禁排入附近水体,待污水管网接通后,企业须无条件接入镇污水管网。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本项目无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 4 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 1、项目概况 常州双捷建

5、筑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年 1 月 14日,主要从事耐候合成树脂瓦 制造、加工。目前租用武进区雪堰镇阖闾城村经济合作社 1000m2闲置生产用房,根 据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镇村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的证明项目所在地属工业用地。 本项目于 2015年 4月 30 日取得常州市武进区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企业投资项目 备案通知书(备案号:武发改行审备 2015163号,详见附件);项目总投资 200万 元,达产后可形成 30 万平方米/年耐候合成树脂瓦的生产规模。 职工定员:建设项目建成运营后,需员工人数约 20人。 生产方式:全年工作 300天,一班制生产(8 小时 1班),全年工作时数 2400h,

6、 员工均为周围村民或租住在附近的民工,厂区内不另设食堂、宿舍和浴室等生活设 施。 2、建设内容及规模 表表 1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及产能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及产能 序 号 产品名称 及规格 设计能力 年运行时间(天) 1 耐候合成树脂瓦 30 万平方米/年 300 3、主要原辅材料和主要生产设备 主要原辅材料见表 2,生产设备见表 3。 表表 2 原辅材料一览表原辅材料一览表 原辅料名称原辅料名称 用量用量 性状性状 PVC粉料 1500t/a 固态 XTW工程树脂 150t/a 液态 209稀土多功能稳定剂 6 t/a 固态 表表 3 全厂生产设备一览表全厂生产设备一览表 名称 数量 备注 双螺杆

7、挤出机 4 台 1 条挤出生产线由 1 台双螺杆挤出 机、1 台单螺杆挤出机、1台混料 机、1 台成型机、1 台上料机组成 混料机 4 台 成型机 4 台 上料机 4 台 单螺杆挤出机 4 台 脊瓦成型机 4台 过滤机 4台 切割机 6台 4、公用及辅助工程 5 表表 4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公用及辅助工程 类别 建设名称 设计能力 备注 主体工程 租用闲置 生产用房 1000m2 1 个生产车间,已建成,不涉及车间改扩建 贮运工程 原材料、产品 满足生产需要 原材料主要来自国内,使用汽车运输 公用工程 给水 630m3/a 由雪堰镇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 排水 408m3/a 厂内实行

8、“雨污分流”,雨水经厂内雨水管网收 集后排入附近河道;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 处理后做农肥施用,严禁排入附近水体,待污 水管网接通后,企业须无条件接入镇污水管网 供电 50万度/年 依托村镇电网统一供给 绿化 / 满足规划要求,依托现有绿化 环保工程 规范化排污口、 雨污分流管网 厂区实行“雨污分流”,厂区共设 1个雨水排放口和 1 个化粪池 固体废物 1 个固废临时堆场。 噪声治理 厂房隔声 厂界噪声达标 废气治理 挤出工段废气经集气罩收集、经活性炭过滤后通过排气筒 15m高空排放;部分未捕集的非甲烷总烃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车间加强通风;确保本项目废气达标排放。 5、厂区周围概况及平面布置

9、项目东为顺风港口机械公司;南、西、北侧均为村委厂房。距离生产车间南约 110米为鱼巷头村。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一、项目搬迁前审批情况 表表 5 审批情况一览表审批情况一览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审批单位及时间 验收单位及时间 1 10 万平方米/年耐候合成 树脂瓦 武进区环保局 2009.1.5 武进区雪堰镇人民 政府 2010.10.18 二、目前项目实际生产情况 1、目前租用武进区雪堰镇阖闾城村经济合作社 1000m2闲置生产用房进行生产, 且项目已投产。 2、原审批量为 10 万平方米/年耐候合成树脂瓦,搬迁后将扩大产量至 30 万平方 米/年耐候合成树脂瓦。 6

10、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地形: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武进区主要为冲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平原约占总 面积的 98%,地面高程平均 7m 左右,大部分在 5-8m 之间。 地貌、地质:地质构造处于茅山褶皱带范围内,上层地质为第四纪冲积层,厚达 190 米,由粘土、淤泥和砂粒组成。 气候气象:武进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又处于长江和太湖、滆湖之间,水气调 节适宜,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据气象统计资料, 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 15.5,多年平均雾日 30 天;

11、多年平均降雨量 1124mm,年最大 降水量 1888mm,年最小降水量 529mm,平均水面蒸发量为 1573.7mm;年平均最大风速 15.3m/s。 常州气象站各风向频率、风速资料统计表常州气象站各风向频率、风速资料统计表 风要素 风向 全 年 夏 季 冬 季 风频率 P% 平均风 速m/s 最大风速 m/s 风频率 P% 平均风 速m/s 风频 率P% 平均风 速m/s N 5 3.1 15.0 2 2.8 6 3.1 NNE 6 3.4 15.8 4 3.1 9 3.4 NE 7 3.2 12.7 4 3.0 8 3.2 ENE 8 3.1 17.0 6 2.9 7 3.1 E 11

12、 3.1 17.2 11 3.1 8 2.9 ESE 14 3.3 17.2 19 3.3 8 3.0 SE 9 3.2 18.8 12 3.2 5 3.0 SSE 5 3.2 13.0 9 3.2 3 2.9 S 3 2.3 11.7 4 2.5 2 2.1 SSW 2 2.3 10.3 3 2.5 2 1.9 SW 3 2.6 10.0 4 2.9 2 2.0 WSW 4 3.3 14.0 5 3.6 4 3.0 W 4 3.3 16.7 3 3.2 5 3.4 WNW 5 3.5 15.0 3 3.3 7 3.6 NW 4 3.1 12.5 2 2.8 7 3.2 NNW 4 3.2 1

13、4.0 2 2.9 7 3.3 7 常州气象站风玫瑰图常州气象站风玫瑰图 水文:太滆运河年平均流量为 10.81m 3/s,平均流速为 0.13m/S;平均水量为为 3.41 亿 m 3,平均水位为 3.19 米,最高水位 5.14 米,最低水位 2.30 米。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雪堰镇位于常州武进东南太湖之滨,东邻无锡市,南濒万顷太湖,灵山大佛坐落 在该镇与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交界处。人文景观丰富,常州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正在开发之中。锡宜高速公路、陆马一级公路、锡宜公路贯通全镇,武进港穿境而 过,雪堰镇水陆交通极为便捷,是沿太湖经济圈中的重要集镇之一

14、。全镇陆地总面积 35.16 平方公里,太湖水域 1500 公顷,总人口 3 万余人,曾获省级卫生镇和省新型示 范小城称号,已被列为江苏省名镇。雪堰镇现有行政村 17 个,分别是太鬲村(原常 州市效区太鬲乡)、莘村村、雅浦村、万寿村、费巷村、南山村、谢家村、太湖村、 新建村、共建村、东洋湖村、旺庄村、绣衣村、城里村、龚巷村、雪东村、雪西村, 社区居民委员会一个。雪堰镇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现有工业企业 400 余家,主要有精 细化工、纺织、冶金、机电、电子、建材等六大类,产品上千余种,远销海内外。特 色农业已初具规模,雪堰镇有“雪堰”牌水蜜桃等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太 湖”牌冻银鱼和“雪堰”

15、牌水蜜桃等已获得省级名优农产品称号。服务产业兴旺发 达,市场繁荣,镇农贸市场被江苏省授予文明市场、示范市场和样板市场称号。教育 事业蓬勃发展,雪堰中心小学、雪堰中心幼儿园分别被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和江苏 省示范实验幼儿园,雪堰初级中学被中国少年科学院授予“科普基地”称号。2006 年 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28 亿元,财政收入 3.36 亿元。现有 500 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 162 家,2006 年完成工业销售 62.24 亿元,入库税收 2.678 亿元,逐步形成了纺织、 机械、化工、冶金、食品、建材等行业体系,主要生产太阳能、漆包线、铜包铝、编 8 织机、轴承座、高压油缸、发电机组、医药

16、中间体、食品、各种规格织物和纺织用纱 等 1000 多种拳头产品。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已吸引 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 26 个项目入驻工业集中区。 雪堰镇历 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旅游事业发达。镇内有春秋战国阖闾遗址、国民党元老吴稚 晖先生故居、龟山书院遗址等名胜古迹。新近开发的常州市武进太湖旅游度假区基础 设施已经完成。邻近还有灵山大佛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雪堰镇商会利用优越的地 理环境和人文优势,凭借优惠的措施和一流的服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一、给水设施 雪堰镇统一由江河港武(常州)水务有限公司供水,水源为长江水。镇区管网以 环状布置,给水

17、管一般沿镇区道路西、北侧埋设,农村管网以支状布置,沿镇村道路 西、北侧埋设。全镇 36983 户居民已经户户用上自来水。 二、排水设施 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1)雨水 雨水采用分散就近排放的原则,高地自排,低地机排。依据河道及道路合理划分 排水区域,雨水主干管管径 d1200-d1000,次干管管径 d900-d600,支管管径 d500- d300,沿镇区道路埋设。 (2)污水 雪堰镇现有 2 座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能力达 1.25 万 t/d,实际处理污水量约为 0.83 万 t/d,污水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一级 A 排放标准 三、

18、垃圾处理设施 雪堰镇生活垃圾分三片集中收集后,送常州市夹山填埋场集中处理。雪堰片和潘 家片的生活垃圾由镇环卫工人和村保洁员集中收集,运至雪堰和潘家中转站进行压缩 处理后用垃圾专用卡车运至夹山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漕桥片的生活垃圾收集后采 用直运方式,直接送夹山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夹山垃圾填埋场,位于雪堰镇夹山南凹,占地约 400 亩,总库容 450 万 m 3,是常 州市生活垃圾处置基地。 雪堰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位于雪北路农贸市场北侧,设计规模 30t/d,占地约 9 650m 2。 潘家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位于亭山街北端,设计规模 60t/d,占地约 915m 2。 根据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

19、功能区划分规定(暂行),项目拟建地环境空气执 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93)中二级标准。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中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评价范围内执行 2 类标准。 根据常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 年 6 月),太滆运河执行类水 域功能。 10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 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1.水环境质量状况 据武进区环境监测站 2014 年 9 月的监测资料可知,太滆运河黄埝桥断面水环境质 量如下: 表表 6 6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结果统计表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结果统计表 单位:单位:mg/Lm

20、g/L 河流及断面 项目 pH CODCr NH3-N TP 太滆运河黄埝 桥断面 日均值 7.19 17.3 0.949 0.185 标准值 69 20 1.0 0.2 注:pH 无量纲。 监测结果统计: 太滆运河黄埝桥断面 pH 值、CODCr、TP、NH3-N 日均值数据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 2.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引用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 2014 年 6 月 23 日 2014 年 6 月 29 日对“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规划”的大气环境监 测数据,具体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表 7 7 环境空气

21、质量监测结果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单位:mg/mmg/m 3 3 监测点 名称 监测 因子 SO2、NO2小时均值/TSP、PM10日 均值 标准值 范围 超标率(%) 莘村 SO2 0.021-0.040 0.0 0.50 NO2 0.025-0.041 0.0 0.24 PM10 0.0490.157 14% 0.15 由监测资料统计结果可见,监测点 PM10日均浓度超标,分析超标原因主要为:监 测点位于交通干线附近,车辆行驶引起扬尘。SO2、NO2在监测点均未出现超标现象。 3、声质量环境现状 根据(2015)力维(环)字 4545 号检测报告,噪声检测数据见下表: 表表 8 噪噪

22、声监测结果声监测结果 dB(A) 监测点 昼间 监测值 标准限值 东厂界 59.6 60 南厂界 59.3 60 11 西厂界 55.8 60 北厂界 58.2 70 居民点 51.3 60 监测结果汇总表明,建设项目噪声本底值符合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中相关标准限值要求,表明项目所在地附近区域噪声情况较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表表 9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 要素 环境保护对 象 方位 距离 规模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功能要求) 大气 环境 鱼巷头村 S 110m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

23、12)表 1 中二级 标准 水环 境 太滆运河 / /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类水 质标准,保持现状水质 声环 境 鱼巷头村 S 110m / 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 12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 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为二类区,执行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 二级标准,具体标准见下表: 表表 1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单位:单位:g/m3 污染物 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 SO2 小时平均:500 日平均:15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表 1、表 2中二级 标

24、准 NO2 小时平均:200 日平均:80 PM10 / 日平均:150 TSP / 日平均:300 2、 环境噪声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 关标准,具体限值见下表: 表表 11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单位:dB(A) 噪声标准 昼间 夜间 2 类 60 50 4a 类 70 55 3、水环境质量标准 太滆运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 1 中类标准, 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见下表: 表表 12 12 地表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标准 单位:单位:mg/Lmg/L 项目 pH CODCr NH3-N TP

25、石油类 类 69 20 1.0 0.2 0.05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 噪声 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 2 类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表 1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单位:单位:dB(A) 噪声标准 昼间 夜间 执行区域 2 类 60 50 本项目所在东、南、西厂界 4 类 70 55 本项目所在北厂界 2、废气 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中的二级标准, 标准限值见下表。 13 表表 1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26、准(GB16297-1996) 执行标准 取值表号及 级别 污染物指标 标准限值 排气筒 高度 m 浓度 mg/m3 速率 kg/h 周界外浓度最 高点 mg/m3 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表 2 二级标准 非甲烷总烃 15 120 10 4.0 粉尘 15 120 3.5 1.0 3、固体废弃物 一般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危险固体废弃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待镇污 水管网接通后接

27、入市政污水管网。 本项目有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的量为 0.09t/a。 1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一、一、生产生产工艺:工艺: PVC 粉料滤料XTW 工程树脂、209 稀土多功能稳定剂混料上料加 热挤出切割电烘箱加热脊瓦成型检验成品 二、二、生产工艺流程简述: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滤料:通过振动筛滤 PVC 粉料里的杂质,该工段产生粉尘,通过布袋除尘后 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2、混料:将原辅材料放入混料机搅拌均匀,该工段产生粉尘,在每个混料机上 安装吸风口,将产生的粉尘收集至密闭的回收房; 3、上料:通过上料机将粉料吸入挤出机,该工段产生粉尘,整条挤出线

28、从吸料 工段至挤出工段均为全密闭输送; 4、挤出:通过模具挤出片状树脂瓦,该工段产生废气; 5、切割:根据客户所需的尺寸,对连续挤出的树脂瓦进行切断; 6、电烘箱加热:将树脂瓦放入电烘箱中加热至可压制温度 70; 7、脊瓦成型:根据客户的需求,通过脊瓦成型机压制出不同的形状; 8、检验、成品:经人工检验后即成品。 三、原辅材料说明原辅材料说明: 1、所谓“合成树脂瓦”,即是在以改性 PVC 为基材的基础之上,为增强其耐候 性(抗老化)、阻燃性、耐阳光紫外线照射(防褪色)等另添加进树脂提取成分、钙 粉、uv 等等。合成树脂,是由人工合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为粘稠液体或加热可软 化的固体,受热时通

29、常有熔融或软化的温度范围,在外力作用下可呈塑性流动状态, 某些性质与天然树脂相似。合成树脂最重要的应用是制造塑料。为便于加工和改善性 能,常添加助剂,有时也直接用于加工成形,故常是塑料的同义语。合成树脂还是制 造合成纤维、涂料、胶粘剂、绝缘材料等的基础原料。合成树脂种类繁多。按主链结 构有碳链、杂链和非碳链合成树脂;按合成反应特征有加聚型和缩聚型合成树脂。实 际应用中,常按其热行为分为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 2、XTW 是一种新型树脂提取物,能提供比传统丙烯酸苯乙烯丙烯 腈 (ASAs) 材料高 35 倍的色泽和光泽的保持度,并且可呈现光谱中的各种颜色, 使之成为“免喷漆”材料。该树脂的应用

30、包括反光镜外壳、缝饰、内饰和栅格。由于 15 它使用了新型的具有抗老化性的聚合体结构单元,从而大大增强了其作为外饰产品的 耐侯性。做为其他应用领域,由于其耐侯性能更加优异(30 年以上老化寿命),目前 已有些国内外供应商尝试将之使用于建筑外饰材料以及航天辅件。 主要污染工序: 一、污染物产生 1、废水 1.1 生产废水 本项目生产工艺不涉及水的使用,故无工艺废水产生。 1.2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产生量估算,项目建成运营后需员工 20人,年工作日 300 天,用水量以 80L/d 人计,则用水量为 480m3/a,产污率以 0.85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408m3/a。 厂区目前不具备接管条件

31、。 2、废气 2.1 非甲烷总烃 塑料粒子受热后分子间的挤压而发生断链、分解、降解,从而产生有机废气,以 非甲烷总烃计;排放源强按照原料用量的 0.03%计算,则全年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 0.5t。经集气罩收集、活性炭过滤后由 15m 排气筒高空排放,捕集率以 60%计、活性 炭吸附率按 70%计,部分未捕集的非甲烷总烃车间内无组织排放。则非甲烷总烃有组 织排放量为 0.09 吨/年,无组织排放量为 0.2吨/年。本项目共 4条挤出线,每条线的挤 出口设置 1个集气罩,共 4个集气口合并成一个管道接入活性炭过滤装置,经活性炭 过滤后由 15米高排气筒排放(1#); 2.2 粉尘 滤料工段产生粉尘

32、,滤料机上安装布袋除尘器,粉尘经布袋除尘后在车间内无 组织排放,粉尘收集率按 99%计,则粉尘排放量为 0.15 吨/年。 混料工段产生粉尘,在每个混料机上安装吸风口,将产生的粉尘收集至密闭的 回收房,混料及收集系统均为密闭,因此基本无粉尘外排,本报告表不进行定量评 价。 上料工段产生粉尘,整条挤出线从吸料工段至挤出工段均为全密闭输送,因此 16 粉尘基本沉降在输送管道内,无组织排放量较少,本报告表不进行定量评价。 3、噪声 本项目共设 1个生产车间;声源噪声叠加后,车间混合噪声值分别约为 78 dB (A)。 4、固体废物 4.1 一般固废: 过滤杂质 滤料工段产生的杂质,则产生量约为 0.

33、75 t/a。 收集的粉尘 滤料工段及混料工段收集的粉尘,产生量约为 1.8 t/a。 生活垃圾 本项目劳动定员 20 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照 0.5kg/人 d 计算,年工作日 300 天 计,估算生活垃圾产生量 3t/a。 4.2 危险固废: 废活性炭 HW49-900-039-49:按 1kg 活性炭吸附 0.25kg 有机废气计,本项目产 生的废活性炭量约 0.84t/a。 二、 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水 防治措施 本项目无工艺废水产生;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为 408m3/a,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 预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待镇污水管网接通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排放情况 废水排放

34、去向:室内排水采用清、污分流制,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少量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附近水体,待镇污水管网接通后接 入市政污水管网。 2、废气 防治措施: 本项目共 4条挤出线,每条线的挤出口设置 1 个集气罩,共 4个集气口合并成 一个管道接入活性炭过滤装置,经活性炭过滤后由 15米高排气筒排放(1#)。 17 滤料工段产生粉尘,滤料机上安装布袋除尘器,粉尘经布袋除尘后在车间内无 组织排放。 混料工段产生粉尘,在每个混料机上安装吸风口,将产生的粉尘收集至密闭的 回收房,混料及收集系统均为密闭,因此基本无粉尘外排。 上料工段产生粉尘,整条挤出线从吸料工段至挤出工段均为全

35、密闭输送,因此 粉尘基本沉降在输送管道内,无组织排放量较少。 排放情况 采取上述措施,本项目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及粉尘的排放速率,排放浓度及无组织 排放周界外浓度限值均可以满足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 2 中 的二级标准,实现达标排放。 3、噪声: 防治措施: 高噪声设备尽量布置在厂房远离居民点一隅,能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隔声及距离的 衰减。 排放情况: 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可以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不会对当地声环境质量现状造 成改变。 4、固体废物 防治措施 过滤杂质、员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收集的粉尘可回用;危险废物收 集后送有资质单位处理。 排放情况 固体废物综合处

36、置率 100%,不直接排向外环境。 1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 处理后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大气污 染物 有组织 非甲烷总烃 0.3t/a 0.09t/a 无组织排放 0.2t/a 0.2t/a 无组织排放 粉尘 15 t/a 0.15t/a 水污染 物 生活污水 CODCr SS NH3-N TP 400mg/L,0.163t/a 300mg/L,0.122t/a 25mg/L,0.01t/a 5mg/L,0.002/a 生活污水经化粪 池预处理后作农用肥 施用,不排

37、入附近水 体,待镇污水管网接 通后接入市政污水管 网。 电离辐 射和电 磁辐射 / / / / 固体 废物 一般固废 收集的粉尘 1.8t/a 收集后回用 生活垃圾 3 t/a 环卫所统一清运 过滤杂质 0.75t/a 危险 废物 危险废物 废活性炭 0.84t/a 收集后送有资质单位 处理 噪声 本项目共设 1个生产车间;声源噪声叠加后,车间混合噪声值均约为 78 dB (A)。 其它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无 19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有组织 非

38、甲烷总烃 集气罩收集、活性炭过滤 后由 1 根 15m高排气筒 排放(1#) 达标排放 无组织 车间安装换气扇,强制 机械通风 无组织 粉尘 布袋除尘 达标排放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CODCr SS NH3-N TP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 后作农用肥施用,不排入 附近水体,待镇污水管网 接通后接入市政污水管 网。 农肥施用 电离辐射 和电磁辐 射 / / / / 固体 废物 一般固废 生活垃圾、过 滤杂质 环卫部门收集处理 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无直 接影响 收集的粉尘 收集后回用 危险固废 废活性炭 收集后送有资质单位处理 噪声 厂房内设备要合理布置,噪声设备尽量布置在厂房内远离居民点一

39、隅;在传播途 径上采取隔绝和吸收措施以减低噪声影响,车间门窗建议采用隔声门窗。 其它 无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无 20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租用已建车间,因此不存在施工期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经现场监测,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如下。 表表 15 噪声监测结果噪声监测结果 dB(A) 监测点 昼间 监测值 标准限值 东厂界 59.6 60 南厂界 59.3 60 西厂界 55.8 60 北厂界 58.2 70 居民点 51.3 60 监测结果汇总表明,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均不超标,建设项目各厂界昼间噪声符 合 GB3096-2008声环境

40、质量标准中相关标准昼间值要求,表明项目所在地附近区 域噪声情况较好。 二、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无工艺废水产生;生活污水产生量估算,全厂共有员工 20人,年工作日 300天,用水量以 80L/d 人计,则用水量为 480m3/a,产污率以 0.85计,则生活污水产 生量为 408m3/a。经预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待污水管网接通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不 排入附近水体。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影响。 三、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污染物影响预测 有组织排放;本项目共 4条挤出线,每条线的挤出口设置 1 个集气罩,共 4 个 集气口合并成一个管道接入活性炭过滤装置,经活性炭过滤后由 15米高排气筒排放

41、 (1#); 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量为 0.09吨/年。根据估算模式可计算有组织排放非甲 烷总烃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详见下表。 表表 16 有有组织排放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影响预测结果表大气污染物影响预测结果表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 D(m) 非甲烷总烃 下风向预测浓度 C(mg/m3) 浓度占标率 P(%) 10 0 0 100 0.001305 0.07 21 200 0.001487 0.07 300 0.001273 0.06 400 0.001292 0.06 500 0.001169 0.06 600 0.001009 0.05 700 0.000862 0.04 800 0.00073

42、8 0.04 900 0.000636 0.03 1000 0.000552 0.03 下风向最大浓度 0.001496 0.07 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 212 浓度占标准 10%距源最远距离 D10% Pmax10% 由上表计算结果可知,有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的最大落地浓度为 0.001496mg/m3, 相应占标率为 0.07%,最大浓度出现距离 212m,非甲烷总烃对环境影响的最大落地浓 度小于其相应标准的 10%。 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量为 0.2t/a;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 0.15 t/a。根据估算模式计算了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详见下表。 表表 17

43、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的非甲烷总烃大气污染物影响预测结果表大气污染物影响预测结果表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 D(m) 非甲烷总烃 下风向预测浓度 C(mg/m3) 浓度占标率 P(%) 10 0.0004696 0.02 100 0.003402 0.17 200 0.003202 0.16 300 0.002758 0.14 400 0.002105 0.11 500 0.001613 0.08 600 0.001265 0.06 700 0.001018 0.05 800 0.000844 0.04 900 0.000712 0.04 1000 0.000611 0.03 下风向最大

44、浓度 0.00343 0.17 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 93 浓度占标准 10%距源最远距离 D10% Pmax10% 表表 18 无组织排放的粉尘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影响预测结果表影响预测结果表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 D(m) 非甲烷总烃 下风向预测浓度 C(mg/m3) 浓度占标率 P(%) 10 1.68E-06 0 22 100 0.006436 0.72 200 0.005629 0.63 300 0.005241 0.58 400 0.005259 0.58 500 0.004872 0.54 600 0.004278 0.48 700 0.003699 0.41 8

45、00 0.003208 0.36 900 0.002803 0.31 1000 0.002466 0.27 下风向最大浓度 0.006453 0.72 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 96 浓度占标准 10%距源最远距离 D10% Pmax10% 由上表计算结果可知,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粉尘的最大落地浓度均小于其相 应标准的 10%。 因此,本项目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周围大气环境功能。 (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表 17、18的计算结果,本项目非甲烷总烃、粉尘在厂界范围内无超标点,即 在项目厂界处,污染物浓度不仅满足有组织排放厂界浓度要求,同时已达到其质量标 准要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

46、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 护距离。 (3)卫生防护距离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为非甲烷总烃、粉尘。项目产生的废气量较少,经计算厂 界浓度低于标准排放,可不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项目产生的废气排入到大气环境中 不会降低周围环境空气的功能级别,周围大气环境功能可维持现状。针对本项目的无 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为: Dc m c LrBL AC Q 5.02) 25.0( 1 式中, m C标准浓度限值,mg/Nm3 L 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指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生产区、 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的距离,m; r 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

47、元等效半径,m 23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 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构成类别从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 13201-91)表 5 中查取; c Q 无组织排放量可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卫生防护距离所用参数和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表 19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表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表 面源 名称 污染物 名称 平均风 速(m/s) A B C D Cm (mg/Nm3) R (m) Qc (t/a) L (m) 挤出车间 非甲烷总烃 2.5 350 0.021 1.85 0.84 2.0 5 0.02 0.241 滤料车

48、间 粉尘 2.5 350 0.021 1.85 0.84 0.9 5 0.02 0.531 计算结果可知,并根据 GB/T 13201-91 规定,卫生防护距离在 100m 以内时,级 差为 50m。所以本项目生产车间污染物的卫生防护距离均为 100m,目前该卫生防护距 离范围内无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今后,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点 不得在该项目周围 100m 范围内建设。 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过滤杂质、员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收集的粉尘可回用;危险废物收 集后送有资质单位处理。固体废物经以上处理,处置率 100%,不直接排向外环境,对 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24

49、“三同时三同时”验收监测计划验收监测计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本项目应在试生产阶段申请环保部门进行“三 同时”验收,具体实施计划为: 建设单位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申请试生产。 建设单位请环境监测部门对正常生产情况下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浓度进行监 测。 建设单位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申请“三同时”验收。 表表 20 “三同时三同时”验收一览表验收一览表 类别 污染源 污染物 治理措施 效果 完成时间 废水 生活污水 CODCr SS NH3-N TP 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 预处理后作农用肥施用,不 排入附近水体,待镇污水管 网接通后接入市政污水管 网。 农肥施用 与建设项目 同步实施 废气 有组织 非甲烷总烃 集气罩收集、活性炭过 滤后由 1根 15m高排气筒 排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