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2642.doc.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43310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2642.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2642.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2642.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2642.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2642.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2642.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2642.doc.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留庆新横街住宅综合楼新 建荔湾区黄沙大道留庆新横街10-20号广州羊城铁路集团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市南岭铁路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约2000202491115859871024985.251.825大坦沙西航道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穗规建发字(2000)第454号240项目名称: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常平镇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 编制日期:2015年9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

2、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该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题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3、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建设单位常平镇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 法人代表梁煜光联 系 人具战波通讯地址东莞市常平镇还珠沥桔园一街1号侧联系电话13790539618传 真/邮政编码523560建设地点东莞市常平镇土塘村、九江水村(北纬22 5726.34,东经1140209.65北纬22 5735.27 ,东经1140337.35)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A4、防洪治涝工程占地面积(平方米)36396.9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8354.4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6.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32%评价经费(万元)

4、1.0预计投产日期2017年9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来源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位于东莞市常平镇土塘村、九江水村,是一项集防洪、排涝等综合利用效益为一体的水利工程。由于土塘、火车东站片区内排涝系统不尽合理及排出口受下游仁和水水位顶托等原因,导致站区周围经常性发生涝灾。为解决土塘、火车东站片区内涝整治问题,需建设新白沙埔排站工程及配套新白沙埔排渠,将片区中现状排入仁和水的涝水通过调水渠引至新白沙埔排站排入石马河,以增加该片区排涝的另一个通道,实现该区域的排涝安全。因此常平镇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 提出了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方案。为完善工程报建程序,受常平镇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委

5、托,江苏圣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相关规定,本建设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选派环评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并收集了有关资料,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文件的相关规定,编制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工程内容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位于常平镇土塘村、九江水村,起于金杯路与环常南路交汇处,终于新白沙埔排站(北纬22 5726.34,东经1140209.65北纬22 5735.27 ,东经1140337.35)。项目总投

6、资8354.43万元,排涝面积5.71km2,全长2883m,包括明渠段2232m,箱涵段433m,顶管段218m。主要工程内容如下:1)桩号K0+000K1+430段:改造现有渠道,设计渠道宽度5m,基本沿现状走向布置,长度1430m;2)桩号K1+430K1+803段:新开挖渠道,设计渠道宽度5m,基本沿东深河岸走向布置,长度373m;3)桩号K1+803K1+963段:跨河调水段,采用倒虹吸型式,选用2DN2600钢管,布置于轻轨线和常虎高速路之间,长度160m;4)桩号K1+963K2+265段:新开挖渠道,设计渠道宽度5m,沿道路及鱼塘边线布置,长度302m;5)桩号K2+265K2

7、+380段:改造现有渠道,设计渠道宽度8m,基本沿现状走向布置,长度115m;6)桩号K2+380K2+567段:穿过常虎高速匝道及东深公路段,采用3DN3000混凝土管顶进穿过匝道,采用24m净宽箱涵结构穿过东深公路,长度187m;7)桩号K2+567K2+883段:改造现有渠道,设计渠道宽度8m,基本沿现状走向布置,长度316m。三、工程任务及工程级别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是一项集防洪、排涝等综合利用效益为一体的水利工程。本工程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工程级别为4级。表1 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主要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设计洪水标准P=5%相应流量m3/s60.82设计

8、洪水标准P=20%相应流量m3/s13.893治理河段长度km2.8834设计洪水标准P%55设计水位m8. 5711. 086渠道型式直立式7渠道地震动参数设计值g0.058渠道地震基本烈度度9渠道抗震设计烈度度610渠顶高程m10.1012.5011渠道长度m2883四、施工组织计划1、施工条件(1)建筑材料:本工程所需石料、砂、土料、钢材、木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均可从常平镇附近市场就近购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清淤、清表土等就近弃运到指定临时堆土场。运距平均510km。原有开挖土,优先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作为回填土;当符合填筑要求的开挖土方不够时再外购土方回填。(2)施工用水用电:施工用水可就近

9、采用自然水体。项目沿线有供水管网、供电管网和通信网络分布,可满足工程用水用电等需要。生活用水、施工用电、生活用电、通信网络可由沿线就近接驳。(3)交通运输:项目位于东莞市常平镇,沿线施工交通便利,可分别通过九江路、塘边路、新园路以及石马河现状堤路直达各项目建设场地。工程所需的砂、石、水泥、钢材、商品混凝土等主要建筑材料可以就近由常平镇市场购买,运距为510km。2、施工导流本工程施工期为一年,施工时间为枯水期,内河涌来水量较小,适宜水下工程建设。加上主干渠多在现状地面上开挖新建,施工期排水可以通过原有渠道和鱼塘进行施工导流,基坑排水需要用抽水机抽排。3、主体工程施工本工程项目主要施工种类包括土

10、方开挖、土方回填、地基处理、金属结构施工、混凝土浇筑等。土方开挖采用1m3挖掘机挖、装土,5t10t自卸汽车运输至堆渣场堆放。土方回填采用1m3挖掘机自料场挖、装土,5t10t自卸汽车运输至回填工作面卸料,18T压路机平土碾压密实,边角部位辅以人工摊铺,蛙式夯实机夯实。表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名称规格单位 数量挖掘机lm3辆4装载机23 m3辆4自卸汽车5 10t辆10灰浆搅拌机0. 2 m3辆2推土机T140T200辆3压路机重量1215t辆1汽车起重机5t30t辆2砼振捣器台8水泵潜水式100150台4回旋钻机直径1500mm 以内台1液压千斤顶起重量200t台24、施工总布置本工程周围施

11、工场地较开阔,根据实际地形,排站站址附近一大块空地可以临时征用布置作为施工工棚、施工仓库、钢筋加工厂、模板及工具材料堆放。本工程临时生活房屋建筑面积1200m2,施工仓库1200m2。5、施工总进度本工程安排预计从2016年9月开始施工准备,至2017年9月底完工,总工期12个月。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故不存在原有环境污染问题。项目平面四置图示意图:常平镇新白沙埔排站配套排渠工程位于常平镇土塘村、九江水村,项目沿线现状以居住区、工业区为主。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项目卫星示意图详见附图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

12、、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常平镇地理坐标为北纬225838东经1135918,全镇面积108平方公里,下辖33个村(社区),户籍人口7.2万人,总人口40余万人。西北部距莞城33公里左右、可接广州,南部靠近深圳、香港,处于珠江三角洲广深经济走廊的黄金地段,同时有国家铁路主干线京九铁路及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在此交汇,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东与桥头、谢岗为邻,南与樟木头、黄江镇相接,西与大朗、东坑毗连,北与横沥、企石接壤。境内东有石马河,西有寒溪水。二、气候气象常平镇临近南海,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南风,冬季盛行东风和北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

13、春。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14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全镇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97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7.6%。三、水文、植被常平镇区域属珠江流域东江水系,流经本镇的河流东有石马河,中有仁和水,西有寒溪河。三条河流都为南北走向,流入东江,河流交错,形成埔田地区。镇中鱼塘、水塘较多,但规模较小。地表水资源丰富,而地下水水资源十分有限,并受海水咸潮影响。本区植被主要为亚热带、热带的树种。区内天然植被已破坏殆尽,现主要分布的多为近年绿化的树种,也有一些残存的次生林,次生植被类型主要为马尾松和桉树林;主要的人工植被包括各种类型的果园、绿化植物和各种农作物等,农

14、作物主要有水稻、蔬菜、荔枝、龙眼、橙柑桔等等。四、地形地貌常平镇地处东江南部泛洪区,寒溪流域的南段, 石马河北段之西部。东南角连绵起伏的山岭,形成丘陵地带;西北部寒溪水穿贯其间,河涌交错,形成埔田地区。地势东南高而西北底,西部北侧岗地连片。境内石马河、仁和水、寒溪水跟山势走向基本一致,为南北走向。镇内主要地层分布为下古生界石英片岩和下朱罗纪砂页岩。除东南部山岭起伏、岩石遍布,属花岗岩外,其余均属砂岩、页岩。埔田地区是河流冲击层,耕作层深,属黏土类,适宜种植水稻;山坑田为沙壤土,铁锈水较多;其余为沙泥适中的坑田和涌边田;旱地和山地多为红壤、赤红壤、黄壤石质土。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

15、化、文物保护等):常平镇位于东莞市东部,地处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全镇面积103.3平方公里,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中国最佳物流名镇”、“中华餐饮名镇”、“国家卫生镇”和“全国文明镇”。2013年辖31个村、2个社区。年末户籍人口7.57万人,常住人口50余万人。常平镇是大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的交汇处,是全国唯一设有两个大型客运站和一个国家一类铁路口岸的镇,两个火车站日停靠列车344趟,年进出旅客近2000多万人次。2013年,常平镇生产总值200亿元,比上年增长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445元,增长9.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33.59亿

16、元,增长1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7亿元,增长7.4%。外贸出口额46.57亿美元,增长17.65%;实际利用外资1.38亿美元,增长1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5亿元,增长10.07%。2012年获全市镇街年度考核综合奖第三名、转型升级奖第二名、“三重”建设奖第四名,并获“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专业镇”、“广东省诗词之乡”等荣誉。2013年,常平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三重”建设扎实推进。常平环保专业基地、常平中学初中部等6个市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累计投资3.83亿元,基本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光电产业集聚区建设顺利开展,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光电产品检

17、验检测中心和光电产业教育培训中心,完成“常平光电产业基地”的选址和工作方案。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展“揽月”行动,在日本东京、上海等地举行一系列招商活动。全年接洽项目46个,引进普洛斯现代服务产业园、卡琳娜机器人生产制造等10多个优质工业项目。推进汽贸城建设,成功引进宝马、凯迪拉克、大众、通用等著名品牌汽车4S店,汽贸城档次逐步提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序开展。全年新增来料加工转法人企业53家,加工贸易企业注册境内外商标126个;新增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8宗,投资额同比增长56.8%;加工贸易新兴产业企业投资额增长72.56%。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以5000万元产业扶持专项资金为依托,积极引导和鼓

18、励企业自主创新,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6家、市民营科技企业10家,新增省名牌名标4个、外资企业研发中心16个,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36项,申请专利934件,授权专利852件,授权量同比增长60.1%。2013年,常平镇投入近4亿元推进城市五项升级工程,提升城市品位。推进路网建设。建成X239跨铁路桥、环常南路、新城大道北段、振兴西路、常田路、港建路、物丰路、物流大道等一批道路,建成里程11.24公里;配合省市推进莞惠城际轨道常平段和从莞高速常平段的建设,保障项目顺利开展。推进水利建设。完成仁和水堤围综合整治工程、桥沥水堤围达标工程、白石岗矮桥工程、沙湖口排站等水利工程;木槎

19、湖桥工程、镇湖桥工程、田尾排站工程、仁和水元江元桥工程等一批在建水利工程有序推进;新桥排站常平大道配套主排渠工程完成设计。优化城市环境。建成绿道6.1公里,新增道路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完善常平公园山顶绿化、雕塑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体育公园建设和旗岭公园登山径升级改造前期工作;完成10个主要路口升级改造,完善一批道路灯光、文化墙、标志标线等设施;开展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专项清理,整治禽畜养殖业污染;整治“六乱”行为,改善市容环境。2013年,常平镇坚持把民生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加强社会保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合

20、共76万多人次,发放新社保卡;稳步推进住房公积工作,累计缴存人数22491人,覆盖率达10.99%;加强就业创业帮扶,发放950.12万元就业补贴资金,解决720名群众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9.66%;加大扶贫力度,安排4900多万元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和市内市外扶贫工作,扶贫“双到”工作成效明显。强化教育惠民。投入18744万元推进教育工作;常中初中部、中心小学、板石小学新校、黄水职中综合大楼等工程加快推进;振兴中学宿舍楼、木棆小学和土塘小学C级校舍重建等工程全面完成;开展积分入户工作,招收533名新莞人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中高考成绩继续创新高,中考平均分超市25.32分,高考上线率达到96.

21、8%。坚持文化育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第九届“欢乐常平”商贸旅游文化节、镇歌合唱大赛、第四届师生才艺节、时尚女性才艺大赛、东莞市青少年学生机器人竞赛、常平体育节等系列文娱活动,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加强体育事业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月”“体育进社区”等活动,取得2013年全市篮球联赛男篮亚军、女篮季军以及全市首届公务员男子篮球赛冠军的好成绩;开展常平城市形象标识征集活动,常平成为东莞首个“广东省诗词之乡”。此外,基本完成向社会承诺的十件实事,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消防和安全生产管理。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事业,双拥优抚、人口计生、统计、审计、档案、科普法普、外事侨务、统战等各项工

22、作都取得了新进步。主要编制依据及环境功能属性主要编制依据:u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执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6月29日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令第253号;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23、2.1-2011)、(HJ2.2-2008)、(HJ/T2.3-93)、(HJ2.4-2009)、(HJ19-2011);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发第21号令)。u 地方政策、法律、法规1、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粤发改产业【2008】334号);2、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2年7月26日第二次修正);3、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4、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粤环函【2005】111号;5、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东府【2009】5号;6、东莞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年本);7、

24、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8、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9、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10号;10、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2238号);11、关于发布广东省高危废物名录的通知(粤环2008114号);12、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粤环201134号);1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粤府函【2014】270号);14、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项目差别化环保准入实施意见的通知(东环2014190号)。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项目

25、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如下表所列:表3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项 目内 容1水环境功能区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属类水域,根据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粤环201313号)、东莞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东环2013140号)及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监测数据,石马河近期控制目标为类,即近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根据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5-2020),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根据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5-202

26、0),项目所在地属2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名胜保护区否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8 是否属煤气管道范围否9 可否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是否环境敏感区否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位于常平镇,属于埔田片区,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如下表(除污染指数外,单位为mg/m3)。表4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结果一览表测点SO2NO2PM10PM2.5埔田片(年均浓度值)0.025 0.050 0.067 0.0

27、46 评价标准(年平均)0.060.040.070.035污染指数0.42 1.25 0.96 1.31 由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埔田片区的空气监测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中污染因子除SO2、PM10年均浓度值达标外,NO2、PM2.5年均浓度值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监测数据表明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一般。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纳污水体为石马河,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东莞市2013年度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参考周边水体常平镇石马河,监测结果如下表。表5 水质质量监测及评价结果一览表河流水质控制目标水质类别达标状况主要超标项目/超标倍数石马

28、河氨氮小于3mg/L,其余达类劣V不达标氨氮/2.18、总磷/1.94监测结果显示,石马河水质控制目标为氨氮小于3mg/L,其余达类,水质现状为劣V类,氨氮超标2.18、总磷超标1.94,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质标准,监测数据表明该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单位于2015年8月28日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期为1天,昼夜各一次,监测结果如下表(单位:dB(A))。表6 环境噪声质量监测及评价结果一览表测点昼间夜间N153.744.0N252.543.7N355.847.2N456.545.3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区域各监测点噪

29、声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说明项目所在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好项目所在地附件周围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使项目的建设和生产运行中保持项目所在地区域原有的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保护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纳污水体的水环境质量,使其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该区域声环境质量,使其

30、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类水质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执行二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执行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 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2. 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浓度监控限值;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

31、B12523-2011)昼夜间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本工程为非污染类项目,故不涉及总量控制问题。1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项目建设过程如下:施工准备基坑开挖锚杆支护箱涵及管道施工墙身及顶板施工回填石粉冲实扫尾、竣工验收沉降缝处理及涵身防水层施工基础处理垫层换填及砼垫层图1 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主要污染工序:本项目建设实施工程中主要的污染来自施工期,施工过程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场区生产生活废水、施工扬尘、清淤恶臭、施工机械噪声和工程弃渣等固体废弃物。一、施工期污染1、水环境污染源分析本项目施工期排水分为施工作业废水、机械设备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三大

32、类。(1)施工作业废水1)围堰设置及拆除造成水体浑浊本项目排渠施工需进行围堰设置及拆除。在进行临水侧钢板桩围堰设置时,会对河底底泥产生扰动,使局部水域的悬浮物浓度升高;围堰临水钢板桩和内侧砂包拆除过程中也会引起河底底泥产生扰动,导致局部水域的悬浮物浓度升高。根据类似工程调查,围堰设置或拆除过程中悬浮物浓度可达220mg/L,影响范围主要为围堰100m附近水域。2)基坑降排水围堰设置基坑降排水主要为雨水积水造成,不属于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SS浓度可达100mg/L,沉淀后基本不含污染物,排放水体对水质影响不大,根据同类施工经验,估算本项目基坑渗水量约50m3/d,拟将该部分排水经基坑坡

33、脚的排水沟汇入集水井,再由离心泵抽排至基坑外排渠。整个施工期基坑排水量约9000m3。3)混凝土拌合和养护废水根据工可报告,除少量砼垫层现场搅拌以外,施工中大部分使用商品砼,故产生的废水较少。施工中需现场拌合混凝土大约为295m3,根据有关资料分析,生产1m3混凝土产生的废水0.35m3,所以混凝土拌合及养护废水产生量为103.25m3。(2)机械设备冲洗废水机械设备冲洗废水主要以悬浮物和石油类污染为主。本工程施工使用的机械为挖掘机、吊车等机械。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清洗1台运输卡车用水0.51.0m3,按施工期每天使用10台计算,则机械清洗废水一天最大产生量为10m3/d。主体工程施工期为6个月

34、,总废水量为1800m3。(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量本项目施工期人员高峰时人数为150人,施工现场日平均施工人数为80人,总工期为12个月,施工人员日产污水量按120L/人d 计,则施工现场日均生活污水产生量为9.6m3/d 计,则整个施工期废水产生总量为3456m3。主要污染物浓度约为CODcr 250mg/L、BOD5 150mg/L、SS 150mg/L、氨氮25mg/L。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2、大气污染源分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是施工扬尘、施工机械燃油废气、淤泥恶臭。扬尘的主要成分是TSP,扬尘分施工扬尘和道路运输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

35、土方开挖、施工现场物料装卸、堆放以及施工现场混凝土拌合等过程中。道路运输扬尘来自于施工机械和车辆的往来过程。扬尘排放方式为间歇不定量排放,其影响范围为施工现场附近和运输道路沿途。施工机械燃油废气的主要成份是非甲烷总烃和NO2。主要来自于运输车辆和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其影响范围是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沿途。排渠清淤过程中散发恶臭,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3、噪声污染源分析项目施工期间主要的噪声源是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运输车辆通常以卡车为主,其噪声源强在90dB(A)左右,属于线状污染源,对沿途道路两侧影响较大;施工现场主要噪声源为泥泵、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混凝土灌装机等施工机

36、械。这些噪声源多为施工机械震动性宽频带声源。这些机械设备运行时距声源1m的噪声值在80100dB(A)。这些机械产生的噪声属间断性非稳态噪声,若不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将会对周边声环境产生较大影响。4、固体废物处置本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弃土弃渣、建材废料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1)弃土弃渣:本项目土石方总开挖量为22.6万m3、总回填量为17.4万m3、外弃土方5.2万m3、无外购土方。外弃土方运至项目区南侧低洼地回填。(2)施工废料:施工现场的固体废料包括废钢筋、废石料以及混凝土残渣等。其中废钢筋可进行回收再利用,其他建筑残渣需进行外运处置。按施工期工程量和施工建

37、材用量估算,其废料产生量约为1500m3。(3)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主要为餐饮垃圾和塑料、纸质包装垃圾,其产生量通常按0.5kg/人d,施工现场人员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其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本项目施工期日均施工人数为8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0kg/d,整个施工期12个月中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4.4t。二、运营期污染源由于本工程配套排渠整治为片区内河涌整治,加固完成后不再新增管理机构、定员编制,建成后由常平镇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负责管理,业务上接受市水务局指导,故运营期无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18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

38、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扬尘TSP 少量少量施工机械燃油废气NOX、SO2、CO、HC少量少量淤泥恶臭H2S、NH3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作业废水SS少量少量机械设备冲洗废水SS石油类少量少量施工人员生活污水3456m3CODcr250mg/L0.864t/a60mg/L0.207t/aBOD5150mg/L0.518t/a20mg/L0.069t/aSS150mg/L0.518t/a20mg/L0.069t/aNH3-N25mg/L0.086t/a8mg/L0.028t/a固体废物施工期土方开挖弃土弃渣5.2万m3部分回填于本项目,部分外运常平镇其他工程施

39、工建筑施工废料1500m3运至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14.4t环卫部门处理噪声施工期噪声设备挖掘机、压实机、打桩机、运输车辆、装载机等施工机械设备等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标准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的影响,项目在施工开挖过程中,会造成地面裸露,加剧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但该影响只限于施工期,而且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本项目在施工期对城区植被无影响。本工程建设区域无自然风景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工程的施工不会对其造成影响。项目运营过程中,无污染物外排。通过施工管理和强化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则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40、可接受的。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废水主要由施工作业废水、机械设备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三部分组成。(1)施工作业废水施工作业废水包括有围堰设置及拆除造成水体浑浊、基坑降排水、混凝土拌合和养护废水。施工作业废水以悬浮物污染为主,对混凝土拌合及养护废水拟在场区内设沉砂池,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的施工废水回用于施工场区,不能完全利用的经以上处理措施处理后排至项目排渠。(2)机械设备冲洗废水施工现场中机械设备在清洗时会产生少量含油污水,机械设备冲洗废水拟在场区内设隔油沉淀池处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场区施工场地降尘及运输车辆行走路线洒水处理,不会对周边水体水质产生

41、影响。(3)生活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产生量为9.6m3/d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约为COD、BOD、SS、氨氮和动植物油等。其污染排放浓度为CODcr 250mg/L、BOD5 150mg/L、SS 150mg/L、氨氮25mg/L。施工人员租赁当地居民的住房,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对周边的水环境影响较小。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范围小,仅限于施工场地,时间短。施工期大气污染物包括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燃油废气。施工机械燃油废气产生于运输车辆和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1)施工机械燃油废气工程开工后,作业机械有载重车、柴油动力机械等燃油机械和运输卡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SO2、

42、CO、NO2、CmHn和烟尘等。由于施工机械数量少且较分散,施工区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排放废气中的各项污染物能够很快扩散,不会引起局部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加之废气排放的不连续性和工程施工期有限,排放的废气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2)扬尘施工过程中扬尘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施工现场扬尘尤其是在风力较大和干燥气候条件下较为严重。施工扬尘主要产生在以下环节: 施工机械挖土时的扬尘; 施工弃土堆放时产生的扬尘; 运输、装卸过程中的扬尘; 场地的扬尘。根据类比调查,施工工地内TSP浓度约为1.41.7mg/m3。下风向50m距离TSP浓度约为0.750.85 mg/m3,低于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

43、值(DB44/27-2001)中规定的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 mg/m3);下风向100m距离TSP浓度约为0.550.68 mg/m3,150m距离TSP浓度约为0.410.47 mg/m3。在施工区内的TSP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存在一定的影响,施工扬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抑制,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显著的影响。(3)疏浚恶臭恶臭强度是以臭味的嗅觉阈值为基准划分等级的,恶臭强度划分为6级。对恶臭的限制要求一般相当于恶臭强度2.53.5级,超出该强度范围,即认为发生恶臭污染,需要采取措施。清除底泥时,沟床附近空气中的H2S、NH3等浓度将增高产生恶臭。恶臭气味主要是由于含有机物腐殖的污染底泥,受到扰动引起恶臭物质的无组织状态释放。通过类比分析可知,本项目在疏挖过程中在河岸边会感到的臭味;距岸边30m之外可达到2级强度,有轻微臭味,低于恶臭强度的限制标准(2.5-3.5级);50m之外基本无气味。本项目排渠疏浚段有居民点分布,排渠疏挖过程中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也随之消失。为避免清淤底泥产生恶臭影响,施工单位应通过控制施工作业时间,加快排渠清淤进度,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空气敏感点的影响。3、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来自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