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常见疾病护理医学幻灯片.ppt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043481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儿常见疾病护理医学幻灯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婴儿常见疾病护理医学幻灯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婴儿常见疾病护理医学幻灯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婴儿常见疾病护理医学幻灯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婴儿常见疾病护理医学幻灯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儿常见疾病护理医学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儿常见疾病护理医学幻灯片.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常见疾病护理,1,呼吸道疾病,2,大多由病毒引起,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少数为细菌,链球菌、 葡萄球菌等 是鼻、咽、喉部位的炎症 包括:鼻炎、咽炎、 扁桃腺炎、喉炎、 附近的淋巴结炎、副鼻窦炎 诱因:着凉、过热、疲劳、 过分紧张,3,症状:突然起病,病情有轻有重 发热、喷嚏、流涕、咳嗽、鼻塞、咽痛、 伴有全身症状:精神差、纳差、关节酸痛等 有的病毒还可引起腹泻,例埃克病毒、柯萨奇病毒 有的小儿高热引起高热惊厥 感染蔓延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 通过血液循环播撒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 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炎、心肌炎,4,治疗:对症治疗 1.休息、多饮水、空气新鲜 2.使

2、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中药、祛痰药 3.使用退热药,(热度高于385C) 4.物理降温:冷毛巾敷、冰袋、酒精擦浴、温水浴 5.抗病毒药,必要时用抗菌素 6.吃易消化的饮食,流质、半流质 7.注意观察小儿的呼吸、脉搏 新生儿和小婴儿注意有无并发支气管炎和肺炎 8.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炎,保持鼻部的通畅,5,急性扁桃体炎 明显的扁桃体肿大、充血,腺窝内有分泌物,大多咽后壁和颚弓充血。,6,急性喉炎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声嘶、 犬吠样的咳嗽 (空音) 吸气性呼吸困难 喉梗阻,7,并发副鼻窦炎 鼻塞、流脓涕、头痛 急性发作有发热,8,上感没有得到控制,向下延伸,则发展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感冒咳

3、嗽治疗不愈,咳嗽加剧,干咳转为有痰音的咳嗽,再是黄色脓性痰 小儿食欲不振,精神差 医生检查肺部有干罗音和粗、中的湿罗音,9,10,治疗:1.休息 饮食均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同 2.根据医嘱用药,注意观察呼吸、面色。 3.不易咳痰的婴儿可以使用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帮助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4.经常变换小儿睡眠的体位,不使痰液淤积在一个部位,有利于排出。,11,哮喘性支气管炎 原因:感染 过敏 伴有有哮喘的支气管炎,发热、咳嗽、喘息, 见于3岁前小儿,常因感冒诱发, 大多在学龄前停止发作,少数可发展成哮喘。 医生检查:肺部有大量的哮鸣音 治疗:除了支气管炎的治疗外止喘、吸氧,12,哮喘:过敏引起,突然

4、发作,以喘为主,反复发作 气急明显,吸气困难 二肺布满哮鸣音 过敏体质: 湿疹 毛细支气管炎 过敏性鼻炎 哮喘性支气管炎 哮喘,13,护理: 1.室内温度合适。 2.寻找过敏原,作观察记录。 3.避免养小动物,避免接触绒毛玩具、地毯、尘埃,避免花粉及某些过敏的食物。 4.注意清洁卫生,防止螨虫寄生。 5.儿童运动量合适,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紧张而诱发哮喘。 6.备用相关药物,学会使用喷雾器,以便急性发作时使用。,14,肺炎 病原体:细菌性、病毒性、霉菌性、吸入性、支原体 小儿常见于支气管肺炎 大小儿和成人大多是大叶性肺炎 一般症状:发热、咳嗽、呕吐、 精神萎、烦躁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快、浅表 唇

5、周青紫、鼻翼煽动、三凹症 诊断:肺部听到细小湿罗音,15,16,护理: 1.根据医嘱使用抗菌素和其它药物 2.退热、镇静、止咳、给氧 3.环境安静、室内空气流通、合理使用空调。 4.卧床休息、补充水分、流质、半流质饮食, 补充维生素。 5.经常体位变换,枕头稍高或半卧位,有利 于分泌物排出,减轻肺部淤血。 6.观察小儿的呼吸,如果出现气急、口唇青紫、鼻翼煽动应立即送医院。,17,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增强小儿体质,合理营养,加强户外活动,使机体的耐寒和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 2.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被动吸烟。 3.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不过多穿衣。 4.小儿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5.易出汗的儿

6、童应及时擦干汗水。 6.大人感冒需带口罩接触婴儿。 7.注意治疗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 8.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经常洗手,不抠鼻、吃手。,18,19,预防呼吸道感染,不去公共场所,经常开窗,户外活动体格锻炼,及时擦汗,增减衣服,患者带口罩,多喝水,室内禁烟,20,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含水量增多, 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 原因: 1.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肠道病毒引起,在秋季由“轮状病毒”感染的为秋季腹泻。 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 细菌性腹泻:痢疾杆菌、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都可引起。 大便次数多,有粘液脓血。 肠道外感染的疾病也会引起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喂养不当,着凉引起

7、 大便次数多,稀糊状,水样 3.长期应用抗菌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霉菌性肠炎。,21,1.腹泻:大便次数多,有时达十几次至几十次,稀糊状、水样、脓血样。 2.发热 3.呕吐 4.精神萎 5.轻度腹泻:无脱水和电介质紊乱 中度腹泻:引起轻度的脱水和电介质紊乱 重度腹泻:重度脱水和电介质紊乱,22,脱水和电介质紊乱: 小儿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口舌干燥、眼窝下陷、皮肤弹性差 严重时:精神萎靡、烦躁、嗜睡、面色苍白、哭无泪、尿少、 眼窝明显下陷、皮肤弹性极差,23,24,1.要预防脱水,在没有脱水的情况时就给口服补液盐。 2.小儿发生腹泻后的饮食: 母乳喂养:缩短母乳喂哺的时间,稍延长喂养间隔时间

8、 人工喂养:可用米汤或水稍微稀释喂养12天,待腹泻好转即转为正常饮食 3.记录大便形状和次数 4.注意臀部皮肤护理,预防红臀发生 5.小儿病情加重立即送医院 6.不滥用抗菌素,25,1.提倡母乳喂养 2.合理添加辅助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 4.加强体格锻炼,增加免疫力,26,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症状 疼痛的程度和病情并不一致 二岁以上小儿会自述,小婴儿以哭吵表示,家长必需仔细观察 常见的原因有: 肠绞痛 胃部疼痛 肠虫症 急性阑尾炎 肠套叠 急性胃肠炎,27,原因:不太明确 与饮食有关:过度喂养、饥饿、吞入空气。 与小儿的神经类型有关 排便前发生肠绞痛 症状:一般在出生后24周出现,5个月左右好

9、转,经常在一天的同一个时间发生; 发作时:突然哭闹、面色潮红、双腿卷曲、双手握拳、腹胀、脚冰凉,排气或排便后好转,发作23小时。,28,不要摇晃婴儿 将婴儿俯卧在成人的双腿上,轻轻抚摸背部,同时注意小儿的面色,时间。 在小儿的腹部放置热水袋,注意不要烫伤。 将小儿放在摇篮中,轻轻摇晃,或给予安抚奶嘴。 用开塞露通便。(讲述开塞露通便的方法),29,腹痛反复发作,疼痛时间饭前、饭后或吃饭间 部位:中上腹、脐周 同时有食欲不振,嗳气、泛酸、呕吐等症状 需进一步作胃镜检查,30,由蛔虫在肠道过度蠕动,刺激肠道引起痉挛疼痛,目前由于注意个人卫生,城市中肠虫症 较少见。 症状:突然腹痛,疼痛部位不定,痛

10、时喜欢揉按,反复发作,发作后活动如常 小儿消瘦,多食易飢,生长发育差 大便中可发现蛔虫,化验找到虫卵 治疗:驱虫治疗 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31,32,多见于412岁的儿童,婴幼儿不多见 早期腹痛不明显,轻微 先是脐周疼痛,再转到右下腹部,(转移性腹痛) 伴有发热、呕吐、腹泻 小儿阑尾炎的特点:腹痛不典型、右下腹压痛不明显、容易穿孔,形成腹膜炎,33,34,多见于6个月足有的小儿(410个月) 起病急,阵发性哭闹 腹痛 呕吐 便血,大便呈果酱样 腹部可摸到香肠样套叠样的肿块 不能盲目按揉腹部,35,36,胃窦炎 胃溃疡 急性胃肠炎 上感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37,1.了解有无其它伴有的症状:

11、如呕吐、发热、腹泻、大便以及一般情况等 2.了解以往病史 3.不要在没有确诊腹痛原因时给予服止痛药物,热敷、按揉腹部 4.最好的方法是就医,38,呕吐是一种症状,要搞清呕吐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喂养不当:吃奶过急,奶头过大,吃奶前哭吵,吸入空气 生理性呕吐:由于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发育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呕吐会好转 病理性呕吐:伴有其它症状,大多数的疾病都会引起呕吐,例如:发热、腹泻、咳嗽、发热、消化道畸形等 喷射性呕吐见于颅内疾病,39,呕吐的处理: 正确的喂奶姿势 喂奶后可把婴儿竖抱起,靠在肩上轻轻拍其背部,让打嗝几下,再放下,不要多翻动。 发生呕吐,将婴儿的头部转向侧面,防止呕吐

12、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 不明原因的呕吐应立即去医院。,40,儿童铅中毒的来源,1.汽车尾气 2.儿童玩具 3.油漆 4.来自铅中毒的母体乳汁 5.劣质化妆品会含铅 6.被铅污染的饮用水 7.常用陶瓷器皿中的铅,儿童铅中毒的表现,1. 脾气暴躁、爱发脾气 2. 多动症 3. 注意力不集中、反映迟钝 4. 攻击性强 5. 啃手指、逃学、旷课等 6. 生长发育迟缓、微量元素缺乏等 7. 易患感冒、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等,避免铅中毒的方法,(1)避免到含铅高的区域活动 (2)注意生活周围的污染源 (3)及时注意对婴幼儿智力的影响 (4)注意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 (5)坚持饭前洗手,44,小儿常见的传染病

13、 1.呼吸道疾病: 麻疹、水痘、猩红热、百日咳、风疹、 幼儿急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手口足病 2.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 3.虫媒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45,微生物基础知识与消毒隔离,微生物: 1.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在显微镜下放大几百倍至几万倍才能看到,自然界和人体内广泛存在。 2.有的对人体有益,例:酵母菌、乳酸菌 有的对人体有害,可以致病,称病原微生物 3.微生物分为: 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螺旋体、真菌,46,细菌的构造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浆 荚膜 鞭毛 芽孢 常见的致病细菌: 葡萄球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 肺炎球菌 链球菌 百日咳杆菌,

14、47,病毒(VIRUS) 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单一核酸体 具有高度的寄生性 常见的病毒: 例:流感病毒 轮状病毒 肝炎病毒,48,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强 易感者:未进行过麻疹疫苗接种的人群 潜伏期:1014天 传染原:麻疹患者 病后终身免疫,49,症状:先是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咳嗽 流涕 喷嚏 流泪 口腔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 发热第4天开始出疹 出疹顺序:耳后发际,再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 皮疹开始为淡红色的斑丘疹,逐渐皮疹增多,融合成不规则形状,疹子与疹子之间可以见到正常皮肤,皮疹出齐后颜色为暗红色 在出疹期间:发热可达3940C,精神萎,面部浮肿,流涕流泪,眼分泌

15、物多,称为“麻疹面容” 大约5天后疹子按出疹顺序消退,脱屑,色素沉着 呼吸道感染症状好转,病程1014天,50,51,并发症:肺炎 脑炎 喉炎 年龄愈小并发症的可能性愈大 护理: 1.在家隔离 有并发症的住院隔离,并延长5天 2.保持室内经常通风,空气新鲜,避免着凉。 3.给于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食物,水分充足。 4.保持眼、耳、鼻、口腔的清洁,温热水洗脸,抗菌素眼药水滴眼。 预防:计划免疫:按时进行麻疹疫苗的接种 不接触麻疹患儿,52,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易感者:儿童至成人 一岁以下少见 34岁高发 成人患病为带状疱疹 潜伏期:1421天 症状:发热 轻微的呼吸道感染症状

16、 发热后1天出疹,先是斑疹,逐步转变为丘疹、疱疹,最后结痂,皮疹分批出,所以在皮肤上可以见到4种不同类型的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 皮疹为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 病期12周 皮疹消退不留有痕迹,53,54,并发症:水痘脑炎 肾炎 护理:在家隔离 休息 多饮水 食物清谈 皮肤清洁 避免手抓 预防:水痘疫苗接种 不接触患儿,55,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潜伏期:21天 幼儿、学龄儿童多见,56,症状:先有发热,伴有头痛、呕吐 12天后出现腮腺肿胀,先是一侧,再二侧 腮腺肿胀的部位:以耳垂为中心,四周红肿,边缘不明显,疼痛,吞咽困难 并发症:肾炎 脑炎 睾丸炎 护理:休息 流质半流

17、质饮食 口腔卫生 中药外敷止痛消肿,57,58,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潜伏期:14天 症状:开始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轻度发热 34天后发热消退 咳嗽加重 夜间明显 咳嗽特点:连续十几声甚至几十声的咳嗽 咳嗽后伴有吸气性的鸡鸣样的回声 面部浮肿 眼结膜出血 皮肤紫癜 舌系带溃疡 病程2个月左右 咳嗽好转 鸡鸣样回声逐渐消失,59,60,护理: 隔离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营养 吃易消化的食物 少食多餐 避免刺激性的气味(油味 烟味) 注意小儿心情愉快 根据医嘱服药(抗菌素) 咳嗽药水一般无用 预防:避免与患儿接触 预防接种,61,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

18、传播 病毒侵犯脊髓前角产生运动神经损伤和麻痹 潜伏期:14天 症状:开始为发热、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逐渐出现肌肉疼痛、肢体瘫痪、不愿抚抱、盖被等 一侧或二侧肢体 严重者留有后遗症,62,护理和预防:隔离 预防接种,63,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潜伏期:17天 易感者:37岁的儿童 症状:发热 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扁桃体肿大 发热第2天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 并发症:肾炎 风湿热 护理:隔离 休息 充分的水分 合理的营养 抗菌素治疗,64,65,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型 常见的甲型肝炎、乙型肝炎 由肝炎病毒引起,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潜伏期:甲型肝炎:42天

19、乙型肝炎:60天 症状:发热 恶心 呕吐 食欲不振 腹痛 腹泻 黄疸,66,护理:隔离 休息 合理的营养 保肝治疗 预防:饮食卫生 个人卫生 安全使用血制品 计划免疫:接种甲肝疫苗 乙肝疫苗 对肝炎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接触乙肝患者的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67,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潜伏期:17天 夏秋季节多发病 传染源:病人 带菌者 症状:高热 腹泻 脓血样大便 里急后重 腹部疼痛 严重的可发生中毒性菌痢,休克,败血症,死亡 大便化验:大量的红细胞 白细胞 脓细胞 大便细菌培养:痢疾杆菌,68,护理: 1.隔离 患儿使用的用具、餐具、便器要消毒。 2.观察小儿的病情,脉搏、呼吸、精神状

20、况。 3.饮食:半流质、流质饮食,易消化。 4.吃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5.肛门皮肤的护理,预防红臀。 6.按医嘱服用足量全程的抗菌素,不要随意停药。 预防:注意饮食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 餐饮人员要定期健康体格检查,69,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潜伏期:17天 传染源:患者 带菌者 发病季节:冬春季节 症状:高热 呕吐(喷射性) 头痛 精神萎 惊厥 皮肤上由散在的出血点 嗜睡 颈项强直 囟门饱满(囟门未闭的),70,71,护理: 1.早发现 早隔离 早治疗 居住场所进行消毒 接触儿童进行医学检疫 在医生指导下服预防药物 2.住院治疗 使用抗菌素 预防: 1.室内开窗通风,被褥勤洗晒

21、2.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3.按时接种流脑疫苗 4.流行季节儿童不去公共场所,72,由蚊子为传播媒介传播,乙脑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 有明显的发病季节,七、八、九月 10岁以下儿童多见 潜伏期:14天 症状:高热、头痛、呕吐、惊厥、嗜睡、昏迷 护理:隔离 对症治疗 降温 止惊 降低颅内压 预防:预防接种 消灭蚊子,73,由肠道病毒感染,全年发病,夏秋季节多发 传播方式:消化道传播 呼吸道传播 症状:发热 皮疹:手、脚、臀部可出现皮疹或水疱 口腔粘膜也可有水泡和溃疡 病程710天 护理:在家隔离 休息 充足的水分 发热高时用退热药 预防:饮食卫生 集体托幼机构注意室内开窗通风 加强经

22、常性消毒、晨检工作,74,75,76,77,婴儿预防接种,预防接种:也叫打防疫针、打疫苗,就是通过注射或口服等方式,使疫苗进入人体并产生抵御某些病毒细菌的能力,保护身体不得某些疾病。 为了防止传染病发生,科学家们利用已消毒或灭活体并无感染的病原体的毒素,制成各种安全有效的免疫制度。,儿童各种预防接种,儿童出生后,来自母体的抗 体逐渐消失,对各种传染病 的抵抗力降低,需实施预防 接种才能产生免疫力。为了 使儿童获得良好的免疫力, 需要科学地安排接种对象及 时间,计划接种。,国家计划免疫程序 五苗防七病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麻疹活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乙肝疫苗),出生后注射卡介苗、乙肝疫苗

23、各1针 出生后1个月注射乙肝疫苗1针 出生后2个月服用1粒小儿麻痹糖丸 出生后3个月服用1粒小儿麻痹糖丸,注射百白破三联针1针 出生后4个月服用1粒小儿麻痹糖丸,注射百白破三联针1针,出生后5个月注射百白破三联针1针 出生后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1针 出生后8个月注射麻疹疫苗1针 1.5岁-2岁注射百白破三联针1针 4岁服用1粒小儿麻痹糖丸 7岁注射卡介苗1针,麻疹疫苗1针,白破二联针1针 接种时间、次数不能随意改变。在7周岁之内还要适时复种。,婴幼儿预防接种的护理,一般反应: 是由于疫苗本身的理化特性造成的反应(发热、局部红肿、硬结)。 加重反应: 性质上仍属一般反应范畴,表现为局部和全身症状的

24、加重(恶心呕吐皮疹)。 异常反应: 与一般反应有一定联系,与疫苗的种类及接种者个体的病理生理状态有密切联系。(局部化脓、晕针、过敏),暂缓预防接种的情况及其处理,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者。 发热高于37.5,有腋下或淋巴肿大者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每天排便次数超过4次者,暂缓服用脊灰疫苗。 最近注射过白蛋白、多价免疫球蛋白者,6个星期内不应接种麻疹疫苗。 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应暂缓预防接种。 发热、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应暂缓预防接种。,不宜进行预防接种,1.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 2.神经系统疾病者。 3.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

25、先天性免疫缺陷者 4.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者。 5.罹患各种疫苗说明书中规定的禁忌证者。,夜惊,睡眠生理过程发生问题,不是做恶梦 尖叫、哭喊、翻滚、跑(看不见、听不见) 方法:抱住安抚,冷毛巾擦脸使他尽快清醒 预防:按时作息,睡前一小时保持安静,高热惊厥,过分保暖、患感染性疾病、夏天喂水不足发热 6个月-3岁 措施: 停止喂食!(挖出) 躺好,侧卧,防咬伤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能撬开) 解开衣领裤带 物理降温 就近治疗,处理婴儿发热的方法,1、衣服不穿的过多,保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2、如婴儿烧38.5,可物理降温,用小儿退烧贴,或温水擦拭,易散热的地方,项部、腋下,腹股沟

26、处,手心、脚心、额头等。 3、超38.5发烧,吃泰诺林,0.2-0.5ml,超39采取送医院。 4、38低热,38-39为中热,39.4-40为高热。,处理方法,1、冷温敷: 用冷水浸湿,敷在小儿前额,每5-10分钟换一次,也可以用热水袋灌凉水,枕在后头部。 2、冰敷: 将冰块放进热水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放在小孩前额,枕部,应经常检查皮肤,更换部位,防止冻伤。 3、温水擦浴:洗澡 4、酒精擦浴:用25%-50%酒精浴液或白酒方法,从面部开始,然后擦躯干,最后四肢。温水使血管扩张,在蒸发时带走热量,从血液中带走的热量越多,降温效果就越好。 5、用热水降温,一定要擦干皮肤。,发育行为问题1、吮手指

27、,常见于1岁以内 原因:饥饿、孤独害怕、焦虑无聊等,大人的心理忽视 后果:手指畸形、影响下颌发育、上下牙齿畸形、寄生虫感染 治疗:给予关爱照顾,并进行教育;转移注意力;与其他婴幼儿玩,发育行为问题2、咬指甲,常见于3-6岁 原因:情绪紧张、模仿 后果:甲沟炎、感染、寄生虫病 治疗:消除紧张;勤剪指甲;转移注意力,发育行为问题3、屏气发作,呼吸暂停症,1分钟,不超过2分钟 常见于2-3岁 原因:情绪、疼痛、发怒、不合意;缺铁?遗传? 治疗:接触各种紧张不良情绪;不能过度溺爱,发育行为问题4、习惯性擦腿,摩擦会阴部(外生殖器区域) 最早6个月左右,常见于2岁以上 原因:局部湿疹、皮炎、绕虫病、裤子

28、太紧 治疗:对症,发育行为问题5、暴怒发作,常见于1岁半-3岁 原因:家庭教育不当 治疗:正确家庭教育;行为治疗(冷处理、暂时隔离法,但要注意安全);家长树立榜样,意外伤害,原则: 抢救生命 减少痛苦 预防并发症,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识别,1、意外伤害是二十一世纪威胁儿童生命和幸福的一个严重问题,目前已经为我国及世界各国0-14岁儿童第一位死因。儿童期意外伤害还会造成家庭的极大痛苦,所以预防儿童期意外伤害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2、0-3岁婴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动作又不够灵活协调,自身缺乏社会经验和对环境是否危险的鉴别力,发生意外伤害是不可避免的。 3、创造相对安全的环境

29、和提高儿童驾驭环境的能力是预防意外伤害的两大因素。成人要加强安全意识,消除环境中的一切不安因素,一旦发生意外伤害,要沉着、冷静并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婴儿的痛苦。 4、婴儿经常发生意外伤害:外伤,气管异物,烧烫伤,溺水,中毒,触电等。,意外伤害的处理和预防,表皮擦伤 如果伤口小而浅或仅擦伤表皮,可用凉开水洗净周围皮肤,再用凉开水冲洗伤口。如有泥砂等污物,应彻底冲洗干净。如冲洗不掉,可用针挑出,以免污物留在皮肤里。清洁伤口后,用75%酒精由里到外消毒伤口周围皮肤,伤口表面涂紫药水、红药水或碘酊,如伤口有少量出血,可用消毒纱布止血后再上药,不用包扎避免沾水,让其自然干燥。 肌腱和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和肌

30、腱损伤若无皮肤破损,可以在局部冷敷。用两块毛巾浸泡在冷水中,交替使用,或用热水袋灌入1/2-1/3袋冷水,排出空气。要经常翻转,保证接触皮肤部位有凉感,达到冷敷的作用使手上部位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敷1小时左右即可。24小时后如局部仍有红肿、疼痛,可改用热敷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康复。也可用七厘散等中成药,用水调匀后敷手上部位,能起活血化瘀的作用。如局部疼痛严重,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诊治。,意外伤害的处理和预防,出血 多因严重碰撞摔跌,皮肤撕裂或针、钉子、刀剪等刺扎切割所造成。如伤口浅,出血量少,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手绢紧紧压住出血部位,止血后用创可贴粘合,也可止血后仅涂碘酊,待

31、其自愈。如果出血量多,首先急救止血并尽快送医院。 急救止血可用手指压迫止血法,即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用力压迫至下面的骨骼处,或用较宽的布带,绑扎与上述部位,但每隔3-5分钟要放松一次,防止绑扎部位下面的肢体缺血坏死。也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法,方法是用消毒纱布盖在伤口上,再用绷带缠紧,有时消毒纱布上面需用绷带卷加强压力。如果创面不大,但伤口较深,应及时去医院处理。,器官异物的处理和预防,眼异物 眼内常见的异物有沙子、尘土、小飞虫等,当这些异物进入眼内后,会刺激婴儿眼泪分泌,可知道其微闭眼睛,待异物被眼泪冲出,切勿用手或手绢揉擦,这样会使异物嵌入结膜或角膜,更不易取出。巩膜表面的异物,

32、若眼泪冲不出来,可用眼药水或白开水冲洗,也可用干净的手绢角或消毒棉棍轻轻擦去。藏在结膜内的异物,要翻开眼皮擦去。翻眼皮的方法:翻上眼皮时,让婴儿往下看,然后用拇、食指捏住眼皮,食指轻压,拇指向上捻转;翻下眼皮时,用食指压住下眼皮,再向下扒开。嵌入角膜的异物,应及时去医院取出,延误时间,日后会影响视力。,器官异物的处理和预防,外耳道异物 常见的外耳道异物有小石块、纽扣、豆类、草棍及小虫等。外耳道异物一般多有异物感,并引起婴儿耳鸣、耳痛。植物性异物遇水膨胀后,可引起外耳道炎;动物性异物在耳内爬动可引起剧烈疼痛,体积大的异物可引起听力障碍或反射性咳嗽。小虫入耳后,可在耳内滴入酒精或油类,把小虫杀死,

33、再到医院取出。或用手电筒置于耳边,昆虫可能向亮出爬出。体积小的植物性异物,可用手将耳廓向后上方向提起,告诉婴儿把头歪向异物侧,单跳脚,异物可能掉出来。,器官异物的处理和预防,鼻腔异物 多因婴儿好奇,将异物塞入鼻腔,引起鼻塞,时间久了,异物对鼻粘膜产生慢性刺激,引起炎症,流带血有臭味的脓鼻涕。异物如系纸片、棉花,可用镊子取出,小的异物,成人可用手紧按住无异物的鼻孔,知道婴儿用力做揩鼻涕的动作,把异物揩出。也可用棉花或纸捻刺激避免魔,使婴儿打喷嚏,将异物喷出。上述方法无效,应去医院取出。 咽部异物 以鱼刺较多见,常嵌入扁桃体或其附近,引起疼痛,吞咽时加剧。常用喝醋软化鱼刺,或吞咽饭团、馒头等,企图

34、把鱼刺噎下去。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应及时去医院处理。,器官异物的处理和预防,食道异物 多见于1-5岁,常由于将纽扣、硬币、别针玩具零件、笔帽等放入口内玩耍,或饮食时不慎将骨片、枣核等吞入。较小而光滑或球形异物,多能通过消化道由肛门排出,可吃些芹菜、韭菜等长纤维的食物,增进肠蠕动,促使异物随大便排出。最好及时去医院透视,观察这些异物在消化道内的情况。较大、较长或尖锐的异物,切勿自行处理,要及时去医院。,器官异物的处理和预防,气管支气管异物 常见异物有花生米、瓜子、豆类、糖球、小瓶盖、塑料等。呼吸道异物,如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能造成婴儿窒息死亡。异物进入器官后,引起呛咳,成人常会给婴儿拍背,这样

35、很易使异物进入气管的深部。 合适的方法是将婴儿倒置、头向下,拍击背部。或从身后将其抱住,双手握拳放在他腹部正中顶端(即胸骨剑突下),然后突然想上用力,使一股气流猛然从气管中冲出,将异物排出。边急救边送医院。,注意事项,1、在婴儿进餐前要细心观察饭桌周围有没有危险物品。 2、婴儿进食时避免逗笑、责备和恐吓。 3、婴儿上床躺下后不再给其饼干糖果等零食。 4、服药时要把药片掰碎,用小勺顺着婴儿嘴角喂。 5、不给婴儿玩别针、硬币、小球、纽扣等物品。 6、1岁半前尽量不给婴儿吃整粒的豆类、花生米、瓜子等不易嚼碎的食品。 7、要检查玩具的细小零件,是否牢固。,溺水,小儿溺水,是在游泳或失足落水时发生的意外

36、损伤。这种意外,无论是农村或是城镇,每年都屡见不鲜,尤其是水网地区。 原因: (1)失足溺水 (2)游泳溺水,溺水的急救处理,救出水面后应争分夺秒就地进行抢救,清除口、鼻眼中的泥沙和各种污物 抱起俯卧在肩上,奔跑颠颤/或俯卧于腿上,压背拍胸呼吸 进行人工呼吸,恢复呼吸道的通畅和心肺复苏,并送医院进一步抢救和治疗。 转院中密切观察病情并注意保暖。,基本急救方法: 1.检查有无脉搏、呼吸 2.呼救 3.同时现场急救,口对口呼吸: 头略后倾15左右,检查喉内有无异物 嘴包住婴幼儿的嘴和鼻子,向里面轻轻吹气,3秒1次 观察是否有呼吸,吹到呼吸恢复为止,胸外心脏按压 2岁以下一手垫背部,另一手两个手指按

37、压胸骨下部位置,100次/分钟,下压1.5-2.5cm 2岁以上平地,一手掌根按压胸部下部,100次/分钟,下压2.5-3.5cm 按压:呼吸=5:1,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新生儿在新生儿期会出现几种特殊的生理现象,但是这些现象都只是暂时的,他们并不是病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都会逐渐的消失。 常见的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有生理性黄疸、“螳螂嘴”和“马牙”、新生儿“月经”、生理性体重下降、脱水热、乳腺肿大、新生儿“包茎”等。,生理性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出现黄疸都是病理现象,新生儿则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皮肤或/和粘膜出现黄染

38、,全身情况良好,无其他病态,持续约12周消退者.,临床表现: 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日出现,第45日最明显,多在生后1014日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除黄疸外,小儿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无贫血,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大小便颜色正常,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34周。,“马牙”或“板牙”,新生儿及乳儿口腔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层,叫颊脂体。这种结构有利于吸牢乳头,有利于吸吮动作的进行。有的新生儿生来两块颊

39、脂体较大,通过吸吮锻炼后,就更发达而向口腔突出,即所谓的“螳螂嘴”。随着小儿长大,颊脂体会逐渐消失。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出现黄白色小斑点,系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类似牙齿组织,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鹅口疮,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疾病。见于虚弱或营养不良的婴幼儿,特别是消化不良的婴幼儿。 典型症状是口腔两颊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白斑。 常由奶具及乳母奶头污染,在婴儿室中可引起流行。新生儿可由产道感染此菌。 治疗 用弱碱性的含漱剂如25碳酸氢钠溶液等清洗口腔。涂剂可用龙胆紫、冰硼散、制霉菌素液等。注意口腔卫生、消毒奶具。,乳腺肿大,新生儿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性激素、

40、孕激素、生乳素和催产素的影响,部分新生儿无论男女都可出现乳房肿胀,有的还会分泌乳汁。此时的乳房肿胀不是病态,家长不必害怕,一般过23周,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个别小儿也有延迟到23个月的,但终归会消失的,千万不要挤乳头。 一般不必特殊处理,不可挤压以防继发感染,约在生后23周消退。,有些女性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可出现大阴唇轻度肿胀,或阴道流出少量粘液及血性分泌物,称之为“新生儿月经”。 “新生儿月经”是由于母亲体内雌性激素在孕期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生后突然中断导致,是新生儿早期的生理现象之一,一般23日即消失,不必作任何处理。但如同时有新生儿出血症、阴道出血量过多时,则应前往医院就诊。,阴道出

41、血,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内往往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可不必担心。主要是因为婴儿出生后不能立即进食,或因吸吮能力比较弱,进食量少,再加上胎粪的排出,尿液、汗液的分泌,以及由呼吸和皮肤排出的肉眼看不到的水分等的丧失,造成新生儿暂时性的体重下降,到第24天体重的减轻可累积达出生时体重的69,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护理,体重下降程度及恢复速度,与开始喂奶时间及进入量是否充足有关。一般于生后710天又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如果10天后仍未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则要寻找原因,是否因为哺乳量不够充足,牛奶冲调浓度不符合标准,或有无疾病等。 正常情况下,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600-900克,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300-500克。45个月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2倍(6000克),一周岁时增至3倍(9000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