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044270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136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pdf(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 与管理软件设计规范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四年九月 目 录 1 目的 .1 2 范围 .1 3 规范性引用文件1 4 术语和定义3 5 软件设计要求5 5.1 软件总体要求 .5 5.1.1 软件设计原则5 5.1.2 软件体系要求6 5.1.3 软件环境要求6 5.1.4 软件安全要求7 5.2 软件基本功能要求7 5.2.1 数据导入 .7 5.2.2 数据采集与编辑8 5.2.3 多媒体管理9 5.2.4 质量检查 . 10 5.2.5 地图编绘 . 11 5.2.6 数据浏览查询 11 5.2.7 统计分析 . 12 5.2.8 成果

2、输出 . 12 5.2.9 系统设置 . 13 6 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设计. 13 6.1 数据分类和数据模型 13 6.1.1 坐标系与高程基准 13 6.1.2 数据分类 . 13 6.1.3 数据模型 . 15 - 1 - 6.2 数据结构. 16 6.2.1 属性数据结构 16 6.2.2 空间数据结构 16 6.2.3 多媒体数据存储结构 17 6.2.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结构 17 6.2.5 遥感影像数据结构 17 6.2.6 地名连接关系表 17 7 数据要求 18 7.1 下发数据说明 . 18 7.1.1 工作图矢量数据 18 7.1.2 遥感影像数据 18 7.2 汇交

3、数据要求 . 19 7.2.1 汇交数据内容 19 7.2.2 汇交数据格式 19 7.2.3 汇交数据结构 20 7.2.4 汇交数据文件命名 22 7.2.5 其他要求 . 23 8 安全要求 23 9 附录 . 25 附录 1 地名数据分类与图式 25 附录 2 属性数据结构 39 附录 3 空间数据结构 115 附录 4 文件目录划分对照表 118 附录 5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相关图表. 122 - 2 - 表 索 引 表 1 地名连接关系表 . 18 表 2 地名数据分类与图式 25 表 3 地名属性信息数据结构 39 表 4 河流属性结构描述表 42 表 5 河源属性结构描述表

4、 43 表 6 峡谷属性结构描述表 43 表 7 河滩属性结构描述表 44 表 8 阶地属性结构描述表 44 表 9 河湾属性结构描述表 45 表 10 河口属性结构描述表 45 表 11 三角洲属性结构描述表 45 表 12 湖泊属性结构描述表 46 表 13 洲、河岛,湖岛,矶属性结构描述表. 47 表 14 冰川属性结构描述表 47 表 15 瀑布属性结构描述表 48 表 16 泉属性结构描述表 48 表 17 平原、盆地属性结构描述表 49 表 18 高原属性结构描述表 50 表 19 丘陵山地属性结构描述表 51 表 20 山口、关隘属性结构描述表 52 表 21 山谷、谷地属性结构

5、描述表 52 表 22 山坡属性结构描述表 53 表 23 山峰属性结构描述表 53 表 24 山属性结构描述表 54 表 25 山体属性结构描述表 55 - 3 - 表 26 湿地(沼泽)属性结构描述表 55 表 27 苔原属性结构描述表 56 表 28 草原属性结构描述表 57 表 29 森林属性结构描述表 58 表 30 沙漠属性结构描述表 59 表 31 戈壁属性结构描述表 60 表 32 绿洲属性结构描述表 60 表 33 洞穴属性结构描述表 61 表 34 天生桥属性结构描述表 62 表 35 台地属性结构描述表 63 表 36 行政区域(包括省级、地级、县级、乡级政区)属性结构描

6、述表. 64 表 37 群众自治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居委会) )属性结构描述表 . 65 表 38 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 66 表 39 农、林、牧、渔区属性结构描述表. 67 表 40 工业区、开发区属性结构描述表. 67 表 41 边贸区、口岸属性结构描述表 68 表 42 军事区属性结构描述表 69 表 43 地片属性结构描述表 69 表 44 区片属性结构描述表 69 表 45 城镇居民点,农村居民点,工矿点,农、林、牧场属性结构描述表. 70 表 46 锚地属性结构描述表 70 表 47 海港、河港属性结构描述表 71 表 48 船闸、升船机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72 表

7、49 渡口属性结构描述表 73 表 50 公路属性结构描述表 73 表 51 长途汽车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74 表 52 收费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75 表 53 铁路属性结构描述表 75 表 54 火车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76 表 55 道口属性结构描述表 77 - 4 - 表 56 航空港属性结构描述表 77 表 57 管道属性结构描述表 78 表 58 管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79 表 59 道路、街巷属性结构描述表 79 表 60 有轨交通线路属性结构描述表 80 表 61 公共交通车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81 表 62 停车场属性结构描述表 81 表 63 桥梁属性结构描述表 82 表 64 隧道属

8、性结构描述表 83 表 65 道班属性结构描述表 83 表 66 检查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84 表 67 环岛、路口属性结构描述表 84 表 68 加油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85 表 69 灯塔、导航台属性结构描述表 86 表 70 索道、扶梯属性结构描述表 86 表 71 井属性结构描述表 87 表 72 池塘、海塘属性结构描述表 88 表 73 水库属性结构描述表 88 表 74 蓄洪区、泻洪区属性结构描述表. 89 表 75 灌区属性结构描述表 90 表 76 灌溉渠属性结构描述表 90 表 77 排水沟属性结构描述表 91 表 78 渡槽属性结构描述表 91 表 79 泵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9

9、2 表 80 涵洞属性结构描述表 92 表 81 河堤、湖堤、闸坝、拦河坝属性结构描述表 . 93 表 82 运河属性结构描述表 93 表 83 发电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94 表 84 输变电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95 表 85 通信基站属性结构描述表 95 - 5 - 表 86 人物纪念地、事件纪念地属性结构描述表. 96 表 87 宗教纪念地属性结构描述表 96 表 88 公园、风景区属性结构描述表 97 表 89 自然保护区属性结构描述表 98 表 90 房屋属性结构描述表 98 表 91 亭、台、碑、塔属性结构描述表. 99 表 92 广场、体育场属性结构描述表 100 表 93 城堡、墙属

10、性结构描述表 100 表 94 党政机关、民间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军事单位属性结构描述表. 101 表 95 海洋属性结构描述表 101 表 96 海湾属性结构描述表 102 表 97 海峡属性结构描述表 103 表 98 岛屿属性结构描述表 104 表 99 群礁、群岛属性结构描述表 105 表 100 海岸属性结构描述表 106 表 101 岬角、半岛属性结构描述表 106 表 102 地名标志属性结构描述表 107 表 103 界线属性结构描述表 109 表 104 界桩属性结构描述表 111 表 105 遥感影像数据属性结构表 114 表 106 点状地名空间数据结构描述表(图层名:

11、点状地名) 115 表 107 线状地名空间数据结构描述表(图层名:线状地名) 115 表 108 地名标志空间数据结构描述表(图层名:地名标志) 116 表 109 界线空间数据结构描述表(图层名:界线) . 116 表 110 界桩空间数据结构描述表(图层名:界桩) . 117 表 111 文件目录划分对照表 118 - 6 - 1 目的 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地名普查数据建库与管理软件研发工作,建立和完善国家、省、 市、县四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实现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处理入库 和汇交标准化,保障普查成果数据安全,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2 范围

12、本规范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与管理软件的软件设计、 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设计、数据要求、安全要求四个方面进行了规 定。 本规范适用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与管理软件建设。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应根据 本规范要求,统一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兵团软件研发,并 下发使用。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 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 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规范。 地

13、名管理条例 (国发198611 号) 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民地标20061 号)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 ( (84)中 - 1 - 地字第 17 号) GB/T 18521-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0114-2003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 18030-2005 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 GB 17733-2008 地名 标志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 (国发2014 3 号)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 (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1 号)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

14、工作规程 (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3 号) 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 (民地办发20101 号) GJB 1839A-2003 军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JB 5068-2004 军用数字地图矢量数据模型及格式 GJB 414A-2004 1:25000 1:50000 1:100000 军用地形图图式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20258.2-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 2 部分: 1:5000 1:10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 20258.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 3 部分: 1:25000

15、1:50000 1:100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 20257.2-200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 2 部分: 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3-200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 3 部分: 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图式 - 2 - GB/T 14394-200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 GB/T 9386-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T 12504-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5-90 计算机软

16、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基本 要求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定级指南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通用技术 要求 GB/T 20282-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 要求 BMB17-2006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 BMB20-2007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 BMB22-2007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测评指南 BMB23-2008 涉及

17、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方案设计指 南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4.1 地理实体 geographical entity 4.1 地理实体 geographical entity 现实世界中独立存在、可以唯一性标识的自然或人工地物。 - 3 - 4.2 地名 geographical names 4.2 地名 geographical names 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GB 17733-2008,3.1 4.3 地名标志 signs of geographical names 4.3 地名标志 signs of geographical names 标示地

18、理实体专有名称及相关信息的设施。 GB 17733-2008,3.2 4.4 界桩 boundary marker 4.4 界桩 boundary marker 本规范中特指行政区域界线界桩,即由行政区域毗邻的各方人民 政府共同埋设的用于指示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的标志物。 4.5 地名信息 inform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 4.5 地名信息 inform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 反映地名及其属性的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的总称。 GB/T 18521-2001,3.2 4.6 地理空间信息 geospatial informati

19、on 4.6 地理空间信息 geospatial information 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几何特性和空间要素特性的数据。 4.7 遥感影像 remote sensing image 4.7 遥感影像 remote sensing image 以可见光、红外或微波等电磁波波谱段作为载体,由航空或航天 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对地观测获取的数据,是地面目标电磁波波谱特 性、空间位置与分布的记录,能用来确定目标物的空间位置并推断其 属性。 - 4 - 4.8 数字正射影像图 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 4.8 数字正射影像图 digital orthophoto map(DO

20、M) 经过正射投影改正的影像数据集。 GB/T 16820-1997,7.81 4.9 方位关系与方位角信息 position relation and azimuth information 4.9 方位关系与方位角信息 position relation and azimuth information 方位关系表示在一定的参考框架下,以一个空间目标到另一个空 间目标的指向。本规范中指地名信息在矢量图上注记的位置关系。方 位角信息指描述方位关系的信息。 5 软件设计要求 5.1 软件总体要求 5.1.1 软件设计原则 5.1 软件总体要求 5.1.1 软件设计原则 (1)标准性原则 系统开发

21、应遵循软件系统开发规律,严格执行现有的标准和技术 规程,实现普查成果数据入库、汇交的标准化、规范化。 (2)实用性原则 系统开发应围绕地名普查业务特点,采用和集成稳定、成熟的技 术及组件,结构合理、运转流畅,有利于提高普查工作的效率。 (3)安全性原则 系统开发应遵循国家对涉密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规定,形成相对 独立的安全机制,具备容错、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 (4)延续性原则 系统开发应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地名普查试点成果,在确保 满足当前工作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功能扩展需求。 - 5 - (5)易操作性原则 系统开发应加强用户界面设计,做到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于 使用。 5.1.2 软件体

22、系要求 5.1.2 软件体系要求 系统应采用单机版或局域网 C/S 体系结构,具体如下图。 数据访问引擎 数 据 层 中 间 层 应 用 实 现 层 运 行 维 护 安 全 保 密 数 据 导 入 系统功能模块层 数 据 采 集 与 编 辑 多 媒 体 管 理 质 量 检 查 地 图 编 绘 数 据 浏 览 查 询 统 计 分 析 成 果 输 出 系 统 设 置 数据访问引擎 图 1 系统体系结构图 5.1.3 软件环境要求 图 1 系统体系结构图 5.1.3 软件环境要求 在国内 GIS 平台、数据库软件能够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选 择在国产软件基础上进行开发,并保证系统能够在一般硬件环境

23、下正 常安装部署。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国产数据库软件 (博阳、 达梦、 金仓等) 、 国外数据库软件(Oracle、SQL Server、DB2、SQLite、PostgreSQL、 MySQL、Access 等) 。 - 6 - 5.1.4 软件安全要求 5.1.4 软件安全要求 系统应满足地名普查数据安全管理的需要,符合涉及国家秘密 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 (BMB17-2006)和涉及国家秘密的 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 (BMB20-2007)中关于用户权限设置、 密码设置、备份与恢复、出错处理、日志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5.2 软件基本功能要求 5.2 软件基本功能要求 系统应

24、具备海量、异构数据的综合管理、处理和转换能力,具备 数据导入、采集编辑、多媒体管理、质量检查、地图编绘、浏览查询、 统计分析、成果输出、系统设置等功能。 系统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5.2.1 数据导入 系统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5.2.1 数据导入 系统应支持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工 作图矢量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的导入,支持地名普查属性数据、空间 数据、多媒体数据的导入。导入方式应包括手动和自动批量两种形式。 5.2.1.1 属性数据导入 支持 TXT 格式的地名(含地名调查目录) 、地名标志、界线、界 桩属性数据按照数据库属性数据结构要求导入。属性数据结构参见附

25、录 2 属性数据结构。 5.2.1.2 矢量数据导入 支持军标交换格式、Shapefile 格式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 Shapefile 格式的地名采集数据、地名标志采集数据、界线、界桩数据 导入,坐标系必须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其中:基 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指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 1:50000 地形图;地 名采集数据指已采集汇总的含空间位置信息的地名空间数据;地名标 - 7 - 志采集数据指已采集汇总的含空间位置信息的地名标志空间数据;界 线、界桩数据指已勘定汇总的界线、界桩空间数据。 5.2.1.3 遥感影像数据导入 支持 JPG(含 JGW 配准文件

26、)格式的遥感影像数据导入。 5.2.1.4 多媒体数据导入 支持将符合汇交成果格式要求的照片、录音、录像、文本等多媒 体数据导入至规定的路径中。 5.2.2 数据采集与编辑 5.2.2 数据采集与编辑 系统应提供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支持用户进行数据采集、编辑 与修改。 5.2.2.1 属性数据编辑 支持列表式地名调查目录的快速录入与编辑 (增加、 修改、 删除) ; 支持列表式和卡片式的地名、地名标志以及界线、界桩的属性信息快 速录入与编辑(增加、修改、删除) ,并进行校验和逻辑错误检查,对 必填信息实现提示,若有明确可选项不允许手工录入;支持属性数据 的导出、打印;系统可根据录入的地名自动生

27、成罗马字母拼写并支持 手动修改,生成的罗马字母拼写应符合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 规则(汉语地名部分) ( (84)中地字第 17 号)的要求;支持少数民 族语言书写和录入;支持地名代码维护;地名名称中文字符编码应遵 循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 (GB18030-2005)规定,涉及生僻字 的,在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 (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 3 号) (以下简称规程 )规定填写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用字读音审 定申报表,按程序申报审定后,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 组办公室视情编制字符文件下发使用。 系统支持自动匹配、半自动匹配和手动匹配的方式建立属性数据 - 8 - 与空间数据

28、连接关系。根据地名空间数据与地名属性数据的对应关系 填写地名连接关系表;将地名标志、界线、界桩空间数据的标识码(全 局唯一标识符 GUID)赋值给对应属性数据中空间数据标识码字段。 可以通过提取空间数据坐标自动填写属性表中对应数据项。 (1)自动匹配 当属性数据中的标准名称与空间数据的图上名称唯一完全相同 时,通过自动匹配建立连接关系。 (2)半自动匹配 通过关键字检索、定位查询进行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半自动匹 配。 (3)手动匹配 借助遥感影像、大比例尺地图进行人工判图,建立属性数据与空 间数据的连接关系。 5.2.2.2 空间数据采集 支持图形数据的矢量化采集,可通过点、线标注方式实现地名

29、数 据采集;支持通过手工输入坐标采集;支持导入卫星导航测量仪器的 电子数据。 5.2.2.3 空间数据编辑 主要包括点、线、面的增、删、改等;支持编辑对象的多种捕捉; 支持相邻图幅及相邻区域的接边;支持图层增删、图层名称修改、图 层状态编辑等。 5.2.3 多媒体管理 5.2.3 多媒体管理 5.2.3.1 照片管理 可对采集的照片进行查询、查看和删除,实现照片命名规范化处 理。 - 9 - 5.2.3.3 录音管理 可对采集的录音进行查询、查看和删除,实现录音文件命名规范 化处理。 5.2.3.3 录像管理 可对采集的录像进行查询、查看和删除,实现录像文件命名规范 化处理。 5.2.3.4

30、文本管理 可对文本进行查询、查看和删除,实现文本文件命名规范化处理。 5.2.4 质量检查 5.2.4 质量检查 支持自动和半自动数据检查,可单个或批量执行质量检查。 5.2.4.1 完整性检查 检查地名类别覆盖率;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是否完整、是否遗漏; 检查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是否全部连接。 5.2.4.2 规范性检查 检查数据有效性、图层名称规范性、属性数据结构一致性、属性 赋值一致性、地名信息规范性、数值范围符合性、编号唯一性、字段 必填性。 5.2.4.3 空间数据检查 检查在相对位置准确的情况下,实地测量误差应小于 20 米;检查 同一线状地理实体是否联通;检查线状地理实体相交位置的准

31、确性。 5.2.4.4 逻辑性检查 检查空间数据是否超出行政区域范围;检查地名或地名标志是否 重复采集。 - 10 - 5.2.5 地图编绘 5.2.5 地图编绘 5.2.5.1 制图管理 具备地图编绘、整饰所需的基本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图层顺序调 整,图层可见性设置,图层显示视野控制,图层符号化显示,注记的 增加、删除、移动、修改、恢复、显示调整及显示视野控制,注记样 式设置等。 5.2.5.3 成果图输出及打印 支持按照附录 5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相关图表中第二次全国 地名普查成果图整饰格式的要求制作成果图并输出打印。 5.2.6 数据浏览查询 5.2.6 数据浏览查询 支持属性和空间数

32、据的快速浏览、查询。 5.2.6.1 地图浏览 支持视图管理,包括不同行政级别的浏览,分层显示,按图幅范 围显示,放大、缩小、平移、拉框、漫游、全图显示、上一视图、下 一视图以及影像数据的浏览。 支持距离量算、面积量算、累计长度量算、经纬度测量。 支持图层显示管理,包括加载和移除图层、图层次序调整、控制 图层是否显示。 5.2.6.2 属性浏览 支持列表式、卡片式属性信息显示,两种方式可灵活切换。 5.2.6.3 数据查询 数据查询包括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 (1)属性查询 支持任意属性字段查询,包括关键字分词查询、分类查询、条件 查询、自定义查询。支持查询结果空间定位、保存和输出。 - 11

33、- (2)空间查询 支持多种空间查询方式,包括点查询、拉框查询、多边形查询、 区域查询。支持查询结果属性信息浏览、保存和输出。 5.2.7 统计分析 5.2.7 统计分析 支持行政区划统计、地名分类统计、界线界桩统计、重名统计等。 统计汇总结果可生成统计图、表并可输出。 行政区划统计指按行政区进行地名数量统计;地名分类统计指按 地名的大类、中类、小类进行地名数量统计;界线界桩统计指对界线 或者界桩分别进行数量统计; 重名统计指对重名的地名数量进行统计。 5.2.8 成果输出 5.2.8 成果输出 5.2.8.1 单项成果输出 (1)属性数据输出 支持按行政区、地名分类输出属性数据。 (2)空间

34、数据输出 支持分层输出空间数据。 (3)多媒体数据输出 支持按多媒体类型、行政区、地名分类输出多媒体数据。 (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输出 支持分层输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5)遥感影像数据输出 支持分层、分幅输出遥感影像数据。 (6)成果表输出 支持按规程要求输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志登记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第 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 - 12 - 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 5.2.8.2 成果包输出 支持按照 7.2 汇交数据要求输出成果包。 5.2.9 系统设置 5.2.9 系统设置 5.2.9.1 符号管理

35、按照附录 1 地名数据分类与图式要求, 提供标准的图式图例符号, 提供符号库管理功能,用户可查看、查询符号。 5.2.9.2 字典管理 支持通过数据字典对属性值代码、行政区划代码、地名分类与类 别代码等进行统一管理。支持对数据字典进行添加、修改、删除。 5.2.9.3 用户及权限管理 支持定义不同的用户、角色,对数据读写、操作功能等进行区分, 使不同的用户对系统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 5.2.9.4 日志管理 支持自动生成日志,可以根据需求查询、导出日志。 5.2.9.5 数据备份 支持数据的自动和手动备份。 6 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设计 6.1 数据分类和数据模型 6.1.1 坐标系与高程基准

36、 6.1 数据分类和数据模型 6.1.1 坐标系与高程基准 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 国家高程基准。 6.1.2 数据分类 6.1.2 数据分类 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内容包括地名数据、地名标志数据、基础 - 13 - 地理信息数据、多媒体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以及界线、界桩数据等。 6.1.2.1 地名数据分类与编码 地 名 数 据 分 类 以 地 名 分 类 与 类 别 代 码 编 制 规 则 ( GB/T 18521-2001)为基本依据,结合工作实际和现实需求,确定为海域, 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非行政区域,居民 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

37、纪念地、旅游景点,建 筑物,单位等 12 大类地名。 地名代码依据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 (民地办发2010 1 号)编制,共 20 位。 第一段由 6 位数字组成,表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第二段由 3 位代码组成,表示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其中第一 位数字为类别标识,以“0”表示街道, “1”表示镇, “2”和“3”表 示乡, “4”和“5”表示政企合一的单位;第二位、第三位数字为该代 码段中各行政区划的顺序号。 第三段由 5 位数字组成,表示地名属性类别代码,具体地名数据 分类参见:附录 1 地名数据分类与图式。代码不足 5 位末尾用“0”补 齐。 第 四 段 由6位 数 字 组

38、成 , 表 示 附 加 码 , 具 体 代 码 段 为 000000-999999, 用以区分同一类别并且是同一行政区的地名并进行排 序,如果前 14 位编码可以确定此地名的唯一性,则第四段代码用 000000 表示。 6.1.2.2 多媒体数据分类 多媒体数据包括照片、录音、录像、文本 4 类。 多媒体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为地名标准名称加 2 位数字组成,2 位数字表示顺序,如灵山 01。对于同类其他重名地名,后续地名可用 - 14 - 地名标准名称加 1 位英文字母加 2 位数字表示, 如灵山 A01、 灵山 B01, 以此类推。 6.1.2.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军标交换格式基础

39、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按照军用基础地理 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JB 1839A-2003)执行。 国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按照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 与代码 (GB/T 13923-2006)执行。 6.1.3 数据模型 6.1.3 数据模型 各类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参见图 2 数据库数据模型。 图 2 数据库数据模型 图 2 数据库数据模型 - 15 - 6.2 数据结构 6.2.1 属性数据结构 6.2 数据结构 6.2.1 属性数据结构 地名属性数据包括规程中所指的地名的属性信息和地理实体 的相关信息(地理实体概况)两部分内容。 地名的属性信息包括地名的标准名称及其别名、简称、曾用名

40、, 地名的书写形式,地名的原读音以及其标准名称的汉语普通话读音, 地名的语种,地名的类别,地理位置,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地名的密级等。数据结构参见附录 2 属性数据结构中表 3。 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地理实体概况)是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 体的性质、特征及文化内涵等。数据结构参见附录 2 属性数据结构中 表 4-表 101。 地名标志属性信息包括标志代码、标准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民 族文字、所在(跨)行政区、标志位置、设置单位、设置时间、生产 厂家、材质、规格和标志照片文件名等。数据结构参见附录 2 属性数 据结构中表 102。 界线属性信息包括界线代码、界线名称、界线等级等,数据结构

41、 参见附录 2 属性数据结构中表 103。界桩属性信息包括界桩编号、界线 代码、界桩名称、界桩等级、界桩类型等,数据结构参见附录 2 属性 数据结构中表 104。 6.2.2 空间数据结构 6.2.2 空间数据结构 地名空间数据分为点状、线状 2 个图层。其中:点状地名空间数 据图层存储符号类型为点状的地名空间数据;线状地名空间数据图层 存储符号类型为线状的地名空间数据。具体符号类型划分参见规程 附件 1 地理实体在地图上的定位点、符号类型及地理坐标,数据结构 - 16 - 参见附录 3 空间数据结构表 106、表 107。 地名标志空间数据为点状图层。数据结构参见附录 3 空间数据结 构表

42、108。 界线空间数据为线状图层, 数据结构参见附录 3空间数据结构表 109。 界桩空间数据为点状图层,数据结构参见附录 3 空间数据结构表 110。 6.2.3 多媒体数据存储结构 6.2.3 多媒体数据存储结构 多媒体数据存储结构按三级目录存储。第一级目录名称为多媒体数 据;第二级目录按照多媒体分类,包括照片、录音、录像、文本 4 个文 件夹;第三级目录按照地名分类,参见附录 4 文件目录划分对照表。 6.2.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结构 6.2.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结构 军标交换格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工农业社会文化设施、居民 地及附属设施、陆地交通、管线、水域/陆地、陆地地貌及土质、境界

43、 与政区、植被、航空要素。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结构参见军用数字地 图矢量数据模型及格式 (GJB 5068-2004) 。 国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水系、居民地与设施、交通、管线、 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基础地理信息属性数据结构参见基 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 3 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 基础 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 20258.3-2006) 。 6.2.5 遥感影像数据结构 6.2.5 遥感影像数据结构 遥感影像数据主要根据遥感影像数据分辨率进行分层,通常包括 2 米、1 米和 0.5 米等。遥感影像数据结构参见附录 2 属性数据结构中 表 1

44、05。 6.2.6 地名连接关系表 6.2.6 地名连接关系表 地名属性数据与地名空间数据的连接关系表结构如下: - 17 - 表 1 地名连接关系表 表 1 地名连接关系表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约束条件备注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约束条件备注 1 标识码 Char 36 M 地名空间数据结构中的标识码 2 地名代码 Char 20 M 地名属性数据结构中的地名代码 注:表中字段长度单位为字节,约束条件 M 为必填项。 7 数据要求 7.1 下发数据说明 7.1 下发数据说明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规程规定统 一下发地名普查工作图矢量数据,并视

45、情配发 2 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 像图数据。 7.1.1 工作图矢量数据 7.1.1 工作图矢量数据 (1)坐标系: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2)高程基准: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比例尺:1:50000。 (4)文件格式:军标交换格式或 Shapefile。 (5)工作图矢量数据内容及分类编码参见 6.1.2.3,数据结构参见 6.2.4。 7.1.2 遥感影像数据 7.1.2 遥感影像数据 (1)坐标系: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2)高程基准: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影像分辨率:2 米。 (4)影像类型:数字正射影像。 (5)比例尺:1:50000。 - 18 - (6

46、)文件格式:JPG(含 JGW 配准文件) 。 7.2 汇交数据要求 7.2 汇交数据要求 以县为单位逐级进行县级地名普查办自查、 地级地名普查办核查, 省级地名普查办验收通过并对各县数据进行接边检查后,以县为单位 汇交国务院地名普查办。 7.2.1 汇交数据内容 7.2.1 汇交数据内容 汇交数据的内容包括: (1)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数据(包括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多 媒体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地名连接关系数据) 。 (2)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图。 (3)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志登记表。 (4)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 (5)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 (6)第二

47、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 (7)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 (8)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县级、地级、省级检查验收报告。 注: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指非下发的大比例尺 (如 1:10000、 1:5000 比例尺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指非下发高分辨率(如 1 米、0.5 米分辨率等)遥感影像数据。 7.2.2 汇交数据格式 7.2.2 汇交数据格式 (1)属性数据文件格式:TXT。 (2)空间数据文件格式:Shapefile。 (3)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 照片:JPG,尺寸介于 1280960 像素至 40963072 像素。 - 19 - 录音:MP3。 录像

48、:MP4。 文本:TXT、PDF。 (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文件格式:Shapefile。 (5)遥感影像数据文件格式:JPG(含 JGW 配准文件) 。 (6)地名连接关系数据文件格式:TXT。 (7)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图文件格式:PDF。 (8)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志登记表文件格式:PDF。 (9)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文件格式:PDF。 (10)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文件格式:PDF。 (11)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文件格式: PDF。 (12)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文件格式: PDF。 (13)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县级、地级、省级检查验收

49、报告文件 格式:PDF。 其中, (7)-(12)样式见附录 5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相关图 表。 7.2.3 汇交数据结构 7.2.3 汇交数据结构 汇交的电子成果数据以文件夹的形式组织,不同的数据存储在相 应的文件夹下。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电子成果数据目录结构如图 3 第 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电子成果数据目录结构图所示。 其中:多媒体数据目录下照片、录像、录音、文本下级目录按照 地名分类设置,参见附录 4 文件目录划分对照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 查地名成果表按照 12 大类分 12 个文件存储。 - 2 0 - 图 3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电子成果数据目录结构图 图 3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电子成果数据目录结构图 - 2 1 - 7.2.4 汇交数据文件命名 7.2.4 汇交数据文件命名 (1)属性数据 文件名按照“分类名称.txt”的格式命名。分类名称参见附录 4 文 件目录划分对照表中子目录名称。具体内容和排序参见附录 2 属性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