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温子亮洗砂厂万水洗砂马和乡尽林头村北km处温子亮洗砂厂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044419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5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温子亮洗砂厂万水洗砂马和乡尽林头村北km处温子亮洗砂厂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温子亮洗砂厂万水洗砂马和乡尽林头村北km处温子亮洗砂厂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温子亮洗砂厂万水洗砂马和乡尽林头村北km处温子亮洗砂厂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温子亮洗砂厂万水洗砂马和乡尽林头村北km处温子亮洗砂厂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温子亮洗砂厂万水洗砂马和乡尽林头村北km处温子亮洗砂厂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温子亮洗砂厂万水洗砂马和乡尽林头村北km处温子亮洗砂厂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温子亮洗砂厂万水洗砂马和乡尽林头村北km处温子亮洗砂厂环评报告.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项目名称: 灵石县温子亮洗砂厂10万吨/年水洗砂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灵石县温子亮洗砂厂编制日期: 2014年6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

2、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灵石县温子亮洗砂厂10万吨/年水洗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专家意见具体修改说明表序号专家意见修改说明所在页码1规范完善项目组成表;补充2台锤式破碎机的操作方式,给出制砂机功能,核实设备数量;修改工艺流程及排污环节示意图;完善原料和中间物料输送、转运过程排污环节分析及防尘抑尘措施,明确集尘点

3、位数量。核实排放源强及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善环保设施配置情况,进一步分析除尘器配置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原料和产品堆场的环保措施。补充对张嵩饮用水源地和静升河的影响分析;平面布置图应与工艺流程叙述、设备配置一致,并标示厂界尺寸。已规范完善项目组成表;补充2台锤式破碎机的操作方式,核实设备数量P2P5,P28P29已修改工艺流程及排污环节示意图P28P29已完善原料和中间物料输送、转运过程排污环节分析及防尘抑尘措施,明确集尘点位数量。已核实排放源强及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善环保设施配置情况,病分析除尘器配置的合理性。已完善原料和产品堆场的环保措施。P34P37已补充对张嵩饮用水源地和静升河的影响分析P9

4、P16已规范平面布置图并标示厂界尺寸。附图22补充沙石来源、粒径;补充运输线路及运输应采取的措施。已经补充沙石来源、粒径。P5已补充运输线路及运输应采取的措施。附图1、P39、P413核实冼沙水用量、循环水量及水平衡,明确渗滤液收集系统。已核实冼沙水用量、循环水量及水平衡。P5P6已补充渗滤液收集系统。P374核实固废种类和产生量,给出厂内临时堆放措施和最终处置措施。明确防渗区域及防渗要求。补充备用渣场选址可行性。已核实固废种类和产生量,并给出厂内临时堆放措施和最终处置措施。P38已明确防渗区域及防渗要求。P37P38已补充备用渣场选址可行性。P405细化厂址四邻关系,完善厂区及备用渣场环境保

5、护目标,更新较新的社会经济资料;完善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一览表,核实环保投资。已细化厂址四邻关系,已完善厂区及备用渣场环境保护目标。附图2、P25已更新社会经济资料。P19P20已完善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一览表,核实环保投资。P43P44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灵石县温子亮洗砂厂10万吨/年水洗砂项目建设单位灵石县温子亮洗砂厂法人代表温子亮联系人温子亮联系电话15935667678传真邮政编码031308建设地点灵石县马和乡尽林头村北0.5km处立项审批部门灵石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灵发改备案【2014】17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其它建筑材料制造C3039占地面积1667m2绿化面积3

6、33m2总投资(万元)2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8.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9.1%评价经费预期投产日期2014.8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提出的依据和必要性砂石是建筑基础材料之一,天然砂的开采面临着资源减少及环境保护的压力。随着国内砂石需求的日益增长,天然砂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水洗砂将作为建设用砂的重要来源剂身于建材市场。各地一批天然采砂场的陆续关闭,都为人工水洗砂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水洗砂可以广泛应用在混凝土、砂浆和制品中,在现代化建设工程中越来越显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在质量和数量上逐渐替代天然砂是人工砂石生产线业进入发展新时期的标志之一。目前,灵石县的一些石料厂经多年生产,大多数石料厂

7、都有石料堆积,既污染环境占用土地,又浪费资源。生产水洗砂变废为宝,既充分利用资源,解决了砂子不足的难题,又处理了大量石料堆积的问题。灵石县发展和改革局于2014年3月5日以灵发改备案201417号文对本项目进行了备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环保法规,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灵石县温子亮洗砂厂于2014年3月正式委托太原科技大学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校组织参评人员对项目厂址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质)环境、自然生物(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活质量、区域敏感因素以及拟建项目的工程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按

8、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及有关规定,对环境空气、水环境、噪声、固废、生态环境等进行了影响评价,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灵石县温子亮洗砂厂10万吨/年水洗砂项目。经现场调查,本项目未开工建设,评价要求待完善相关环保手续后再进行建设。灵石县环境保护技术评估中心于2014年4月2日主持召开了本项目的技术审查会,与会专家及领导对报告表提出了技术审查意见,根据意见我单位对报告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现完成了报批本。提交建设单位,报请管理部门审批。2、工程概况2.1项目名称灵石县温子亮洗砂厂10万吨/年水洗砂项目。2.2建设单位灵石县温子亮洗砂厂。2.3建设性质新建。2.4建设地点本项目厂址位于灵石县马和

9、乡尽林头村北0.5km处,厂址坐标为:东经1115423,北纬365117。厂区西侧为013乡道,北侧、南侧为荒地,东侧10m为河道、西侧为耕地,地理位置见附图1。2.5建设内容本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详见表1。表1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设施名称建设规格备注一、贮运工程1原料堆场1520米,地面须硬化,四周设2m高围墙+2m高挡风抑尘网,堆料场内配套洒水装置,定时洒水未建2产品堆场1520米,地面须硬化,四周设围墙2m高+2m高挡风抑尘网,堆料场内配套洒水装置,定时洒水未建3输送皮带走廊各生产工序的皮带走廊全封闭未建一、主体工程4水洗砂生产线生产车间300m2(1台鄂式破碎机、2台锤式破碎机、

10、1台筛分机、1台洗砂机、皮带等) 未建二、辅助工程5循环水池1座,60(453)m3未建6沉淀池1座,80(4102)m3未建7生活污水沉淀池1座,4(221)m3未建8砂泥干化池1座,160(8102)m3未建9淋控水池1座,10(251)m3未建10办公生活区200m2,砖混结构未建11配电室1间,30m2,砖混结构未建12泵房1间,20m2,砖混结构未建三、公用工程13供电供电由静升供电所供给14供水由尽林头村自来水供给15采暖冬季办公区采用空调采暖四、环保工程16破碎、筛分2套,集气罩+袋式除尘器未安装17绿化333m2,绿化率20%未实施2.6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为200万

11、元人民币,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2.7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生产人员4人,管理及维修人员1人。工作制度为年工作300天,一班制生产,每班8小时。2.8占地面积和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本工程占地面积1667m2。厂区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地形、地物、工程条件及工艺要求,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符合环保,并符合生产使用、防火、卫生、安全等要求。平面布置首先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同时要因地制宜的布置各建(构)筑物,并充分考虑与相邻建(构)筑物的关系;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处理好建(构)筑物位置与风象、朝向的关系;建(构)筑物布置力求紧凑合理,整齐美观。2)总平面布置根据生产工艺

12、流程要求和上述分区情况,结合场地和外部环境条件及安全、卫生、消防、运输等规范的要求下,场区内建筑物平面布置如下:厂区大门设置在厂区南侧,办公区位于厂区西侧、原料堆场、泵房位于厂区南侧,产品堆场位于厂区北侧、干化池、沉淀池、循环水池位于生产车间西侧,厂区中部为生产区。为了给职工提供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及改善厂区内大气质量状况,在办公区前后及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厂区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2.9产品方案及规模本项目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水洗砂项目,其中原料为5cm10cm,产品粒径0.60.7cm年产量7万吨,0.3-0.4cm年产量3万吨,具体产品方案见表2。表2 产品方案产品产品规格产量(万吨/年)

13、所在比例水洗砂规格0.60.7cm770%0.30.4cm330%2.10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表3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 单位指标备注1总占地面积m216672总建筑面积m211503生产规模万吨/a104劳动定员人55工作制度d/a300一班制,8h/班6用电量kwh/a1.5万7用水量m3/a36902.11工程主要生产设备本工程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4。表4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锤式破碎机PC400*300台245t/h2鄂式破碎机PE-250400台180t/h3筛分机GZ180*80台150t/h4分级筛台150t/h5洗

14、砂机XSD3016台160t/h2.12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本项目所用砂石由灵石县马和通发沙厂供给,马和通发沙厂规模为年开采加工石料15万吨,灵石县环境保护局2013年7月24日以灵环管函2013108号文对灵石县马和通发沙厂新建15万吨/年砂厂及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本项目所需原料供货厂商具有合法手续并且开采规模能够满足本项目原料供货需求。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5。表5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序号名称单位用量来源1砂石t/a11.4万吨灵石县马和通发沙厂供给,原料粒径5cm10cm本项目原料石灰岩主要成份分析见表6。表6 石灰石成份分析表CaOMgOSiO2SAl2O3Fe2O3

15、P烧矢量53541.15-1.50.25-0.40.0190.320.240.00944运输方式:本项目原料的运入和成品的运出由当地社会车辆解决,并按量计价收费,不需购买运输设备。3、公用工程(1)给排水分析水源本项目供水由尽林头村自来水供给,能够满足项目用水需要。用水量分析本项目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和其它用水。本项目不设宿舍、食堂、浴室,使用旱厕,生活用水主要为员工洗手水。其它用水主要为绿化用水和道路洒水。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生活用水按20L/人d计,则生活用水量为0.1m3/d,全年用水量为30m3/a。生产用水:本次建设项目用水主要为生产过程中洗砂用水,损耗量为8t/d。绿化用水:按1.

16、2L/m2d计,本项目绿化面积333m2,用水量约为0.4m3/d。道路洒水:道路洒水用水量为0.08m3/d。料场洒水:按1.5L/m2d计,本项目料场面积600m2,每日洒水2次,用水量约为1.8m 3/d。全厂生产、生活用水及排水量见表7。水平衡图见图1。表7工程用水量及排水量一览表用水类型用水量指标用水单位用水量(m3)废水产生量(m3)日用水量年用水量日排水量年排水量生活用水办公生活用水20L/人d5人0.1300.0824生产用水洗砂损耗量10 m3循环水量50m3/d103000其它用水绿化用水1.2L/m2d333m20.480道路洒水0.08m3/d300d0.0824/料场

17、洒水1.5L/m2.次,2次/d600m21.8540/2425050产品砂4060洗砂机污泥带走及损耗810循环水池601810沉淀池0.10.080.02办公生活用水12.3自来水沉淀池0.08道路洒水0.080.40.4绿化用水1.81.8料场洒水图1项目水平衡图(m3/d)(2)排水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水质较为简单,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不外排;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采用闭路循环、回收利用的工艺流程,废水均进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循环回用,不外排。(3)供电本工程电源由静升供电所供给,厂内配备80kVA变压器1台,年用电量为1.5万kwh,能够满足项目用地需求。(4

18、)供暖本项目由于办公生活区采暖面积较小,冬季采用空调采暖。(5)运输本工程原辅材料均使用汽车运输,本项目厂址西侧为013乡道和G5高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见附图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厂址位于灵石县马和乡尽林头村北0.5km处,占地为非耕地,故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物和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南端,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间的隆起带,其东倚太岳山,西靠吕梁山,汾河从其中部通过。北与介休、孝义毗邻,东与沁源接壤,南靠霍州

19、,西与交口县,汾西县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364037,东径11124112,全县总面积约1206km2。本项目厂址位于灵石县马和乡尽林头村北0.5km处,厂址坐标为:东经1115423,北纬365117。厂区西侧为013乡道,北侧、南侧为荒地,东侧10m为河道、西侧为耕地,地理位置见附图1。二、自然物理环境1、地形地貌灵石县地处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两大断陷盆地之间的隆起带,全县地形起伏较大,高低悬殊。县境东部的霍山区,地形较高,为县内最高点。西部属吕梁山,县境边界为中华山,海拔1355m,为西部最高点。中部为汾河谷地,汾河从桑平峪村流入灵石,海拔740m;在石桥下游流出灵石境外,海拔580m,为

20、晋中市最低点。纵观全县地形,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宽缓槽形地形。根据现场踏勘,厂区地形平坦。2、水文、地质(1)地表水灵石县境内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汾河纵贯全县南北,是最大的过境河流,此外县境内汾河除主要支流有静升河、仁义河、交口河、段纯河外,还有四条次一级支流均直接或间接注入汾河。汾河属黄河水系,发源于宁武县岑山,穿越太原盆地,通过介休进入灵石境内,它从县境中部纵贯通过,是灵石最大的过境河流,汾河两岸山高坡陡,形成峡谷,在境内长约60km,据灵石县上游的介休市义棠水文站19562000年45年实测资料,汾河多年平均实测流量17.6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5.56 m3/s,最大流量为65.

21、63 m3/s(1956年),最小流量为0.64 m3/s(1987年)。近年受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水量很小,在旱季已断流。交口河发源于中阳县棋盘山,流经交口县、孝义,自木瓜曲进入灵石县境,在夏门镇汇入汾河,县境内长31km,流域面积167km2。距离厂区最近的河流为厂区北侧3.5km处的静升河,本项目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水质较为简单,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不外排;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采用闭路循环、回收利用的工艺流程,废水均进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循环回用,不外排。对当地地表水影响不大。(2)地下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层组本类型含水层组包括寒武系到中奥陶统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等

22、可溶岩地层,在区域东部、西部、北部大片出露,在灵石县境内汾河两岸有小面积出露。该含水层富含岩溶裂隙水,是区内最主要的含水层组。其中对矿井开采及供水有意义的为中奥陶统岩溶裂隙含水层组,主要含水层段为上马家组中、上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层组由上石炭统太原组砂岩、泥岩、煤层及几层石灰岩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组成。含层间岩溶裂隙水,富水性的强弱取决于岩溶与裂隙发育程度。一般在接近地表露头处岩溶裂隙发育,以岩溶含水为主,含水性较好。随着石灰岩埋藏深度的增加,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减弱,逐渐以裂隙含水为主,含水性减弱。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主要包括二叠系一套以陆相沉积为主的碎屑岩地层,本类型含水层组以

23、风化裂隙水为主,裂隙发育程度受岩性、深度和构造影响,裂隙水除少部能沿构造破碎带向深部运动外,其余排泄于地表沟谷之中。径流与排泻区不明显。由于相对呈层状,不同层位的含水层各具补给区,构成若干小的含水系统,其间水力联系较弱。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其中较有意义的含水层为全新统,呈带状分布于汾河及其支流,由亚砂土夹细砂或卵砾石组成,富水性因地而异,为农田灌溉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向地表水系排泄,有时也向基岩含水层排泄。(3)郭庄泉域郭庄泉位于霍州市南约7km处。出露范围,北起东湾村,南至郭庄村下团柏断层,南北长1.2km,东西宽约400500m,面积约0

24、.5km2,计有大小泉点60多个,泉水出露标高为512510m。郭庄泉域北部和西部以吕梁山背斜核部的太古代片麻岩为其天然边界,东以汾阳-义棠断层及霍山断裂为界,南部止于下团柏断层。南北长约110km,东西宽约57km,泉域总面积6300km2,属向斜储水构造。泉域的东部、西部和北部出露的寒武、奥陶系石灰岩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河床渗漏补给,地下水由北东及北西向南流动在汾河断层西南段汇合,沿汾河水流方向由北向南运动,受团柏背斜和下团柏断层的阻隔,在霍县东湾村至下团柏断层间出露,泉口标高578.2521.88m。泉域范围:西界以紫荆山大断层和吕梁山前寒武系地表分水岭为界,西南以青山峁背斜和山头东地垒与

25、龙子祠泉域分界,东界以汾介大断层分界,南界以下团柏、万安断层为界,自西向东,自洪洞南沟闫家庄东。北界以汾西向斜翘起端,吕梁南馒山和地表分水岭。西北段与柳林泉域相邻。重点保护区范围:泉域重点保护区以汾河河谷为中心,北起什林大桥,南到团柏河口,东部以辛置、刑家泉朱杨庄什林镇为界,西部以申家韩家垣上团柏前庄后柏木许村为界。保护区范围约145km2。由附图3可知:本项目厂址位置属于郭庄泉域范围,距泉域重点保护区区约40km,不在泉域重点保护区范围内。本项目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水质较为简单,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不外排;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采用闭路循环、回收利用的工艺流程,废水均进入沉淀池

26、沉淀处理后循环回用,不外排。不会对郭庄泉域造成影响。(4)张嵩饮用水源地灵石县张嵩水源地位于灵石县老城区东约15km的静升镇、马和乡东部一带,地处绵山西部山前倾斜平原冲洪积扇区,共有机井1 2眼(张嵩5#、马和1#、新1#、新2#、新3#、新4#、新5#、新6#、新7#、旌介4#、旌介5#、旌介6#),其中5口为静升镇和马和乡原有水井,7口为2010年开凿的新井,各水井井深在80.7150.3m之间,开采第四系孔隙潜水,为潜水型水源地。张嵩水源地为静升水源地的替代水源地,供水规模与静升水源地相同,日供水量为1.5万m3,年供水量为260万m3,属中小型地下水水源地。张嵩水源地各水井基本情况如下

27、表所示(坐标系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张嵩水源地各水井基本情况一览表水井编号地理坐标井深(m)井口高程(m)含水层厚度(m)静水位(m)降深(m)经度纬度张嵩5#井1115351.03365155.8012198877.437.344.31马和1#井1115335.3636524.0380.793457.1818.56.5新1#井1115323.76365157.48150972120247.4新2#井1115344.4736523.8515098286.2314.5新3#井1115336.69365211.7015196966.2215新4#井1115343.07365221.90150

28、.5964134.915.413.6新5#井1115415.95365313.4115197970.4305新6#井1115429.30365322.2015098362.4401.6新7#井1115444.59365330.33151993107.3432旌介4#井1115446.97365324.30112.799249.73619旌介5#井1115450.37365335.40104.299054.783818旌介6#井1115450.29365340.4185.498937.523720(1)一级保护区范围张嵩水源地所有水源井井间距均大于一级保护区半径的2倍,其一级保护区范围为以各水源

29、井为中心,R1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张嵩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划分结果见附图5-a和5-b。1)张嵩5#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 面积A1=r2=3. 14(75)2=0.0177km2 周长L1=2r =23.1475=471m2)马和1#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1=r2=3. 14(87)2=0.0238km2 周长L1=2r =23.1487=546m3)新1#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1=r2=3. 14(28)2=0.0025km2 周长L1=2r =23.1487=176m4)新2

30、#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1=r2=3. 14(37)2=0.0043km2 周长L1=2r =23.1437=232m5)新3#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1=r2=3. 14(32)2=0.0032km2 周长L1=2r =23.1432=201m6)新4#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1=r2=3. 14(20)2=0.0013km2 周长L1=2r =23.1420=126m7)新5#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1=r2=3. 14(35)2

31、=0.0038km2 周长L1=2r =23.1435=220m8)新6#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1=r2=3. 14(63)2=0.0125km2 周长L1=2r =23.1463=396m9)新7#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1=r2=3. 14(59)2=0.0109km2 周长L1=2r =23.1459=371m10)旌介4#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1=r2=3. 14(35)2=0.0038km2 周长L1=2r =23.1435=220m11)旌介5#井一级保护区具

32、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1=r2=3. 14(39)2=0.0048km2 周长L1=2r =23.1439=245m11)旌介6#井一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1=r2=3. 14(39)2=0.0048km2 周长L1=2r =23.1439=245m(2)二级保护区范围张嵩水源地12口水源井中,张嵩5#井、马和1#井、新1#井新4#井井间距小于二级保护区半径的2倍,其二级保护区范围为以所有水源井外接多边形为边界,向外径向距离为二级保护区半径的多边形区域;新5#井新7#井、旌介4#井旌介6#井井间距小于二级保护区半径的2倍,其二级

33、保护区范围为以所有水源井外接多边形为边界,向外径向距离为二级保护区半径的多边形区域。张嵩5#井、马和1#井、新1#井新4#井均位于兴地河两岸,水文地质条件基本均同,在较大范围内随着与水井距离的增加,水文参数受单口井抽水的影响逐渐减小并趋于一致,为了使保护区的划分更为合理,上述六口井二级保护区半径以其计算保护区半径的平均值作为所有水源井的共同半径,即R2=( 749+868+277+367+322+197)/6=463m,取整为460m。新5#井新7#井,旌介4#井旌介6#井位于尽林河两岸,同理,其二级保护区半径以其计算保护区半径的平均值作为所有水源井的共同半径,即R2=( 347+633+58

34、8+346+387+393)/6=449m,取整为450m。因此,张嵩5#井、马和l#井,新1#井新4#井二级保护区范围为以所有水源井外接多边形为边界,向外径向距离为460m的多边形区域;新5#井新7#井,旌介4#井旌介6#井井间距小于二级保护区半径的2倍,其二级保护区范围为以所有水源井外接多边形为边界,向外径向距离为450m的多边形区域。 按照上述划分力案,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西北部跨越了祁临高速,根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 T338-2007),可充分利用互有永久生的明显标志作为保护区界限。考虑到水源地位于绵山山前倾斜平取,地下水水位东南高,西北低,地下水由东南向西北径流,水源

35、地补给区位于祁临高速东侧,为便于水源地保护区的管理,张嵩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西北恻以祁临高速为界。张嵩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划分结果见附图5-c。1) 张嵩5#井、马和1#井、新1#井新4#井二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2=1.7129km2; 周长L2=5369m2) 新5#井新7#井、旌介4#井旌介6#井二级保护区具体面积与周长(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2=1.4684km2; 周长L2=5402m(二)水源地保护区边界立标位置水源地保护区内有多条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公路交通干线穿过,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按规范要求,在相关交通线路的两头设立交通警示标志。同时,要在

36、各水源井保护区边界的四个不同方向,向社会立标警示。各水源井保护区的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确定如下(1954年北京坐标系):(1) 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位置张嵩5#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897518;N36.866176B:E:111.898350;N36.865494C:E:111.897502;N36.864826D:E:111.896670;N36.865570马和1#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893167;N36.868570B:E:111.894132;N36.867779C:E:111.893149;N36.867002D

37、:E:111.892183;N36.867793新1#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889937;N36.866221B:E:111.890247;N36.865966C:E:111.889931;N36.865716D:E:111.889621;N36.865971新2#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895692;N36.868070B:E:111.896102;N36.867734C:E:111.895684;N36.867404D:E:111.895274;N36.867740新3#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89

38、3531;N36.870207B:E:111.893886;N36.869916C:E:111.893524;N36.869631D:E:111.893168;N36.869922新4#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895301;N36.872932B:E:111.895523;N36.872750C:E:111.895297;N36.872571D:E:111.895075;N36.872753新5#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904436;N36.887375B:E:111.904824;N36.887056C:E:111.904428;N

39、36.886744D:E:111.904041;N36.887062新6#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908147;N36.890068B:E:111.908847;N36.889495C:E:111.908134;N36.888933D:E:111.907434;N36.889506新7#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912397;N36.892294B:E:111.913048;N36.891754C:E:111.912381;N36.891228D:E:111.911726;N36.891764旌介4#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

40、:A:E:111.913052;N36.890390B:E:111.913440;N36.890082C:E:111.913045;N36.889769D:E:111.912657;N36.890088旌介5#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913990;N36.893504B:E:111.914431;N36.893166C:E:111.913989;N36.892818D:E:111.913556;N36.893172旌介6#井一级保护区边界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913976;N36.894910B:E:111.914409;N36.894555C:E

41、:111.913967;N36.894207D:E:111.913534;N36.894562(2) 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边界立标位置张嵩5#井、马和1#井、新1#井新4#井二级保护区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895210;N36.877426B:E:111.899743;N36.875595C:E:111.903053;N36.864739D:E:111.900158;N36.861180E:E:111.887085;N36.861987F:E:111.885117;N36.864281新5#井新7#井、旌介4#井旌介6#井二级保护区立标警示牌边界点坐标:A:E:111.917939

42、;N36.898654B:E:111.918956;N36.898664C:E:111.919049;N36.892703D:E:111.917354;N36.887171E:E:111.902952;N36.882114F:E:111.900120;N36.884889本项目厂址距离最近的张嵩水源地二级保护区1.0km,废渣场距离最近的张嵩水源地二级保护区0.8km,均不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张嵩水源地位置见附图4。3、气候、气象灵石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总的气候特征是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冬寒少雪。全县历年平均气温界于9.910.6之间,一月平均气温-4.7,七月平均气温

43、23.8。无霜期年平均162天,最长184天,最短144天。根据灵石县气象站19512010年的降雨资料,自然降水各地不匀,累年平均降水量为520mm,年际差别较大,最多年份为738mm,最少年份为320mm。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5%以上,春季降水较少,常常造成春旱。年均蒸发量为1806.1mm。受地形影响,县境内各地气候有明显差异,可分为河谷温暖区、低山温凉区、高山温寒区三类地区。由于地形关系,灵石境内地面多西南风,东北风次之,冬春多西北风,夏秋多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1.9m/s。4、植被灵石县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植物群落及其地理分布比较复杂。除太岳林区和中华山草地面积较为集中外,大部分林地、草地的分布呈零星分散,一般是山顶耕地,两坡撂荒,田草相间,穿插交错。境内木本粮油资源有13科,24属,55种;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