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045485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第19卷第3期2007年5月云南地理环境研究YUNNANGEOGRAPH1CENVIRONMENTlIEsEARCHVo1.19No.3May,2007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于文金,邹欣庆(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摘要: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的一环,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未来中国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搞好县域经济对振兴西部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从优化产业结构,选择适宜主导产业人手,以高县这一典型的西部丘陵低山县为例,对高县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

2、阐述,利用计算机spss软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高县的产业结构,利用特尔费法确定了高县的主导产业为煤化工并做了必要的分析.对高县”十一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对发展西部山区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关键词:县域;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优化;高县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852(2007)030086060引言中国广大西部地区近几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及地域经济的原因,东西部经济差距越拉越大.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是一个极大的世纪机遇.怎样抓住机遇,迎头赶上,是西部广大地区在经济建

3、设方面面临的一大课题.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未来中国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搞好县域经济对振兴西部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县域主导产业的准确定位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加快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l研究区域概况高县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山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的中部,位于104.2121”E-104.495E,28.ll29”N28.4423”N,东与长宁县,珙县相邻,南同筠莲县,云南交界,西接宜宾县,北靠翠屏区.东西宽35.15km,南北长60.50km,幅员面积132.2km.境内南高北低,最高海拔270.0m,最高海拔125

4、2.1m,属于丘陵低山地貌.深坝,浅丘,深丘各占13%,59%,28%.高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水热条件较好,冬暖夏热.年均温18.5,大于1O积温5581.3,年降水量1021.7mm,无霜期360天.2004年GDP总量22.17亿元,人均GDP占有量440o元.高县是一个典型的西部山区县,经济在全国属于落后地区.2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查阅收集了1994年-2005年高县统计年鉴,宜宾市统计年鉴;通过走访宜宾市统计局,财政局,税务局,环保局等单位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处理,以提高准确性和权威性.采取了走访和会议座谈的形式,分别于20o5年1月17-29日和2O05年3月3日l2日对高

5、县所有县级部门,重点乡镇收稿Et期:20060731;修订Et期:20o61031.基金项目:宜宾市高县”国民经济十一五总体规划”项目成果;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40371048)作者简介:于文金(1967一).男,山东省淄博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海岸与海岛经济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于文金等: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87进行了走访调查,重点走访的乡镇有焦村,文江,大窝,胜天,庆符,罗场,落润,沙河,月江,来复.走访的重点企业有川薯有限公司,高州酒业,天科甲醇厂,恒德化工,来复水电站,华盛纸业,早白尖茶叶有限公司,凯华丝绸有限公司,宜宾芙蓉玻棉制品有限公司,寓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结

6、合统计数据和收集的第一手数据,并用计算机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特尔费法确定高县的主导产业.3高县经济现状及产业结构分析19942004年,高县财政总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2.73%,2002年以前,多数年份的增长率低于宜宾市财政总收入的年增长率,其中19982002年,高县的年均增长率为8.99%,分别比同期成都市财政总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8.7%低9.8个百分点.20032004年收入增长提速,年增长率超过15%,2004年1遥:母县财政总收入11869万元,居全省第l】0位【.结合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进行分析,高县虽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高于成都市,四川省的平均值,但由于起

7、步晚,基数小,经济基础薄弱,产品附加价值低,致使财政总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远低于成都市,仅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同步f见图1).从高县的产业结构来看,20o1年第一产业5.07亿元,第二产业5.13亿元,第一_t一次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I7.9亿元,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5.74亿元,7.45亿元,4.7l亿元,呈现出二,一,三的格局.由高县的实际情况可见,高县正在实现由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县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比重已经连续4年超过农业且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有所改善,经济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局面,但是我们看到高县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存在如下问题:(1)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过高,廿廿廿

8、廿廿廿廿廿廿廿寸卜.o0H&8888HHH图1高县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图Fig.1ChangesofGDPandindustriesstructureinGaoxian资料来源:高县统计局19942004年统计资料,宜宾市统计年鉴(2004年)资料整理2004年占31%,第二产业占45%,工业的相对优势不突出,形不成带动全局的作用.(2)第三产业比重虽有所上升,但占比重低,且发展严重滞后.这说明高县服务功能不健全,设施不完善,市场化水平较低,这些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县一二产业的健康发展.(3)工业布局松散,单体规模小,缺乏大型联合化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有限.(4)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9、,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粮食比重仍然过高,畜牧比重较低,水产严重偏低.2003年,高县农业总产值94845万元,占GDP总量的32.56%,农民人均GDP1823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349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86%;养殖业产值4901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1.68%;农村第三产业总产值(不含劳动输出收入)233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6%.其比值为:45:51:3,可见种植业在高县农业经济中仍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19卷占比较大的比重.畜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畜种单一,生猪占整个畜牧业的比重过高,节粮型畜禽比重较低,草食性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业发展严重滞后,畜产品整体质量不高.高县水

10、产业相对落后,2003年,高县林业总产值1.06亿元,农民林业收入人均纯收入143元.林业有较大的发展和优势,但效益不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4主导产业(1eadingindustry)的选择确定4.1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在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中起主要作用的产业;它的市场大,具有区际意义且需求弹性高31;此外,它与区内其它产业有较强的内在联系.主导产业是由于自然资源,区域内外经济要求,甚至是机会形成的.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业结构必须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才能迅速向高度化推进.它就象汽车发动机带动作用一样,合适的主导产业将带动整个区域的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并最终

11、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关于主导产业主要有3种理论:赫希曼连锁效应理论.连锁效应理论是指一种产业发展通过投入产业对其它产业发展产生带动作用.赫希曼把连锁反应分为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是指一部门对其他部门的中间产品投入或是其它部门对本部门中间产品的需求;后者是指一部门生产过程中其它中间产业的投入.罗斯托理论.罗斯托在赫希曼连锁效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旁侧波及联系,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联系更广泛的基准一扩散理论.收入弹性理论.此理论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使产业需求增长随同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且结构适应的原则.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主导产业的选择取决于3种相互联系的基本因素:对区域的贡献(对区域其他产业的关

12、联影响力),竞争力(先导性),可持续发展能力.4.2高县主导产业的确立4.2.1定量指标的研究为了定量研究和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我们选择了一系列评价指标建立了指标体系44:(1)优势度:反映各产业在区域和全国的经济影响力(即绝对优势度和相对优势度),包括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资产总额和它们的组合.(2)产业关联度:表1高县产业定量分析结果Tab.1QuantitativeanalysisresultofindustriesinGaoxian于文金: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89主要由分产业计算的感应度系数(即后向联系)和影响力系数(前向联系)来表示.(3)产业先导系数:用

13、产业的需求弹性(这里我们选择需求对收入的弹性系数来做指标)来反映这类指标,这类指标主要考虑产业的国际和国内需求.(4)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我们通过产业的环境污染度来反映这类指标.研究显示(见表1),高县的煤化工,电力工业,煤炭工业(采煤业),建材业在宜宾市具有相对优势,其指数大于0.4.花卉业,煤化工,电力工业(主要是水电),造纸业绝对优势较大,其指数超过0.15.综合优势度表明,煤化工,电力,煤炭,造纸,花卉是当前高县的优势产业(其综合优势度大于0.5),这个结果基本符合高县的基本情况.从高县的产业关联度来看,煤化工,食品工业关联指数较大,其中煤化工超过了4,远远高于其它产业.从产业的先导

14、性上来看,煤化工,塑料制品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县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矿产原料开采,矿产初级加工等产业链低端的产业,整个产业结构尚属于低级阶段.煤化工的优势度,关联性,先导性均占有较高的地位,具有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花卉业,电子,高分子材料产业是高县未来成长性较好的潜力产业,应着力培育.从表2可以看出,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花卉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排第一位,在高县产业结构中,具有综合经济优势的煤化工业处于中游水平.因此,我们在选择主导产业的时候不仅要看其经济竞争力,还要看对比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取得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及环境效益,为区域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q.表2高县主要产业可持续发展

15、能力Tab.2Ability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nGaoxianaboutprimaryindustries在以上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采用特尔费法一层次分析法对个因素进行专家打分,确定各因素在判定选择主导产业时的加权分值,假定评价目标为A,判定因素有产业的关联系数,优势度,先导系数,可持续发展能力4个方面,建立评价因素集为Ff1,f2,血,构建判断矩阵P(AF),利用和积法,求得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做归一化处理,其最大值者可选为主导产业.公式为:经过计算我们得出高县主导产业的前五位分别是:煤化工(0.842),电力工业(0.671),食品工业(0

16、.478),建材工业(0.336),造纸轻工(0.312).煤化工得分最高,定量研究表明,煤化工可选作高县的主导产业.4.2.2煤化工作为高县主导产业的定性研究根据高县的实际情况和主导产业的标准,我们认为,高县”十一五”期间及中期规划期间,其主导产业是煤化工.原因分析如下:(1)煤化工企业与其它产业关联性强,符合主导产业带动作用的要求.与煤化工关联的产业众多,其对下列产业具有回顾影响:采煤业,采煤运输机械业,建筑,化工设备业等;对下列产业具有前瞻关联:冶金,石化,电力,化肥,建筑材料等;侧向关联产业有:纺织业,畜牧业等.可见,煤化工关联性强,能对高县其他产业起引领和主导作用.(2)以甲醇为代表

17、的煤化工延伸产品多,产业链长,市场广阔,潜力大.发展甲醇下游产品以甲醇为原料可衍生出百种下游产品,在众多的甲醇下游产品中,最具发展前景的产品有二甲醚,聚甲醛,碳酸二甲酯,甲醇蛋白.(3)高县发展煤化工靠近煤炭基地,淡水资源丰富,电力充足,发展煤化工条件优越.首先,高县本身产煤.高县煤炭储藏量已探明:无烟煤2.6xlOt,烟煤6000xl04t,目前批准可开采量4800xlOt,煤炭资源较为丰富,是国家列入开发计划的西南八大重要能源基地之一.目前有煤矿共39个,单产2004年达4xl04t.按高县对煤矿的治理整顿要求,”十一五”期间煤矿数量将压缩为30个,产量将稳定在150200xl04t/a,

18、可供年产100104t甲醇的煤化工企业满足生产需要.另外,在高县的南部邻县筠莲是产煤大县,年产煤l450x104t,筠莲与高县路程仅50km多且有专用运煤铁路相连.从大的区域看,高县还可以可用贵州六盘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19卷山的煤.因此,高县发展煤化工,煤炭原料充足且近便.高县水资源.高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冬暖复热,降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水量1037.9mm,最高降水量达1323.5mm.年降水量80%的保证率是884.1mm.南广河,二夹河,南宋河等大小31条河流小溪流经高县.特别是南广河,全长222km流经高县88km且为水量丰富的下游地区,河面宽65200m,出口处平均出水量

19、111m/s,年径流量35X10m,为高县发展煤化工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另外,高县电力资源丰富.沿南广河现已实现梯级水电开发,建有4座水电站,2004年,高县地方电网发电量近510kW?h,外线向高县供电2104kW?h多,加上大型火电站福溪火电站的开工建设,第一期工程完工后年发电量将达120kW?h,这些为高耗能的煤化工企业的布局奠定了坚实的能源基础.(4)历史基础好.高县化工基础好,有相当的规模.高县现已形成以恒德化工,昌河化工,天科化工,金岭化工为龙头的十几家化工企业,而且从电石,合成氨,甲醇到各种精细化工产品门类较为齐全的煤化工集群,2004年高县化工行业实现工业产值41865万,就

20、业人员1580人,初具规模,具有承接煤化工下游产业链,发展煤化工大型联合企业的基础.(5)区位优势独特.高县地处四川盆地南边缘,长江上游南岸,宜宾市中南部,东与长宁县,珙县连界,南与筠莲县接壤,西南与云南盐津毗连.宜珙铁路穿越县境,3条省道宜珙路,宜高路,巡高路及4条县级路200余条乡村级路连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体系.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河的南广河纵贯全县南北,高县全境都处于宜宾市半小时城市圈中,距离宜宾机场仅20分钟的车程.可以说高县水,空,铁,公立体交通网络健全,雄踞长江上游,北可融入宜宾城市圈,东依成渝经济圈,南连大西南腹地可同过北海港出海参与东南亚经济贸易,地理区位优越利于煤化工产品的外销

21、,是进行煤化工布局的理想点.(6)发展时机.以甲醇为代表的煤化工延伸产品多,产业链长,市场广阔,潜力大,从中国能源结构来看,中国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资源相对贫乏.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已占到总量的35%,而且进口量还会逐年上升.加之世界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煤化工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凸现.能源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煤化工是21世纪发展的方向.从区域经济的方面来看,贵州,云南,山西,陕西,山东等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都先后提出建设大型煤炭化工基地的发展思路,特别是临近高县的筠莲,贵州的六盘水也提出要发展煤化工,在这种群雄争霸的时期谁先上马,谁就首先占领市场,谁就容易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取得发展的先

22、机.(7)环境问题.现在煤化工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化工,发展多联产工艺技术多联产技术是结合各种生产技术路线的优越性,使生产过程耦合在一起,彼此取长补短,从而使能源利用率提高,投资与运行成本降低,污染减小.因此高县发展煤化工作为其主导产业符合国家政策和本地情况.另外,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考虑高县煤化工要建成大型煤化工生态园区,实现水,气闭合循环流动,尽量达到零排放.在布局上,依托现有的天科甲醇厂,逐步完善其功能和配套企业,集中污水处理,在二夹河入南广河处设一处污水处理厂,这样即使煤化工企业产生少量污水也会达标处理,并且从根本上治理了二夹河的污染问题,从而有效的保护高县的母亲河南广河.5产业结

23、构调整优化5.1时机高县当前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最有利的时机:(1)21世纪世界正进行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正是承接这一转移的最主要的国家.(2)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越来越多的国外资本和东部沿海资本西移,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西部发展这是西部也是高县的发展大好机遇.(3)从区域来看高县背靠成渝经济带,临近宜宾市,成渝及宜宾的产业转移对高县具有辐射作用,承接这些产业打造自己的工业体系,完善优化产业结构正在其时.(4)从高县发展目前的阶段来看,正处于经济起飞的前期,高县必须抓住时机照准和培育主导产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为高县的经济起飞创

24、造基础,给经济发展安上启动引擎.(5)高县的经济现状正处于人均4000元GDP的关键时期,是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人口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速度换上快车档的必要条件.5.2高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1)在”十一五”期间,迅速突出强化第二于文金: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91产业,作大作强主导产业(煤化工产业);使高县真正成为宜宾市的工业强县,工业的产值要占到全县GDP的50%以上.(2)稳定,提高,优化第一产业.抓好农业内部产业调整,合理配置粮食,经济作物,生态作物的比例,大力推广地方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突出畜牧业的比重,稳定林业生产和森

25、林面积,为工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其比例将逐步调整到24%的比例.(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发展经济轴线上的经济中心点,使其尽快发挥集聚效益,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十一五”期间比例将有所上升达到26%左右.5.3产业结构调整选择方案我们经过对比认为高县要迅速崛起必须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道路81,今后的方针是突出煤化工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链条即:煤一甲醇一二甲醚一精细化工.构建起4条特色鲜明,良性互动的产业链:第一条是以白酒制造为龙头的粮食一白酒饮料一包装印刷和运输的产业链;第二条是以造纸为龙头的林竹一浆一纸一包装物的产业链;第三条是以煤化工为核心的煤一甲醇

26、一烧碱,聚氯乙烯一化纤,纸业的产业链;第四条是以高耗能产品为重点的煤炭一电力一高耗能工业品的产业链.当前高县已经在这4条产业链上集聚了477亿元资产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今后的工作主要是抓好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作强龙头企业,培植产业集群.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是搞好品种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抓好农业的立体综合开发.要发挥山区优势,作好高县”大林业综合开发实验区”,“水利基础产业综合开发实验区”,”生态农业实验区”的开发实验工作,并建设好具有高县特色的粮油,竹林,畜牧,茶叶,柑桔,烤烟,高粱,蚕桑,油樟,花卉,蔬菜等1O大农业商品基地,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7、第二产业应在积极主动配合国家基地建设项目的同时,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动态和长江产业带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要求实施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名牌产品,企业集团化,区域协作五大工业发展基本战略.集中力量扩展壮大以高州酒业为龙头的食品工业,天科化工为龙头的煤化学工业,以华盛纸业龙头的纸业3大支柱,重点扶持煤化工,能源,建材,食品,丝绸,医药,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利用军工企业优势,培育和壮大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核电组件,电子通讯,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发展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两中心,一枢纽,一基地”的功能(即月江,庆符两个中心

28、),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业,加强综合性交通,通讯网络建设.“十一五”期间,高县要围绕煤化工这一主导产业为中心,尽快形成自己独具特色,充满活力,规模可观,效益突出的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在川南率先崛起的宏伟目标.参考文献:1宜宾市统计年鉴(2004年)Z.北京:统计出版社,2005.328.2高县统计局19952004年统计资料R.2005.2635.3张林英,周永章,税伟.绿色社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57):58674仇方道,潘新春.东陇海产业地区PRED系统综合评价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

29、研究,2006,18(57):6872.5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31.6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2128.7陆大道,刘毅,樊杰.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J.地理学报,1999,54(6):232238.8陈国阶.中国山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非农经济的贡献.J1.地理学报,2003,3:171179.THESELECTINGoFDoMINANTINDUSTRYANDADJUSTMENTABoUTCoUNTYATWESTERNMoUNTAINoUSAREATAKINGGAOXIANCOUNTYINY

30、IBINCITYASCASEYUWen-jin,ZOUXinqing(DepartmentofUrbanandResources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Jiangsu,China)(下转第99页)张文:中国中部地区区域问题新解入更多的市场机制激活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经济发展有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空间61.3.5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区域对外开放既包括对区外的开放也包括对国外的开放.一方面,中部地区应发挥位居大陆中部的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与兄弟

31、省,市,区的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特别要积极开展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京津塘”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应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充分利用中国作为WTO成员的条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参考文献:1】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17.2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724.【3尹继东,彭迪云.中国中部经济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023;221.4华兴顺.中部地区城市化的战略选择【A.见:陈栋生.

32、中国区域经济新论【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54.5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79-482;587612.【6董恒富.中部堀起的战略意义及道路选择【J.决策探索,2005,(3):3738.ANEWEXPLANATIONONCENTRALREGIONQUESTIONSINOURCOUNTRYZHANGWen(DepartmentofGeography,YuxiTeachersCollege,Yuxi653100,Yunnan,China)Abstract:”Sluggishdevelopment”isthecomprehensiveCrl

33、lXinthesixmiddleprovinces.Itpresentsthesymptomsthattheregionaleconomydevelopsslowlyandlagsbehindothersrelatively.Themainreasonsinvolvetheregionalinvestmentenvironment,theindustrialstructurelevel,theurbanizationlevel,theregionalopeningtotheoutsidesandSOon.Thenthecountermeasuressuchasspeedinguptheinfr

34、astructureconstruction,adjustingindustrialstructure,acceleratingtheurbanizationdevelopment,advancingthemarketprogress,strengtheningtheregionalcooperationandpromotingtheopeningleveltotheoutsidesareproposedtopromoteitsrisingabruptly.Keywords:regionalproblem;Middle-partregion;sluggishdevelopment(上接第9l页

35、)Abstract:Theeconomyofcountyisanimportantloopinthedistricteconomyandbasiccarrierofbuildingfullrichnesssociety,whichisstrengthforcetoincreaseourcountryofnationalpower.Thedevelopmentofeconomyofcountyhaveimpotentsignificationforprosperingwesternareaeconomy.Itisanalysedthatindustrialstructureandeconomic

36、alactualitytakingtheGaoxianCountyascasetooptimizeindustrialstructureandchoseleadingindustryinorderbythispaper.Theproblemswereanalysedbyspss;webringforwardtheorientationtooptimizeadjustingofindustrialstructureandensurecoalchemisticalindustryasleadingindustryofGaoxianCountytoanalysisitusingDelphiway.AllwiHhavematerialguidanceforGaoxianeconomicaldevelopmentinthefifteenfiveyearandhavesomeuseforreferenceforeconomicaldevelopmentinwesternmountainousarea.Keywords:countyregion;leadingindustry;thestructureofindustry;optimize;GaoxianCoun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