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庄煤矿(技改)报告书(公示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pdf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046012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152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家庄煤矿(技改)报告书(公示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黄家庄煤矿(技改)报告书(公示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黄家庄煤矿(技改)报告书(公示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黄家庄煤矿(技改)报告书(公示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黄家庄煤矿(技改)报告书(公示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家庄煤矿(技改)报告书(公示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家庄煤矿(技改)报告书(公示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pdf(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黄家庄煤矿(技改)黄家庄煤矿(技改)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30 万万 t/a)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本)(报批本)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Guizhou Coal Mine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 3311 号号 2014 年年 12 月月贵州贵阳贵州贵阳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项 目 名 称 : 贵 州 林 东 煤 业 发 展 有 限 责 任

2、 公 司项 目 名 称 : 贵 州 林 东 煤 业 发 展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黄 家 庄 煤 矿 ( 技 改 )黄 家 庄 煤 矿 ( 技 改 ) 环 评 文 件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环 评 文 件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编 制 单 位 : 贵 州 省 煤 矿 设 计 研 究 院编 制 单 位 : 贵 州 省 煤 矿 设 计 研 究 院 证 书 编 号 : 国 环 评 证 乙 字 第证 书 编 号 : 国 环 评 证 乙 字 第 3311 号号 院院 长 : 杨 正 东长 : 杨 正 东 单 位 地 址 : 贵 州 省 贵 阳 市 花 溪 区 大 水 沟单 位 地 址

3、 : 贵 州 省 贵 阳 市 花 溪 区 大 水 沟 联 系 电 话 :联 系 电 话 : 0851 3606812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 环境影响报告书责任表环境影响报告书责任表 项目名称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 环评文件 环境影响报告书 委托单位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评价单位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评价证书 国环评证乙字第 3311 号 院 长 杨正东(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 孟应芳(高级工程

4、师) 审 定 孟应芳(高级工程师) 技术检查 刘凤英(所长、副总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孙士斌(高级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单位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大水沟 联系电话 0851-3606812 监测单位 贵州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 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编制人员名单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编制人员名单 姓姓 名名 职职 称称 工 作 内 容工 作 内 容 上岗证号上岗证号 或登记证号或登记证号

5、签 名签 名 孙士斌 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前言 评价结论与建议 B33110002 B33110030800 牟长波 高级工程师 总则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项目与规划符合性分析 B33110027 B33110110300 覃宇容 工程师 地表沉陷预测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 声环境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水土保持 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 公众参与 B33110090700 姓姓 名名

6、职职 称称 工 作 内 容工 作 内 容 上岗证号上岗证号 或登记证号或登记证号 签 名签 名 刘凤英 高级工程师 技术审查 B33110001 B33110010800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1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 .1 1 总总 则则 .3 1.1 编制依据.3 1.2 评价目的及原则.5 1.3 评价时段.6 1.4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6 1.5 评价标准9 1.6 评价工作内容及评价重点.12 1.7 环境敏感区域及环境保护目标.13 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5 2.1 建设

7、项目概况.15 2.2 开采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6 2.3 技改项目基本情况21 2.4 工程分析.27 2.5 技改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34 2.6 技改前后污染物排放“三本账”统计37 3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42 3.1 区域自然环境.42 3.2 社会经济环境.46 4 地表沉陷预测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沉陷预测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7 4.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7 4.2 建设期生态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49 4.3 地表沉陷预测与影响分析.51 4.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7 4.5 地表沉陷治理与生态综合整治.62 4.6 水土保持.65 5 地下水

8、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6 5.1 水文地质条件66 5.2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7 5.3 建设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69 5.4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70 5.5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74 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76 6.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76 6.2 建设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78 6.3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8 6.4 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81 7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 .86 7.1 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86 7.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86

9、7.3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87 7.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影响分析.88 8 声环境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声环境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 .91 8.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91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2 8.2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92 8.3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3 8.4 运煤噪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94 8.5 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94 9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96 9.1 建设期固体废物的处置 .96 9.2 运营期固体废物排放情况与处置措施分析96 9.3 固体废物对环

10、境的影响分析 .98 9.4 排矸场污染防治和复垦措施 .100 10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102 10.1 清洁生产分析 .102 10.2 循环经济分析 .106 11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09 11.1 建设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109 11.2 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责109 11.3 环境监测计划 .110 11.4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110 12 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113 12.1 工业场地选址可行性分析113 12.2 矿井办公生活区选址可行性分析113 12.3 风井场地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113 12.4

11、 排矸场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113 12.5 爆破材料库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114 13 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分析115 13.1 环境风险识别及源项分析 .115 13.2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及防范对策 .116 13.3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19 14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121 14.1 项目区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121 14.2 污染物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 .122 1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3 15.1 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分析 .123 15.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24 16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127 16.1 公众参与目的 .127 16.2 公众参与

12、组织实施机构 .127 16.3 信息公开及意见征求 .127 16.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129 16.5 调查结论.132 17 项目与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项目与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133 17.1 与国家相关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133 17.2 与区域行业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35 17.3 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135 17.4 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135 18 评价结论与建议评价结论与建议136 18.1 项目概况.136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3 18.2 项目环境影响、生态整治及污染

13、防治措施.137 18.3 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142 18.4 环境经济损益.142 18.5 环境风险.142 18.6 环境可行性分析.142 18.7 总体结论.143 18.8 要求与建议.143 附件:附件: 附件 1: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关于编制贵州林东煤业 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书,2014.9。 附件 2: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采矿许 可证。 附件 3:平坝县环境保护局,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环评报 告表及审批意见,1997.07。 附件 4:安顺市国土资源局 关于印发评审意见

14、的通知 (安国土资通2005198 号) 。 附件 5:贵州省煤炭管理局 关于对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 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 (黔煤规字2009172 号) ,2009.3。 附件 6:平环复201449 号文关于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 (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执行评价标准的复函 ,2014.9。 附件 7:平坝县公安局,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爆破材料库 使用证。 附件 8:平坝县环境保护局,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排污许 可证,2013.03。 附件 9: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承诺书”。 附件 10:黄家庄

15、煤矿(技改)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2014.10。 附件 11:黄家庄煤矿(技改)煤矸石工业及化学成分类比检验报告。 附件 12:黄家庄煤矿(技改)煤矸石浸出液类比监测报告。 附件 13:黄家庄煤矿(技改)环评公众参与调查个人及团体统计一览表。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4 插图:插图: 1、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图 1.7-1) 2、黄家庄煤矿(技改)交通地理位置图(图 2.1-1) 3、黄家庄煤矿(技改)地面设施总布置图(图 2.3-1) 4、黄家庄煤矿(技改)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图 2.3-2) 5、黄家

16、庄煤矿(技改)办公生活区平面布置图(图 2.3-3) 6、黄家庄煤矿(技改)开拓方式平面图(图 2.4-1) 7、黄家庄煤矿(技改)开拓方式剖面图(图 2.4-2) 8、黄家庄煤矿(技改)环评优化后水量平衡图(图 2.4-4) 9、黄家庄煤矿(技改)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图(图 2.5-1) 10、黄家庄煤矿(技改)地层综合柱状图(图 3.1-1) 11、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地质图(图 3.1-2) 12、黄家庄煤矿(技改)区域地表水系分布图(图 3.1-3) 13、井田与平坝天台山斯拉河风景名胜区的位置关系图(图 3.1-4) 14、黄家庄煤矿(技改)评价区植被现状图(图 4.1-1

17、) 15、黄家庄煤矿(技改)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图 4.1-3) 16、黄家庄煤矿(技改)首采区开采后地表下沉等值线分布图(图 4.3-2) 17、黄家庄煤矿(技改)井田全开采后地表下沉等值线分布图(图 4.3-3) 18、黄家庄煤矿(技改)生态综合整治规划示意图(图 4.5-1) 19、黄家庄煤矿(技改)区域水文地质图(图 5.1-1) 20、黄家庄煤矿(技改)矿区水文地质图(图 5.1-2) 21、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图 5.2-1) 22、黄家庄煤矿(技改)煤层开采后导水裂缝带发育示意图(图 5.4-1) 23、平坝县整合煤矿、生产结构调整及合理矿权设置规划方案图

18、(图 17.2-1)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1 前前 言言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境内,工 业场地位于平坝县天龙镇高田村,该矿为原平坝县草子坡煤矿的接替矿井,即草子坡 煤矿二号井,属县办企业;1982 年矿井开始动工建设,1990 年 10 月建成投产,设计 规模为 9 万 t/a。1996 年通过与林东矿务局双方协商,平坝县政府自愿有条件无偿转让 给林东矿务局,1997 年 5 月林东矿务局全面接管黄家庄煤矿,并委托贵州

19、省煤矿设计 研究院对黄家庄煤矿进行了矿井改扩建可行性研究,1997 年 8 月提交了贵州省林东 矿务局黄家庄煤矿矿井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规模为 30 万 t/a,同步填写了环 境影响报告表,平坝县环境保护局出具了审批意见。2006 年黄家庄煤矿对矿井提升系 统、 通风系统、 供电系统、 瓦斯抽放系统等进行了整改, 最终核定生产能力为 30 万 t/a。 2007 年成立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转由该公司全面接管黄家庄煤矿。 因原设计移交采区即将采完,需设计新的采区进行接替;同时近年来煤矿安全上 增加了新内容,采煤方法也发生了改变等原因,矿井需进一步技术改造,设计新的采 区进行接替

20、,对生产系统进行改造以满足新的要求。故林东矿务局设计研究所于 2009 年 1 月提交了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 , 该变更设计保持生产规模 30 万 t/a 不变,同时设计了新的采区进行接替,对开拓系统 进行了优化改造。贵州省煤炭管理局于 2009 年已以“黔煤规字2009172 号”文件对 该变更设计进行了批复。2009 年矿井开始进行技改,至 2013 年底井下工程已经基本 改造完毕,并已进入新的采区进行原煤开采,地面设施目前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1998 年第 2

21、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以及国家环境保 护部令 2008 年第 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和 2009 年第 5 号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该项目的技改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并报安顺市环境保护局审批。 为此,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承担该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立即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调查 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在监测协作单位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基础上,于 2014 年 11 月编制完成了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 告书 ,安顺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 2014

22、 年 11 月 25 日组织专家对该报告书进行了评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审,环评单位根据评审会议纪要,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修改,特此呈报,敬请审查和 审批。 在本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安顺市环境保护局、平坝县环保局、天龙镇人民 政府、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黄家庄煤矿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得 本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一并致谢。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

23、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3 1 总总 则则 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1 任务依据任务依据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编制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 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书,2014 年 8 月。 1.1.2 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法规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10.2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4.2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2.2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12.29;

24、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修正本) ,2012.2.2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修正本) ,2004.8.2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03.0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修正本) ,2011.04.22; 11)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998.12.2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11.29;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74 号风景名胜区条例 ,2006.9.19。 14) 贵州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修正本)

25、 ,1999 年 9 月 25 日; 15)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9 年 6 月 1 日。 1.1.3 规章、规范性文件规章、规范性文件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 年 21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修正) ,2013.2.16;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80 号公告及其附件煤炭产业政策 ,2007.11.23;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发200226 号“关于发布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 术政策的通知”,2002.1.30; 4)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5109 号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26、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4 政策的通知,2005.10.14; 5) 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628 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2006.2.14; 6) 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 (2000)及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 (1992) ; 7)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 (环 发201277 号) ,2012 年 7 月 3 日; 8)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黔府办发200738 号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 资源厅等部门贵州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

27、的通知”,2007.5.21; 9)黔发改能源20071144 号文“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关于印发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的通知”,2007.7.17; 10)贵州省环境保护局 黔环通200786 号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矿产资 源开发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矿山的通知 ,2007.7.27; 11) 贵州省非农业建设占地耕地耕作层剥离物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黔府办发 201222 号。 1.1.4 行业、地方规划行业、地方规划 1)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2011.12; 2)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3; 3) 贵州省煤炭产业“

28、十二五”发展规划 ,贵州省人民政府,2011.1; 4) 贵州省环境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2011.4; 5) 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 ,贵州省环境保护局,2005.5; 6) 黔府发199422 号文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划类规定 的通知” ,1994.4; 7) 贵州省平坝县整合煤矿、生产结构调整及合理矿权设置方案 ,中煤科工集团 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2006 年 6 月: 8) 调整后平坝县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类表 ,2013。 1.1.5 技术规定与依据技术规定与依据 l)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HJ/T2.1-2011) ;

29、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 (HJ2.2-2008)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 (HJ/T2.3-93) ;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 (HJ2.4-2009) ;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5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 (HJ19-2011) ;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 (HJ/T169-2004) ; 8) 环境影响评价

30、技术导则煤炭采选工程 (HJ619-2011) 9)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2000 年 5 月; 10) 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HJ446-2008) 。 1.1.7 技术参考资料技术参考资料 1)林东矿务局设计研究所,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开采方 案设计(变更) ,2009.1; 2)贵州省煤炭管理局, “黔煤规字2009172 号”文件“关于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 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 ,2013 年 10 月; 3) 贵州省林东矿务局, 贵州省林东矿务局黄家庄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 2005.11; 4

31、)安顺市国土资源局, “安国土资通2005198 号”文件, “关于印发贵州省 平坝县黄家庄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 ; 5)平坝县环境保护局,平环复201449 号, “平坝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对贵州林东 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拟执行评价标准的复函” ; 6) 贵州中科监测技术有限公司,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 (技 改)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 ,2014 年 10 月 18 日。 1.2 评价目的及原则评价目的及原则 1.2.1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分析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 策和区域发展规划,生产

32、工艺过程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政策;对项目建成后 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预测评价;分析项目排放各类污染物 是否达标排放、是否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评 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上可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经济和布局上合理的污染防 治方案和生态环境减缓、恢复、补偿的措施;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角度论证项目建 设的可行性,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6 1.2.2 评价

33、原则评价原则 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地方 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密切结合项目工程 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以科学、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开展评价工作。 2)本项目为煤炭资源开发项目,除具有一般工业污染特征外,矿井水、煤矸石的 外排,以及采空沉陷引起的生态破坏是本项目的重要特点,且影响延续时间长、涉及 范围较广。因此,本次评价的原则是:突出重点、点面相结合、远粗近细。 3)贯彻“以新带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推动清洁生产工艺的实施,论证 矿井水、矸石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可行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

34、矿区 水源地保护措施和生态综合整治的方案,将本矿区建设成环境友好型矿区。 4)环评报告书的编制力求条理清楚、论据充分、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客观地反 映实际情况,评价结论科学准确,环保对策实用可行、可操作性强,从而使本次评价 真正起到为项目审批、环境管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作用。 1.3 评价时段评价时段 黄家庄煤矿技改后服务年限为 15.8a,根据煤炭采选工程导则规定,本评价时段为 建设期和营运期,且以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主。 1.4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4.1 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35、 生态影响 (HJ19 -2011) ,确定本项目评价工作等 级为三级,确定依据见表 1.4-1。 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依据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依据 表 1.4-1 依据要素 确定依据 评价等级 工程占地范围 本项目地面设施总占地 0.0667km2,大部分为原有工矿用 地,本次技改新增占地仅 0.01km2,占地面积2km2 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 评价区属于一般区域 其他 矿井技改后的开采不会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 三级 2)评价范围 生态环境的评价范围为井田边界外延 500m 范围,约 13.47km2。 3)评价内容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

36、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7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开采沉陷预测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4.2 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本项目属类项目,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确定依据见表 1.4-2。 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依据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依据 表 1.4-2 类别 依据要素 确定依据 分级 评价等级 建设项目场地的 包气带防污性能 工业场地及排矸场出露地层为龙潭组,表层为 较厚粘土层,厚度1m

37、,渗透系数10-5cm/s 中 建设项目场地的 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工业场地及排矸场内无断层、裂隙,不易污染 地下水 不易 建设项目场地的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不直接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但下游约 13km 处,有一在建石朱桥水库,有饮用功能 较敏感 建设项目 污水排放强度 污水排放总量为 3407.98m/d 中 类 建设项目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污染物类型=2,预测指标6 中偏简 三级 建设项目 地下水排水规模 井下正常涌水量 3840m/d 中 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 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 引用影响半径 R0=1.48km 中 建设项目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不直接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但

38、下游约 13km 处,有一在建石朱桥水库,有饮用功能 较敏感 类 建设项目造成的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开采不会因地下水水位下降而引发土地次生 荒漠化、岩溶塌陷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弱 三级 类 同时具备、类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 按、类项目所确定的最高评价等级确定 三级 2)评价范围 地下水引用影响半径为 1480m,除去井田影响范围后,井田外影响半径仅 450m, 故评价范围取与生态评价范围相同,即井田边界外扩 500m 范围。 3)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铁、锰、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氟化物、砷、总大肠菌群共 11 项; 影响预测因子主要为水位。 1.4.3

39、 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 1)评价等级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确定本项目评价等级 为三级,确定依据见表 1.4-3。 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依据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依据 表 1.4-3 依据要素 确定依据 备注 污水排放量 3407.98m3/d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中等偏简单 受纳水体规模及水质要求 穿洞河为小河,执行类标准 三级 2)评价范围 穿洞河,排污口上游 500m 至排污口下

40、游 5000m,总长 5500m 3)评价因子 pH、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总铁、总锰、砷、氟化物、石油类、 NH3-N、总磷等共 12 项。现场同步监测河流的水温和流量。 影响预测因子为 SS、COD、NH3-N、Fe、Mn、石油类。 1.4.4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及范围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及范围 1)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为三 级,确定依据见表 1.4-2。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依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依据 表 1.4-2 依据要素 确定依据 评价等级 TSP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max=5.58%,P

41、max10% 三级 备注:主要污染物为工业场地储煤场扬尘、装卸扬尘 2)评价范围 以工业场地为中心,边长 5km 范围;重点为工业场地周边 200m 范围。 3)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 SO2、TSP、PM10、NO2; 预测因子 TSP。 1.4.5 声环境声环境 1)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确定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 为二级,确定依据见表 1.4-5。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9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依据声环境评价

42、工作等级确定依据 表 1.4-5 依据要素 确定依据 评价等级 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 2类区 预测噪声增加量 35dB(A) 二级 备 注 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2)评价范围 工业场地、风井场地厂界外 1m 和周围 200m 范围,运煤公路两侧各 100m 范围。 3)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为等效连续声级 LAeq;影响预测因子为等效连续声级 LAeq。 1.4.6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 1)评价等级 根据 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本项目地面无重大风险 源,故本工程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 2)评价范围 瓦斯抽放站外围 300m;排矸场下游 500m;地表

43、水评价范围内河段。 1.5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根据平坝县环境保护局“平环复”201449 号, “关于对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 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执行标准的复函” ,执行标准如下。 1.5.1 环境功能及环境标准环境功能及环境标准 1)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2)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标准。 3)环境空气:因项目营运期延伸至 2016 年 1 月 1 日以后,故执行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4)声环境: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功能区。 1.5.2

44、排放标准排放标准 1)矿井水: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06)表 1、表 2 新建 (扩、改)生产线;Fe 执行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 (DB52/865-2013) 。 生活污水: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B 标准。 总排口: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2)瓦斯: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 (GB21522-2008) ; 3)分

45、散产尘点: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06) ; 食堂油烟: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 ; 4)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建设 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 5)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 , 医疗垃圾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 行) (环发2003206号) 。 具体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1.5-1和表1.5-2。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

46、质量标准 表 1.5-1 标准值 环境 要素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项目 单位 数值 年平均 60 24 小时平均 150 SO2 1 小时平均 500 年平均 40 24 小时平均 80 NO2 1 小时平均 200 年平均 200 TSP 24 小时平均 300 年平均 70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PM10 ug/m3 24 小时平均 150 pH 无纲量类:69 COD 20 BOD5 4 总砷 0.05 NH3-N 1.0 总磷 0.2 高锰酸盐指数 6 氟化物 1.0 粪大肠菌群 (个/L) 10000 地 表 水 环 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47、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石油类 mg/L 0.05 pH 无纲量6.58.5 总硬度 450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硫酸盐 250 铁 0.3 锰 0.1 高锰酸盐指数 3.0 NH3-N 0.2 氟化物 1.0 砷 0.05 地 下 水 环 境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 类标准 总大肠菌群 (个/L) mg/L 3 昼间60 环境 噪声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 等效声级 dB (A) 夜间50 环评报告网 环评123 w w w .e i a 123.co m 国内最大的环评报告收集站 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家

48、庄煤矿(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 1.5-2 标准值 类别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污染因子 单位 数值 备注 80 或设备去 除率 98 通过排气筒 有组织排放 颗粒物 1.0 废气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06) SO2 mg/m3 0.4 周界外浓度 最高点 COD 60 BOD5 20 SS 20 总磷 1.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标准(GB18918-2002) 一级 B 标准 氨氮* 8(15)* 生活污水 处理站出口 pH 69 SS 50 COD 50 石油类 5 总砷 0.5 氟化物 10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06) Mn 4.0 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 准 (DB52/8652013) Fe 1.0 矿井水 处理站出口 pH 69 SS 70 COD 100 氨氮 15 磷酸盐 (以 P 计) 0.5 硫化物 1.0 废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1、表 4 中一级标准 BOD5 mg/l(pH 除外) 20 矿井总排口 昼间6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 噪声 dB(A) 夜间50 厂界外 1m 噪声 施工场界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