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048625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 多重共线性 异方差性 自相关性 一、 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二、 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1、 因素分析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3、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 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所以,模型假定为LnY=0+1X1 +2X2 + 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指数数据:年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85=100)(亿元)(亿元)19851257.8901610019861498.310275.2106.519871614.212058.6114.319882055.1150

4、42.8135.819892199.916992.3160.219902574.318667.8165.219913398.721781.5170.819924443.326923.5181.719935986.235333.9208.419949960.148197.9258.6199511048.160793.7302.8199611557.471176.6327.9199711806.578973337.1199811626.184402.3334.4199913736.489677.1329.7200018638.899214.6331200120159.2109655.2333.32

5、00224430.3120332.7330.6200334195.6135822.8334.6200446435.8159878.3347.7200554273.7183084.8353.9200663376.9211923.5359.2200773284.6249529.9376.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三、参数估计运用Eviews软件,建立方程CREATE A 1985 2007DATA Y Xl X2 GENR W=log(Y) GENR Wl=log(X1) GENR W2=log(X2)运用OLS估计法得所以,模型估计结果为:LnY=-3.060149+1

6、.656674lnX1-1.057053lnX2 0.337427 0.092206 0.214647t= -9.069059 17.96703 -4.924618R2=0.992218 =0.991440 F=1275.093 n=23四、 模型检验1、 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百分之一,商品进口额会平均增加1.78%;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增加1%,s商品进口额会平均减少1.51%。这与理论分析的经验判断一致。2、 统计推断检验:A、可决系数R2=0.992218,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的拟合较好,即解释

7、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被解释变量的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B、 F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0.05下,查F分布表查出自由度为k-1=2和n-k=20的临界值为3.49,F=1275.0933.49,说明原方程显著,即解释变量联合起来对被解释便量有显著影响。3、 计量经济学检验:A、 多重共线性检验:由估计模型可见,该模型R2=0.992218 =0.991440可决系数较高,F检验值为1275.093明显显著,但当=0.05时,t临界值等于2.086,而且lnX2的回归系数不能通过t检验,这表明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由直观判断法可以看出,lnX2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值

8、,说明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有简单的线性相关系数检验可知,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很高,证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所以需要对模型进行补救。采用逐步回归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作lnY对lnX1和lnX2的一元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变量LnX1LnX2参数估计值1.218532.663790T统计量34.6222211.68091R20.9827830.8666190.9819630.860268其中加入lnX1的方程最大,以lnX1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当加入lnX2时有所增加,但其他t统计量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值,所以是lnX2引起了多重共线性,应当剔除。最后修

9、正多重共线性后的结果为:LnY=-4.09067+1.2186lnX1t= -10.6458 34.6222R2=0.9828 =0.9820 F=1198.70 DW=1.6207 n=23 这说明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进口额就增长1.22%。B、 自相关性检验对一个样本容量为23的解释变量模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表可得dl=1.257,du=1.437,所以DWDU,原模型无自相关性,模型不需要补救。五、 模型应用1、模型结果为LnY=-4.09067+1.2186lnX1t= -10.6458 34.6222R2=0.9828 =0.9820 F=1198

10、.70 DW=1.6207 n=23 这说明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进口额就增长1.22%3、 对策建议、第一,要坚持发展对外贸易不动摇。面对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形势,中国对外贸易应进一步调整发展战略,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来增强对外贸易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对外贸易的体制和机制,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稳步推进贸易强国进程。要充分认识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坚持发展对外贸易不动摇;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制造业梯度转移;加快建立海外营销网

11、络,构建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第二,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改变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更多注重数量扩张,竞争力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的旧模式。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中国虽然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中国处在国际贸易分工价值链低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比重低,与贸易强国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尽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更多地通过低碳、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和手段,支持出口产业向高端发展,把产品做精、把质量做优、把品牌做硬,把效益做大,不断提高产

12、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扩大绿色产品贸易份额。第三,进一步优化进口结构,更好发挥进口的作用。一是要通过主动利用战略进口和国内产业转移、开放,搞活国内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将培育企业的自生能力必须与进口选择相配合,通过发挥我国拥有国内大市场优势的主动权,战略选择有利于本地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进口技术、商品结构,以拉动内需并提高本地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和开放,加强地区内部的经济合作、促进地区间贸易和资金的流动,不仅使得这些地区获得更多的技术模仿、学习机会,而且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强当地企业的自生能力。第四,积极鼓励海外投

13、资和产业外移,促使中国企业主动加快融入全球和区域经济体系,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能力和定价权,真正实现进口服务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调整。第五,要灵活运用贸易政策引导进口。要进一步出台新的鼓励措施,特别是对先进适用技术、设备、仪器、材料的进口,尤其是集成电路、半导体、纳米材料、航空航天设备、医疗设备、多类仪器、能源设备、信息通讯技术产品等等,由于这些产品总体上同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大力引进应当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点,大力推动进口增长。总之,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有机遇也有挑战,所以,要继续落实好稳外需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保持出口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稳定进口促进政策,利用当前外贸回升的有利时机,调整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外贸又好又快发展。参考文献:1、 庞皓. 计量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2、 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3、 薛荣久.国际贸易 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业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