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语交际:辩论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时间:2024年X月X日授课班级:六年级X班课程内容:统编版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一一辩论二、教学过程记录(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精彩的辩论视频片段,内容围绕“小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展开。视频中正反双方辩手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精彩的言辞和敏捷的思维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对辩论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谈谈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如辩论的激烈程度、辩手的表现等,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一辩论。(二)了解辩论教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辩论的基本概念:辩论是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
2、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讲解辩论的要素,包括论题、立论者、驳论者。以刚才观看的视频为例,“小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就是论题,持“应该带手机上学”观点的一方是立论者,持相反观点的则是驳论者。介绍辩论的基本流程:一般分为开篇立论、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几个环节。在开篇立论环节,双方一辩要清晰明确地阐述己方观点和理由;攻辩环节,双方辩手可以互相提问、回答,进一步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反驳对方观点;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辩手可以自由发言,更加灵活地展开辩论;总结陈词环节,双方四辩要对全场辩论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己方观点,并指出对方观点的漏洞。(三)辩论技巧指导教师讲解辩论中常用的技巧,如:观
3、点明确:在阐述观点时,要简洁明了,让听众和对方辩手能够迅速理解自己的立场。例如,在阐述“小学生应该带手机上学”这一观点时,可以直接说“小学生带手机上学能够方便与家长联系,保障自身安全,同时还能利用手机辅助学习,所以应该带手机上学。”有理有据:用事实、数据、案例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观点更具说服力。比如,列举一些学校利用手机开展线上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数据,或者讲述某个小学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通过手机及时求助的案例。善于倾听:认真倾听对方辩手的发言,抓住对方观点中的漏洞和矛盾之处,以便在反驳时有的放矢。例如,如果对方说“小学生带手机上学容易沉迷游戏”,可以反驳“并不是所有小学生都会沉迷游戏,只要家长
4、和学校合理引导,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而且不能因为存在个别问题就否定手机对小学生的积极作用。”语言表达:注意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要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避免言辞过激。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技巧在辩论中的应用。例如,展示一些优秀辩手的辩论稿,分析其中是如何运用这些技巧的。(四)辩题选择与分组教师提供几个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辩题,如“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是否有益”“压岁钱应该由孩子自己支配还是交给父母保管”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辩题。根据学生选择的辩题进行分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和辩论活动
5、五)小组讨论与准备各小组围绕所选辩题进行讨论,确定己方的观点和论据。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例如,在“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小组讨论中,教师提醒学生可以从学习、社交、娱乐等方面去思考网络带来的利弊,并引导学生寻找相关的事例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小组内进行分工,确定一辩、二辩、三辩、四辩的人选,并让辩手们准备自己的发言稿。一辩着重准备开篇立论,要全面阐述己方观点和主要论据;二辩、三辩在攻辩和自由辩论环节要准备好提问和回答的内容,注意逻辑严密;四辩则要梳理全场辩论的要点,为总结陈词做好准备。(六)模拟辩论各小组按照辩论流程进行模拟辩论。首先是开篇
6、立论环节,正反双方一辩依次发言,清晰地阐述己方观点和理由。例如,在“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是否有益”的辩论中,正方一辩说:“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可以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兴趣爱好,所以是有益的。”反方一辩则反驳道:“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加重了学习负担,剥夺了他们休息和玩耍的时间,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是无益的。”进入攻辩环节,双方二辩、三辩互相提问、回答。正方二辩提问:“如果不参加课外辅导班,小学生如何在课余时间提升自己的薄弱学科?”反方二辩回答:“小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等方式来提升自己,而且这些方式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J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辩手自由发言
7、气氛热烈。正方三辩说:“很多课外辅导班有专业的老师和教学资源,能够给小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反方三辩立即回应:“但是现在很多课外辅导班为了追求利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反而误导了小学生。”最后是总结陈词环节,双方四辩对全场辩论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己方观点,并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正方四辩总结道:“虽然课外辅导班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它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反方四辩则表示:“小学生的童年应该是快乐自由的,课外辅导班过多地占用了他们的时间,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弊大于利。”(七)评价与总结模拟辩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先让各小组自评,总结本小组在辩论中的
8、优点和不足之处,如观点阐述是否清晰、论据是否充分、团队协作是否默契等。然后进行小组互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对方辩手的辩论技巧、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教师对整个辩论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们的积极表现和精彩之处,如一些学生能够巧妙地运用事例和数据支持观点,有些学生在反驳对方时思维敏捷、逻辑严密等。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流畅、在自由辩论环节秩序有些混乱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教师再次强调辩论的重要性和意义,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
9、和生活中积极参与辩论活动。三、教学评价与建议(一)教学优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辩论的概念、要素、流程、技巧以及实际操作展开,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体验了辩论这一口语交际活动,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导入环节新颖有趣,通过播放精彩的辩论视频,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辩论的兴趣和热情,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注重技巧指导,教师详细地讲解了辩论中常用的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善于倾听、语言表达等技巧,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辩论中的表现水平。教学环节完整,从辩题选择、小组讨论准备、模拟辩论到评价总结,各个环节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辩论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二)教学建议在辩论技巧指导环节,可以增加一些辩论实战演练的小片段,让学生在观看后进行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辩论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小组讨论准备环节,可以适当延长时间,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收集资料、完善观点和论据,这样在模拟辩论时学生的表现会更加精彩。在评价总结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不仅仅从辩论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还可以从辩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等方面进行评价,拓宽学生的评价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