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文化生活模拟冲刺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54505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文化生活模拟冲刺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文化生活模拟冲刺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文化生活模拟冲刺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文化生活模拟冲刺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文化生活模拟冲刺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文化生活模拟冲刺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文化生活模拟冲刺题.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高考政治复习 -文化生活模拟冲刺题 1.歌唱家李谷一始终将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改革开放进程紧紧相连,用 歌声见证改革开放的豪迈壮举,用作品抒发祖国的豪情、民族的豪迈、 人民的心声。演唱歌曲近800 首乡恋被誉为“ 改革开放后第一首流 行歌曲 ”,难忘今宵给千万个中国家庭送去欢乐和祝福,我和我的祖 国倾诉了对祖国的真情挚爱。这说明( ) 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亦步亦趋的 社会变化必然推动文化的发展 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发展进程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 B. C. D. 2.有人说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和它的居民的抱 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

2、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这告诉我们( ) 城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城市建设蕴含着人们的精神特质 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创造的物质成果 城市建设扩展了文化的形式 A. B. C. D. 3.2018 年 10 月,教育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坚决禁止任何形式 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并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全面 排查,严格审批“ 进校园 ” 活动,加强校园监管。这一做法是基于( ) A.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人 B.一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 C.商业文化不利于人的成长 D.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4.2018 年 12 月 13 日 , 是 我 国 第 5 个 南 京 大 屠 杀 死 难

3、者 国 家 公 祭 日。某校开展了以“ 纪念与未来” 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 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 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A. B. C. D. 5. 经 典 咏 流 传 让 人 们 重 新 认 识 到 诗 词 的 美 好 与 寓 意 , 朗 读 者通过朗读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文学的力量 近年来,电视文化类 节目既唤起了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又让制作企业赚得了实惠。 材料表明 ( ) 作为社会精神力量的文化,促迸人

4、的全面进步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发展文化产业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 B. C. D. 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 新时代是奋斗 者的时代。” 艰辛、长期、曲折的奋斗历程,需要英雄模范,因为英雄 模范崇德向善的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发掘 并宣传英雄模范事迹中所体现的精神,可以教育、激励几代人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重视宣传英雄模范事迹是因为( )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大众传媒

5、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 B. C. D. 7.中 式 英 语 词 汇 “addoil( 加 油 ) ” 被 英 国 牛 津 英 语 词 典 收 录 , 此 前 , 牛 津 英 语 词 典 先 后 收 录 了 “ kungfu( 功 夫 ) ”“ guanxI(关 系 ) ”“ tuina(推拿 ) ” 等中国特有的一些词汇。当“ addoil”进入牛津英语词 典时, “ 拓扑 ”“博客 ” 等舶来词也在让中文变得丰富多样。这说明( ) 中英文化的差异在逐渐缩小 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

6、发展的重要动力 A. B. C. D. 8.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将当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水 内画引入校园,开设校本课程,并成立“ 内画工艺坊” 兴趣社团,在丰富 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 非遗 ” 文化进 课堂 ( ) 表明了任何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 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体现了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A. B. C. D. 9.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目前,中医药“ 走出去 ” 步伐不断加 快,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 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 一带一路” 建 设参与国家和地区加入中

7、医药服务贸易“ 朋友圈 ” ,拓展了中医药服务贸 易市场。与此同时,境外来华进行中医治疗、疗养人数规模不断扩大, 营业收入不断增加。这说明( ) A.商业贸易是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中医药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显示其真正价值 C.与市场结合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 D.中医药文化只有不断创新内容才能够长盛不衰 10.在外拼搏不容易,在农村留守的老人更不容易,日日夜夜盼儿归。 2019 开年短视频啥是佩奇刷爆网络,一条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的 爷爷给从小生活在城里的孙子准备春节礼物的视频,烘托了春节氛围, 激起了游子对故土和亲人的依恋,也引发了不少人对城乡差距问题的思 考。由此可见(

8、 )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人格的健全具有塑造功能 春节文化具有精神纽带的作用 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A. B. C. D. 11.以 “ 一脉传承,创意未来” 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 览会在福建厦门举行。展会期间举办了两岸艺术设计展、广告创意高端 人才交流会等活动,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举办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 会有利于 ( ) 构建两岸交流平台,深化社会主义制度认同 消除两岸文化隔阂,实现两岸文化深度融合 传承中华文化根脉,共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促进文化交流协作,助力海峡两岸经济发展 A. B. C. D. 12.苏轼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 “ 问汝平生功业,黄

9、州惠州儋州。” 他 的一生到底有多坎坷,只看文字恐怕根难想象。在“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网站输入 “ 苏轼 ”,就可以呈现一张生动的“ 苏轼颠沛流离图” ,让我们更直 现地感受他的处境,带来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材料说明( )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传媒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 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文学艺术对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作用 A. B. C. D. 13.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一篇不做民族文化的绝响的文章,写的 是创造于遥远年代的建筑在一次次隆隆作响的城镇化进程里再难寻觅其 影像,传统古村落所蕴含的传统建筑风貌、地方文化习俗等正遭受着不

10、 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必须加强保护。这是因为( ) 加强传统古村落保护可以给相关部门带来经济效益 传统古村落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保护传统古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有利于记住乡愁 A. B. C. D. 14.中国 “ 锻打 ” 技艺诞生于商周时期,用这项技艺全手工锻打的饕餮 纹錾铜板装饰着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迎宾大厅,为恢弘的现代 建筑添了一抹“ 中国风 ” ,凸显中国气派。传统工艺的现代表达( ) A.实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B.说明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在融合的过程中推动了文化的国际交流 D.在创新的基础上促进了传统工艺的发展 1

11、5.2018 年 12 月,大型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 时段播出,在国内外引发收看热潮。该片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波澜壮阔 的伟大历程,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改革 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众传媒( ) 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挥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作用 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A. B. C. D. 16.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历史悠久。2018 年国家批准将每年农历秋分 设 立 为 “ 中 国 农 民 丰 收 节 ” 。 今 年 9 月 23 日 是 我 国 首 个 “ 中 国 农 民 丰 收

12、 节 ” , 各 地 举 办 了 具 有 地 方 特 色 、 民 族 特 色 的 农 耕 文 化 、 民 俗 文 化 活 动。国家设立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 ) 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农民的获得感 推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弘扬中华文化特色 发挥假日经济拉动效应,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传递尊农重农价值取向,传承中华农耕文化 A. B. C. D. 17. “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传统意义上,秋分既是秋收 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我国决定自2018 年起 ,将每年农历秋 分设立为 “ 中国农民丰收节” 。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其文化意 义在于 ( ) 移风易俗 ,使传

13、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树立鲜明的文化符号,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 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彰显农业的基础地位 以节为媒 ,释放情感 ,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A. B. C. D. 18.苏州 90 后小伙陈柯宇创作的歌曲生僻字迅速在网络走红:茕 茕子立 ,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绵绵瓜瓞,奉为圭臬,龙行鼴瓿,犄 角旮旯、娉婷袅娜,涕泗滂沱、呶呶不休,不稂不莠网友直呼, “ 听完歌 语文水平大涨” 。作者表示,希望通过歌曲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汉字文化, 让生僻字不再生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获得和享用文化 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实

14、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创新要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追求 A. B. C. D. 19.画年画、挂年画是不少地区人们难忘的乡愁记忆,五彩的年画配 着大红灯笼,浓浓年味扑面而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年画总有新鲜内 容,特别是近几年不少地方年画中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由此可见 ( ) 传统文化增强了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统文化应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节日庆祝形式的变化是文化传承的根基 传统习俗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B. C. D. 20.2018 年中国戏曲文化周以“ 中国梦 中华魂 戏曲情 ” 为主题,新增 设的戏曲科幻秀梦回 牡丹亭利用全息成像、智能人机互动等技

15、术 手段,通过声、形、意的美术呈现与动线设计,配合舞台表演,打造了 一部动态沉浸式视觉观赏秀。戏曲科幻秀( ) 运用现代科技诠释、演绎传统戏曲魅力 发挥了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推动了传统戏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高雅与通俗兼容的戏曲作品 A. B. C. D. 21.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传统节日被人们谈忘,有些传统 节日无可奈何地走上了过度商业化的道路。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节日, 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下列有助于更好地传承传统节日的是( ) 文艺工作者应当自觉承担起文化创作主体的责任 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现代社会相协调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16、展 政府加强管理和引导,避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 B. C. D. 22.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告诫我们要增强“ 历史思维” ,在他的 历史观中,历史是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能割断 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我们一定要将历史中蕴 涵着的丰富经验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当中。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文化 建设中要 ( ) 继承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文化发展的因子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注重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坚持创新,因为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创新 立足实践,发挥先进文化对实践的引领作用 A. B. C. D. 2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也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流之中。网络 语言

17、具有简洁精炼、形象传神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租俗泛滥,违背语言 发展规律等问题。可见,网络语言 ( )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语言文化的发展创新 日益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工具 是否为新事物还有待历史的筛选和检验 根源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A. B. C. D. 24. “ 改革先锋” 王永民被誉为“ 当代毕昇” ,他发明“ 王码五笔字型” 汉 字输入法,首创“ 汉字字根周期表” ,有效解决了信息时代的汉字输入难 题,改变了博大精深的汉字与字母输入方法难以兼容的状况,推动了计 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其贡献在于( ) 使汉字跨越数字鸿沟,加快中华文明与世界接轨 实现了汉字信息化,推动了汉字记录形式的变革

18、 丰富了汉字的内涵,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赋予了汉字新价值,集中展示了中华历史文化成就 A. B. C. D. 25.古时 重阳 节有 登高 祈福 、秋 游赏 菊、 佩插 茱萸 等习 俗, 传承至 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2018 年重阳节期间,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 的敬老活动,在全社会倡导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社会风尚。这体现了 ( ) 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传统习俗决定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重阳节等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民族节日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 B. C. D. 参考答案: 1-5DABAD 6-10CCCCC 11-15CDCAB 16-20CCBAA 21-25CDB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