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教案_335.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55434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教案_33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教案_33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教案_33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教案_33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教案_33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教案_33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教案_335.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课题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课时安排共( 1 )课时 课程标准 14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 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3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4培养实践及创新能力,学习与他人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教学重点 1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2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1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2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教学准

2、备 1. 四人小组合作,课前先明确课题的目的后,选定课题,经过商讨制定出调查方案,然后 实施方案。调查完毕后,进行整理,写出调查报告,将收集的相关图片、电影剪辑制成课 件准备课堂上交流。 2. 准备计算器;“绿化校园”设计方案。 3教学课件:CAI 课件(问题设计和一些植被类型图片) 课前作业 1. 四人小组合作,课前先明确课题的目的后,选定课题,经过商讨制定出调查方案,然后 实施方案。调查完毕后,进行整理,写出调查报告,将收集的相关图片、电影剪辑制成课 件准备课堂上交流。 2. 准备计算器;“绿化校园”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 节 一 一、我

3、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六种植被的特点(如高度、疏密、种类)及与环境的关系 课中作业 4 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观察书上插图或幻灯片,结合 经验相互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分析本地情况 环 节 二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属于少林国家,并且资源分布不均匀。 2、草原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日益减少,并呈现退化现象。 课中作业 4 人小组合作粗略计算,然后进行横向比较(各国森林面积和人 均占有绿地面积)或纵向比较(建国以来各时期我国人均占有绿地或 森林的面积) ,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1. 森林覆盖率少,人均面积低。 2. 滥砍滥伐。 过度放牧。 环 节 三 三、爱护

4、植被,绿化祖国 植被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1)依法治林, 加强资源保护,例如: 森林法、 草原法、 关 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2)加强造林绿化进度,提高绿地面积及造林质量。 意识的提高 从自身做起,提高意识,关心绿化,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课中作业 4 人小组合作调查当地近几年绿化活动开展情况,写出调查报告,提 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同学交流。 课后作业设计: 1、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 D ) A 、终年高温多雨 B、植物种类丰富 (修改人:) C、 全年都有植物开花 D、冬季叶片凋落 2、在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的环境中主要分布着( C ) A、夏绿阔叶林 B、热带雨

5、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3、 “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是( C ) A 、发展旅游事业 B、发展畜牧业生产 C、 改善生态环境 D、增加木材产量 4、近年来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D ) A 、自然灾害 B、北方寒流入侵 C、频繁的地壳运动 D、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 5、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C ) A、3 月 5 日 B、3 月 8 日 C、3 月 12 日 D 、4 月 5 日 6、世界上往往把下列哪项作为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质量的标准? ( C ) A、自然资源的保护状况 B 、 “三废”的处理情况 C、人均绿地占有量 D、是否有环境保护法律 7、从前的黄土高

6、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 原因是( D ) 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 C.地壳变迁造成的D. 人类乱砍滥伐,过度开发造成的。 8、据报道,进入20 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 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D ) A.自然灾害B.天敌过多 C.动物病害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9、关于森林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D ) 森林是地球的“肺”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森林是动物的栖息地 为人类提供木材美化了人类生存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A.B.C.D.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98 年 4 月 15 日 16 日,我国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出现了罕见的沙 尘暴天气,突发性的灾害几乎袭击了大半个中国。就我国而言,已有33.4 万 平方千米土地受到沙漠化威胁,其中已经沙漠化的有17.6 万平方千米。 据统 计,沙漠及沙漠化的土地已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3.3 ,而且还在一天天扩大。 请分析原因以及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治? 沙尘暴是大风挟带大量尘沙和干土而使空气浑浊、天色昏黄的现象。我国沙 尘暴频繁发生的原因与森林植被等被大量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有关。为了 防止土地沙漠化,我们应积极植树造林、退耕还草等。 板书设计: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