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智趣故事.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60540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智趣故事.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贫富不同 古时候,有个秀才要招收学生,他对穷人子弟实行免费教育,对富家子弟却索要报酬(ch u ) 。他出了一个告 示,在说明索取报酬的地方这样写道:“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穷人子弟来,他就这 样读;富家子弟来,他就那样读。 你知道他各是怎样读的吗? 开心小语: 这个非常简单,但非常有趣,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猜出来。 答案:穷: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富: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 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新娘出谜 新婚之夜,不少青年男女去闹洞房,折腾得新人哭笑不得,于是新娘心生一计说:“我说一个字谜,你们猜,猜 着了获喜糖

2、二十块。”人们说可以。新娘说:“二月身相靠。”于是人们便比比划划,七嘴八舌地猜开了。其中 有人猜是“朋”字,有人猜是“冒”字。新娘却说:“非朋又非冒。”人们一听不对,又猜,此时有人 说是“昌”字,就嚷着要糖吃,新娘却不慌不忙地说:“若当昌字猜,算你猜错了。”众人无以答对,新娘 新郎却乐滋滋地得以轻松。不知新娘的谜底是什么字? 开心提示:要想猜出这个字,不能只从字面上猜,还要和意思结合一样哦。不管怎么说,新娘这个方法不 错,看来我们平时也要积累一些,关键时候可能会助你不臂之力呢! 答案:册 小红送信 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山区某地有个聪明的孩子叫小红,为八路军送信、带路、侦察敌情,做了很多革命工作。

3、 有一天,村农会主席交给他一封信,要他把信送到三十里外的游击队长手里。小红接受任务后,来到了约定 接头的镇子里。不巧,碰上日本侵略者和伪军在这里扫荡,小红迅速闪进一位与游击队长接头的老大爷家里,他 把信藏在一个既巧妙又安全的地方。小红藏好信刚要起身,敌人闯进门来,把小红抓走。敌人把小红押出大门 时,老大爷正好回家,连忙说:“太君,这是我的孙子,千万别抓走呀!”敌人恶狠狠地朝大爷捅了几枪托,大 爷倒下了,可还在地上叫着: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别抓走呀,他是我的孙子。”机智的小红边走边唱:“石山碰着石山,雷声不见雨点,上转下面不动,下 雪不见寒冷。”老大爷听了以后,明白了藏信的地方,把信取出交给了

4、游击队长。 你知道小红把信藏在哪里了吗? 开心提示:小红唱得已经很明白了,只要你细细琢磨,马上就会猜出来的。 答案: 石磨 一字之妙 从前有个财主开了一个店铺,经常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坑骗顾客。为了壮大门面,他央求一位著名书法家给 他题字。书法家欣然挥毫写了个“恳”字。财主如获至宝,将字幅挂在商店中炫耀。一天,一位老者见了这 幅字,微笑着对财主说:“这字是条谜语,影射一句话。”经指点,财主才恍然大悟,一气之下将字幅撕得粉 碎。小朋友,你知道这幅字影射了哪一句话吗? 开心小语:很有意思的故事哦,这个“恳”字里有什么玄机呢,擦亮你的魔法石看看吧! 答案: 是说他没有良心 数学故事:任意写一个三位数

5、 做几次简单运算,可以发现一个小小规律。任意写一个三位数,例如135。把它的数字倒过来写,成为531。用 其中较大的减去较小的,得到 531-135=396 。 换几个另外的三位数,也做同样的计算,分别得到 876-678=198 , 995-599=396 ,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963-369=594 。 以上 4 个式子里得到的差,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差的中间一位数字都是9。再仔细看看,还发现一个共同 点:差的首、尾两位数字的和等于9。这样,通过观察和归纳,就发现了三位数颠倒相减的规律。还可以再随意写 很多三位数颠倒相减的例子,来验证上面得到的规律,结果大部分都完全符合,只有两种例外情形。

6、 第一种例外,如594-495=99 ,差是两位数99,不是三位数。 第二种例外,如323-323=0 ,这时的差是0。 由此可见,刚才初步归纳出来的规律,需要作两点小补充: 第一,如果差的末位数字是9,这个差一定是99; 第二,如果差的末位数字是0,这个差一定是0。 在其他情形下,差都是三位数。 这样一来,规律就完整了。你可以让你的朋友转过身去,在纸上任意写三位数,然后颠倒相减,只要把差的 末位数字告诉你,就能猜出差是多少。 例如,朋友说,差的末位数字是8。你一看,末位数字非9 非 0,那么十位一定是9,百位等于用9 减去个 位,因而立刻说出,差是198。 朋友说,差的末位数字是5。一看这数

7、字非9非 0,你就说,差是495。 朋友说,差的末位数字是9。一看见数字是9,赶快小心点,见了9,答 99,这时的差是99。 朋友说,差的末位数字是0。说不定朋友正在暗中发笑,什么末位数字,总共只有一位数字0。你一看,来者 是 0,小心了,特殊情形,0 就是 0,这时的差是0。 无论哪种情形,只要掌握规律,总能应答如流,一猜就准。 滑稽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数学故事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喜欢,为什么呢?它不仅风趣幽默,还能开拓小朋友的智力,爸爸妈妈也经常会 给小朋友买一些数学故事的书来读,奥数网编在这里也给小朋友整理了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快点开了看看吧! 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 在图

8、1 中,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每种生肖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生肖代表不同数字,组成如图所示纵横交 错的若干等式。这是些什么样的等式呢? 从横看第一行的等式马猴- 鸡=牛,得到马 =l 。 再从竖看最左边的算式,得到猴=0。 从竖看中间一道等式鸡=兔兔,知道“鸡”是平方数,因而是4 或 9。 因为牛马,所以只能是鸡=4,兔 =2。进而得到牛=6,羊 =3,狗 =9。 横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4=6, l+2=3 , 11-2=9; 竖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l=11 ,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422, 6+3=9。 数数的故事 :谈记数法 我们再追溯到五千到八千年前看一看,这时,四大文明古国都

9、早已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导致国家雏形的产生,生产规模的扩大则刺激了人们对大数的需要。比如某个原始国家组织了一支部队,国王陛 下总不能老是说:“我的这支战无不胜的部队共计有9 名士兵!”于是,慢慢地就出现了“十”、“百”、 “千”、“万”这些符号。在我国商代的甲骨文上就有“八日辛亥允戈伐二千六百五十六人”的刻文。即在八日 辛亥那天消灭敌人共计2656 人。在商周的青铜器上也刻有一些大的数字。以后又出现了“亿”、“兆”这样的大 数单位。 而在古罗马,最大的记数单位只有“千”。他们用M 表示一千。“三千”则写成“MMM”。“一万”就得写 成“ MMMMMM MMMM”。真不敢想

10、象,如果他们需要记一千万时怎么办,难道要写上一万个M 不成? 总之,人们为了寻找记大数的单位是花了不少脑筋的。笔者幼时在农村读私塾,私塾先生告诉我们这些懵懂 顽童:“最大的数叫猴子翻跟斗”。这位私塾先生可能认为孙悟空一个跟斗翻过去的路程是最最远的,不能 再远了,所以完全可以用“猴子翻跟斗”来表示最大的数。在古印度,使用了一系列大数单位后,最后的最大的 数的单位叫做“恒河沙”。是呀,恒河中的沙子你数得清吗! 然而,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学者,他却数清了“充满宇宙的沙子数”,那就是阿基米德。他写了一篇论文, 叫做计沙法,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的记数方法,同现代数学中表示大数的方法很类似。他从古希腊的最大

11、 数字单位“万”开始,引进新数“万万(亿)”作为第二阶单位,然后是“亿亿”(第三阶单位),“亿亿亿” (第四阶单位),等等,每阶单位都是它前一阶单位的1 亿倍。 阿基米德的同时代人、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曾求出地球到天球面距离10,000,000,000 斯塔迪姆( 1 斯 塔迪姆 =188 米),这个距离当然比现在我们所认识的宇宙要小得多,这才仅仅是太阳到土星的距离。阿基米德假 定这个“宇宙”里充满了沙子。然后开始计算这些沙子的数目。最后他写道: “显然,在阿里斯塔克斯计算出的天球里所能装入的沙子的粒数,不会超过一千万个第八阶单位。”如果要 把这个沙子的数目写出来,就是10,000,000(1

12、00,000,000)7 或者就得在1 后边写上63 个 0:1,000, 000,000,000,000, 000,000, 000, 000, 000, 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这个数,我们现在可以把它写得简单一些:即写成1 1063 。而这种简单的写法,据说是印度某个不知名的 数学家发明的。 现在,我们还可更进一步把这种方法推广到记任何数,例如:32,000,000 就可记为 32107,而 00000032 则可记为3210-6 。这种用在1 与 10 间的一个数乘以10 的若干次幂的记数方法就是“科学记数 法”。这种记数法既

13、方便,又准确,又简洁,还便于进行计算,所以得到了广泛的使 数数的故事:整数的诞生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公共汽车上,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她的小宝宝坐在车窗边,她正在教她的小宝宝数数呢。她伸出一个手指 问:“这是几呀?”正在咿呀学语的小孩望了望妈妈,答道:“一”。妈妈伸出了两个手指问:“这是几呀?” 小孩想了想答道:“二”。妈妈又伸出三个手指,小孩犹豫了好一阵,回答:“三。”再伸四个手指时,小孩答 不出来了。在这个小孩看来,那些手指实在太多了,他已经数不清了。其实,能数到三,对一个黄口孺子来说, 已经很不简单了。 要知道,学会数数,那可是人类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奋斗才得到的结果。如果我们穿过“时间隧道”

14、来到二、 三百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和我们的祖先- 类人猿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他们根本不识数,他们对事物只有“有”与 “无”这两个数学概念。类人猿随着直立行走使手脚分工,通过劳动逐步学会使用工具与制造工具,并产生了简 单的语言,这些活动使类人猿的大脑日趋发达,最后完成了由猿向人的演化。这时的原始人虽没有明确的数的概 念,但已由“有”与“无”的概念进化到“多”与“少”的概念了。“多少”比“有无”要精确。这种概念精确 化的过程最后就导致“数”的产生。 上古的人类还没有文字,他们用的是结绳记事的办法(周易中就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 书契”的记载)。遇事在草绳上打一个结,一个结就表示一件事,大事

15、大结,小事小结。这种用结表事的方法就 成了“符号”的先导。长辈拿着这根绳子就可以告诉后辈某个结表示某件事。这样代代相传,所以一根打了许多 结的绳子就成了一本历史教材。本世纪初,居住在琉球群岛的土著人还保留着结绳记事的方法。而我国西南的一 个少数民族,也还在用类似的方法记事,他们的首领有一根木棍,上面刻着的道道就是用于记事的。 又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原始人终于从一头野猪,一只老虎,一把石斧,一个人,, 这些不同的具体事物中 抽象出一个共同的数字- “1”。数“ 1”的出现对人类来说是一次大的飞跃。人类就是从这个“1”开始,又经过 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地数出了“2”、“ 3”, ,对于原始人来说

16、,每数出一个数(实际上就是每增加一 个专用符号或语言)都不是简单的事。直到本世纪初,人们还在原始森林中发现一些部落,他们数数的本领还很 低。例如在一个马来人的部落里,如果你去问一个老头的年龄,他只会告诉你:“我8 岁”。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他们还不会数超过“8”的数。对他们来说,“8”就表示“很多”。有时,他们实在无法说清自己的年龄, 就只好指着门口的棕榈树告诉你:“我跟它一样大。” 这种情况在我国古代也曾发生并在古汉语中留下了痕迹。比如“九霄”指天的极高处,“九派”泛指江河支 流之多,这说明,在一段时期内,“九”曾用于表示“很多”的意思。 总之,人类由于生产、分配与交换的需要,逐步得到了“

17、数”,这些数排列起来,可得 1,2,3,4,, ,10,11, 12,, 这就是自然数列。 可能由于古人觉得,打了一只野兔又吃掉,野兔已经没有了,“没有”是不需要用数来表示的。所以数“0” 出现得很迟。换句话说,零不是自然数。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后来由于实际需要又出现了负数。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西汉(公元前二世纪)时期,我国就开始使 用负数。九章算术中已经给出正负数运算法则。人们在计算时就用两种颜色的算筹分别表示正数和负数,而 用空位表示“ 0”,只是没有专门给出0 的符号。“ 0”这个符号,最早在公元五世纪由印度人阿尔耶婆哈答使 用。 到这时候,“整数”才完整地出现了。 洞察力谜题:平

18、衡 洞察力谜题:平衡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洞察力谜题:平衡 数学故事:千千万、万万千 “千千万”是形容数量多,“万万千”也是形容数量多。 千千万 =10001000 10000=1010, 万万千 =10000100001000=1011。 由此可见,从严格数量上说,“千千万”是100 亿,“万万千”是1000 亿,“万万千”是“千千万”的10 倍。 在文学语言中,说起千呀万呀这类大数,通常只是泛指很多很多。如果“千千万”和“万万千”连用,那么 宜于把“万万千”说在后面,数目越说越大,越讲越激动,情绪容易上去。 有一个小问题:是“千千万”多呢,还是“万万千”多? 数学故事:沙和尚去西天取经 在中

19、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里,说到唐僧和他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经,在平顶山莲花 洞消灭了想吃唐僧肉的妖怪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然后师徒们继续赶路,又遇上一座巍峨险峻的大山。一面赶 路,一面观景,不觉天色已晚。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著的,问世已有400 多年。按照我们现在数学里的习惯,用阿拉伯数字把诗中的各 个数写出来,顺次排成一串,成为 10 9 8 7 6 5 4 3 2 1 现在做一个数学小游戏:用上面写出的十个数,不打乱顺序,添加适当的数学符号,组成十个算式,使计算 结果分别等于10、9、 8、7、6、5、 4 、3、2、1。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要组成其中任意一个算式,是很容易的。

20、要组成全套十个,就要动动脑筋。如果再使组成十个算式的手法有 变化,就更有趣了。 可以组成很多满足条件的算式,下面是其中的一组。 10+9-8-7+6+5-4-3+21=10; (10+98+76) 54( 3+2)+1=9; (10+9+8-7) 654+3-2+1=8 ; (109-87 )( 6+5) +4+3-21=7; (10+9+8-7-6 ) 5-43-21=6 ; (10+9+8+7+6) 5-4 ( 3-2 )+1=5; 109-87+65-43-21=4 ; (109-8+7 ) 6-54 3+2+1=3; (109+87-6 ) 5-4-32 1=2; (109-87 )(

21、 6 54-321 )=1。 故事发展到这里,小说中写道: , 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正是: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观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这首诗从十、九、八、七,说到六、五、四、三、两、一,星月点缀夜色,收工了,下班了,关门了,路上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没人了,取经赶路的也该找个地方休息了。 为了取经,跋山涉水已经苦不堪言,降妖伏魔更是险象环生,害得猪八戒想回家,唐僧心里直打鼓。幸好有 孙悟空不断给一行人鼓劲,看看沿途深山老林幽静风光,放松放松。小说里这首写景诗,也正是在紧张情节中夹

22、进一点轻松花絮,稍稍缓一口气。诗中嵌进全部十个数字,而且从大往小,倒过来数,成为别具一格的“倒数 诗”,更增加了趣味。 洞察力谜题:找规律 洞察力谜题:找规律 洞察力谜题:找规律 数学故事:学会去思考 在下面的加法算式里,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这道算式原来是什么样子?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成语里说,“三思而行”。这道算式里有三个“思考”,不妨先来思考一下,这些“思考”表示什么。 考虑末两位相加,可能向百位进1 或不进位,分别得到 思考 =58 或思考 =08。 如果“思考”等于08,那么从百位相加将会推出“去”等于8,“去”和“考”就都表示8 了,这不符合问 题的条件,因为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所以只能是 思考 =58。 由此推出 去=7。 因而加数是75858,所求的算式是 43758+75858=119616。 洞察力谜题:巧划分1 洞察力谜题:巧划分1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答案: 洞察力谜题:巧划分2 洞察力谜题:巧划分2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洞察力谜题:巧划分2 洞察力谜题:共同点 洞察力谜题:共同点 小学数学智趣故事 洞察力谜题:共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