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书创业引领发展潮先进事迹.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06241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支书创业引领发展潮先进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党支书创业引领发展潮先进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支书创业引领发展潮先进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支书创业引领发展潮先进事迹.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党支书创业引领发展潮先进事迹 特征码 ntUvMHEMVhclSgdjXEEF 陈庆林,男,*省*市*区支河乡人,1972 年生人, 1990 年参军入伍,1991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 市*区驻杭州市流动党员支部委员会书记。 近年来,*区驻杭州市流动党支部在书记陈庆林的带领下, 积极探索并建立“双重管理” 、 “双向联系” 、 “双向服务”三位 一体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 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尤其是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 机的冲击,为流动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培训和权益 保障等方面服务,收到较好效果,杭州电视台以“应对全球

2、金 融危机、服务流动党员就业”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20XX 年, 该党支部被杭州市拱墅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 。 一、积极融入流入地党组织体系,通过“双重管理”模式, 为流动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就业创业争取“主动权” 。20XX 年 11 月,*市*区驻杭州市拱墅区流动党支部正式揭牌。自此, 陈庆林针对家乡外出人员增多、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加大的实际, 第 2 页 统一党支部一班人思想,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提供就业创 业服务”为己任,主动融入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 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之中,经常与拱墅区委组织部保持联系, 自觉在所在地祥符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党员“周 学习”

3、、支委“周例会”和党员“传、帮、带”制度,建立并落 实党支部“双向联系” 、党建工作“双向汇报”制度,定期向当 地和家乡党组织汇报党支部自身建设、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所 属党员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以及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创业等 情况。主动邀请驻地镇、企党组织领导为党员上党课,积极参 与当地治安联防联治、党员群众结对帮扶等活动,特别是在拱 墅区组织党员向汶川地震灾区义捐活动中,党支部积极响应并 发动支部全体党员为灾区捐献 13000 元“特殊党费” ,陈庆林本 人还四到家乡,通过党组织捐款 5000 元,充分体现爱心。陈庆 林担任支部书记一年多来,通过自身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 党支部从各项工作的有

4、效参与到组织体系的有机融入,赢得了 当地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为服务流动党员和家乡 务工人员就业创业争取了主动权。同时,党支部还积极贯彻流 出地党组织的文件政策,注重在优秀务工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 分子,吸纳外出务工党员,党员已由当初的 7 名发展到 13 名, 壮大了党员队伍,提高了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引领力,进而成为 带动和服务就业创业的坚强堡垒。 第 3 页 二、主动承接流出地党组织重托,建立“双向联系”机制, 为流动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就业创业当好“代理人” 。为帮助家 乡实现有序劳务输出,做大做强“劳务经济” ,陈庆林采取“双 向联系”的方式,为流动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提供务工信息和

5、就业门路,并郑重承诺:“不让一名流动党员离散,不让一名 务工人员失业” 。一方面,与外埠企业建立稳固的联谊关系。通 过发放名片、走访企业、用工推介等形式,先后与浙江省杭州、 宁波、绍兴、湖州、台州等地 400 多家企业建立经常性联谊关 系,建立用工单位名录,广泛搜集就业创业信息和项目资讯, 并将搜集到的信息及时提供给家乡劳动部门和乡(镇) 、村。另 一方面,与家乡党组织保持定期联系。为流动党员和家乡务工 人员设立个人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两个“咨询服务热线” ,并安 排专人值班,接受务工咨询,提供就业服务。及时了解家乡的 发展变化、劳动力就业状况,并结合当地的用工需求和项目资 源,有针对性地为家乡

6、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招商引资“牵线搭 桥” 。20XX 年 11 月,他得知“浙江商会”在江苏镇江投资 8 亿 元,创办镇江市亚太五金城的信息后,专程赶往镇江,与商家 联系,寻求就业岗位,妥善安置了 10 多名家乡务工人员就业。 同时,还成功洽谈了一项广告宣传业务,争取了更多的就业机 会。 三、切实提升流动党支部引领力,定位“双向服务”功能, 第 4 页 为流动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就业创业畅达“直通车” 。一是鼓励 党支部成员带头创业。陈庆林本人领办的杭州市东杰运输有限 公司,坚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共吸纳家乡务工人员 24 人, 月工资 4000 元左右,20XX 年公司上缴税金达 110 多万

7、元。通 过他的示范带动,一年多来,先后有 3 名支部委员在杭州市创 建娃哈哈纯净水配送中心、小商品运输等经营实体,为家乡赴 杭务工人员提供 70 个就业岗位。其中,支部委员刘军因表现突 出,还被杭州市政府授予“十佳外来务工者”称号。二是提高 服务就业能力。根据流动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的不同特点,因 人而异提供就业创业服务。陈庆林依托杭州市东杰运输有限公 司成立了“流动党员之家” ,先后开展了“党旗在心中” 、 “维护 *形象从我做起” 、 “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等主题教育和主题 实践活动,教育党员和员工自觉维护好党员和家乡“两个形象” , 提高了党支部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信誉度,在杭州市成为

8、推介农民工就业的“名片” 。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定期邀请 当地组织、公安、劳动等部门为所属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宣讲 党的十七大及三中全会精神、党和国家惠农惠民政策以及职业 道德、劳动法规、安全防护、农民工维权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 项,教育和引导流动党员和家乡赴杭务工人员依法务工、依法 经营、依法维权,树立新时代农民工的崭新形象,从而实现多 途径就业、多领域创业。一年多来,他先后帮助*区及周边县 560 多名流动党员和家乡务工人员解决就业问题,遍布杭州、 第 5 页 宁波、湖州、台州等大中城市的运输、纺织、餐饮、服装加工 等行业,人均月工资 1800 元,最高月收入 4000 元以上;带动 21 名家乡务工人员自主创业,其中有 13 人在家乡购置或自建 楼房;帮助 200 多名家乡务工人员依法追讨拖欠工资 70 多万元。 20XX 年底,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区一度出现农民工“返 乡潮”和“就业荒” ,陈庆林充分发挥党支部人缘地缘优势,主 动为家乡党委、政府分忧,及时与宁波北仑港、湖州“小鬼当 家”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联系,为 160 多名返乡农民工重 新找到就业门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