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506747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委宣传部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市委宣传部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市委宣传部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市委宣传部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市委宣传部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市委宣传部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2024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扎实推进各项宣传思想文化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现将有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2024年工作总结(一)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思想根基不断夯实L深化理论学习机制。打造理论武装“1+13+N”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3次,各级党委(党

2、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589次,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确保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 .强化理论宣讲工作。擦亮“理响四季”理论宣讲品牌,组织开展“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等特色宣讲活动6800余场次,覆盖人群广泛。其中,“三张清单”:唱响“XX有理”好声音等工作案例被评为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7项特色宣讲活动入选XX省第二十一届社科普及周百场特色宣讲名单,数量居全省前列,有效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3 .优化理论阐释研究。持续开展“调研XX”课题研究,

3、构建“故事+宣讲”“数据+宣讲”“红色+宣讲”“戏曲+宣讲”社科普及新体系,推动社科普及数字化转型。升级社科普及地图,发布9条精品线路,打造“云社科”专栏,制作微视频70余个,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把握。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对各类媒体、出版物、文化活动等进行严格审查,累计审查各类出版物100O余种,有效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累计处置网络舆情事件200余起,有

4、效维护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二)主流舆论强劲有力,城市形象显著提升L主题策划精准聚焦。打造“XX嚓亮”宣传品牌,构建“XXX”新闻宣传主题矩阵,组织媒体和相关部门开展新闻策划会30余次。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重大项目,策划推出“企业成功背后的文化力量”“品牌背后的故事”等系列主题宣传,集中打造“对话XX”“滨企闯世界”等重点栏目,多篇稿件在新华网等中央媒体首页推介报道,有力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 .宣传推介创新突破。邀请中央、省级媒体开展“走进XX故里、品味品质XX”全国主流媒体XX行等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推出大量爆款稿件,在中央、省级媒体发稿8000余篇。举办“在知爱建一听见XX”首届城

5、市宣传短视频大赛,吸引了众多市民和网友参与,进一步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和传播力。3 .国际传播提质增效。策划开展“XX故里品质XX”香港行等活动,在国内外发表作品近40篇,有效提升了XX市的国际影响力。举办“法国文化之旅”等友城文化交流活动22次,投放外宣品9800余件,开展友校、友企对接交流60余次,在海外主流媒体刊发重点宣传稿件92篇。通过“视听XX”“文化XX”“走读XX”等平台,开展文化交流项目36个,“感知XX”体验活动22次,制作优秀短视频作品352个,向世界讲好了XX故事。(三)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风尚持续向好L文明创建凝聚合力。组织开展创城知识全民普及、“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

6、等六大主题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文明创建知识,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加强对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不断凝聚全域全民创城合力,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2 .文明实践激发活力。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十送”志愿服务为主线,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月、学雷锋暨“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等主题活动,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制定工作方案,举办全市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月、“海誓山盟兴逢有你”缘定七夕集体婚礼等系列活动,倡树了文明新风尚。3 .文明培育增添动

7、力。开展“典型”树起来主题宣传行动,建立市、县、乡、村分级评选、逐级推荐、上下贯通的评选路径,深入挖掘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截至目前,累计推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省级道德模范22人、市级道德模范34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0人、XX好人452人、XX好人658人。XX市无棣县阳光养护院老年护理团队获评中国“最美医生”团队,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四)文化“两创”深入实施,文化活力充分释放L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沾化渔鼓戏今夕何夕成为首部参加国际实验戏剧节的XX剧目并开展巡演,原创儿童剧小虎滨滨历险记、新编历史京剧孙武、大型现代渔鼓戏煮海成功首

8、演,廉洁主题大戏爱廉说获“戏剧中国”2023年度戏曲类最佳剧本,失重人生获首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文学作品类优秀奖,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的涌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 .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开展2024春节XX乡村文化旅游节主题活动400余场次,胡集书会举办期间,推出了63个曲种296个节目,415名民间艺人参演,全网总浏览量超4亿。组织举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胡集书会等消夏文化活动、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XX专场等活动,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开展“阅动XX书润XX”读书月、全市全民阅读季、“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暨农家书屋万场主题阅读等活动,建设“书香XX”,营造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9、3 .手造工程成效显著。举办第二届中国-XX传统工艺大会和首届“XX手造XX精品”创新设计大赛,打造“XX手造-XX精品”区域公共品牌和展示体验中心,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注入了新动力。(四)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纪律意识全面增强L精心组织部署。按照党中央要求,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党纪学习教育,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内容和要求,确保学习教育有序推进。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学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与。2 .丰富学习形式。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

10、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解读培训,帮助党员干部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纪要求。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交流活动,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效果。3 .注重学用结合。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把纪律规矩转化为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各项纪律规定,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切实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严明的纪律保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二、2025年工作谋划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十四五

11、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之年,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意义重大。市委组织部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努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宣传思想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L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巩固拓展理论武装“1+1316”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12、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2 .创新理论宣讲方式。丰富“理响四季”理论宣讲品牌内涵,拓展宣讲渠道,创新宣讲形式。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宣讲阵地,推出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力的融媒宣讲作品。加强宣讲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深、宣讲能力强的宣讲骨干,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3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应

13、用性课题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共同推进理论创新。搭建理论研究交流平台,举办理论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推动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二)壮大主流舆论,营造良好氛围L加强主题宣传策划。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精心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聚焦“十四五”时期产业升级、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取得成效,组织媒体开展集中采访报道,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充分展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亮点、新经验。加强与上级媒体的沟通协作

14、积极争取上级媒体的支持,不断提升我市在中央、省级媒体的曝光度和影响力。4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加强舆情监测分析和预警处置,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动态,有效引导社会热点问题。加强新闻发布工作,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提高新闻发布的质量和水平,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5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整合媒体资源,优化媒体布局,打造全媒体传播格局。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升融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投入和应用,创新传播手段和方式,推出

15、更多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优质内容,提高新闻舆论传播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三)深化文明创建,培育时代新风L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环境。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确保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6 .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丰富志愿服务项目,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整合各类资源,打造一批具

16、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活动。探索建立文明实践激励机制,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四)推动文化繁荣,增强文化自信L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加大对文艺创作

17、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文艺创作激励机制,激发文艺创作活力。加强文艺人才培养,搭建文艺人才成长平台,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8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办好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如春节文化旅游节、胡集书会、消夏文化活动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9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产业规划引导,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支持文化企业创新发展。

18、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企业品牌。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水平L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性修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2 .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作风整顿,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工作落实,建立健全工作台账,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团队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3 .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一批急需的专业人才,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加强实践锻炼,组织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复杂环境中锻炼,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