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建市政】7.8-7.14每日一练.docx

上传人:罗志祥3 文档编号:5070824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一建市政】7.8-7.14每日一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一建市政】7.8-7.14每日一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一建市政】7.8-7.14每日一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一建市政】7.8-7.14每日一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一建市政】7.8-7.14每日一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一建市政】7.8-7.14每日一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一建市政】7.8-7.14每日一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咨询热线:400-678-34562019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每日一练07.08一级建造师-市政1.【单选】下列方法中( )不属于污水二级处理方法。A.活性污泥法B.生物膜法C.混凝沉淀法D.氧化沟2.【多选】水中的各种杂质按其存在状态通常为( )。A.悬浮物B.溶解物C.固态物D.液态物E.胶体物质3.【单选】污水处理工艺中,关于一、二级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A.二次沉淀池是一级处理系统的主要构筑物之一B.一级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处理法C.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性状态的有机污染物D.二级处理通常采用微生物处理法一级建造师-市政每日一练答案1

2、.【答案】C【解析】二级处理以氧化沟为例。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处理法,具体方式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2.【答案】ABE【解析】水中含有的杂质,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三种,也可按杂质的颗粒大小以及存在状态分为悬浮物质、胶体和溶解物质三种。3.【答案】A【解析】二沉池属于二级处理系统中的构筑之一。每日一练07.09一级建造师-市政1.【单选】氧化沟工艺一般不需要设置( )。A.二沉池B.初沉池C.曝气池D.接触池2.【多选】污水中关于有机物浓度的指标有( )。A.浊度B.CODC.TODD.BOD5E.TOC3.【单选】经过一级处理后,污水悬浮

3、物去除可达( )左右。A.30%B.40%C.25%D.90%一级建造师-市政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B【解析】氧化沟一般不需要设置初沉池,并且经常采用延时曝气。2.【答案】BCDE【解析】污水中有机物浓度一般用生物化学需氧量 (BOD5)、化学需氧量(COD )、总需氧量(TOD )和总有机碳(TOC )来表示。3.【答案】B【解析】经过一级处理后,污水悬浮物去除可达40%左右,附着于悬浮物的有机物也可以去除30%左右。每日一练07.10一级建造师-市政1.【多选】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有下列哪些( )。A.格栅B.生物膜法C.氧化沟D.污水土地处理E.沉砂池2.【多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典

4、型污水处理工艺单元有( )。A.格栅B.沉砂池C.澄清池D.二次沉淀池E.生物处理池3.【单选】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内容不包括( )。A.性能标定B.单机试车C.联机运行D.空载运行一级建造师-市政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BCD【解析】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处理法,具体方式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还有稳定塘及污水土地处理法。氧化沟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2.【答案】ABDE【解析】澄清池属于给水处理构筑物,故不选A。3.【答案】A【解析】试运行要求包括(一)准备工作;(二)单机试运行要求;(三)联机试运行要求;(四)设备及泵站空载运行;(五)设备

5、及泵站负荷运行;(六)连续试运行。每日一练07.11一级建造师-市政1.【多选】再生水回用分为五类:农、林、渔业用水( )。A.饮用水B.城市杂用水C.环境用水D.补充水源水E.工业用水2.【多选】给水与污水处理构筑物和设备安装、试验、验收完成后,正式运行前必须进行联机运行,具体要求为( )。A.按工艺流程各构筑物逐个通水连机试运行正常B.全厂联机试运行、协联运行正常C.先采用手工操作,处理构筑物和设备全部运转正常后,方可转入自动控制运行D.全厂联机运行应不少于48hE.监测并记录各构筑物运行情况和运行数据3.【单选】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转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 )。A.lh B.2

6、hC.3h D.5h一级建造师-市政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BCDE【解析】污水再生回用分为以下五类:农、林、渔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2.【答案】ABCE【解析】全厂联机运行应不少于24h。3.【答案】B【解析】单机试车要求:(1)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2)各执行机构运作调试完毕,动作反应正确;(3)自动控制系统的信号元件及元件动作正常;(4)监测并记录单机运行数据。每日一练07.12一级建造师-市政1.【单选】金属止水带接头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 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 )焊接。A.20 ,单面B.20 ,双面C.40 ,单面D.40 ,双面

7、2.【单选】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中的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 )。A.热接B.叠接C.粘接D.咬接3.【多选】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做法正确的为( )。A.池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顶板模板立柱B.顶板支架的斜杆可与池壁模板的杆件相连接C.顶板支架的横向连杆不得与池壁模板的杆件相连接D.池壁模板可先安装一侧,绑完钢筋后,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E.池壁模板可采用一次安装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窗口的施工方法一级建造师-市政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B【解析】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 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2.【答案】A【解析】止水带安装要点

8、: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3.【答案】ACDE【解析】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池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顶板模板立柱。顶板支架的斜杆或横向连杆不得与池壁模板的杆件相连接。池壁模板可先安装一侧,绑完钢筋后,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或采用一次安装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窗口的施工方法。 每日一练07.13一级建造师-市政1.【多选】确定钢筋下料长度,应考虑( )因素。A.保护层厚度B.钢筋级别C.加工设备D.弯钩要求E.钢筋直径2.【单选】整体现浇跨度大于2m混凝土悬臂构件时需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的( )拆模。A.50B.60C.80D.1003.【单选】下列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伸缩缝橡胶止水

9、带固定方法中,正确的是( )。A.设架立钢筋B.穿孔后用铁丝绑扎C.螺栓对拉D.用AB胶粘结一级建造师-市政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ABDE【解析】根据设计保护层厚度、钢筋级别、直径和弯钩要求确定下料长度并编制钢筋下料表。2.【答案】D【解析】参见表1K414021。悬臂构件需达到100。3.【答案】A【解析】止水带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其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止水带不得有裂纹、孔洞等。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故B答案错误。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模板施工时,采用对拉螺栓固定两侧模板,对拉螺栓的定位钢筋直接与模板接触。故C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对于止水带的固定方法应按设计要求的施工规

10、范进行,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利用附加钢筋固定;专用卡具固定;用铅丝和模板固定等。不论采用何种固定方法,都必须保证止水带定位准确,不损坏止水带有效部分,方便混凝土浇捣。故只有A选项正确。每日一练07.14一级建造师-市政1.【单选】现浇混凝土水池的外观和内在质量的设计要求中,没有( )要求。A.抗冻B.抗碳化C.抗裂D.抗渗2.【单选】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中包括模板及其支架设计,以下( )不是模板及其支架设计计算项目。A.稳定性B.结构C.刚度D.承载能力3.【多选】止水带应符合下列要求( )。A.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或叠接B.金属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其表面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

11、净,不得有砂眼、钉孔C.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应涂防锈和防腐涂料D.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E.塑料或橡胶止水带应无裂纹,无气泡一级建造师-市政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B【解析】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构筑物)是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对于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设计上有抗冻、抗渗、抗裂要求。2.【答案】B【解析】模板及其支架应满足浇筑混凝土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且应安装牢固。3.【答案】BCDE【解析】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中,止水带安装:(1)塑料或橡胶止水带的形状、尺寸及其材质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纹,无气泡。E正确。(2)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脱胶现象;T字接头、十字接头和Y字接头,应在工厂加工成型。A错。(3)金属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其表面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B正确。(4)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D正确。(5)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应涂防锈和防腐涂料。C正确。(6)止水带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其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止水带不得有裂纹、孔洞等。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第9页/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