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乐的节日听课记录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快乐的节日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对象: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艺术美术二、教学过程记录(一)导入(3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节日庆祝视频,视频中有张灯结彩的街道、人们穿着盛装载歌载舞、绚丽多彩的烟花绽放等场景。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样热闹欢乐的画面,你们能想到哪些节日呢?节日里是不是总是充满了欢笑和喜悦?今天,就让我们用画笔把这些快乐的节日记录下来。”(二)节日分享与感受(10分钟)L教师让同学们依次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春节,因为可以收到压岁钱,还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放鞭炮。”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儿童节,那天
2、学校会有很多好玩的活动,我能得到很多小礼物。”同学们分享完后,教师引导大家思考:”在这些节日里,哪些场景或者元素让你觉得最快乐?是漂亮的装饰、美味的食物,还是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学生们积极讨论,纷纷表达自己对节日欢乐元素的感受。2.教师总结道:”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特色和欢乐源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绘画的素材和灵感。我们可以把节日里的人物、场景、装饰等画出来,展现出节日的快乐氛围。”(三)绘画元素与色彩运用(10分钟)L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然后将这些图形组合成一个节日的灯笼形状,说:“这些基本图形是构成我们画面的基础。像圆形可以用来画气球、盘子里的水果;
3、三角形可以画彩旗、屋顶;方形可以画礼物盒、窗户等。”接着,教师又展示了不同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线条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纹理。直线可以画建筑物的边缘,曲线可以描绘花朵的花瓣或者人物的衣服褶皱,波浪线可以用来表现烟花或者飘动的彩带J2.教师讲解色彩在表现节日氛围中的重要性,“节日通常是热闹、欢快的,所以我们要大胆地运用鲜艳明亮的颜色。比如红色代表喜庆,常用于春节等节日;黄色代表欢乐和活力,像在庆祝丰收的节日里就很常见;绿色可以表示生机,适合描绘春天的节日场景。而且,不同颜色的搭配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红与黄的搭配会让画面更加喜庆、热烈,蓝与绿的搭配则会给人清新、欢快的感觉。”(
4、四)作品赏析与创意启发(10分钟)1 .教师展示了一些以节日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有描绘春节舞龙舞狮场景的,画面中人物表情欢快,龙和狮的形象栩栩如生,红色的背景充满喜庆;有表现圣诞节的,画着挂满彩灯和礼物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在雪橇上分发礼物,画面色调以红、绿、白为主,充满了童话般的欢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提问:”在这些作品中,画家是如何运用绘画元素和色彩来突出节日的快乐氛围的?如果是你,你会在画面中添加哪些独特的元素或者改变哪些表现方式?”学生们仔细观察后回答:“春节那幅画里,舞龙舞狮的动作画得很生动,还有很多红色的鞭炮,让人感觉很热闹;圣诞节的画里,圣诞树的装饰很丰富,我想可以画一些小动物
5、在旁边看圣诞老人J2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欣赏这些作品后,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要画的节日场景,怎样通过独特的创意让画面更加吸引人,比如改变人物的位置、增加一些有趣的互动等。“(五)学生实践(12分钟)L教师布置任务:“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绘画元素、色彩知识和创意启发,创作一幅关于快乐的节日的绘画作品。可以是单独的一个节日场景,也可以是多个节日元素的组合。”2.学生们开始动手创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对于在图形组合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引导他们回顾黑板上的示范,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对于在色彩选择上犹豫不决的学生,教师根据他们选择的节日提供一些色
6、彩搭配的建议;对于想象力不够丰富的学生,教师通过提问启发他们,如“在这个节日里,除了大家都会想到的场景,还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六)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挑选了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前。首先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例如一位学生说:“我画的是端午节,我用三角形画了粽子,圆形画了龙舟上的鼓,用绿色和黄色画粽子,因为粽叶是绿色的,糯米是黄色的。龙舟上的人都在用力划桨,旁边还有很多观众在加油,我用红色画了观众的衣服,代表他们很热情。”2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有的同学说:“他画的端午节很有节日气氛,颜色搭配得很好。”有的同学说:“我觉得可以在水面上画一些水纹,就更像在划
7、龙舟了J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了学生们的创意和努力,如对绘画元素运用的巧妙性、色彩搭配的协调性、节日氛围的营造等方面给予表扬,同时也指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像画面构图不够合理、某些元素的表现不够细致等,并鼓励学生们课后继续完善作品或创作新的节日绘画。(七)课堂总结(2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用绘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节日是我们生活中的美好时刻,通过画笔,我们把这些欢乐的场景和情感都凝固在了画面上。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感受节日的快乐,用更多精彩的作品来记录这些难忘的时光。”三、教学优点1 .导入富有感染力:通过播放欢快的节日庆祝视频,能够迅速吸引三年级学
8、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瞬间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节日探讨深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节日并深入探讨节日中的快乐元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还为学生的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节日与快乐之间的联系,从而在绘画中更真实、更深刻地表达节日的欢乐氛围。3 .知识讲解实用:对绘画元素和色彩运用的讲解系统且清晰,从基本图形、线条到色彩搭配,都结合节日绘画的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并通过黑板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为学生的创作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9、4 .作品赏析启发有效:展示以节日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启发了学生的创作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在创作思路和方法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5 .注重实践与评价: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创作,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总结评价相结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与自我反思,有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四、教学建议1 .在节日分享与感受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小游戏,如“节日元素大接龙”,教师给出一个节日元素,让学生依次接龙说出与之相关的其他元素,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节日元素的联想和记忆,同时增强课堂趣味性。2 .绘画元素与色彩运用讲解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元素创作练习,如让学生用给定的图形和线条组合成一个节日相关的物体,然后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也能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3 .评价环节可以进一步细化评价标准,如从节日氛围的营造、绘画元素运用的准确性、色彩搭配的美观性、画面细节处理的精细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