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084522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201410第卷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2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2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不同农作物轮换种植),并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

2、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哪项较为合理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B诗中指出稻、麦产於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人的描述多不精确,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的讨论3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4有学者认为:“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

3、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 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材料中中国“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 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原因是A.因闭关锁国而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B.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5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4、。”这一评价 立足于文明史观 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 B C D6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7英国笨拙杂志的漫画穷人国和富人国的写照的独白:“尽管说煤窖里的境遇仍相当悲惨,但它也带来了许多奢华与享受,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让人欣慰了。”该漫画描述的画面最早

5、始于A光荣革命之前 B工业革命时期 C电气时代到来 D经济“大恐慌”8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1800年至1900年间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变化趋势?A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B人口出生数量多C移民主要流向亚洲 D婴儿死亡率降低10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

6、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 B垄断组织形成 C机器大工业生产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1以下是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数字所代表的主要工业国依次是年份1870233213101900302017719133614167 A英、美、德、法 B美、法、德、英 C英、法、美、德 D美、英、德、法12下表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表。该表反映了A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B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C西方的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 D西方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1318951913年间,

7、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安定 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C政府政策支持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14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自然经济占主导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发达 A B C D15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应是 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

8、” D“民族工业的春天”16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间中国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C锑锡输出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D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17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S794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经济政策 B经济发展规律 C产业结构现状 D国际关系格局18右图

9、是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B可以佐证当时农业生产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史实C报道的早稻产量过高,是虚假的,因此不具有史料价值D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19据统计,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4%迅速上升至666%,19611966这一比值降至51%。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八字方针”的实施 B文革的破坏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D自然灾害的发生20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都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都使农民获

10、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A B C D21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单位:元),图中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22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的股票(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 C计划经济的盛行 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23新华网太原2008年10月31日电,晋北妇女的婚姻在这30年中经历了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完全自由恋爱,从“相亲不出50里”到“互联网上找知音”,择偶标准也

11、从选择“嫁汉吃饭”到寻找“知心爱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流动频繁,知识视野扩大 B择偶观念开放自由、个性化C互联网发达,有利于思想交流 D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进步24美国学者雷麦曾经说过:“除了铁路以外,就没有一种其他近代的经济设备输入中国以后,能够产生这样伟大的影响。”下列关于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铁路的出现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中国铁路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因素 C列强为扩大侵华权益,维护自身工业优势,反对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 D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修筑铁路一直处于冷漠态度25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

12、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C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26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C. 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2

13、71943年,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恶疾。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是A两极格局冷战对峙 B1929年经济危机C苏联农业集体化 D第二次世界大战28经济学家丹尼尔R福斯菲尔德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是A国家保护私营企业与个人合理利润 B国家调控取代自由企业制度C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社会经济 D建设福利国家稳定社会秩序29

14、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计划经济的实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D知识经济兴起30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31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的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可知苏俄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固定粮食税 解除部分企业的国有化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允许

15、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A. B. C. D.32“它在塑造历史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它充当了使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力量”。“它”是指()A工业革命 B通信技术 C世贸组织 D国际贸易第II卷(选择题,共52分)33(16分)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16、(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呈现的特点。(3分)S795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0%,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0%降至498%。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摘自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进

17、程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材料三 近代中国的所谓城市化过程,实际上只是一个通商口岸化的过程。鸦片战争之后半个多世纪,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威逼,迫使中国开放了大量通商口岸,建立起侵略中国的条约体系框架。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侵害;作为一个社会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什么史观?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说明近代条约口岸的“双重作用”。(6分)34当今世界,品牌经济已成为市场普遍认同的概念。我国企业品牌意识的树立经历了漫长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清

18、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表明招牌广告已成为当时商家最基本的广告形式。在古代招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湖南沅陵出土的元代油漆颜料包上印有“潭洲,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的字样和“父业子传”的印号。顺治元年,苏松府就牙商沈青臣“勾同别商,射利假冒布商三阳号”发布晓谕:“觊觎字号,串同客贾,复行假冒”者,“许即指名报官府,以凭立拿究解抚院,立法施行,决不轻贷”。 摘自中国近代商标标识设计流变与演绎浅谈中国古代品牌广

19、告传播等(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哪些信息(3分)? 材料二 1890年上海燮昌火柴公司的“渭水”牌商标,是我国最早的经政府批准的“注册商标”。资料显示,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30的比例。从1928年到1938年,这种情况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全国历年注册的33806件商标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达14668件,占总数的43 %。1938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1:4。在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商标中,有一些成长为知名的、可与外来品牌相抗衡的民族商标。 摘自中国近代知名民族商标标志的构图类型与文化特点研究

20、(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l:30”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怎样的发展状况?从“l:30”到“l:4”,促进民族工业成长的因素有哪些?(7分)材料三 下是三幅商标图片,左中右依次为:石龙火柴社火花(1913年创办);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2年创办);华强火柴厂“77”牌火花(1937年创办)。(3)三幅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们怎样的民族情感?(3分) 材料四 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21、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4)据材料,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5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6分)35男女双性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

22、观中国女性的生存轨迹,在近代以前的私有制社会中女性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因而女性只有单一的家庭角色定位,即在家中扮好“贤妻”、“良母”的角色,相夫教子。这是一种典型的家庭主妇角色,女性最高的人生价值、道德规范就是做一个贤妻良母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是长期经济生活、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论戊戌维新至五四时期的女性角色定位(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根源。(4分)材料二 近代不同时期中国女性角色定位和价值取向变化简表:(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女性角色定位和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并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扼要归纳中国近代女性角色定位变化的原因。(9分)(3)综合以上材料,以“

23、我看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为题,写一篇不超过100字的短文,谈谈你的认识。(4分)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5 B CC D A6.D【解析】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7世纪的荷兰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和发达的造船业成为“海上马车夫”。故本题应选D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并非仅限荷兰一国,故排除A项;B、C两项应为英国崛起的原因,与题意不符。7.B【解析】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由题目中的信息“带来了许多奢华与享受”可知这应为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故本题应选B项。8. A【解析】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由题目中的信息“19世纪的西欧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

24、位成为例外”即可选出A项;19世纪的西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故B项表述错误;C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走出家外谋生”不符,故排除;D项开始于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不符。9. C【解析】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18001900年间的工业化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故A项的表述正确;由于工业革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学不断进步,故B、D两项的表述正确;此时,移民主要流向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故C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C项。10. D11. D12.B【解析】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由题目中文字信息“出口贸易”和表格中的时间、出口产品等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

25、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本题应选B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外农产品的竞争情况、也未涉及西方的生活习惯。故排除A、C、D三项。13. C【解析】考点: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迎来了初步发展的时期。故本题应选C项;18951913年,中国曾遭受过八国联军的侵略,爆发过辛亥革命等,故A项的表述错误;B项应为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与题目中的时间“18951913年”不符;D项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题目中的时间“18951913年”不符。14. C15. B1620 A A B A C 21.B22. B23. D【解析

26、】考点:婚姻习俗的变迁。由题目中的信息“2008年电这30年中”可知:1978年改革开放的推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故本题应选D项;A、B、C三项的表述均由D项所致,故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主要原因”不符。24. B25.B26. D27. B【解析】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的影响。1929年开始于美国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至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失业人数激增,故本题应选B项;A项开始于1945年二战结束后,与题目中的时间“1943年”不符,故排除;苏联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并未出现经济危机和失业现象,故排除C项;D项的表述与题

27、目中的信息“仅次于战争”重复,故排除。28. C【解析】考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由题目中的信息“私营企业只要是必要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即可选出C项;A项是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的政策,故排除;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私营企业应当保留”不符;题目中未涉及福利政策,故排除D项。29B30.D【解析】考点:“斯大林模式”。A、B、C三项都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或特点,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在列宁执政时期,斯大林上台后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故A、B、C项错误;斯大林执政时期在经济领域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逐步建立了斯大林模式,故D项正确。31. A32.D【解析】考点:新

28、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注意题干信息“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它充当了使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力量”,据此推断,“它”在15世纪的时候已经出现,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通信技术发明始于19世纪,世贸组织成立是在1995年,时间都不符,故A、B、C项错误;15世纪的时候正值欧洲积极开辟新航路,国际贸易扩展,推动了世界走向一体化,故D项正确。33.(16 分)(1)城市大量出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出现了街市;出现瓦肆等专门的娱乐场所。(3 分,答出3 点即可得分)(2)特点:发展迅速;起步早;不是以旧城镇为基础,以发展新型城市为主。(3 分)

29、原因:农业革命(圈地运动)和商业革命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工业革命促进新型工业城市的涌现。(4 分)(3)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2 分)论证:一方面,口岸被迫开放使中国丧失了贸易主权、关税主权;便利了列强在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另一方面,通商口岸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刺激了近代工业的诞生;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4 分)34.(19分)(1)商标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标的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工商业者重视产品质量和信用的宣传;手工业者采取家庭经营的模式;出现假冒他人品牌的侵权行为;政府发布法令打击假冒行为。(3分)(2)状况:

30、中国经济落后,民族工业处于初创阶段;中国门户被打开,外国产品霸占中国市场。(4分)原因: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政治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观念的进步。(3分)(3)拥护民主共和;实现国家富强;抵御外国的经济掠夺;挽救民族危亡。(3分)(4)社会主义改造使同仁堂由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文化大革命对同仁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破坏;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迎来了同仁堂的春天;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同仁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走上市场经济之路。(6分)35.(17分)(1)根源:小农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的特点和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儒家思想宣扬的纲

31、常观念和伦理思想。(4分,答传统宗法观念也可)(2)特点:体现了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和解放的价值追求;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深入发展;女性由家庭责任逐渐发展到社会责任(家庭社会并重)。(3分)原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特别是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近代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6分)(3)提示:古代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阻碍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是落后的,反动的;近代以来女性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女性解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女性解放是近代化的表现,是进步的;女性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推动了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