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颜色听课记录.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08924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颜色听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丽的颜色听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丽的颜色听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丽的颜色听课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丽的颜色听课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美丽的颜色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班级:八年级X班授课时间:2024年X月X日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居里夫人的照片,提问学生对居里夫人的了解有多少。接着简要介绍居里夫人在科学史上的卓越成就,她是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其发现镭元素的过程更是科学探索史上的壮丽篇章。然后引出课文美丽的颜色,提问学生:”在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中,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美丽的颜色又有着怎样特殊的含义呢?”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与探究欲望。(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介绍本文作者艾芙居里,她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这篇文章是她为自己的母亲所写的传记。让学生了解作者与传主的特殊关系

2、这有助于理解文章中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视角。同时提及当时的科学研究背景,镭元素的发现对物理学和化学领域产生的巨大冲击,以及居里夫人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进行探索的不易,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三)初读感知(10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文章语言的平实与真挚,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教师在黑板上列出重点字词,如“燥热Czaore“沥青(Iiqing)”“骤雨(ZhbUyt1窒息(ZhiXi)”“吹嘘(chuIQ)”等,进行正音讲解。教师范读课文,用轻柔、舒缓且饱含敬意的声音,为学生示范如何读出文章中对居里夫人崇敬与赞美的情感,尤其是在描述居里夫人工作场景和发现镭的

3、关键时刻,通过语调的细微变化,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居里夫人的实验室,感受到那种紧张与激动。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后,思考并回答问题:文章围绕居里夫人的科研工作写了哪些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文章主要记述了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提取镭的过程,包括实验环境的艰苦、工作的艰辛、夫妇二人的合作以及最终发现镭时的喜悦等内容,使学生对文章的主体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四)精读分析(20分钟)分析“艰苦的科研环境”部分:学生默读相关段落,圈画出描写实验环境恶劣的语句,如“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

4、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教师提问: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出这些描写突出了居里夫人科研环境的艰苦,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工作,更能体现出她对科学探索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组织小组讨论:如果自己身处这样的环境,会有怎样的感受?与居里夫人的坚持相比,有何启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刻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品质。探究

5、人物形象与美丽的颜色含义”部分: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状态和发现镭时的段落,如“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J“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对居里夫人形象的刻画,从外貌描写到动作神态描写,展现出她专注、执着、热爱科学的形象特点。同时探讨“美丽的颜色

6、的含义,它不仅指镭发出的蓝色荧光,更象征着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她在艰苦探索过程中展现出的美好品质,如坚韧、执着、奉献等。让学生思考:居里夫人的形象和她的故事对现代科学研究以及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现代社会中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以及自身的学习生活,思考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应具备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五)主题探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文章的主题。提问:这篇文章仅仅是在讲述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吗?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回答,教师进行总结与补充。文章不仅仅是记录居里夫人的科研历程,更是通过对她在艰苦环境中坚持科学探索的描写,歌颂

7、了居里夫人伟大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爱与钦佩之情。同时也启示读者,无论在何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只要怀揣梦想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的颜色”,使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六)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其他科学家的传记片段,如牛顿、爱因斯坦等,让学生比较阅读,分析不同科学家在追求科学真理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拓宽学生的科学文化视野,加深对科学精神的理解。组织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身边具有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精神的人物故事,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习这种精神,将课文中的情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七)课

8、堂小结(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居里夫人的科研环境、人物形象、“美丽的颜色”的含义以及文章的主题等方面。强调美丽的颜色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一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探索背后的艰辛与美好。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读科学家传记,了解更多伟大科学家的故事,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努力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八)布置作业(1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一位具有伟大精神品质的人物,借鉴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人物描写技巧的运用能力。推荐学生阅读居里夫人的居里夫人自传,进一步深入了解居里夫人

9、的一生和她的思想。三、教学特色与亮点环境与人物分析细腻入微:教师在精读分析环节,对科研环境描写的分析深刻,让学生充分理解其对人物形象塑造的烘托作用,又通过对居里夫人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的解读,细腻地呈现出她的伟大形象和精神品质,如对居里夫人在实验室中工作场景描写的剖析,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她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主题挖掘多元深化理解:在主题探讨环节,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文章主题,不仅局限于居里夫人的科研故事,还延伸到科学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以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展示其他科学家传记片段,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拓宽视野,深入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文学鉴赏能力。读写结合巧妙自然:布置的作业让学生描写具有伟大精神品质的人物,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了从阅读到写作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四、教学建议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进一步明确小组分工,如记录员、汇报员等,让小组讨论更加有序高效地进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在学生朗读课文时,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如居里夫人与丈夫的对话想象)等,进一步增强朗读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