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诫子书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班级:七年级X班授课时间:2024年X月X日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身着古装,手持戒尺,踱步走进教室,说道:“古之学者,常以家书训诫子弟,传承家族品德与智慧。今日,我们将穿越千年时光,领略诸葛亮的诫子书,感受一代贤相的教子之道。”这样别具一格的导入,瞬间营造出浓厚的古典氛围,引发学生对古代家书文化的好奇与期待。(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详细介绍了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才智超群,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诫子书是他写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书,当时蜀汉局势动荡,诸葛亮忙于政务,却不忘以家书教导儿子修身养性、治学立志,
2、期望儿子能成为德才兼备之人,为家族和国家担当重任。这一介绍让学生对作者及创作背景有了清晰认知,为理解文章主旨奠定基础。(三)初读课文(10分钟)L教师进行范读,声音沉稳,语速适中,抑扬顿挫间尽显古文韵味。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教师通过重读“静”“俭”“淡泊”“宁静”等关键词,突出了文章强调的修身治学要点,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节奏与情感。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在教室里巡视,纠正了“淫慢(yin11dn)”“险躁(Zd0)”等易错字音。3 .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从读音准确性、朗读流畅性、节奏把握等
3、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在学生评价后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朗读古文要注意停顿与语调,读出文言文的古朴典雅。(四)文本解读(20分钟)1 .字词释义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文意,详细讲解重点字词。如“夫君子之行”的“夫”为句首发语词,无实义;“静以修身”的“以”表目的,意为“来”;“淫慢则不能励精”的“淫慢”是放纵懈怠,“励精”为振奋精神等。通过举例、组词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准确含义,为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打下基础。2 .文章层次与主旨教师提问:”文章围绕修身治学,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学生们思考后回答,文章先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修身之道,强调内心宁静与生活节俭对品德修养的重要性;接着阐述“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明淡泊名利才能明确志向,内心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目标;然后论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出学习需要静心,要有志向才能学有所成;最后告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说明放纵懈怠与轻薄浮躁的危害,倡导儿子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修养品德。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主旨,学生体会到诸葛亮通过这封家书,劝勉儿子要修身养性,治学立志,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避免急躁放纵,做一个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的人。(五)思想内涵探究(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的思想内涵。提问:“在现代社会,诸葛亮的诫子思想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
5、说内心宁静在如今喧嚣的社会中尤为重要,能让我们专注于学习与自我提升;有的说节俭品德不应被忽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珍惜资源的意识;还有的说树立远大志向是前进的动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在现代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六)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了诫子书的字词释义、文章层次、主旨及思想内涵。强调这篇家书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教育智慧,是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后人修身治学的宝贵指引。教师鼓励学生将文中的教诲铭记于心,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品德修养,勤奋学习,树立远大志向,
6、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诫子书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启发,字数不少于300字,通过写作练习,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三、教学特色与亮点1 .导入新颖独特,教师的古装扮相和手持戒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师长的风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浓厚的古典文化氛围,使学生对学习诫子书充满兴趣。2 .文本解读细致入微,在字词释义环节,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字词,为理解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文章层次与主旨分析中,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本解读能力。3 .思想内涵探究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思考古代智慧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使学生深
7、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激发学生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四、教学建议1 .在文本解读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小组讨论活动,例如让小组讨论诸葛亮的诫子思想与其他古代家训的异同,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2 .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然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这堂诫子书语文课,教师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了古代家书的魅力,汲取了传统文化的智慧,是一堂较为成功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