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目录、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31.2主要规范规程.二、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2.2预制构件概况.2.3开工前准备工作.2.4检查构件情况.三、施工部署3.1构件统计.3.2进场预制构件数量及频次.四、预制构件检查验收五、预制构件运输5.1预制构件的卸货、堆放820六、预制构件吊装 七、预制构件安装 107.1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107.2材料准备117.3叠合板安装施工要点11、编制依据1.1施工图纸骨口. 序号图纸名称图纸编号1水韵天城(水韵雅苑)项目 1#4#结构专业1.2主要规范规程类别名称编号国标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
2、B50223-2008国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国标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国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行标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1-2014其它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范CECS51:93国标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国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行标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行标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二、工程概况2.1
3、项目概况2.2预制构件概况2.3开工前准备工作1、组织各级施工人员,技术工人认真学习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构件术语,构件安装流程,装配式各项施工及 验收规范,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技术工人对本工程的技术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2、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审查图纸,提出存在的问题,在图纸会审中解决,并做好会审记录。3、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较可行的分布分项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4、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施工计划编制材料进场计划,并将前期材料计划提交供货方,保证材料的按时供应。5、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制度。从根本上提高技术资料的作用,保证技术资料的及时、 完整、齐全。各项隐
4、蔽签证及技术资料要及时整理交由建施单位、监理单位签字。6、加强材料出厂合格证、备案登记证收集整理工作。7、核对已施工完成的结构的砼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4检查构件情况1、熟悉图纸。2、 核实已完成的叠合板后浇砼强度达到10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三、施工部署3.1构件统计本项目1#4#楼住宅楼施工中采用了预制叠合板进行施工。本项目预制叠合板的尺寸差别大,叠合板根据设计图纸尺寸不同有:1260X 2800、1765X 3600、1315X 2800、2380X 4400、1900X 4400、1215X 2800、1365X 2800、1830X 4000、211
5、5X 3400、1165X 2800、1465X 3200、1830X 3700、1265X 3500、1865X 3400、 2020X 4200 等 16种尺寸和 1365X 3100、1865X 3400、1865X 3400、2020X 4200、1265X 2800、1315X 2800、 1830X 4000、1900X 4000、2065X 3400、1165X 2800、1630X 3700、1900X 3700、1615X 3200、1900X 3800、1980X 4200、1865 X 3200等16种尺寸。构件尺寸的不同会给预制叠合板的生产、运输、堆放、吊装、配套 等都
6、有关联。每栋住宅每层构件各参数如下表所示:骨口. 序号构件名称数量(张)尺寸种类最大面积(貳)重量(T)1叠合板49、36162.38 X 4.41.53.2进场预制构件数量及频次1#4#楼构件进场时间根据现场进度为准,每次进场预制构件数量不少于一层楼的数量,每楼层构件的进场时间间隔将根据施工进度通知决定。预制构件制作:1、预制构件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施,并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试验检测手段。2 、预制构件制作前,应对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制定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应包括生产工艺、模具方案、生产计划、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堆放及运输方案等内容。3、预制构件制
7、作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生产、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如预制构件制作详图无法满足 制作要求,应进行深化设计和施工验算,完善预制构件制作详图和施工装配详图,避免在构件加工和施工 过程中,出现错、漏、碰、缺等问题。对应预留的孔洞及预埋部件,应在构件加工前进行认真核对,以免 现场剔凿,造成损失。4、预制构件用混凝土的工作性应根据产品类别和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构件用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和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T 281等的规定。5、 预制构件用钢筋的加工、连接与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8、工规范GB50666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等的有关规定。6、预制构件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设计有要求时,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应 按设计要求确定。表:预制构件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欢检整项目及内容允许博瓷(mm J检验方法1U -2用朝尺量平行构件為度方向.取 其中啊畫地对値较大处6mHCl2m12m2栈面尺寸1 * 2用钢尺测St两鞘或中部,取梵中 個苯绝对值较大处3其他构件2f 44对角线差3用钢尺童纵*横购个方向对肃线5侧向弯曲7/1500 且W5知线,用钢尺扯测侧向弯曲最 大处6翹曲”1500对角挖线测肚交点间距离值的7底模表面平
9、整度2靠尺和塞尺撤8组装缝隙1用塞片或靂尺憾g1用钢尺址注:I为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最长边的尺寸。7、预埋件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124的规定。表:预埋件加工允许偏差项次检监项日及内容允许#1差nim)检验方楼1歩埋件锚極的边长01 5用粥尺U2预埋件锚板的平畫度1 :用直尺和塞尺fit3!VM长度10t 5曲钢尺量间距値差10用钢尺昼8、固定在模具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中心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2.5的规定。表11.2.5模具预留孔洞中心位置的允许偏差项次检验项目及内容允许偏養检验方医1预埋件、插筋,吊环, 預爾孔洞中心线位覽3用SW尺色2預埋(K栓、螺母中心线位置2用钢甩址3中心线
10、位建1用钢尺号1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9、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预制构件的隐蔽工程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1 )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等;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等;3 )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4)预埋件、吊环、插筋的规格、数量、位置等;5)灌浆套筒、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位置等;6)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7 )夹心外墙板的保温层位置、厚度,拉结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8 )预埋管线、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10、应根据混
11、凝土的品种、工作性、预制构件的规格形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振捣成型操作规程。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并宜采用机械振捣。11、脱模起吊时,预制构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15N/ mm21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生产前应制定预应力施工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要求。13、预制构件采用洒水、覆盖等方式进行常温养护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的要求。14、预制构件采用加热养护时,应制定养护制度对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时间进行控制,宜在常温
12、下静停2h6h,升温、降温速度不应超过 20C/ h,最高养护温度不宜超过 70C,预制构件出池的表面温度 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宜超过 25C。四、预制构件检查验收1、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出现的一般缺陷,应按技术方案进行处 理,并应重新检验。2、 预制构件的允许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1.4.2的规定。预制构件有粗糙面时,与粗糙面相关的 尺寸允许偏差可适当放松。表: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枪艶方法衣度林.桁集12m 且)Rm20城厳4奇(厚)度振.攀.柱* 桁架械園尺寸钢尺就一 3屍中郦. 取其中偏差绝对偵 较大址喟板的烏度*厚度3表面乎整皮
13、扳r梁* H,増扳内表面52m nw+u 畫尺检査堰扳外表面3值向弯曲扳*華、柱/7S0 且 W 20拉我.钢尺Jtftx 傅向驾曲处增扳*桁據Z/1G00 且 12m 且v 18m 10 18m 20墙板 5高度、高(厚)度板、梁、柱、墙板、桁架 5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 处表面平整度板、梁、柱、墙板内表面52m靠尺和塞尺检查墙板外表面3侧向弯曲板、梁、柱1/750 且 W 20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曲处墙板、桁架1/1000 且W 20翘曲板1/750调平尺在两端量测墙板1/1000对角线差板10钢尺量两个对角线墙板5预留孔中心线位置5尺量检查孔尺寸 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
14、尺量检查(2)装配式结构安装完毕后,尺寸偏差检查按楼层、结构现浇后浇带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叠合板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开间结构,叠合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3面。16、安全管理1、应对预制构件吊装的作业及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与交底,明确预制构件进场、卸车、存放、吊装、就 位各环节的作业风险,并制定危险情况的处理措施。2、预制构件卸车时,应按照规定的装卸顺序进行卸车,确保车辆平衡,避免由于卸车顺序不合理导致车辆 倾覆。3、预制构件卸车后,应将构件按编号或按使用顺序,依次存放于构件堆放场地,并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或 采用专用存
15、放工具,避免构件失稳倾覆。4、安装作业开始前,应对安装作业区进行围护并树立明显的标识,拉警戒线,并派专人看管,严禁让安装 作业无关的人员进入。5、应定期对预制构件吊装作业所用的工具、吊具、锁具进行检查,发现有可能存在的使用风险,应立即停 止使用。17、成品保护管理措施1、预制构件运输要求构件运输过程中一定要匀速行驶,严禁超速、猛拐和急刹车。车上应设有专用架,且须有可靠的稳定构件 的措施,用钢丝带加紧固器绑牢,以防运输受损。2、预制构件吊装要求预制构件吊装时,起吊、回转、就位与调整各阶段应有可靠的操作与防护措施,以防预制构件发生碰撞扭 转与变形。3、叠合板保护(1)叠合板进场后堆放不得超过 6层
16、2)叠合板在施工吊装时不得野蛮施工,不得踩踏板上的桁架筋,避免其偏位。18、吊装设备(塔吊)基本参数及使用要求18.1 QTZ80(6013)( 6010)塔式起重机整机性能参数整机性能参数机构载荷率起升机构M5回转机构M4牵引机构M4设计风压工作状态250 PaJ非工作状态600 Pa (内陆)起升高度(mJ/倍率、立固定式固定附着式a =240180a =44080最大起重量(t)60m臂长56m臂长50m臂长46m臂长40m臂长66666最大幅度处额定起重量(t)1.31.431.661.852.21最大幅度(m6056504640最小幅度(m2.52.52.52.52.5配重15.8
17、t5厚1薄14.5t5厚12.9t4厚1薄11.6t4厚10.0t3厚1薄起升 机 构倍率a =2a =4速度(m/min)40802040起重量(t)31.563功率(kW24242424回转机构速度(r/min )0.65功率(kW)3.7 X 2牵引机构速度(m/min)2550功率(kW)2.23.3顶升机构速度(m/min)0.65工作压力(MPa)25功率(kW)7.5总功率(kW)42.2(包含顶升机构功率)工作温度(C)-20 C 40 C18.2、56米臂长起重载荷特性幅度(m2.5 17.018202224262830323436起重5.65.04.44.03.73.33.
18、1a=46.002.92.62.5量4086093091(t)a=23.00幅度(m38404244464850525456起重2.22.01.91.81.71.61.51.51.4量a=42.35186556803(t)18.3安全使用基本要求18.3.1塔机作业环境条件应满足本方案第4.1.2条基本要求。若塔机布置不能满足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塔机作业幅度内有外电架空线路,而塔机不宜折臂使用或改变安装位置时,提请承建方必须采取防护措施。18.3.2塔机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 超载作业和任意扩大使用范围。使用方应考虑到设备工况和现场作业
19、条件,保证设备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 严禁违章指挥。18.3.3塔机应由专人负责和管理,严格遵守保养规定,使塔机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机械不 得带病运转。18.3.4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司人员进入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司人员应 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18.3.5使用机械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先服从安全要求。18.3.6凡违反安全规程的作业命令,操司人员应先说明理由后可拒绝执行。使用单位应遵守塔机使用有关 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要求塔机违章作业。由于发令人强制违章作业而造成事故者,应追究发令人的责任, 直至追究刑事责任。18.3.7当机械发生重大事故时,有关单位必须及时上报和组织抢救,保护现场,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落 实及完善安全措施,并按事故性质严肃处理。18.3.8塔机使用和管理各相关单位管理职责参阅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19、冬雨季施工措施19.1雨期施工措施雨期施工时应注意设备用电安全,防止漏电。塔吊基座及构件存放地要有及时的排水措施。避免在雨天浇筑砼或在砼浇筑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雨措施。装配节点处的钢筋及连接件应进行防雨保护,避免雨淋。19.2冬期施工措施注意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