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模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01847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82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模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卷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模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卷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模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卷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模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卷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模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卷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模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模版.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数学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非常重要的题型,通常有 6 个大题,分值在 70 分及以上, 例如历年的课标全国卷,解答题为6 道题,分值为70 分,几乎占总分150 分的一半 . 解答题的考点相对较多、综合性强, 所以解答题的区分度高,做解答题时, 不仅要得出 最后的结论,还要写出关键步骤,并且每步合情合理,因此怎样解答、把握步骤的得分点就 非常重要了 . 我们可以把解数学解答题的思维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小题来分步解答,总结恰当的 “解答 题模板”,按照一定的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分步解答,在短时间内取得最高的答题效率. 一、三角函数解答题模板: (一)难度、分值及考查内容: 1. 难度:以基础、中等

2、题为主. 2. 分值: 12 分(以课标全国卷为例). 3. 考查内容: (1)三角函数概念, sinyAx 的图象、性质及变换. 常见公式的应用:诱导公式、倍角公式、正弦、余弦和差公式、辅助角公式. (2)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结合. (3)正余弦定理与三角恒等变换结合等. (二)解题模板: 例: 【天津理, 15】已知函数 4 tansincos3 23 xfxxx . ()求f(x) 的定义域与最小正周期; ()讨论f(x) 在区间 , 44 上的单调性 . (一)本题思维过程: 2 1. 解析式化成 sinyAxh 的形式: 方法如下: (1)利用诱导公式、三角函数关系式等,将不同角化成同

3、角; (2)利用倍角公式等,对三角函数降幂,都降为一次幂; (3)利用辅助角公式,将已知解析式化成 sinyAxh 的形式 . 2. 根据三角函数 sinyAxh 的性质来求解周期、单调性等. (二)本题解答过程: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讲解. (三)三角函数解题模板: 第一步:化简,对已知三角函数式进行化简. 一般化成yAsin( x) h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 如:f(x) 2sin2x 3 1. 第二步:利用 sinyAxh 的知识,求周期、最值等. 第三步:整体代换,将x 看作一个整体,利用ysin x的性质来确定题目 中所要求解的问题. 第四步:求解 .例如求解单调性,

4、将x 看作一个整体,代入ysin t的单调 区间内,求解x的范围 . 第五步: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对结果进行估算,检查规范性. 练习: 【,北京理,15】已知函数 2 ( )2 sincos2sin 222 xxx f x ()求 ( )f x 的最小正周期; ()求 ( )f x 在区间 0, 上的最小值 二、解三角形解答题模板: (一)难度及分值: 1. 难度:以基础、中等题为主. 2. 分值: 12 分(以课标全国卷为例). 3. 考查内容: (1)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求角、边,判断三角形形状. 3 (2)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考查. (3)在解答题中与三角函数习题共同考查. (4)个别地

5、区的自主命题,会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二)解题模板: 例 : 【 全 国 理 , 17 】 ABC 的 内 角A,B,C的 对 边 分 别 为a,b,c, 已 知 2cos( coscos ).C aB+bAc ()求C; ()若 7,cABC 的面积为 3 3 2,求ABC的周长 (一)本题思维过程: 1. 将已知等式进行“边化角”; 2. 利用三角函数的运算化简求出角C的余弦值,从而求得角C. 3. 根据面积公式求得边:ab=6,根据角C相关的余弦定理,求得 22 13ab ,从而求 得a+b,求出周长 . (二)本题解答过程: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讲解. (三)三角函数解题模板: 第一

6、步: 确定题目条件, 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可以自己画一个三角形,标注 出来,然后确定已知条件的转化方向,“边化角”还是“角化边” 第二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将已知条件进行边角转化,要确定“边化角”还是 “角化边” 第三步: 边角转化后, 进行恒等变形、 化简 .例如上述例题利用三角变换公式进行化简. 第四步:求值. 向已知方向转化,例如已知面积,那么转化方向就是能够利用上面积公 式. 第五步:反思检查. 练习: 1. 【 山 东 理 , 16 】 在 ABC中 , 角A,B,C的 对 边 分 别 为a,b,c, 已 知 tantan 2(tantan). coscos AB AB

7、 BA 4 ()证明:a+b=2c; ()求cosC的最小值 . 2. 【四川理, 17】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 且 coscossinABC abc . ()证明: sinsinsinABC ; ()若 222 6 5 bcabc ,求 tan B . 数学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非常重要的题型,通常有 6 个大题,分值在 70 分及以上, 例如历年的课标全国卷,解答题为6 道题,分值为70 分,几乎占总分150 分的一半 . 解答题的考点相对较多、综合性强,所以解答题的区分度高,做解答题时,不仅要得出 最后的结论,还要写出关键步骤,并且每步合情合理,因此怎样解答、

8、把握步骤的得分点就 非常重要了 . 我们可以把解数学解答题的思维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小题来分步解答,总结恰当的“解答 题模板”,按照一定的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分步解答,在短时间内取得最高的答题效率. (一)难度、分值及考查内容: 1. 难度:课标全国卷以基础、中等题为主,部分自主命题试卷数列考查难度较大. 2. 分值: 12 分(以课标全国卷为例). 3. 考查内容: (1)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基本运算. (2)一般数列的求和、根据递推关系求通项等. 例如错位相减法求和,累加、累乘法求通项等. 5 (3)难度较大的考查:数列、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相关内容的综合问题. (二)解题模板

9、: (以课标全国卷考查难度为例) 模板一: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 例:【山东文,19】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是等差数列,且 .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令. 求数列的前n项和. (一)本题思维过程: 1. 求出数列的通项,再求数列的通项。 2. 求数列的通项,然后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二)本题解答过程: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讲解. (三)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解题模板: 第一步:求通项。 1. 已知数列前n项和,求通项时,利用an=Sn Sn-1(n2) ,如上述例题。 2. 根据已知的递推公式求通项: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转化 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即构造法。或利用累加法

10、或累乘法求通项公式等等 第二步:求和。 1. 等差、等比数列直接运用公式,即公式法。 2. 一般数列的求和:根据数列表达式的结构特征确定求和方法,如错位相减法、 分 组法、裂项相消法等。 第三步: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例如错位相减法的计算量较大,注意检验. 练 习 : 【 新 课 标 文 , 17 】 已 知 n a 是 公 差 为3 的 等 差 数 列 , 数 列 n b 满 足 1211 1 = 3 nnnn bba bbnb1, . ()求 n a 的通项公式; n a 2 38 n Snn n b 1nnn abb nb 1 (1) (2) n n n n n a c bn c

11、 n T n a n b nc 6 ()求 n b 的前n项和 . 模板二:考查数列的函数性质 例: 【全国理,17】为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且记, 其中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 ()求; ()求数列的前 1 000 项和 (一)本题思维过程: 1. 利用已知条件求出等差数列的公差,进而求出通项公式,然后求解。 2. 根据求解得出数列的规律,然后求和。 (二)本题解答过程: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讲解. (三)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解题模板: 第一步: 根据题意求通项。注意等差数列通项形如关于n的一次函数的形式;等比数列 通 项形如指数函数的形式。 第二步:利用函数性质研究数列的性质,例如周期、单调性

12、等。 第三步:利用函数、数列的交汇性质来综合求解问题。 第四步: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例如错位相减法的计算量较大,注意检验. n Sn a 17 =128.aS, = lg nn ba x x 0.9 =0lg99 =1, 111101 bbb, n b 111101 bbb, 7 数学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非常重要的题型,通常有 6 个大题,分值在 70 分及以上, 例如历年的课标全国卷,解答题为6 道题,分值为70 分,几乎占总分150 分的一半 . 解答题的考点相对较多、综合性强, 所以解答题的区分度高,做解答题时, 不仅要得出 最后的结论,还要写出关键步骤,并且每步合情合理,因

13、此怎样解答、把握步骤的得分点就 非常重要了 . 我们可以把解数学解答题的思维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小题来分步解答,总结恰当的“解答 题模板”,按照一定的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分步解答,在短时间内取得最高的答题效率. (一)难度、分值及考查内容: 1. 难度:以中等题为主. 2. 分值: 12 分(以课标全国卷为例). 3. 考查内容: (1)统计主要考查抽样的统计分析、变量的相关关系,独立性检验、用样本估计 总体及其特征的思想. (2) 概率考查概率的计算,可以与统计相结合, 或者以排列组合为工具求解概率, 主要考查对五种概率事件的判断识别及其概率的计算. (二)解题模板(理科): 模板一:统计和古典概

14、型的综合问题 第一步:定模型,根据统计知识确定元素( 总体、个体 )以及要解决的概率模型 第二步:列事件,将所有基本事件列举出来( 可用树状图 ) 第三步:算概率,计算基本事件总数n,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代入公式P(A) m n. 第四步:规范答,要回到所求问题,规范作答. 练习:某校高三 (1) 班共有 40 名学生, 他们每天自主学习的时间全部在180 分钟到 330 分钟 之间,按他们学习时间的长短分5 个组统计,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 8 组别分组频数频率 第一组180 ,210)0.1 第二组210 ,240)8s 第三组240 ,270)120.3 第四组270 ,300)10

15、0.25 第五组300 ,330)t (1) 求分布表中s,t的值; (2) 王老师为完成一项研究,按学习时间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40 名学生中抽取20 名进行 研究,问应抽取多少名第一组的学生? (3) 已知第一组学生中男、女生人数相同, 在(2) 的条件下抽取的第一组学生中,既有男生又 有女生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 (1)s 8 400.2 , t10.1 s 0.3 0.25 0.15. (2) 设应抽取x名第一组的学生,则 x 4 20 40,得 x2. 故应抽取2 名第一组的学生 模板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第一步:确定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 第二步:求每一个可能值对应的概率

16、 第三步:列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第四步:利用公式求出均值和方差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范 9 练习: 【天津理, 16,13 分】某小组共10 人,利用假期参加义工活动,已知参加义工活动 次数为 1,2, 3 的人数分别为3,3,4. 现从这 10 人中随机选出2 人作为该组代表参加座 谈会 . ()设A为事件“选出的2 人参加义工活动次数之和为4”,求事件A发生的概率; ()设X为选出的2 人参加义工活动次数之差的绝对值,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数学 期望 . 模板三:利用期望与方差的决策问题 第一步: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关键是求出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 . 期望

17、求解公 式: 1122nn EXx px px p . 第二步:遇到决策问题,选哪种情况的,先比较数学期望,期望高的较好. 第三步:若期望相等,则比较方差. 第四步:离散型随机变量方差求解公式: 222 1122nn DXxEXpxEXpxEXp . 练习: 【课标全国理,19, 12 分】某公司计划购买2 台机器,该种机器使用三年后即被淘 汰. 机器有一易损零件,在购进机器时, 可以额外购买这种零件作为备件,每个 200 元.在机 器使用期间,如果备件不足再购买,则每个500 元 . 现需决策在购买机器时应同时购买几个 易损零件, 为此搜集并整理了100 台这种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更换的易损零

18、件数,得下面柱 状图: 以这 100 台机器更换的易损零件数的频率代替1 台机器更换的易损零件数发生的概率,记X 表示 2台机器三年内共需更换的易损零件数, n表示购买 2台机器的同时购买的易损零件数 . ()求 X 的分布列;()若要求 ()0.5P Xn ,确定 n的最小值; 10 ()以购买易损零件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在 19n 与 20n 之中选其一,应 选用哪个? 数学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非常重要的题型,通常有 6 个大题,分值在 70 分及以上, 例如历年的课标全国卷,解答题为6 道题,分值为70 分,几乎占总分150 分的一半 . 解答题的考点相对较多、综合性强, 所以

19、解答题的区分度高,做解答题时, 不仅要得出 最后的结论,还要写出关键步骤,并且每步合情合理,因此怎样解答、把握步骤的得分点就 非常重要了 . 我们可以把解数学解答题的思维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小题来分步解答,总结恰当的“解答 题模板”,按照一定的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分步解答,在短时间内取得最高的答题效率. (一)难度、分值及考查内容: 1. 难度:以中等题为主. 2. 分值: 12 分(以课标全国卷为例). 3. 考查内容:一般以多问形式出现,包含证明和求解. (1)证明题:常考查: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判定、证明; (2)求解题:理科常考查空间角(二面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等)、线面距 离等求解

20、. 理科立体几何的处理有几何法以及空间向量法. 文科常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等相关求解. 考查多以常见的棱柱、棱锥等为载体,或者结合圆柱、台、及简单几何体等,所以要熟 练掌握各类几何体的性质特征. (二)解题模板(理科): 模板一:判定或证明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 第一步:作辅助线(面) , 特别注意有中点时候,例如找寻中位线、等腰三角形的中线 11 等等 . 第二步:找线线关系,通过中位线、等腰三角形的中线、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公理 等,或者线面、面面关系的性质寻找线线平行或线线垂直. 第三步:找线面关系,通过线线垂直或平行,利用判定定理,找线面垂直或平行;也可 由面面关系的性质找线面垂直或平行.

21、第四步:找面面关系,通过面面关系的判定定理,寻找面面垂直或平行. 第五步:写步骤,严格按照定理中的条件规范书写解题步骤. 模板二:求空间角 (一)几何法求空间角的步骤: 第一步:找角,利用定义准确找到所要求解的空间角, 第二步:证角,证明所找角是所求角; 第三步:计算,转化到三角形中计算所求角. (二)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的步骤: 第一步:建系.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 当图中有三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交于一点时,可直接利用这三条直线建系. 2. 没有明显的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可以利用特殊图形的对称性、面面垂直的性质 等作出互相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建系. 第二步:求出相关点、线段的坐标,求出

22、相关面的法向量. 第三步:利用数量积公式求角. 设 12 ,n n 分别是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由 12 12 12 cos, nn n n n n 求出 12 ,n n , 则 12 ,n n 的大小或其补角的大小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大小, 注意 12 ,n n 的方向 . 练习: 【课标全国理,18,12 分】如图, 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2FD, 90AFD ,且二面角D-AF-E与二面角C-BE-F都是 60 12 ()证明:平面ABEF平面EFDC; ()求二面角E-BC-A的余弦值 4、 【四川理, 18,12 分】如图, 在四棱锥 PA

23、BCD 中, / /ADBC , 90ADCPAB , 1 2 BCCDAD ,E为棱AD的中点,异面直线PA与CD所成的角为 90 . ()在平面PAB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 / /CM 平面PBE,并说明理由; ()若二面角 PCDA的大小为45 ,求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 模板三:考查存在探究性创新题 (一)探究判断线面之间位置关系的问题: 第一步:清楚题意,明确那些因素是变化的,以及几何元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步: 作出猜想,若判断“是否存在某个点,满足某种平行或垂直关系”,则可以猜 想存在这样的点,然后来证明. 第三步:若猜想是肯定的,则可以进行证明; 若猜想为否定

24、的,则尝试反证法说明. 第四步:当作出一种猜想后,如果证明过程中发现失误,及时更改. (二)探究判断有关角、线段比值、距离、面积或体积等是否为定值的问题: 第一步:清楚题意,明确那些因素是变化的,以及几何元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步:若判断“某个值是否为定值”,则可以猜想是定值. 第三步:若猜想是定值则加以证明. 练习: 【北京理,11】 如图,在四棱锥中, 平面平面, ,. PABCDPADABCDPAPD PAPDABAD1AB2AD5ACCD 13 (1)求证: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3)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 在,说明理由 . 数学

25、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非常重要的题型,通常有 6 个大题,分值在 70 分及以上, 例如历年的课标全国卷,解答题为6 道题,分值为70 分,几乎占总分150 分的一半 . 解答题的考点相对较多、综合性强, 所以解答题的区分度高,做解答题时, 不仅要得出 最后的结论,还要写出关键步骤,并且每步合情合理,因此怎样解答、把握步骤的得分点就 非常重要了 . 我们可以把解数学解答题的思维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小题来分步解答,总结恰当的“解答 题模板”,按照一定的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分步解答,在短时间内取得最高的答题效率. (一)难度、分值及考查内容: 1. 难度:难 . 2. 分值: 12 分(以课标全国卷为例

26、). 3. 考查内容: PDPAB PB PCD PAM/ /BMPCD AM AP 14 (1)第一问较简单,一般为基本量的求解,例如椭圆方程中的a,b, c,e等, 也会有求某个动点的轨迹方程问题. (2)后面的小题为综合题,通常考查圆锥曲线的面积问题、存在性、范围等综合 问题,或者与向量等知识相结合,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与圆锥曲线相 关的最值问题,定值问题等等. 通常圆锥曲线解答题,考查载体较多为椭圆或抛物线. (二)解题模板(理科): 基本量的求解非常简单,弄清圆锥曲线中的相关概念,有的根据题意可以直接得出,有 的建立等量关系即可求出. 以下先看轨迹方程的求解. 模板一:轨迹方

27、程的求解 第一步:建系设点,依题意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坐标,例如M(x,y). 第二步:明确点M的变化因素,利用距离、斜率、中点等题目中的要求列出等量关系, 注意联系所学过的曲线定义. 第三步:列出与M坐标(x,y)相关的等量关系后,得到关于x,y的方程,化简方程 为最简形式 . 第四步:检验特殊点是否均满足所求轨迹方程. 常见求轨迹方程方法有: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等. 练习: 【年全国理,20,12 分】分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平行于轴的两 条直线分别交于两点,交的准线于两点 ()若在线段上,是的中点,证明; ()若的面积是的面积的两倍,求中点的轨迹方程. 模板二:

28、求参数的范围问题 第一步:联立方程,联立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消y后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韦达定理或弦长公式写出结论备用. 第二步:找不等关系:从题设条件中提取不等关系式 第三步:列出所要求的参数相关的不等式,解不等式 第四步:根据不等式的解集, 并结合圆锥曲线中几何量的范围得到所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C 2 2yx Fx 12 ,l l CAB,C PQ, FABR PQARFQ PQF ABFAB 15 注意特殊位置的取值要考虑到. 第五步:回顾检查,注意目标变量的范围所受题中其他因素的制约. 练习: 【课标全国理,20,12 分】已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是的左 顶点,斜率为的直线

29、交于两点,点在上, ()当时,求的面积; ()当时,求的取值范围 模板三:最值、定值问题 圆锥曲线中, 某些几何量在特定的关系结构中,不受相关变元的制约而恒定不变,则称 定值问题,其解题步骤: 1. 把相关几何量的变元特殊化,在特例中求出几何量的定值,再证明结论与特定状态无 关; 2. 把相关几何量用曲线系里的参变量表示,再证明结论与所求参数无关. 最值问题步骤: 第一步:从特殊入手,求出定点或定值,再证明这个点(值)与变量无关,也可以在推 理、计算过程中消去变量,直接得到定点(或定值). 第二步:建立目标函数求最值:先建立目标函数,再使用配方法、判别式法、三角函数 值域法、基本不等式法、 向

30、量法等去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值,这是解最值问题的“通法”, 具有普遍性 . 练习: 【课标全国,20,12 分】设圆 22 2150xyx 的圆心为A,直线l过点B(1, 0)且与x轴不重合,l交圆A于C,D两点,过B作AC的平行线交AD于点E. ()证明 EAEB 为定值,并写出点E的轨迹方程; ()设点E的轨迹为曲线C1,直线l交C1于M,N两点,过B且与l垂直的直线与圆A交 于P,Q两点,求四边形MPNQ面积的取值范围. 模板四:解析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第一步:先假定,假设结论成立 :E 22 1 3 xy txAE (0)k k E ,A M N E MANA 4,| |tAMAN AMN

31、 2 AMAN k 16 第二步:再推理,以假设结论成立为条件,进行推理求解 第三步:下结论,若推出合理结果,经验证成立则肯定假设; 若推出矛盾则否定假设 第四步: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 特殊情况、隐含条件等) ,审视解题规范性. 练习:已知定点C( 1,0) 及椭圆x 23y25,过点 C的动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 (1) 若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是 1 2,求直线 AB的方程; (2) 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A MB 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答案: (2) 假设在x轴上存在点M(m,0) ,使MA MB 为常数 ( ) 当直线AB与x轴不垂直时,由

32、(1) 知x1x2 6k 2 3k 21,x1x23k 25 3k 21. 所以MA MB (x1m)(x2m) y1y2(x1m)(x2m)k 2 ( x11)(x21) (k 21) x1x2(k 2 m)(x1x2) k 2 m 2. 将代入,整理得MA MB m 1k 25 3k 21m 2 2m 1 3 k 21 2m 14 3 3k 21m 2 m 22m 1 3 6m14 3k 21. 注意到MA MB 是与 k无关的常数,从而有6m 140,m 7 3, 17 此时MA MB 4 9. ( ) 当直线AB与x轴垂直时,此时点A、B的坐标分别为 1, 2 3 、 1, 2 3 ,

33、 当m 7 3时,也有 MA MB 4 9. 综上,在x轴上存在定点M7 3,0 ,使 MA MB 为常数 . 数学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非常重要的题型,通常有 6 个大题,分值在 70 分及以上, 例如历年的课标全国卷,解答题为6 道题,分值为70 分,几乎占总分150 分的一半 . 解答题的考点相对较多、综合性强, 所以解答题的区分度高,做解答题时, 不仅要得出 最后的结论,还要写出关键步骤,并且每步合情合理,因此怎样解答、把握步骤的得分点就 非常重要了 . 我们可以把解数学解答题的思维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小题来分步解答,总结恰当的“解答 题模板”,按照一定的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分步解答,在短时

34、间内取得最高的答题效率. 课标全国卷对于导数应用的考查,其难点一直围绕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展开,以 导数为工具探究函数的性质,借此研究不等式、 方程等问题, 着重考查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 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充分体现数学 理性思维的特点,从思维的层次性、深刻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考查,凸显了高考试题的选 拔功能, 一直是压轴题的不二选择,下面通过近几年的高考导数压轴题,分析归纳解题策略. 一、命题规律: (一)考试地位:导数知识及其应用,每年必考,属于考点中的重难点. (二)分值: 1 道解答题 .分值 12 分(以课标全国卷为例). (三

35、)考查内容: 导数作为研究函数的工具,在函数习题中考查. 1. 导数的运算: (1)求导,其中复合函数求导为理科. (2)切线斜率相关的问题. 18 2.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函数极值、最值,处理函数零点问题等. 3. 导数与不等式相结合考查. 4. 理科还考察定积分的基本运算或利用定积分求面积. (四)难度:难. 在历年新课标卷中,导数解答题都作为最后一题,习题的后几问属于难题,有一定的区 分度 . 在个别地区的自主命题中,导数解答题有时作为压轴解答题,有时也放在前几个解答题中, 难度基础或中等. (五)难题类型: 1. 导数习题的解答题后几问. 2. 导数难题常考内容:与函数结合

36、,解决复杂的函数问题. 例如函数图象、最值、零点 等问题 . 3. 导数与不等式等问题相结合. 二、解题模板: 模板一: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问题 以函数f (x) 为例, 第一步:确定定义域、求导数:求f(x) 的定义域,求f(x) 的导数f(x) 第二步:解方程:求方程f(x) 0 的根 . 第三步:列表格:利用f(x) 0 的根将f(x) 定义域分成若干个小开区间,并列出表 格. 第四步:得结论:由f(x) 在小开区间内的正、负值判断f(x) 在小开区间内的单调性, 从表格观察f(x) 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 第五步:再回顾:对需讨论根的大小问题要特殊注意,另外观察f(x) 的间断点

37、及步骤 规范性 . 练习: 已知函数f(x)=(xk)e x. ( ) 求f(x) 的单调区间; ( ) 求f(x) 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19 2. 已知函数f(x) 2ax a 21 x 21(xR)其中aR. (1) 当a1 时,求曲线yf(x)在点 (2 ,f(2) 处的切线方程; (2) 当a0时,求函数f(x)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答案: 解: (1) 当a1 时,f(x) 2x x 21,f(2) 4 5, 又f(x) 2x 21 2x2x x 212 22x 2 x 212,f(2) 6 25. 所以,曲线yf(x)在点 (2 , f(2) 处的切线方程为 y 4 5 6 25(

38、x2) ,即 6x25y32 0. (2)f(x) 2ax 21 2xaxa 21 x 212 2xaax 1 x 212. 由于a0,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a 0时,令f(x) 0,得到x1 1 a, x2a. 当x变化时,f(x) ,f(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 , 1 a) 1 a ( 1 a ,a)a (a,) f(x)00 f(x)极小值极大值 所以f(x)在区间, 1 a ,(a, ) 内为减函数, 在区间 1 a, a内为增函数函数f(x) 在x1 1 a 处取得极小值f 1 a , 且f 1 a a 2. 函数 f(x) 在x2a处取得极大值f(a) ,且f(a) 1.

39、 当a 0时,令f(x) 0,得到x1a,x2 1 a, 当x变化时,f(x) ,f(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 ,a)a (a, 1 a) 1 a ( 1 a,) f(x ) 00 f(x)极大值极小值 20 所以f(x)在区间 ( ,a) , 1 a, 内为增函数,在区间a, 1 a 内为减函数 函数f(x)在x1a处取得极大值f(a) ,且f(a) 1. 函数f(x)在x2 1 a处取得极小值 f( 1 a ) ,且f 1 a a 2. 模板二:利用导数求给定区间上的函数的最值问题(通用模板) 第一步:求函数f(x) 的导数f(x) 第二步:求函数f(x) 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区间

40、第三步:求函数f(x) 在给定区间上的极值 第四步:求函数f(x) 在给定区间上的端点值 第五步:比较函数f(x) 的各极值与端点值的大小,确定函数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第六步: 反思回顾, 查看关键点, 易错点和解题规范如本题的关键点是确定函数f(x) 的单调区间;易错点是忽视对参数a的讨论 练习:已知函数f(x) ax 21( a 0) ,g(x) x 3 bx. (1) 若曲线yf(x) 与曲线yg(x) 在它们的交点 (1 ,c) 处具有公共切线,求a,b的值; (2) 当a 24b 时,求函数f(x) g(x) 的单调区间,并求其在区间( , 1 上的最大值 模板三:构造函数法解

41、函数导数与不等式问题 第一步:求导数,确定函数定义域 第二步:讨论解析式中的参数,判断f(x) 的单调性 第三步: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导数证明不等式. 第四步:构造函数,可以由所证不等式,通过移项构造函数. 第五步: 讨论这个新的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利用最值问题、 恒成立关系等证明不等式. 第六步:反思检验,查找易错、易漏点,规范答题的严谨性 练习:已知函数f(x)=e x ln( x+m). ( ) 设x=0是f(x) 的极值点,求m,并讨论f(x) 的单调性; ( ) 当m2时,证明:f(x)0. 开心一刻 1. 妻子每天对丈夫都要做彻底的搜身,看能否找到一根女人的头发。某天搜了半天, 一 21 无所获,却仍训斥道:现在你竟然连尼姑也要了! 2. 老师家访, 问学生: 你们家幸福吗?学生骄傲地答道:幸福!父亲过来给了他记耳光 “小子,谁让你改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