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_第五章.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05367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8.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_第五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_第五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_第五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_第五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_第五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_第五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_第五章.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热点探究 考题展示 一、功和功率 1(2011 海南 9改编)一质量为 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 上,从 t0时起,第 1秒内受到 2 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 2 秒内受到同方向的 1 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 9 2 W B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5 4 J C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第1秒内与第 2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 4 5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D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究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在第1 s内的加速度 a1 F1 m 2 m/s 2,在第 2 s内的加速度 a 2 F2 m 1 1 m/s 2 1 m/s

2、2;第1 s末的速度 v 1a1t2 m/s,第 2 s末的速度 v2 v1a2t3 m/s;02 s内外力做的功 W 1 2mv 2 2 9 2 J,功率 P W t 9 4 W,故 A错误第 2 s内外力所做的 功W2 1 2mv 2 2 1 2mv 2 1 ( 1 2 132 1 212 2) J5 2 J, 故B错误第 1 s末的瞬时功率 P1F1v 14 W,第 2 s末的 瞬时功率 P2F 2v23 W,故C错误第 1 s内动能的增加 量 Ek1 1 2mv 2 1 2 J,第2 s内动能的增加量 Ek2W2 5 2 J,所以 Ek1 Ek2 4 5,故 D正确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

3、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2(2010 新课标全国 16改编)如图 1所示, 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 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 断() 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负功 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图 1 D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由vt图象可知,在 0t1时间内,由于物体的 速度增大,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外力对物体做正功, A错误;在 0t1时间内,因为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故 所受的外力减小,由图可知t1时刻外力为零,故功率 为零,因此外力的功率不是逐渐增大,B错误;在 t2 时刻,由

4、于物体的速度为零,故此时外力的功率最 小,且为零, C错误;在 t1t3时间内,因为物体的动 能不变,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D正确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3(2011 课标全国 16改编 )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 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 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 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 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 取有关 D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究 二、重力

5、做功重力势能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4(2010 天津 10)如图 2 所示,小球 A 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 固定在O 点, O 点到水平面的距 离为 h.物块 B 质量是小球的5 倍, 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O 点 正下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拉动 小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 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 上升至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 h 16 .小球与物块 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t. 三、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图 2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设小

6、球的质量为m,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 前的速度大小为v 1,取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重力势能 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 1 2mv 2 1 得 v 1 2gh 设碰撞后小球反弹的速度大小为v1,同理有 mg h 16 1 2mv 1 2 得 v 1 gh 8 设碰后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2,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1mv 15mv2 得 v 2 gh 8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F5mg 设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为t,根据动量定理,有 Ft05mv2 得 t 2gh 4g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究 本 课 栏

7、目 开 关 5.(2011 山东卷 24)如图 3 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h1.8 m 的光滑 平台上放置一质量M2 kg、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 A,其右段长度l10.2 m 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在A 最右 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其质量 m1 kg.B 与 A 左段间动摩 擦因数 0.4.开始时二者均静止, 现对 A 施加 F20 N 水平向右 的恒力,待 B 脱离 A(A 尚未露出平台 )后,将 A 取走B 离开平台 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1.2 m (取 g10 m/s 2)求: (1)B 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B. (2)B 从开始运动到刚脱离A 时,B 运动的时

8、间 tB和位移 xB. (3)A 左端的长度 l2.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图 3 解析(1)设物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知识可得h 1 2gt 2 xvBt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vB2 m/s (2)设 B 的加速度为 aB,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知识得mg maB vBaBt xB 1 2a BtB 2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tB0.5 s xB0.5 m (3)设 B 刚开始运动时 A 的速度为 v1, 由动能定理得 Fl1 1 2Mv 12 设 B 运动后 A 的加速度为 aA,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知识得 Fmg MaA (l2xB)v1tB 1 2a A

9、tB 2 ? 联立 ? 式,代入数据得 l21.5 m ? 6 (2011 江苏 14) 如图 4 所示, 长为 L、内壁光滑的直管与 水平地面成30 角固定放置 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 在管底, 用一轻质光滑细线将小球与质量为M km 的小物块相连,小物块悬挂于管口现将小球释放, 一段时间后,小物块落地静止不动,小球继续向上 运动,通过管口的转向装置后做平抛运动,小球在 转向过程中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1) 求小物块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 求小球从管口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3) 试证明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总小于 2 2 L. 图 4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究 本 课 栏 目

10、 开 关 解析(1)设细线中的张力F 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TMa FTmgsin 30 ma 且 Mkm 解得 a 2k1 2(k1)g. (2)法一:设 M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m 射出管口时速度大 小为 v 0,M 落地后 m 的加速度为 a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30 ma0 小物块和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 v 22aLsin 30 ,v 2 0 v 2 2a0L(1sin 30 ) 解得 v 0 k2 2(k1)gL(k2)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法二:设 M 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m射出管口时速度大小为v0. M 落地前,对 m 和 M 组成的系统

1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Lsin 30 mgLsin 30 sin 30 1 2(Mm)v 2 M 落地后,对 m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 2mv 2mg(LLsin 30 )sin 30 1 2mv 2 0 联立解得 v0 k2 2(k1) gL (k2) (3)小球做平抛运动,则xv0t Lsin 30 1 2gt 2 解得 xL k2 2(k1) 由 k2 2(k1) 1 2 得 xL k2 2(k1) 2 2 L.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7(2010 山东 22改编 )如图 5所示, 倾角 30 的粗糙斜面固定 在地面上,长为 l、质量为 m、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 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

12、,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用细线将物 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 全部离开斜面 (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A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 B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 1 2mgl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的增加与克服摩擦力所 做功之和 四、功能关系能量守恒 图 5 D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细线的拉力对物块做负功,所以物块的机械能 减少,故选项 A错误;软绳减少的重力势能 Ep mg( l 2 l 2 sin 30 ) 1 4 mgl,故选项 B错误;软绳被拉 动,表明细线对软绳拉力大于摩

13、擦力,而物块重力势 能的减少等于克服细线拉力做功与物块动能之和,选 项C错误;对软绳应用动能定理,有WTWGWf Ek,所以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EpWG Ek (WfWT),所以 Ep EkWf,选项 D正确 考题展示高考热点探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审题示例】 (2011 安徽省示范高中名校联考 23题)( 16分)如图6所示,质量为 m=1 kg的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轻轻放在匀速运动的传送 带上的 P点,随传送带运动到 A点后水平抛出, 小物体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 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圆弧轨道与质量为M=2 kg的足够长的小车左端在最低点O点相切,并 在O点滑上小车,

14、水平地面光滑,当物块运动 到障碍物 Q处时与 Q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 碰撞前物块和小车已经相对静止,而小车可继 续向右运动(物块始终在小车上),小车运动 过程中和圆弧无相互作用。已知圆弧半径R=1.0 m,圆弧对应的圆心角 为53,A点距水平地 面的高度 h=0.8 m,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 =0.1,重力加速度 g=10 m/s 2,sin53 =0.8, cos53 =0.6.试求: (1)小物块离开 A点的水平速度 v1; (2)小物块经过 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第一次碰撞后直至静止,物块相对小车 的位移和小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总时间. 找准运动过程连接点 深挖隐含条件搞突

15、破 说明平抛运动到 B点的速度 方向恰好与轨道切线平行 说明碰撞后物块的速率不变 要求第( 1)问,可结合中 的分析,分解 B点的速度,其水 平速度即为 v 1 要注意 O点为圆轨道的末端, 物块在 O点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 相对位移对应着滑动摩擦力做 功转化成的内能,应根据功能关 系求 .物块碰撞后到静止时应与 小车同时静止,而小车始终向右 匀减速运动,求出第一次碰后小 车的速度,即可求时间. 图6 审题答题高考热点探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规范答题高考热点探究 规范解答步步得分 解析(1)对小物块由A 到 B 有: v 2 y 2gh (2 分) 在 B 点: tan vy v1 (2

16、分) 解得 v13 m/s (1 分) (2)由 A 到 O,根据动能定理有: 1 2mv 2 0 1 2mv 2 1 mg(hRRcos ) (2 分) 在 O 点:FNmgm v 2 0 R (1 分) 解得: v033 m/s, FN43 N (1 分) 故压力 FN 43 N (1 分) (3)摩擦力 Ffmg 1 N 物块滑上小车后经过时间t 达到的共同速度为vt,则 t vt aM v0vt am ,得 vt 33 3 m/s (2 分) 由于碰撞不损失能量,物块在小车上重复做匀减速和匀加速运动,相对小车始终向左运动, 物体与小车最终静止,摩擦力做功使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有: F

17、f l 相 1 2(M m)v 2 t得 l 相5.5 m (2 分) 小车从物块碰撞后开始匀减速运动,(每个减速阶段 )加速度 a 不变 aM Ff M 0.5 m/s 2 vtaMt 得 t2 3 33 s (2 分)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命题研究 试题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题目类型以计算题为主,选择 题为辅,大部分试题都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 动量守恒定律及电磁学等知识相互联系,综合出题许 多试题思路隐蔽、过程复杂、灵活性强、难度较大 命题研究高考热点探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命题特征 本章的基本概念包括功和功率的概念、机车功

18、率问题基本规律是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 各种功能关系重力的功和重力势能、弹力的功和弹 性势能等功能关系及利用功能关系研究实际问题是高 考热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分析、解决一般问 题的重要方法,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 恒定律更是本章的主干知识和重要规律 高考热点探究命题研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方法强化 1学会各种求功的方法是解决本章问题的基础, 涉及功的求解的主要方法有:基本公式法、图象法、 等效恒力法、动能定理法、能量转化法等 2多种运动组合的多运动过程问题是近几年高 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往往应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 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规律,需要在解题时冷静思 考,弄清运动过程, 注意不同过程连接点速度的关系, 对不同过程运用不同规律分析解决 高考热点探究命题研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3高考试题中常有功、能与电场、磁场联系的综 合问题,这类问题以能量守恒为核心考查重力、摩擦 力、电场力、磁场力的做功特点,以及动能定理、机 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分析时应抓住 能量核心和各种力做功的不同特点,运用动能定理和 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高考热点探究命题研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