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5身高和庹长有关系吗(李汉涛).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06511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5身高和庹长有关系吗(李汉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k5身高和庹长有关系吗(李汉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k5身高和庹长有关系吗(李汉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k5身高和庹长有关系吗(李汉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k5身高和庹长有关系吗(李汉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k5身高和庹长有关系吗(李汉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5身高和庹长有关系吗(李汉涛).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知识就是力量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身高和庹长有关系吗? 湖北随州广水市外国语学校李汉涛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P169数学活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活动课安排在章节之后,是对统计知识的实践与综合运用,也给学生 提供了一种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学习的渠道。教材设计了“身高和庹长 有关系吗” 这节课,它既是对所学统计知识的一个复习,又使学生再次经历数据 处理的全过程, 并根据数据作出推断。 其中测量也是对数据收集途径的一种补充 和丰富,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描述和分析作出铺垫。 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探索活动,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

2、过程的活动, 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的活动。 教材将它设计为数学活动课, 不仅能增强对统计 知识的理解,更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中认识数学、 理解数学、 运用数学,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处于 十分特殊的地位, 对知识的巩固、 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情感的形成都有着很重要的 作用。 2教学重难点分析 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但面对问题时,仍缺乏主动探索, 发现问题的意识,也没有“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因而本节活动课的重点是以小 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测量的方法收集数据;难点是运用数据作出推断。 3、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标的

3、要求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本节课 教学力求达到。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了解收集与整理数据的 一般方法与过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能力目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测量、计算、猜想、交流讨论等活动,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运用数据作 出推断的统计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 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法学法分析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求知的 种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为种子提供充 全 国 初 中青

4、 年数 学 教师优秀课评比教案 知识就是力量 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土壤。故本节课运用“开放、探索、创造”式教学模式进行教 学,着重遵循主体性原则,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突出和保障学生主 体地位,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积 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去发现知识和方法, 教师要服从于学生, 教案要服从于课堂, 进度要服从于效果。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 “再创造”过程。 三、活动过程 (课前准备:计算器、卷尺) 实践与自主是数学活动课的精髓,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活动课的核心 要素,为此,本节课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

5、和目的 1、看一看 2、听一听 3、猜一猜 4、量一量 5、算一算 6、想一想 7、议一议 8、做一做 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导出庹长的概念,介绍庹长的数学文化背景 由生活情境,提出猜想,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小组合作,动手实践,通过测量收集数据 用计算器算出数据的平均值 对比两种数据,初步作出判断 各抒己见,提出质疑,交流探讨,达成共识 运用所学,创造性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看 一 看 (1) 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 几组图片。 (2)杨老师是新分配的一位体育老 师,学校总务处为解决新教师实际困 难,特意订制了一批床,可杨老师用 两臂一展,比划着

6、床然后直摆手,连 说不够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数学来源于生活。有趣的 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 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 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听 一 听 1、再现:学生模拟当时的动作 2、导出:庹长的概念 3、介绍:很早人们就能运用身体的某 部位对长度进行测量,如步、拃、 肘、庹等。 数学学习中,在了解概念 的同时,也应关注文化背景知 识,使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发 展历史中的作用,同时又激发 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猜 一 猜 1、引导:俗话说: “身高臂长”,上面 杨老师臂展的长度就是我们所说 的庹长。身高和庹长之间存在某种 关系吗?在学生沉思的时候, 适时 让身高相差较大和身高差

7、不多的 同学上去比庹长。 2、猜想:身材越高庹长越长 身高和庹长相等 不管猜想结果如何,只需学生能感受 到身高和庹长有关系! 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 的教学场景,问题情境,在教 材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包容、 相互激发的关系。 让学生既认识了自身,又 大胆而自然地提出猜想。 知识就是力量 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量 一 量 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测量来验 证猜想 1、学生每 6 人分成一组,明确分工, 密切合作,测量每位组员的身高和 庹长。 2、 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的姿态参与学 生中,共同分析和解决学生碰到的 问题,并作适时的指导。 而整个测量的过程是自主性、开放 性,有不少小组能穿着鞋子测量,让

8、 他们在测量过程中逐步优化,学会自 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要验证自己的猜想就 要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自发 地收集数据,自主地学习。同 时分组,既可提高效率,又增 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这实际就是收集数据的过 程 算 一 算 1、各小组用计算器算出各组平均身 高和年均庹长。 2、收集各小组数据, 计算出全班同学 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庹长。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让学 生有更多的精力投 入 到现实 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这是整理数据的过程。 想 一 想 对比身高和庹长两种数据,想一想: 1、你的身高和庹长有关系吗? 2、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庹长

9、 有关系吗? 3、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庹长 有关系吗? 4、身高和庹长有关系吗? 通过对比分析数据, 同学们能初步 得出的结论:身高和庹长大致相等。 由此,引发小组讨论,培 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别 人意见的能力,帮助学生分析 整理数据, 进一步去验证猜想。 并不断设计问题系列,让学生 的思维螺旋式上升,进而进一 步去探究。并培养用数据说话 的习惯。 议 一 议 师生共同对结论大胆质疑,学生可能 会提出 1、我的身高与庹长为什么不相等? 2、 我们两组之间的数据怎么就差别那 么大,并且都不能代表全班的平均 数据? 3 甚至有的小组提出,我们的平均身 高和平均庹长有一点差别,而全班 的差别

10、就很小呢? , 通过激烈的讨论和交流中达成共识: 1、因为个体生理特征存在差异, 有些 同学身高和庹长是差别较大。 由于 分组时样本存在差异, 所以每小组 数据存在差别。 2、虽然各小组的数据不同, 但每组的 平均身高和平均庹长都是近似相 等的,说明猜想在小组范围内成 立。同样,各组数据不同, 但全班 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庹长也近 似相等,猜想在全班范围内成立。 3、结论:一般情况下, 人的身高和庹 长近似相等,我们可以用一个量去 估计另一个量。 美国教育家鲁巴克认为: “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 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 题。 ”开展以“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为主题的比赛活动,激 发学生的

11、求胜欲望。 进一步引发全班讨论,教 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和交 流的空间。激励学生去思,启 发学生去想,鼓励学生去探, 为学生营造出各抒已见、百家 争鸣的讨论氛围,鼓励他们发 现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 体差异,让学生的认识在激烈 的讨论中逐步形成,能力在讨 论中逐步提高,并让学生感受 样本容量的改变对 结 果的影 响,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 体的思想。 知识就是力量 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做 一 做 1、挑出身高和庹长差别较大的同学, 播放几组体育运动镜头, 请同学们 思考,从他们这种生理特征来讲, 自己比较适合从事哪种运动? 2、通过访问, 查资料,上网等形式收 集用身体某部位表示长度的生

12、活 实例,以及相关词语 ,如 “百步穿杨” 等。 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收集我校学 生身高与体重比, 了解学生身体健 康现状;收集我市小学生书包重 量, 从侧面了解我市小学生课业负 担, 并对我市素质教育的现状发表 自己的见解 , 每小组自选一个课题进行调查 消除少数同学的焦虑甚 至自卑心理,同时让学生感受 “天生我才必有”,增强信心。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 收集信息,进一步感受生活数 学化,数学生活化。 再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 的方式,通过测量去收集处理 数据,提高学生应用与实践的 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去了解社会, 关心社会, 并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设计说明: 1、数学是

13、现实的。 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所学到的数学应用到实 践中去,因此,我设置了几组生活图片和实际问题情境,让数学教学寓于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这样帮助学生真正 获得富有生活力的数学知识, 同时安排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 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生能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 把统计当做了解社会的一 个重要手段,并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是积极的。在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老师是积极地参入,即学生在 自己观察、讨论、实践时,老师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 作所为、所思所想,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

14、点,认知的疑惑,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关注班级中身高与庹长差距较明 显的学生,利用运动员的图片帮助鼓励学生正确对待这种差距,从而积极地生活、 积极地学习。 3、数学是快乐的。 我在组织教学时, 采用学生乐于参与的 “看一看、量一量、 议一议”等八个环节,让学生亲自尝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的学习是通 过小组合作来完成的。其特点是: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其 他人倾听。然后动手实践,汇报数据,再全班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体验成功的 喜悦。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在思维的碰撞中,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 深刻,从而达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快乐地学习。 知识就是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