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专题练习(无答案)苏教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07098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专题练习(无答案)苏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专题练习(无答案)苏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专题练习(无答案)苏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专题练习(无答案)苏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专题练习(无答案)苏教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专题练习(无答案)苏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专题练习(无答案)苏教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用心爱心专心1 第六单元文言文专题练习21、 论语六则 一、文学常识填空。 (你知道吗?) 1、 论语 是记录的一部书, 是家经典之 一,是体散文的典范。 南宋朱熹把它和、 合为四书 。 2、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家、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你能读正确吗? 1、下列句子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人不知 / 而不愠,不亦 / 君子乎? B、温故 / 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C、学而不思 / 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D、择其善者 / 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2、选出下列句子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孔文子 / 何以谓之“文”也 B、有朋自 / 远方来,不亦

2、 / 乐乎? C、可以 / 为师矣。 D、必有 / 我师 / 焉。 三、你记住了吗?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 习之 2、思而不学则殆 3、温故 而知新 4、敏 而好 学 5、不耻 下问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学而不厌 8、诲 人不倦 9、是以 谓之“文”也 10、人不知而不愠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1、不亦说 乎 2、默而识 之 3、学而不思则罔 四、请你做侦探,词同义不同。 I 、文言文中的“而”主要作连词用。有时表示顺接 ,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 下来的,通常不译或译为“并”“并且”;有时 表示转折,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 转折,可译为

3、“却” 、 “但是”等;有时表示修饰 ,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中,前一部分修 饰后一部分,可译为“地”;有时 表示并列 ,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前后意思相近,也可译 用心爱心专心2 为 “并且”“而且”。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字各属哪种用法。 1、学而 时习之: 2、敏而 好学: 3、默而 识之: 4、人不知而不愠: 5、温故而 知新: 6、学而 不思则罔: 7、择其善者而从之: II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指代的不同内容。 1、学而时习之() 2、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也() 3、默而识之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五、请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你会做得很好的! 1、温

4、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六、 论语出成语,你能辨认吗? 1、指出下列成语意思错误的一项。() A、择善而从:择取别人的优点来学习 B、不耻下问:不把向学问和地位比自己差的人学习看作耻辱的事。 C、学而不厌:学习却感觉不到讨厌。 D、诲人不倦:指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2、试在下列各句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要; 对别人要,我们应该采取这种态度。 学贵有疑,善于从无

5、疑中发现疑点时要向老师、同学请教,即使是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也 要 用心爱心专心3 我们常常可以从身边的朋友身上学到许多课本没有的知识,可谓。 除了以上出现的成语,你在六则里还能找到其他成语吗?请你把它们写下来。 七、下列语句,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个人修养。请将它们按要求归类。 学而时习之诲人不倦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A、谈学习态度有: B、谈学习方法有: C、谈个人修养有: 八、学以致用,请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复习学过的知识,对于很多同学看来是枯燥的事,但孔子却认为是一件愉快的事。他曾 经说: “

6、” ;他还强调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 题,即。 2、最能体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一句是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4、孔文子在两个方面最值得我们学习。 5、有些同学才学到一点儿的知识就自以为了不起来的,这种表现刚好与孔子所说的 背道而驰; 有些同学对于别人的请教总是毫不耐烦,我们可以用孔子的 话语来提醒他,教导别人要有耐性。 6、孔子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依据是 7、你如果能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发现每一次都能有新收获。正如论语里面说的 。 22、 世说新语二则 一、记下来,填上去。请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期 行 2、期日中 3、相委 而去 4、后贼 追至

7、 5、既已纳 其自托 6、遂携拯 如初 7、王欲舍 所携 人 8、幸 尚宽 用心爱心专心4 9、尊君在不 10、太丘舍去 11、元方入门不顾 12、宁 可以急相弃邪 二、下列词语古今意义相同,你能通古今吗? 1、太丘舍去 。古义:今义: 2、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今义: 3、后贼 追至古义:今义: 4、宁可以 急相弃邪 古义:今义: 5、本所以 疑 古义:今义: 三、一词有多义,请你能来辨别。 1、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至:过中不至 后贼追至 B、去:太丘舍去相委而去 C、此:本所以疑,正为此 耳世以此 定华、王之优劣 D、君:待君久不至君 与家君期日中 2、解释下面的词语在

8、不同句中的含义。 之:下车引之 歆辄难之 世以此定华、王之 优劣 以:本所以疑宁可以 急相弃邪 难:俱乘船避难 歆辄难 之 可:何为不可 ?宁可 以急相弃邪 四、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你一定能。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用心爱心专心5 6、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五、请勤奋的你为下列省略句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 过中不至, 太丘舍() 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9、)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六、读故事,晓相处,学做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世说新语 ,是古代集,分、 、等三十六类。 主要记述了之间士 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作者,(朝代)家,彭城人。 2、 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元方,告 诫人们; 乘船则讲述了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的故 事,它告诉人们。 3、用原文填空。 期行里表现元方依理驳斥,指责友人的句子是 乘船中表现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 乘船中表现华歆重诺守信的句子是 4、批评别人无礼,而元方自己却对客人“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是不是也无礼? 5、 乘船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6、在

10、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你帮助而又损害到你的自身利益的事,你会怎么做? 23、木兰诗 一、文学知识积淀 木兰诗又叫和木兰歌 ,它是我国古代一首经过文人加工的 民间。它收集在(朝代)编的 ,并和被誉为“乐府双璧” 。 二、把握节奏,让诗歌朗读更有感情。 用心爱心专心6 1、下列各句朗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愿 / 为市 / 鞍马,从此 / 替爷 / 征。 B、将军 / 百战死,壮士/ 十年归。 C、同行 / 十二年,不知 / 木兰是 /女郎。 D、安能 / 辨我是 / 雄雌? 2、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A、不闻 / 爷娘唤女声, 但闻 / 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 / 傍地 / 走

11、,安/ 能辨 / 我是雄雌? C、万里赴 / 戎机,关山度 / 若飞。 D、爷娘闻 / 女来,出郭相/ 扶将。 三、细处能显真功夫。 请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木兰当户 织 2 、木兰不用 尚书郎 3、出郭 相扶将 4 、惟 闻女叹息 5、旦 辞爷娘去 6、万里赴戎机 7、朔气 传金柝 8 、策勋 十二转 9、赏赐百千强 10、雄兔脚扑朔 11、雌兔眼迷离 12 、安 能辨我是雄雌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对镜帖花黄“”通“” , 2、 出门看火伴“”通“” , 3、 著我旧时裳“”通“” , 写出下列词的古今异义。 1、爷卷卷有爷名古义:今义: 2、但但闻黄河流水鸣啾

12、啾古义:今义: 3、郭出郭相扶将古义:今义: 4、走双兔傍地走古义:今义: 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昨夜见军帖对镜帖 花黄 2、将 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 3、愿为市 鞍马东市 买骏马 4、不闻 机杼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5、归来见 天子于舅家见 之 说出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思。 用心爱心专心7 例:伤 仲永形容词用作意动,对 , 感到惋惜 1、愿为市 鞍马用作, 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用作, 3、策勋 十二转 用作, 四、通句意,解文义。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 双兔傍地走,安能

13、辨我是雄雌? 互文也称互见文,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 思上互相渗透, 互相补充。 互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 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应理解为“向着镜子,梳理云一样 的秀发,把黄花贴在脸上。”下面也是互文句,你能说出它们的意思吗? 1、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五、巧辨修辞手法。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14、用心爱心专心8 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六、你能背诵并默写木兰诗吗?请根据要求填写原文的语句。 1、描写木兰矫健英姿的诗句是: 2、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是: 3、表现木兰不慕荣华富贵的高尚品德的诗句是: 4、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谨慎机敏讴歌赞美的诗句是: 5、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6、交待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 7、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8、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希望早日与家人团聚的句子是: 9、从侧面写木兰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的诗句是: 10、 “扑朔迷离” 一成语是由该诗中“” 得出,现在常用来比喻 七、考考你对木兰诗的理解,有信心过关吗? 1、请依次用四字短语概括木兰诗的主要情节:木兰织布; ;木兰还家。其中诗歌详 写了(只填序号),略写了。 2、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 A、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B、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 D、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3、你认为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还能找出几个我国古代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