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指导与范文赏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08088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13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训练指导与范文赏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作文训练指导与范文赏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作文训练指导与范文赏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作文训练指导与范文赏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作文训练指导与范文赏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训练指导与范文赏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训练指导与范文赏析.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作文训练指导与范文赏析 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 年为 60、4% ,2001 年为 54、2% ,2003 年为 51、7% ,而 2005 年为 48、7% ,首次低于50% 。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 惯” ,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 年为 3、 7% ,2003 年为 18、3% , 2005 年为 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

2、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 二、审题立意 我们在作文时关键是准确审题、恰当立意。 如何审题呢? 首先,审材料。仔细分析材料,不难发现涉及三层意思:一是“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 读率持续走低” ,二是对于“为什么不读书”各人有自己的说法,三是网上阅读的比率越来越 高。 其次,审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材料说明的是 “图 书阅读率与网上阅读率”的问题,核心是“阅读”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以此立意,阅读 是什么?怎样阅读?阅读的结果会怎样? “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意味着可以选取材料中的任何一层意思来立 意,如图书阅读率或网上阅读率等,这样可以

3、有下面的立意:读书心得,网络阅读之利弊等 等。还有一个关键点不要忽略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脱离了这个限制来谈任 何问题都是离题的。如我们由本材料不可以谈人们观念的变化,单纯地谈科技如何迅速发展 等问题。 三、范文赏析 01、阅读是一种孤独 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 题目,首先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 一谈。 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当我们捧读一本书,徜徉在字里行间时,我们与文本对话, 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时我们需要环境的清幽。嘈杂的环境固然也能读进去,但 很难走出来。阅读需要一个宁

4、静温馨的氛围,一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曾记否,夜深人 静、细雨如丝的夜晚,我们坐在椅上,品一杯香茗,与书相拥,思绪在文字间游走,情感在 文字间跌宕,这样的夜晚是何等惬意!曾记否,在孤灯相伴的夜晚,读孔孟言、悟李杜诗、 品刘墉文、赏清玄章,积智慧之沙建文学之宝塔,感悟文学之纯美,悟得人生之真谛的思路 过程!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宁静致远”是一种大境界。阅读,同样需要一种境界,那就 是心理上的孤独。所谓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阅读时需要达到的一种 2 境界。 祛除芜杂的思想,净化心灵的空间,是阅读需要的一种境界。不管是浏览, 还是精读, 都要有一种心理孤独的境界。这样,才

5、能真正咀嚼文字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给我们营 建的思想空间。 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强者。阅读, 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一种丰厚人生积淀的好方法。书籍是人类最好的精神朋友,是至 高无上的朋友。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得失参半,当你得到其中的一部分时,同时也意味着 失去了一些东西。阅读也是这样,当你在享受读书带给你的快乐时,你也失去了与朋友觥筹 交错、推杯换盏的时刻。但作为一个真正读书的人,不因失去这样的机会而惋惜,而是更加 庆幸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深知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精神上的孤独,也就 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在精神领域全方位地阅读,才是

6、阅读的真正要义。 阅读是一种环境、心理、精神上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是大智慧的孤独,我喜欢这样的孤 独! 阅读就是孤独!但在孤独的时候,我懂得了阅读! 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谈对阅读的看法的文章。本文具有以下几点特色:一、观点明,立 意好。文章的题目 “阅读是一种孤独”,是观点,题显论点,之所以立意好, 是因为把“阅读” 的感觉用“孤独”来概括,很特别(即使是借用别人的),值得借鉴。二、思路清,结构紧。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采用了段首亮分论点的形式(这样的形式最适合考场作文),阅卷 老师在阅读时,一目了然,而且本文首尾圆合,不枝不蔓。三、发展等级得分高深刻,透 过现象深入本质。文章把阅读比作一种孤

7、独,并且深入剖析之所以是孤独的原因,透过阅读 现象深入到了阅读的本质。 有文采文章虽然是一篇议论文, 但作者的语言却是富有韵味的, 如第二段, “曾记否”句,这样使得整篇文章文采斐然。 02、快乐的读书脚印 记得董其昌在他的画旨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记得高尔基也曾说过:“书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亦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当 然,很多人读书有各自的目的,为考取功名、为博得众人的敬仰、为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 在与人谈话时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好在我读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我从来就是一 个快乐的读书人,常常觉得在书中自己的脚步正迈得轰轰作响。 我沉浸

8、在书的馨香中。在其中,我可以感受司汤达的深刻,杰克伦敦的激情,雨果的 忧郁;可以体会李太白的豪放、杜工部的沉重、李义山的秀逸;可以品味梁实秋的随意,钱 钟书的睿智、朱自清的平和;也可以随李敖一起快意恩仇,甚至像王塑般着着实实过上一把 “痞”瘾。每一次阅读都是与笔者心灵的交流,都是心头的一次洗礼,都是充满乐趣的。我 可以无拘无束地细细品味个中精髓,也可以随性地“好读书不求甚解”。 在书中,我体味着俄国人对草原和河流的触抚,印度人对天空和飞鸟的咏叹,日本人对 冰雪和草叶的凝眸,以及中国人对松间、大漠、孤烟、小桥流水、野渡横舟的深度感动。这 一切让我有一种既充实又幸福的快感。每一种不同的民族的文化、

9、历史在书中都那么清晰地 显露,这时我便像那个在海边拾贝的小孩,那么欣喜,那么有收获。似乎清晰可见自己思想 的野马正在厚实的大地上恣意地奔腾。 契诃夫说:“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其实书也是歌,只有快乐的读书人才能听到,才能 吟唱。 3 读书于我是纯快乐的,因为快乐,所以自己脚下的路更绵长,自己的脚印更清晰;所以 地平线并不遥远;所以能让人风雨兼程并迷醉其中。 03、给“面包”的世界加点芬芳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美丽的丝绸;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雨滴落下了, 但留下了七彩霓虹;先哲们逝去了,但他们精神与智慧的芬芳,却仍萦绕在世界的每一个角 哲人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换一朵水

10、仙花。”的确,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 人们脚步匆匆,似乎一切的奔走只为求取那囊中的“面包”,甚至连欢娱,都充满着迅速与等 忙忙碌碌,多少人行色匆匆?背负着太多的“面包”上路,真的不会被重荷所累倒吗?我 们的世界被过多的“面包”追求所充斥,少了些许芬芳的味道。或许,人们只有站在历史的 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古老的沟渠,才能体会到那曾经的精神家园的圣洁。中世纪的欧洲是灰色 的,人们企图在对宗教的信服和无尽的祈祷中推动时代的巨轮。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文明 的曙光。直到布鲁诺在鲜花广场上浴火焚身,一道炫目的精神的圣洁之光才将其照亮。亦或 许,人们早已忘记了“采菊东篱”的悠然,忘记了“沉吟泽畔”的悲痛,忘记了

11、“大庇天下” 的壮心 ?! “只有精神的升华才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于是,鲁迅在疾呼,王朔在鞭挞, 任长霞在奔走, 邰丽华在诠释!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 能够不断提升的社会。一盏灯,一杯茶,几页书,在夜深之时,去探索心灵的净土,让灵魂 得以提升,使自己的心在社会的旋涡之中平静如一汪深潭。安享人生,不再被外物纷扰,人 生乐事夫复何求呢? 如此,还犹豫什么呢?打开书籍,也就是开启了通往精神家园的门扉。从中,你会发现一 老师点评“打开书籍, 也就是开启了通往精神家园的门扉” ,可以“给面 包的世界加点芬芳” 。这样的立意,显然是符合题意的。行文中不乏亮点,比如化用名言作 为标题,显得含

12、蓄有味;比如开篇写“先哲们逝去了,但他们精神与智慧的芬芳,却仍萦绕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 如第三段所谈的“直到布鲁诺在鲜花广场上浴火焚身,一道炫目的精神的圣洁之光才将其照 亮” ,似有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嫌疑。 04、穿越名人读书的历史 穿越名人读书的历史,我的思绪穿行在书林瀚海间, 韩驹唯书有真乐 韩驹,宋朝著名诗人。他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曾在一首诗中说:“欲乐诳凡夫,须臾皆 变坏。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诗的说法虽然有些武断,但作者对读书的乐趣溢于言表, 鲜明的对比,说明真乐唯有读书。多读书、多思考,慢慢地体会“意味久犹在”的真乐吧。 宋濂借阅抄书 宋濂,明朝著名的学者。小时候家境贫寒

13、无钱买书,酷爱读书的他就到处向别人借书, 4 回来后自己常常把书抄在纸上,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都坚持这样做。据说,即使砚 台里的水已结成冰,手指都冻僵了,他还是忘我地抄写不停。这种刻苦执著的精神是值得我 们学习的。 鲁迅读书排遣 鲁迅自日本留学归国后,曾长久陷入精神的苦闷之中,于是用读书来排遣:回到古代去, 抄古碑, 校古书, 读佛经, 慢慢地, 使自己学识逐渐丰厚起来,成为了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华罗庚读书就猜 华罗庚,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读书有一个习惯:当他拿到一本书时,并不马上从头到 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闭目静思,当书中的意思与自己的猜想一致时就不再 读这本书了。

14、这样读书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又培养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列宁批注读书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酷爱读书,在读书时常常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 内容丰富的评语、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不 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恩格斯重视原著 恩格斯认为读书应该读原著,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可以 全面系统地掌握其基本原理,进而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读原著的方法是探究理论的最基本 的途径之一。 名人与读书,读书与名人,这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名人的读书方法或读书感言都是 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多读书,多体味名人的读书经历或睿语,自然会

15、提升我们的人格品位。 让我们走进历史,穿越用书构筑的名人文化吧,它是我们汲取养料的不竭之源! 老师点评 文章是一篇有关名人读书方法的介绍,有很强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本文具有以下 特色:一是内容充实。文章以“穿越名人读书的历史”为中心,串联起了古今中外各类名人 的读书生活。二是结构完整。本文虽然是对古今名人读书的一种介绍,但结构并不松散,文 章始终以“穿越名人读书的历史”为行文线索,使得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意在揭示我们需 要这样的读书方法,只有这样读书,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三、布局精巧,富有创意。文章的每一段(除了开头与结尾外)都有一个小标题,形式新颖; 而且作者对每一段名人的读书都有一点感怀。

16、 四、失误作文 书与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找一个恬静的树林,煮上一杯香飘四溢的清茶,边 门,便知天下事” ,用鼠标轻轻一点击,想要的文章,想了解的内容,不到一分钟,便可检索 出来,掌握在手,这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为人们节约了很多时间,让人们可以干一些其他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文化的出现,它逐渐地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 介,它有着一种无法估量的潜力,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也功不可没,人类的进程中离不开它, 自从原始社会至今日,农具从石器到铁器,变化巨大,难道我们能用收割机、播种机完 5 全取代它们吗? 网络也自有千秋,以存储量大、容易查找而被人们所喜爱,但其容易被人误删,且

17、在阅 读过程中,无法找到愉悦的阅读感,而不被老年人所采纳,小学生坐在电脑旁,却无法抵挡 图书与网络在我们身边都很平常,但随着网络文化的日益繁衍,使阅读图书的人数逐渐 下降,而网络却直线上升。这让我们又欢乐又忧愁,欢乐的是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求知渠道的 书中苦乐参半,网中形象真实,两者好像是敌手,其实是友人, 网中吸收的是书的精华, 借助别人而使自己发光,这不就是月亮吗?但月亮也为夜行人洒下一片皎洁,照亮前行之路, 书用网更好地去传播自己,宣扬自己, 网借书更好地展现和发展自己,让自己日臻完善。 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处理好相互的关系,才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书和网快乐地交融在一 起,用各自的优点发展成

18、共同的原动力,取长补短,以各自的不足去吸收对方的优点,共同 和“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的有效信息,拟出题目“书与网”,然后扣住标题,从“书” 与“网”的作用、利弊等方面进行分析,解剖了当前阅读的现状,透视了人们的阅读心理, 但是,对于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来讲,仅局限于此,还是很不够的。按照考场作文的评 分标准,就是要在“基础等级”的“内容”项上“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 挚” ;在“表达”项上“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文字流畅、书写工整”;在“发展等级” 项上则要“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以此观之,本文逻辑上不够严密、结构上不够严谨、语言上不够流畅。如文章的第一、 二自然段,

19、第一自然段写在恬静的树林边品茗边读书的情状,言犹未尽,立即就转入到第二 自然段去写网络的优点。很明显,两者之间缺乏使之有机联系起来的句子。第三、四自然段 之间更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第三自然段先谈书籍的作用,然后归纳起来,告诫人们“书不 可丢弃” ;而第四自然段却大谈农具的演变以及农具只能“大面积地推广”,而绝不能“取代” 的道理。这与书籍的作用有什么联系?非常明显,第三、四自然段之间更是缺乏使之必要的、 而语言上不够流畅的毛病,也比较突出。例如,第一自然段中“边品茗边沉醉于书海中 去遨游、去探索、去追寻古色古香的文化。 ”就杂糅不清,“边品茗边沉醉”后应该用“, ”停 顿; “文化”后的“。”

20、除了应改为“,”外,还应补上一句强调的话,才算严密。第五自然段 “网络也自有千秋,以存储量大、容易查找而被人们所喜爱,但其容易被人误删,且在阅读 过程中,无法找到愉悦的阅读感,而不被老年人所采纳,小学生坐在电脑旁,却无法抵挡游 戏的诱惑,网上阅读成了一个空头支票。 ”也是颇值得推敲的。另外,不但“但其容易被人误 删”一句,让人费解,而且“小学生坐在电脑旁,却无法抵挡游戏的诱惑,网上阅读成了一 个空头支票。”一句中一、二分句间没有转折关系,倒是二、三分句间有着一种因果关系。因 此, “却”应该改为“因为” ,而这句话也太绝对,不能以理服人,应该改为“因为往往无法 抵挡游戏的诱惑,所以网上阅读就成

21、了一纸空头支票。 这就警示我们,作文时,除了认真审题、深刻立意外,还必须加强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6 的训练。才能在考场上获得高分。 作文经典素材 1、庄子 【人物事略】 濠梁之辩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 “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 “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 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 “ 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 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嚎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 道鱼的

22、快乐的话,就是己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壕水的桥上知道 鱼儿快乐的) 。“秋水 鸱得腐鼠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他。 有人对惠子说: “庄子来, 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庄子去看他,对他说:“南方有鸟, 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 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口:吓!今子欲以子之魏国而吓我邪(南方有一 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 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 了的老鼠

23、,鹓雏刚巧从空中飞过,鸱鹰抬头看着鹓雏,发田一声怒吼:哧!如今你也想用 你的魏国来怒吼我吗?“ 材与非材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 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 “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 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 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 “ 其一能鸣, 其一不能鸣, 请奚杀 (一只能叫, 一只不能叫, 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 “杀不能鸣者。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 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鹅,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道: “周将

24、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我 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庄周梦蝶庄子为了说明“物化 “的道理,讲了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 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 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庄子说这就叫物化。简单的一个故事,既表现了一种人 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 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 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 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鼓盆而歌庄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 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与人居,长子、老

25、、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 不亦甚乎(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 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 庄子说: “ 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 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不是这意思。 她刚死时, 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 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他主张人生在世,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 7 人“乐观豁达。 庄子陪葬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用很多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吾以天地为 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

26、葬具岂不备邪?“ 弟子说: “ 吾恐乌鸢之 食夫子也。 “庄子说: “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素材运用】 话题 1:自我认识和他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视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 “ 曳尾于涂中 “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 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肯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 贫飘零的生活, 你是否也想劝他人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 所有人都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认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 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

27、身 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2004 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 话题 2:换一种角度 材料加工: 其实,庄子错了,他忽略了鱼的处境,既然是泉己干涸,鱼相处于陆,那么它们只能靠相 濡以沫了,又如何能够各自游走到大江大湖呢?而即使有那样一种万一的可能,在经历了“相 呴以湿,相濡以沫“的艰辛后,哪尾鱼还能够摇摇头,甩甩尾地将那样一种刻骨铭心的情境忘 却? “相忘于江湖” ,又岂是一句话那样简单?所以更多的人们仅记住了庄子蕴意“相濡以沫 “ 中相互依靠、相互偶依的内涵,而宁愿忘却那句“相忘于江湖 “ 。 忽然了悟,世间美丽的词其实很多,但是它们表现的不是表面的形式,就是飘忽的意境,

28、 而形式与意境却是最容易风吹云散的,“相濡以沫 “却是一个过程,因为不易,因为难得,才 更显其境界的深远,韵味的绵长,也因此才会成为生命中愈嚼愈美的词汇。( 夏日黄昏节 选) 偶翻庄子 ,看到了这样一行话:“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 忘于江湖。 “ 由庄子看来,在一个几乎没水的地方,两条鱼只能相互呼吸一些湿气和水泡,与其这样, 不如各自游走,在大江大湖中互相忘却。 话题 3:魅力 材料加工: 庄周先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等可爱的人物,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尽的人格魅力。很难 用一种中规中矩的评价来概括他的一生,我们未尝不可说,庄周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 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

29、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 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 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 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这一切,都不足以窥见他生前的点点滴滴。 他本人也自命不凡,在他眼底下,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跃扑腾的小麻雀,官僚是 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如争吵不休的猴子。读读他笔下大鹏和小鸟的比喻,河伯与海神的对 8 话,以及井底之蛙的设喻,便可见他的胸襟。( 忙里偷闲读庄子节选 话题 4: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加工: 大地有高山和峡

30、谷,人间有高尚和卑下。人世中充满着七情六欲的烟和雾,一切亲情、友 情、爱情 , 犹如四面八方的风笼罩着这个烟雾交错的世界。立于天地间,谁能够脱离红尘 的牵绊,谁能抛开一切俗念?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够穿越感情的烟雾?像庄子的豁达与放逸 吗?像屈原的忠诚爱国吗?虽然庄子能与鲲鹏为友,能穿透世间有为的境界,但他却无法脱 离尘世的纷纷扰扰。屈原放弃一切而忠诚于国,却赴清流来保全自己的清白。庄子和屈原都 把自己放在广阔无垠的宇宙外层,却不知在他诞生之日,地球上的灰尘己给他们都打上了人 间的烙印。于是,无论怎样去俯视这宇宙,都是带着感情的牵绊,仿佛地面有无数的线牵连 着各处器官,你又如何能够把这层烟雾拨开?

31、(2003 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感情和认知节 选) 话题 5:买镜 材料加工: (一)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饮。 “在如此清贫的生活之中,仍保有一颗宁静之心的人,非庄子莫属。在功名利禄、宦海烟 云的俗世几经浮沉,惟有庄子,常常磨洗那片心灵的明镜,才不致被滔滔的官场蜗角虚名所 动,始终保持一颗善鉴万类的赤子之心。( 2004 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明月为镜,昭然我心 节选) (二)心有明镜,活得超然。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他能 “冯虚御风 “,他是圣人,是神人。身 居青山笑王侯,他扔下了秕谷足以塑成尧,塑成任何明君,他

32、超然了。心中的真理,化作明 镜,倒映了他一身神清气爽。(2004 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心有明镜节选) 话题 6:人文素养与发展 材料加工: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庄子那样,有一种看透世俗的泰然,以及一副“ 泥泞中亦可“ 的大无 畏, 虽然我们不能达到伟人的高度,却可以构建自己的伊甸园。 “构建精神的伊甸园“ 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 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苹。(2004 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精神的伊 甸园节选) 话题 7: 辨 材料加工: 我敬畏庄子的明辨,他的妻子与世长辞,别人为他哀悼妻子,为他感到可惜;而他却自 在地击缶而歌。 那歌声中没有丝毫哀

33、伤忧愁,没痛哭悲虑。 人们都为他的所作所为感到奇怪, 纷纷问他为什么在这样做。他的明辨,让人感到敬佩;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定会随 尘土而逝。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哀伤呢? 庄子对人生态度的明辨,让他的心灵永远清澈透明。(2006 年广州一模范文节选) 2、嵇康 【人物事略】 9 博才嵇康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 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他爱好音乐,演奏古 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如抱琴半 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嵇康

34、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 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 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 萧肃肃, 爽朗清举”,就是夸他 “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 到山阳隐居了下来。当时, 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 七贤”。 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 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 还写下了 酒会诗,诗酒交融, 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他

35、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所以这不是彻底 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五石散的基本成分, 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嵇康服 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 力。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 来越厉害。在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广陵散绝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 弹广陵散

36、,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 萦回低啭。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 广陵 散今绝矣! ” 嵇康与孙登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药,以至留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苏门山中遇见孙 登。孙登是大隐士,他对嵇康的提间不做任何回答。最后,稽康要离开了,他再一次间孙登: “先生竟无言乎?”孙登这次开口了,他说:“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孙登 承认嵇康有才,但是又认为他识寡。所谓识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孙登是当时的一位很有 见识的隐者,其隐逸之举,也是为了避免政治上的猜疑与迫害。嵇康说“今愧孙登”,就是因 为没有采纳孙登的意见,未

37、能及早隐居以致自蹈大祸的缘故。 【素材运用】 话题 1:自我认识和别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 “哐当、哐当 , ” 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 活。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人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山巨 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 “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 “竹林饮酒” 、 “曲水流觞” 、 “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 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

38、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 10 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 认识迈进。(2004 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 话题 2: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 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 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 不慕于官, 过着白己田园隐士的生活。一代名将钟会, 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钟会在临走时,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 理由是谋乱。行刑前,

39、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 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 的话,往后则皆大欢喜。他的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 说了句:“把琴拿来。 ”, 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的广 陵散余音绕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择。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选择!( 2002 年高考山东优秀作文心在刃 上选择节选) 话题 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材料加工: 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空中花园的美丽,人们希冀希冀着听到 消逝已久古乐

40、的音律,时光带走了古文字的意义。历史的车轮缓缓轧了过去,轧碎了多少文 明古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 昔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临刑之前叹息:“ 广陵散从此绝矣。”一部名曲就这样 失传了。当真是“后不见来者”。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现代人就将再次听到这千古绝唱,嵇先 生之记忆即是现代音乐家的曲谱。(1999 北京市满分作文重现文明再创辉煌节选) 话题 4:包容 材料加工: 嵇康的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 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的,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的儿 子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拜他,想和他

41、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 胸狭隘的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 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执着。天性是什么?天性就是包容。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 的统治者也没能容得下这样一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 个遗憾。 话题 5:家庭教育 材料加工: 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自己的朋友都这样做。但嵇康 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嵇康,一看他的绝交书就知道他的态度很骄傲的:但我 们看他做给儿子看的家诫 当嵇康被杀时,其子方十岁, 算来当他做这篇文章的时候, 他的儿子是未满十岁的就觉得宛然是两个人。他在家诫

42、中教他的儿子做人要小心, 11 还有一条一条的教训: 一告后辈要立志,志之必坚。 二告后辈要“见义而作”,赈灾济贫。 三告后辈要慎言。 四告后辈要少欲,要宽容谦恭,要有涵养。 五告后辈不要打探他人隐私。他说:“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私。” 六告后辈不要受人之馈。他说:“匹帛之馈,车服之赠,肖深绝之”,因为“常人皆薄义而 重利”,别人主动向你破财献礼,则必有所求,必图回报,这是“君子之所大恶也”。 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们 知道,稚康自己对于他自己的举动也是不满意的。只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 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 所以,后

43、来被山涛推荐而做官的嵇绍,成了一个为皇帝忠诚保驾的驯臣。 有一次晋惠帝兵败被困,文武百官纷纷逃散,惟有嵇绍衣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身躯保护了皇 帝,死得忠心耿耿。(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节选) 话题 6:自虐 材料加工: 自虐,实际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闷的象征。魏晋士大夫的一个倾向是服药、喝酒、 身上多虱, 这与其说是隐逸、潇洒, 倒不如说是这些部含有自虐的成分。他们追求精神自由, 追求高古的人格,不愿与当时的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 内转,通过自虐式的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的宣泄和解脱。嵇康作为一位与时代相悖的人,他 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迫与打击,他别无他法,只有

44、把常常饮酒、服药、装疯等自虐形式作为 自我拯救的方式。在精神苦闷之际,用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来浇心中块垒。这也是一种 无奈的自我保护方式。 话题 7:坚持自我 材料加工: 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 愿意接受的,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 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 。 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 极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 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这些都是

45、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现。 话题 8:路 材料加工: 嵇康啊嵇康,愤世嫉俗,绝望了这社会的一切而毁坏礼教者是你,“非汤武而薄周孔”者 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让司马氏安于枕席?你的一腔忠愤却无人知,只好寄托于手中的 铁锤第一锤,砸平世间不平事;又一锤,大泄胸中之悲郁;再一锤,以警醒生前身后千 年万年所有的炎黄子孙: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纪?“砰砰”锤声中,钟会来了,你 并不理睬,只抛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于 是你抛锤仰天大笑:“哈哈 , 吾非汤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权柄!”这一笑,惊掉了司马 昭手中的玉杯,杀机顿生。 12 人说你毁坏礼教,不

46、事孝道。“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没有发出的呼喊,就让我替你喊出 吧!或许,这有悖于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马心的时代,这是称那个“冤”字 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时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是激愤于挂羊头卖狗肉者之流(如 司马懿)的胡作非为,激愤之极而转为不言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礼教!其实啊!司马懿 何尝是孝子?可司马氏就是以不孝为名杀了你。悲哉!“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屈子几百年 前的这一悲吟,不幸却又应验在了你的身上。( 哭嵇康节选) 话题 9:交友 材料加工: 冤哉!嵇康! 再不见你纵酒之豪情,再不闻你打铁的锤声。一壶酒,浇铸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锤,锻 造了你铁样的个性。如此本

47、色,如此个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 你“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在你的眼中,这世界应如你杯中之清酒,无尘渣毫 粒,无腐臭之气,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甜香赛芝兰之悠长。可遗憾的是,翻遍一卷中 国古代史,你的名字却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页:满眼是野蛮的屠戮,满耳是大众的悲鸣。其 时,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陋志者。你“常谓之知言”的山涛,此 时便弃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饮苦酒:“美酒今以之驱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贵 识天性,曲者不以为桷兮,诚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对山涛的诱荐,你嬉笑怒骂,接舆狂歌。 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后人敬仰之声名。(

48、哭嵇 康节选) 话题 10:辨 我欣赏阮籍的明辨。“ 人以饮酒而死,他以饮酒而生。” 阮籍以白眼对待礼俗之士,不屑 于与他们为伍。当司马昭看上他的女儿,希望能迎娶他女儿到司马家时,阮籍明辨是非,深 知这是不仁不义的事。于是他以酒为籍口,每当司马家族的人到来的时候,他就喝酒,有时 真醉,有时假醉,如此六十天,直到司马家的人实在不得已。终于放弃迎娶他女儿的打算。 阮籍对人间是非的明辨,让他的心灵永远清澈。 “ 竹林七贤 ” 之首嵇康,他明辨也使我折服。当山涛到别外做官,特意令嵇康代替自己的位 置时,嵇康明辨是非, 写了一封 与山巨源绝交书 ,从此与他断绝关系,当受到钟会的陷害。 将受司马昭之刑时,

49、他本可以求司马昭放他一马。他便可贻养天年。然而,他毅然决然踏刑 场,在三千名学生面前弹即将面为绝响的广陵散,令人为之可惜。 而正是嵇康的明辨,在千百年之后人们还会记住这一位心灵清澈的勇士。(06 年广州一 模范文节选) 3、 曹操 【人物事略】 疑杀华佗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遗憾的是, 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 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废除寒食节“ 寒食节 ” 相传起于春秋时严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抱木 焚死,人们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一百余天。曹操有一年视察并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时, 发现民间百姓每年度过“ 寒食节 ” 的方式,己经非常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于是下令废除。 13 提倡薄葬218 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 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 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