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杨善洲(1927.012010.10),男,汉族,1927年1月生,云南施甸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群众修建了26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15公里的输电线路,使深居
2、大亮山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荣誉称号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1年3月,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精神家园坚守精神家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曾说:“我1952年入党,其实当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
3、得自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表现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越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他还说:“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
4、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继续实践“只要生命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由于成绩辉煌,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荣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5、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2003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报道记者钱江的文章杨善洲:献给家乡满山绿。文末,作者与杨善洲留下约定“我们相约再以我们相约再以5 5年为期,看看那时年为期,看看那时的大亮山,看看滇的大亮山,看看滇西南的秀丽群山西南的秀丽群山。”如今,大亮山早已披上绿色的外衣,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杨善洲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党员职工,我将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包装工程10401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