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省2018年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大纲精品.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12230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福建省2018年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大纲精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福建省2018年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大纲精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福建省2018年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大纲精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福建省2018年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大纲精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福建省2018年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大纲精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福建省2018年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大纲精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福建省2018年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大纲精品.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 一、命题依据 初中物理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 下简称课程标准 )和本考试大纲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生 学会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 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 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 考查。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3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 技的发展及其

2、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 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 课程理念。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 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 入手, 立意于能力, 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 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 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确保 学生发挥其真实水平;试题

3、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科学性、技术性的错误。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物理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内容。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考查的内容分科学探究、物质、 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四个部分。对于各部分内容要 求掌握的程度,根据课程标准对各部分内容要求的层次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中 用字母 A、B、C、D标出,他们的含义如下: A:了解和认识所列知识的内容。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举出例子, 在有关问题中再认或识别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的内容。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 问题。如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区分不同的概

4、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C:要求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会正确使用仪器,尝试对实验进行调整和改进。 D:经历实验和科学探究过程,建立感性认识,表达见解和感受,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考试内容要求 物 质 物质 的形 态和 变化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A B 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 资源利用及改进的意见。 D 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B A 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5、A C D 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D B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B D 物质 属性 7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A B 8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A C 9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D B B C 10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A D 物质 的结 构和 尺度 1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A 1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

6、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A D 1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A D 1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A 新材 料及 其应 用 15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A D 16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 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A D 17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A D 18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D 运 动 和 相 互 作 用 多种 多样 的运 动形 式 19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B 20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

7、运动。 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B A 2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D A 2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A 运 动 和 相 互 作 用 机械 运动 和力 2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 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C 2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A B 25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 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 述力。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原因。 会测量力的

8、大小。 A C 26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D B A 27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D C 28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D B A 29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D A D A 30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D A 声 和 光 3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条件。 了解乐音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D A A 3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

9、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D D A 3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D D A A 3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D A B 35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A 电 和 磁 36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D 37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 向都有关系。 D A 38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D

10、 39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A 40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A D 能 量 能量 、能 量的 转化 4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 的关系。 A 4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 化。 A 能 量 和转 移 4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A 44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B A 机 械 能 45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 式的能的转化。 A 46知道机械功的

11、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A B 47理解机械效率。B 48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A D 内 能 49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DAB 50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A 5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A 52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D 53了解热量的概念。A 5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D A B 电 磁 能 55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A 56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2、。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D B 57会读、会画简单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C A 58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C 59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 功率和实际功率。 B 60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D A 61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A D 能 量 守 恒 6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A D 63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A 64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A 能源 与可 持续 发展 65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D 66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A 67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A D 68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D 六、考试形式、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90 分钟。 七、试题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