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置“布白”,发展学生思维.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14308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置“布白”,发展学生思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置“布白”,发展学生思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置“布白”,发展学生思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置“布白”,发展学生思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置“布白”,发展学生思维.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置“布白”, 发展学生思维 江苏省黄埭中学杨健 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如同画家画画一样,也要讲究“空白”艺术。在细针密线、鞭辟入理的同时, 给学生留有一点回味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巧置空白,即“布白”。在教学中,教师讲授了多少,并不等于 学生领会了多少。有时讲得愈多、愈细,学生反而得到的愈少、愈浅。教学也是省略的艺术,如果能适当、适时的留出 空白,省略一些不需而学生自能领会的东西,那么,学生便会得到的更多,特别是在能力的培养上收获得更大。课堂教 学中的“布白” ,是课堂教学中美的升华。“布白”艺术实在是一种以逸待劳的高操教学艺术。 心理学原理告诉们:

2、( 1) “满堂灌”的教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容易引起学生的分心现象,而留下空 白点的课,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积极的休息,由听转为思。(2)从记忆原理看, “满堂灌”的教法不易使学生记住,而留下 空白点的课,很容易使学生记忆,这是因为后者受到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较少之故。(3)从创造和想象原理来说,留下 空白点的课,容易使学生荡起想象的浪花,激起好奇的涟漪。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布白”艺术,设置问题解决的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以及合作研究的途径加以解 决,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圆锥曲线的教学,浅谈数学课堂教学 中的“布白”艺术。 一、巧置“

3、布白” ,深刻理解概念,培养思维深刻性。 思维深刻性主要表现在理解能力强,能抓住概念、定理的核心及知识内在联系,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及使用条件 和范围。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开门见山,直接给出定义,然后给出若干注意事项。虽然讲得很细、很深,但由于 讲得过多,很少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抑制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有时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却无动于衷,效 果反而不佳。若能巧妙利用“布白”艺术,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让他们主动去研究、探索,掌握概念印象更深刻。 在椭圆定义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到两定点间距离之和大于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小于两定点 间距离”时其轨迹分别如何?然后留出

4、几分钟时间由学生思考、总结,从而得出椭圆的定义,同时也加深了对概念内涵 的深刻理解。在双曲线、抛物线定义教学中,让学生类比椭圆定义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启发得到其定义,从而避免了 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通过适时启发、点拨、总结,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培养 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巧置“布白” ,强化学生的预见意识,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见意识对探索成功率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解题过程中我们对于解题策略、思路、方 向和手段都应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否则将误入歧途。因此在例题教学中,先不急于分析解题思路,而恰当的留有 空白点,让学生仔细审

5、题,联系相关知识,对比权衡,如未知数、自变量、参数的确定,辅助元素的设置,坐标系、点 的坐标的选取,分类讨论的时机掌握,及讨论标准层次的确定等,他们对于解题成败、难易、繁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估计和判断。 例 1、已知双曲线 25 2 x - 144 2 y =1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能否在双曲线的左分支上求一点P,使 1 PF是 P到l的距离d与 2 PF的等比中项 ?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让学生仔细分析题意,抓住两个关键:所求点必须在双曲线的左支上,并且d、 1 PF、 2 PF成等比数列。经过几分 钟的思考,得到了以下几种思路: (1

6、)利用 2 1 PF=d 2 PF及双曲线的两种定义求出点P到l的距离,从而求出 P x,判断 P x是-5? (2)假设P在左支,通过用a、b、c表示 P x, P x-5 求 e 的范围。 2 (3)假设P在左支,通过 1 PFa-c,求e的范围。 (4)利用 1 PF+ 2 PF 21F F来判断。 例 2、已知两点M(1, 4 5 ) 、N(-4,- 4 5 )给出下列曲线方程:10124yx23 22 yx31 2 2 2 y x 41 2 2 2 y x 在曲线上存在点P满足NPMP的所有曲线方程是() A 12 B 24 C 12 3D 234 通过学生思考,凭直觉可以预见到解决

7、本题的关键:将已知条件等价转化为是否存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所给曲线 有交点。 三、巧置“布白” ,在反思中求辩,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精细的检查思维过程,能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因此在教 学中,恰当地留有空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不断总结解题经验和教训,进行回顾和反思,自觉调控思维过程,自我 评价解题思路和方法,寻求最佳答案。从而在挫折中优化解题思路,在辨析中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思维的判断性。 例 3、已知双曲线方程 2 3 x- 2 y=3,求出以下列点分别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方程:(1)A( 2、1) ; (2)B( 1,1) 师生共同分析:本题

8、关键求出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如何求斜率?让学生思考,多数学生略作思考,有如下两种方法: (1)设直线斜率为k, 写出直线方程代入双曲线方程,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可以求得斜率。 (2) (点差法):设直线与双曲线交点为M( 1 x , 1 y ) 、N( 2 x, 2 y ) 则有: 3 2 1 x- 2 1 y=3 , 3 2 2 x- 2 2 y=3 两式相减,得: 3( 1 x - 2 x )( 1 x + 2 x )-( 1 y - 2 y )( 1 y + 2 y )=0 k= 21 21 xx yy = )( )(3 21 21 yy xx =6 进而得到直线MN方程:6011yx 同理,

9、可求得过点B的直线方程:023yx 此时提醒学生检验,发现以B为中点的直线与双曲线并无交点,即以B为中点的弦不存在,引导学生反思: (1) 原因何在? (2)此直线虽然不是以B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但是否具有某种性质? (3)分析A、B点的位置,判断当点P在什么位置时存在以为中点的弦? 教师不急于解决这些问题,而让学生去探索,既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又提高了辨别能力,从而完善认知结构。 四、巧置空白,在探究中求新,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探究表现为“为什么是这样”“还会怎样”的心理活动过程。对知识的学习,表现为不满足于知其然,执意追求知 其所以然。而创造性思维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10、是在自由想象的基础上对头脑中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新的组合的结果。 引导、诱发、鼓励学生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动下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敢于| “标新立异” ,敢于“离经判道” 。 3 例 4、已知ABC中A、B、C对边的长分别为a、b、c,其中c为定值,请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添加适 当的条件,求出顶点C的轨迹方程。 这一变换条件的开放性问题,引起同学们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朝各个方向发散,按照他们自己的想 法去探求。你会发现由于他们或因建立坐标系方法不同,或因添加条件不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答案,有些结果出 乎老师所料。通过学生交流,再引导、反思,使学生主动进行变式探究,思维向不同的方向发散。不仅巩固了圆锥曲线 的定义,掌握求轨迹的常用方法;而且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开发潜能、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从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适当设置一些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以及合作研究的途径予以完成,是激发学习兴趣、挖掘 学习潜能、活跃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措施;通过巧置“布白”,促进教学收到最佳效果。 参考书目: 阎承利 . 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 教育科学出版社 藏立本 . 例题教学中的“不讲”艺术. 数学通报 .20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