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的探求.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14720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的探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的探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的探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的探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的探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的探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的探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的探求 伴随新课程的不断深入,近几年高考试题,设置了一些开放题,具有新颖性、综合性.在知 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是当今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空间轨迹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闪亮 登场 ”.这类题目已突破传统的筐筐,涵盖的知识点多,较抽象,学生求解起来颇感困难,得 分率偏低,令人惋惜.本文通过几道典型例题的分析,寻求空间轨迹问题的探求方法. 1 分析动点满足的几何性质;通过设轨迹上任意一点,根据条件求出动点的某些特征,再 类比已学过的曲线的定义和性质,来寻求突破. 1.1 利用线面垂直关系 【例 1】正方体中,点 P 在侧面及其 边界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保持AP,则动

2、点 P 的轨迹是(A) A.线段 P B.线段 C.中点与中点连成的线段 D.中点与中点连成的线段 解:联想到线面垂直,转化为求AP 运动所形成的面与垂直,易证,故 选 A. 1.2 联想圆的定义 【例 2】如图所在的平面和四边形所在的平 面垂直,且,则 点在平面内的轨迹是(A ) 2 A圆的一部分 B椭圆的一部分 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抛物线的一部分, 有在平面 PAB 内,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 AB 的中点为坐标原点, 设 P (x,y )则,化简得,注意到点P 不在直线 AB 上,故除掉选 A. 练习: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在正方 体 的表面上与点A 距离为的点的集合形成一条曲线,则

3、该 曲线的长度为(B ) A.B.C.D. 解:当点 P 在上底面时,连AP、 A1P, 在直角APA1 中,求得PA1=,即弧P1P2 的长.同理左侧面的弧P5P6、后侧 面的弧P3P4 的长也为;当点P 在前侧面时,弧P1P6 的半径为,因为直角 A1P1A 中,直角边A1P1 的长为斜边P1A 的一半,所以弧P1P6 的圆心角为,从而弧 3 P1P6 的长为.同理右侧面的弧P2P3 的长与下底面的弧P4P3 的长的长也为 .故曲线的总长度为,故选 B. 1.3 联想到抛物线的定义 【例 3】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点 M 在 棱 AB 上,且AM=,点 P 是平面 ABCD 内的动点,且点

4、P 到直线 的距离的平方与点P 到点 M 的距离的平方之差为1,则 P 点的 轨迹为( A) A.抛物线弧 B.双曲线弧C.线段D.以上都不对 解法一: 过 P作 PF 垂直 AD 于 F, 则 PF 垂直平面 ADD1A1 ,过点 F 作 FE 垂直 A1D1 于 E, 连PE , 则PE为 点P到 直 线A1D1的 距 离 , 由 已 知, 即 ,得,PF=PM,故 P 点的轨迹是以M 为焦点, 以 AD 为准线的抛物线,故选A. 解法二:以AB, AD 所在直线为X 轴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P( x ,y)为轨迹上任意 点, 可得 P到 A1D1 的距离平方为1+,=, 所以 1+-

5、=1, 整理得,故选 A. 4 练习:在正方体的侧面 ABB1A1 内 有一点 P 到直线 AB 与到直线B1C1 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所 在曲线的形状为(C) A.直线B.双曲线 C.抛物线D. 圆 解:因为 B1C1 垂直于平面ABB1A1 ,所以 PB1 为点 P 到直线 B1C1 的距离, 于是问题转化 为在平面ABB1A1 内,点 P 到定点 B1 的距离与点P 到定直线AB 的距离相等 .故根据抛物 线的定义可知选答案C. 1.4 联想到球面的定义 【例 4】 如图,已知正方形的棱长为2,长为 2 的线段的一个端点 在棱上运动,点N 在正方形内运动,则中点的轨迹的面积是() A.

6、B. C. D. 解:充 分利 用 MN的长 度不 变,是直角 三角 形, P 点为斜 边的中点, .故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 1 为半径的球面位于正方体内的部分,因 为要算具体面积, 就必须求出几何体是球的哪些部分.分析可得, 点 P 和棱、 均交于各自的中点,即三条半径两两垂直,该部分球面与正方体围成的几何体是球的八分之 一,故选D. 2 利用向量工具;按立体几何的传统方法几乎无从下手时,恰当的运用向量,有踏破铁鞋 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感. 【例 5】一定长线段AB 的两个端点A、 B 沿互相垂直的两条异面直线、运动,求它 的中点的轨迹 . 解:设 MN 为、的公垂线段,则MN 与、两两

7、垂直 .如图,以 N 点为原点,直线 5 为轴,直线NM 为轴,以过点N 所作直线的平行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 P 点坐标为,其中横坐标和纵坐标为变量,竖坐标为常量. P 点必在 MN 的垂直平分面上,取 MN 的中点 O,则 ,所以 P 点在以 O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上.故 P 点的轨迹是MN 的垂直平分面内的一个圆. 3 利用特殊点定位; 把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得出结论, 并证明特殊化后的结论适合一般情况. 【例 6】如图所示,在三棱锥A-BCD 中, P 为 CD 的中点,动点 M 在ABD 内部及边界上运动,且总保持PM平面ABC,求动点 M 的轨迹 . 解:先分析特殊位置;当点M 在 BD 边上时,由PM平面 ABC 可得 PMBC,此时点M 是 BD 边的中点Q,当动点M 在 AD 边上时, 同理可得PMAC, 此时点 M 是 AD 边的中点R.于是猜想动点M 的轨迹为中位线RQ.实际 上此题就转化为证明面,故命题得证. 探求空间轨迹问题,要善于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到平面上,再联合运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 空间向量、解析几何等知识去求解,实现立体几何到解析几何的过渡.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 处理此类问题的几种方法,愿与各位共同探讨.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