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51207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牧业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牧业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牧业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牧业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农牧业工作总结 特征码 HxSkRSafTeQDkHoDIqor 农牧业工作总结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牧系统认真贯彻 落实中央 1 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二届八次 全委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和 “项目建设、 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 能作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 、主要特点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469.14 万亩, 比上年增加 1.57 万亩。在前期高温干旱、中期低温冻害、后期 暴洪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 达到 97.88

2、万吨,比上年增加 1.27 万吨,增长 1.3%,再创历 第 2 页 史新高,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 -特色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农牧业部分新增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面积 39.5 万亩,总面积达到 371.5 万亩,同比增长 12%。其中: 新发展中药材 8.58 万亩,总面积达到 89.89 万亩,新增蔬菜 4.65 万亩,总面积达到 55.4 万亩,新增苹果 5.2 万亩,总面 积达到 53.87 万亩,新增茶叶 0.82 万亩,总面积达到 13.48 万 亩,新增马铃薯面积 20.2 万亩,总面积达到 158.9 万亩。农牧 部门管理的五个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 50.7 亿元,特色产业人均 收入达

3、到 854 元,同比增长 14.6%。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牛、羊存栏分别为 34.1 万头和 31.2 万只,同比增长 2.3%、5.6%,出栏牛 14.4 万头、羊 18.5 万只,同比增长 5.9 % 、7.2%;猪存栏 85.7 万头、出栏 99.6 万头,同比增长 2.7%和 4.6%;鸡出栏 350.6 万只,同比增长 1.5%。肉蛋奶产量达到 11.8 万吨,同比增长 1%;发展水产养 殖面积 3000 亩,总面积达到 3.56 万亩,水产品总产量 2025 吨, 同比增长 2.7%。 -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 123.5 万千瓦, 同比增长 9%;农机经营

4、总收入 5.36 亿元,增长 8.7%。农机安 全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第 3 页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 、 “一折统”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强农 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补助 13.17 亿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资金 2106 万元、农资补贴 1.57 亿元、农机具补贴 3630 万元、良种补贴资金 2694 万元、 退耕还林补助 2.22 亿元。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农 民负担监督检查和查处涉农信访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 43.1 亿元,同比 增

5、长 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 2343 元(统计部门预计 2289 元) ,同比增长 17.4%。增加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 大、工资高,增加了收入。全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人数 4.06 万人,人均务工收入 6239 元,新增务工收入 18.2 亿元。 前三季度,农民在本地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20.97%,外出务 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18.67%。二是农产品总体价格持续保持较 高价位运行,带动了农民增收。中药材、马铃薯、蔬菜、水果 价格保持高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特色农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 长 14.6%。 -农业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市直农牧系统在项目建设、示范点 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6、创先争优等重点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各 第 4 页 县区工作亮点纷呈。西和县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 3913 户,全市 沼气建设现场会在西和召开,被评为 20XX 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 县;成县在遭受“8.12”特大暴洪灾之后,通过各种抗灾救灾 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达到 14.3 万吨,同比增长 0.7%,农 牧业主要指标实现了稳中有增,并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 进集体;徽县畜牧产业开发势头强劲,获全省畜牧业科技推广 先进集体,召开了全市畜牧业现场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 模大、质量高;文县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实施效果好,完成 9.1 万亩,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畜牧养殖有新突破,获全省渔业 技术推广先进

7、集体;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迅猛,召开了全省 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康县基层乡站项目建设进 度好,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21 个乡镇农 业服务站全部建成,水生动物养殖成效显著,召开了全省水生 动物增殖放流现场会 。全年责任书考核结果 98 分以上的达 7 个县区,九 县区农业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 二、主要工作 (一)突出增产措施的落实,确保粮食丰收。一是全力抓好全 第 5 页 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积极 开展以秋覆膜和春季顶凌覆膜为主的旱作农业项目实施。通过 全面规划,开展技术培训,落实配套资金,完成全膜双垄沟播 技术推广面积 35.4 万亩,

8、完成任务的 101.2%。全膜玉米平均 亩产达到 697.7 公斤,较半膜亩增产 167.4 公斤,增幅 31.57%,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了 2122.4 公斤,较半膜亩增 产 414.8 公斤,增幅 24.29%,较露地马铃薯亩增产 667.8 公斤, 增幅达 45.9%,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二是积极实施马铃薯脱毒 种薯繁育体系项目。全市共完成马铃薯原种生产网棚 1243 亩, 完成任务的 124.3%;一级种薯生产扩繁完成 1.4 万亩,完成任 务的 108.3%,总产种薯 2579.2 万公斤;二级种薯生产扩繁完 成 10.07 万亩,完成任务的 95%,总产种薯 1.7 亿公斤;推广

9、 脱毒种薯 24.1 万亩,完成任务的 120.5%。建贮藏库 11 座,贮 藏容量 1.2 万吨。三是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小麦、玉 米、马铃薯、大豆、冬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分别落实在礼县、徽 县、文县、西和、成县、武都 6 县(区)的 25 个乡(镇),任务 9 万亩,实施 9.86 万亩,创建万亩示范片 9 个。各示范区增产效 果明显。四是加大种子包衣量,提高良种率。种子包衣量达到 208.4 万公斤,包衣率达到 100%。玉米、水稻基本实现杂交种 化,良种率达 100%。五是积极推广各项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配 方施肥 286.4 万亩,地膜覆盖 168.4 万亩,推广优质专用品种 218

10、.3 万亩;农作物病虫害控防率达到了 85%以上,防治农作物 第 6 页 病虫害 343.6 万亩次,积极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研究 和以苹果蠹蛾监测为重点的植物检疫工作。 (二)突出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特色产业。认真贯彻市委二届 八次全委会精神,以提质增效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特色农业 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蔬菜产业引进新品种 412 个,开展试验 272 个,对已试验成功 的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推广应用面积 36 万亩,蔬菜良种率达 到 95%以上。全市蔬菜型“万元田”面积达到 11 万亩,生产精 细菜 5000 万公斤。冬播马铃薯面积 12 万亩,种植水

11、平和生产 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建立市级山区蔬菜示范点 10 个、1325 亩, 推广面积 2.27 万亩,对发展山区蔬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苹 果产业,建成育苗基地 100 亩,新建标准化苹果园 5 处,引进 新品种接穗 32.5 万枝,高接换优 7 万株、人工授粉 17 万亩; 茶叶产业在茶园管理、茶叶加工上取得了新突破,新发展标准 化无性系茶园 2736 亩;桑园综合管理 2.5 万亩,新建养蚕大棚 46 座。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申报省级 重点龙头企业 1 户,累计达到 5 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累计达 到 42 户。新建和续建市场 67 个(新建 38 个,续建 29 个

12、) ,总 投资 6.2 亿元,已完成投资 2.91 亿元,目前已建成入市交易的 30 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54 个,累计达到 925 个(专 业合作社 450 个) ,会员 6.4 万人,带动农户数 18.6 万户。据 第 7 页 抽样调查,合作社成员比非成员年人均纯收入增加 300-450 元。 三是狠抓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市级特色农业发展基金项目 14 个,扶持资金 430 万元,已通过项目验收。积极争取省级特 色优势产业扶持资金,共落实资金 2223 万元,其中畜牧业 528 万元,中药材 1082 万元,苹果 298 万元,蔬菜 95 万元,龙头 企业 220 万元。 (三)

13、突出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业。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方 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全市新建标准化养殖小 区 26 个,新建规模养殖场 169 个,累计达到 1291 个,新发展 规模养殖户 701 户,累计达到 26918 户。二是加快科技创新。 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饲料技术为支撑, 大力推广养殖技术。在 26 户规模养猪场推广了发酵床养猪技术, 建发酵床 1.32 万平方米。推广青贮氨化饲料 12.06 万吨,秸秆 饲料利用率达到 31.7%。新增黄牛冻配点 4 个,完成黄牛冻配 2.85 万头,新增猪常温人工授精点 1 个。推广良种畜禽 307.48 万头只,种植牧草 27.29 万亩,共引进推广良种鸡 304.84 万只, 牛 5680 头,羊 2208 只,猪 1.27 万头。三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 全面推行了动物疫病防控“双轨三包两挂钩”工作制度、 “事前 检查、事中检测、事后追溯”制度和防疫示范点挂牌管理制度, 落实防疫经费 111 万元,全年共免疫各类畜禽 2674.85 万头 (只、匹、次) ,禽流感免疫密度为 94.29%,重点地带达到了 第 8 页 100%,牲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