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24600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 设计者信息 姓名电子信箱电话 区县学校名称日期 课题摘要 教学题目毫米的认识 所属学科数学学时安排1 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 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 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 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 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

2、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 学的情感。 2. 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作为作为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是二年级长度单位的学习与三年级整个测量单元 的学习的重要衔接点。 项目内容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通过“找一找”, “说一说”, “比一比”、“量 一量”等活动来建立1 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通过“数一数”来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 进率。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1. 一般特征:认识厘米和米,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估测意识,认识线段并会用刻度尺画 和量线段的长度。 2. 入门技

3、能:对估测和用尺子测量有足够的认识 3. 学习风格:注意力只能维持30 分钟,自制力不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应用 1学习环境选择(打,如 ) (1)简易多媒体教室 (2)交互式电子白板 (3)网络教室(4)移动学习环境 2学习资源应用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及来源教学作用使用方式 导入简易多媒体出示预习单,组织小组讨论设难置 疑 ,引 起 思辨 设疑播 放讨论 1 厘米 =10毫 米 简易多媒体演示: 1 厘米 =10 毫米这一数的过 程。 呈现过 程 ,形 成 表象 边播放、 边讲解 练习简易多媒体“做一做”第1 题。 “做一做”第2 题。 归纳总 结 ,复

4、习 巩固 设疑播 放讲解 3.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长度单位 1厘米 =10 毫米 米 厘米 四、教学活动设计 1.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使用资源课堂诊断设计思想 一、 导入 T: 这节课我们 来学习长度单 位。我们已经 学习过的长度 单位有(厘米、 米) T: 数 学 书 长 _,宽 _,厚 _. 同 学 们昨天在测量 的时候遇到了 什么问题? T:当测量的长 度不是整厘米 时或要求量得 比较准确时, 可以用毫米表 示。这节课我 们就来认识毫 米。 (板书) 学生回答 多媒体课 件 学生配合得 较好。 通过复习长 度单位的知 识和课前预 习, 让学生在 自主探究过

5、 程中发现问 题、提出问 题, 同时揭示 课题。 二、 小组 交流 T;通过之前的 预习,相信大 家有了不少的 收获,现在请 大家在小组里 交流一下你们 的预习成果。 教师巡视,适 时指导 学生小组交流预习单 学生参与度 比较高,小 组长组织得 也很好。 在小组交流 中, 学生交流 自己的预习 成果。 三、 小组 展示 T:你能在尺子 上找到 1 毫米 吗? 师:对,尺子 上的 1小格是 1 毫米。 T: 生活中哪些 物体长度或厚 度大约是1 毫 米?并用手势 比一比。 T: 我知道:1 厘 米 =_ 毫 米说 说 你 是 怎 么 知 道 的? T:还有不同的 方法吗? T; 那其他的1 厘米

6、里是否也 有 10 个 1毫米 呢? 教师小结 学生指出尺子上的1毫 米 1 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身份证的厚度 大约是 1 毫米,校讯通 的厚度是1 毫米 . 学生手势比划1 毫米。 我是通过看书知道的。 这时老师表扬: 对,我 们数学书上藏着很多 知识,所以当我们遇到 不懂的时候可以请教 我们的课本。 预设:还可以数一数。 因为 1 毫米很短, 所以 可以用铅笔尖点着数。 1 厘米里有10 个小格, 1 小格是 1 毫米,所以 1 厘米 =10 毫米。 学生动手数。 实物投影 在这个环节 中,我做的 不是很好。 在小组展示 时,应做到 关注每一个 学生,而不 是面对交流 的小组。

7、通 过 观 察 比 较, 帮学生建 立 1 毫米的 长度观念, 同 时 让 学 生 理 解 毫 米 与 厘 米的关系。 四、 巩固 练习 “做一做” 第 1 题。 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 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 长度。明确先1 厘米 1 厘米地数, 不满 1 厘米 的再 1 毫米1 毫米地 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 快捷方便。学生读数, 再指名汇报。 多媒体课 件 这个部分练 习得很好, 学生说得很 到位。 通过练习, 让 学 生 掌 握 所 学知识。 “做一做” 第 2 题。 让学生先估算,再测 量,然后集体订正,指 名说说理由。 2评价形式与工具(打,如) (1)课堂提问(2)书面练习(3)制作作品

8、(4)测验(5)其他 3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等) 1.2 厘米 =_毫米 _毫米 =_厘米 3 厘米 2 毫米 =_毫米 2. 画一条长1 厘米 5 毫米的线段。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时,我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重视操作,建立测量单位的表象 课堂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以帮助他们建立测量单位的概念,形成测量单位的表 象,从而正确理解和感受测量单位的实际意义,为估测奠定扎实的基础。比如,在课前,我 要求学生回家预习,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前, 先让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再进行估测,最后进行测量。 2. 联系生活,充实测量单位的表象 教学时,教师密

9、切联系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测量体验,将能有效提高 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本节课我让学生去找 一找生活中的1 毫米 ,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3. 课前预习,课中交流。 这节课我以导学单的模式,让学生课前进行自学,对毫米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上课时带 着这一初步认识来进行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在教学中,老师要适时插手,对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 与小结。在对学生的指导上,要有目的、有针对性。 附:表格内容说明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1学习目标描述 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10、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3问题设计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的选择 学习环境包括: 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学习资源的应用 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 实现共享的 多媒体学习材料。 (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 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 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 专题学

11、习网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 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 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 (2)学习资源内容要点及来源 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 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 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 建立概念; D. 提供示范, 正确操作; 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 例; E.播放提问讲解;F.

12、 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 I. 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 自定义。 四、学习活动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内容。 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 支架式学习: 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 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 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抛锚式学习: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 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 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学习: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 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