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内容.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25128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内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内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内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内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内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内容.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高中教材衔接内容 近阶段发现同学们对一些必要与初中衔接的数学知识及方法, 掌握不好 , 现归纳如下 , 与同学们共享 . 第一讲十字相乘法 我们在前面研究了 22 2baba这样的二次三项式,那么对于65 2 xx, 10113 2 xx这样的二次三项式,各项无公因式,不能用提公因式法,又 不能凑成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应怎样分解? 我们来观察323232)32(65 222 xxxxxxx )3)(2()2(3)2(xxxxx 又有在我们学习乘法运算时有:abxbaxbxax)()( 2 因此在分解因式中有)()( 2 bxaxabxbax 注意观察上式的系数。 对于一个关于某个字母的二次

2、项系数是1 的二次三项式qpxx 2 ,它的 常数项可看作两个数, a 与 b 的积,而一次项系数恰是a 与 b 的和,它就可以 分解为(x+a)(x+b),也就是令p=a+b,q=ab时, )()( 22 bxaxabxbaxqpxx 用此方法分解因式关键在于a 与 b 的值的确定。 例 1:分解因式: (1)65 2 xx (2)214 2 xx 分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时,首先要找准各项的系数和常数项,然后 利用来分系数, 使得左边两数乘积为二次项系数,右边两项乘积为常 数项,交叉相乘后结果作和,应与一次项系数同,这样就分解出来了。 解: (1)原式 =(x-2)(x-3) 523 6

3、1 2 3 1 1 (2)原式 =(x+3)(x-7) 473 211 3 7 1 1 例 2:分解因式 (1)82 24 xx (2)3)(4)( 2 baba 分析:要想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应具备二次三项式的条件,有些多项 式可以看作关于某个整体的二次三项式,也可以照上例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如(1)可以看作关于 2 x的二次三项式( 2)可以看作关于( a+b)的二次三项 式。 解: (1)原式)4)(2( 22 xx )2)(2)(2( 2 xxx 242 81 2 4 1 1 (2)原式 =(a+b-1)(a+b-3) 431 31 1 3 1 1 例 3:分解因式 (1) 22 2

4、3yxyx (2) 22222 42153yaxyaxa 分析:当多项式中出现两个字母时,分解同前,只不过常数项也会出现字 母,如( 1)可以看作关于 x 的二次三项式,则y 就当作常数处理。(2)应先 进行公因式的提取,再分解,记住,提取公因式是分解因式的第一步。 解: (1)原式 =(x-2y)(x-y) yyy y y y 32 21 221 1 (2)原式)145(3 222 yxyxa )2)(7(3 2 yxyxa yyy y y y 527 141 27 2 1 1 例 4:分解因式: (1)372 2 xx(2) 22224 954yyxyx 分析:当二次项系数不是1 时,数的

5、分解不太容易,应不断试一试几种可 分的情况,同时注意符号的合理匹配。 解: (1)原式 =(x-3)(2x-1) 716 32 3 1 1 2 (2)原式)954( 242 xxy )94)(1( 222 xxy )32)(32)(1( 22 xxxy 594 94 1 9 1 4 例 5:分解因式 (1)8)2(7)2( 222 xxxx (2)aaxxx5152 2 分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也要注意分解彻底,有时可能会多次使用十 字相乘法,并且对于项数较多的多项式,应合理使用分组分解法,找公因式, 如五项可以三、二组合。 解: (1)原式)82)(12( 22 xxxx )4)(2()

6、1( 2 xxx 781 81 1 8 1 1 242 81 2 4 1 1 (2)原式)5()152( 2 aaxxx )5()5)(3(xaxx)3)(5(axx 253 151 3 5 1 1 注:不是所有的二次三项式都能进行因式分解。 第二讲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方程、不 等式、函数等的基础,其内容非常丰富,本讲主要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 解法 1、概念: 方程 ax 2+bx+c=0 (a 0) 称为一元二次方程 2、基本解法有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 3、 对于方程 ax 2+bx+c=0 (a 0), =b2-4ac 称

7、为该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当 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 当 0 时,方程无实数根 练习: 1、 只含有 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的 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_. 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 是_实数. 方 程 ax 2+bx+c=0 ( a 0 , b 2 4ac0) 的 两 个 根 ,x 2=_.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_, _, _, _等, 简捷求解的关键是观察方程的特征,选用最佳方法. 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 (b24ac0)时,第一 步是把方程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得ax 2+bx=c;第

8、二步把方程 两边同除以 a,得 x 2+ ;紧接方程两边同时加上_,并配方 得_. 对于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 ( a 0) = b24ac 称为此方程根的判别式且有如下性质: (1) 0二次方程有两个 _实数根; (2) =0二次方程有两个 _实数根; (3) 0二次方程 _实数根 . 这些性质在解题中主要的应用如下:(1) 不解方程判断 _的情 况; (2) 求方程中的参数值、范围或相互关系; (3) 判定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_分解因式 . (1 ) 若一元二交方程ax 2+bx+c=0 (a 0)的两个根为 x1 , x 2,则 x1 +x 2=_,x1x2=_.

9、(韦达定理) (2) 若 x1 , x 2是方程 x 2+px+q=0 的二根,则 p=_, q=_ ,以实 数 x1, 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 1)是_. 根与系数关系主要应用是: (1) 求作_方程; (2) 求含有根有关代数式的值; (3) 确定字母系数 _以及字母系数之间关系 . (4) 验根,求根式确定 _符号. (5) 解特殊方程式 _. 注意根与系数式关系与根的判别式配合使用. 【学法指要】 例 1. 解方程: x 23x+2=0 思路分析 1:此方程左边是二次三项式, 它引起我们联想二 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可在这条道路上探索, 找到解题思路 . 思路分析

10、 2: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因已知 a=1, b=3, c=2,由此可知应用求根公式可解. 观察本例,可发现它的结构符号二次三项式及一元二次方 程的标准形式,使我们把陌生的一元二次方程与十字相乘法, 求根公式这些熟知的问题连在一起,化陌生为熟悉. “化陌生为 熟悉”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是解决新问题常用方法,当 你遇到新问题时,不妨用此法一试,它确定可助你一臂之力! 一道新问题解决以后,除分享胜利喜悦外,还要静心回忆 一下,通过问题解决,我们学习了什么?如本例,我们学习了 用因式分解法, 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又学习了“转化” 思想,继续探索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吗?这

11、也是我 们获取知识,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本例,经过探索, 观察可发现 a+b+c=1+(3)+2=0,它的根是x1=1, x2=2 是不是 a+b+c=0它们必有一个根是 1呢?另一个根是常数项呢?再选几 例进行探索 . 解方程: ()x 2+5x6=0 () 2x 23x+1=0 () 199x 22000x+1=0 的方程解为 x1=1 x2=6 的方程解为 x1=1 x2= 的方程解为 x1=1 x2= 由以上可以发现,当a+b+c=0 x1=1, x2=,这一重要发 现给我们解所类方程提供十分简捷的方法观察法. 下面提 供几例,给读者练习 . 解方程: x 214x+13=0 1949x 21999x+50=0 x 2(4+ ) x+3+=0 x 22000x+1999=0 1. 已知 m,n 为整数,关于 x 的三个方程:x 2+(7m ) x+3+n=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2+(4+m ) x+n+6=0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x 2(m4)x+n+1=0 没有实数根 . 求 m,n 的值 。 依题意有:(答案学生写出) 由(3) 得 4 n=m 2+8m 8 代入(1),(2) 并化简,得 解得 m为整数, m =2 n=3 16 24n=40028 4n=116 , n=29 m =4,n=29 满足 m 44n0 m =4,n=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