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下册.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26377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下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下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下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下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下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下册.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下册) 校本教材编委会 主任:(校长) 委员:(副校长) 教务主任) 德育主任) 少大队辅导员) 语文教研组组长) 数学教研组组长) 主编:(校长) 编辑:(教务主任) 前言 一、 经典诵读课程开发的背景及重要性。 我校为农村寄宿制小学, 学生在文明礼貌、 语文素养、 语 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十分欠缺,迫切需要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 质,而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 命力的瑰宝。 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 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 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 不仅 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吸收经典的文化知识, 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形成良好

2、的读书学习习惯, 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 能够发扬传统美德 , 懂得如何做人 , 加强道德修养 , 养成良好 的文明行为习惯。具体为: 1、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终生 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提升语文水平,经过诵读积累,使全体小学生的听、 说、读、写能力及整个语文素养上一个新台阶。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数学、科学、 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善良的心理品质和 高尚的道德修养。 6、 为弘扬传统文化作出努力。 论语 (1) 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如果不讲

3、信誉 ,那怎么可以呢?” 【赏析】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 :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从孔 子的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充分看出他对“信”的重视。 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 ,得到 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2) 子曰: “由(1) ,诲女(2)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 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 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4、”对于 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 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3) 子曰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道理、坚持道义,而小人只知道做对自己有好处的 事。” 【赏析】“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这是孔子从道德方面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一 个标准。 君子和小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君子懂得并能做到坚持道义,而小人恰恰相 反. (4)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 认真

5、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 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赏析】孔子的这句话是儒家修身养性的座右铭,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 取的至理名厂言。 “见贤思齐”的意思是,好的榜样会对自己产生有利的影响,看到 比自己强的人就应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要善于从不好的人或事情中 吸取教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是以谓之文也。 ” 【注释】 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 “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敏:敏捷、勤勉。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

6、”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 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 【评析】 本章里, 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 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 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 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 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 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 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满江红 原文

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 怒发冲冠: 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 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之举。 等闲: 轻易,随便。 靖康耻: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 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 壮阔。我

8、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 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 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 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口。我满怀壮志,发誓喝 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 的消息。登高凭栏望中原,愤怒得、头发竖起上冲冠,急雨骤停天色晚。抬起头, 仰望长空深深叹,壮怀汹涌如浪翻。已到而立年,光复的夙愿未实现,南征北战 八千里,云遮尘卷月色暗。切不可、贪图逸乐求安闲,若等到、满头的黑发全变 白,一事无成空悲叹。靖康那一年,中原全沦陷;奇耻大辱未洗雪,仁人志士、 咬牙切齿紧扼腕。誓师驾战车,踏平贺兰山。壮士们,饿时把敌人的肉割来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