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5127631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故都的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故都的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故都的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故都的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故都的秋教案 导: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其蓬勃,夏天有其妖娆,冬天有其庄重,秋天却有其深沉。文人雅士歌秋,赞秋,悲秋,怨秋,秋在他们的笔下变得摇曳多情,姿态万千,你知道哪些关于秋的诗句? 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什么样一种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走进他的故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秋味。(听读全文)用一句话写出你听读的感受。1、整体感知一:整体感知往往一抓标题,二抓首尾段。从标题看本文写了什么?秋。抒发了什么情感?怀念。从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看本文写了什么?秋味;抒发了什么情感?挚爱。学习本文应该主要抓住两个字:景和情。2、整体感知二:1)通过哪些景物描

2、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2)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a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b京都的名胜最易注目,但却吵闹拥挤。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c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结合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少个性气质的特点重点体会)3、整

3、体感知三:本文的基调是什么?不同的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基调?清、静、悲凉(第一段。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4、反复诵读品味:(要求选背秋花、秋蕊、秋雨任一选段)写景赏析一:牵牛花的描写。(重点落在对“清”这个字的品味上)作者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花色。为什么“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搭配这样的秋草最好?写牵牛花前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

4、而来。所谓气清则神爽!联想王安石的两句诗“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与本段有什么相似处?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写景赏析二:槐蕊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借助槐蕊写这清秋的寂静。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为什么?自由发言。“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

5、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

6、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写景赏析三:秋雨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从

7、哪里感受到悲凉呢?略。并未刻意去写,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知人论世: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

8、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总结: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听读全文。5、赏析选材与结构: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作用是什么?(形散神不散)(1)第2段和第13段各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不同?(2)第12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议论,作用是什么?6、拓展:你觉得人家文章为什么好?参考:从写作上来看,充满个性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选择适合情的景。秋天那么多的景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

9、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从结构看,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 “静” “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授课人: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张陈

10、授课时间、地点: 2013年10月24日下午当涂一中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理清全文的结构,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 2学习描写,揣摩朴素雅趣的散文语言,感悟文字拥有的无限魅力。 3通过涵咏语段,品秋味,引导学生学习郁达夫式的独特表现自我的写景方法。 4体味作者作为传统文人独有的文化情怀,感受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独特的生命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1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的多彩多姿,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2本次市级教学研究周上课的班级是当

11、涂一中高一(2)的学生,学生的基础相对不错。“会读文,识表达,懂雅趣”是学习本文需着力要做的,所以课堂上问题的设置与生成,文本的理解、研读和探究等,要适度考虑到学情,尽量做到“眼中有人”。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朴素雅趣的散文语言的赏析和悲凉情感的品味。难点:品味秋的独特的意境和趣味以及文化意蕴。4本课的学习拟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侧重在阅读鉴赏,品语言,赏秋味,学习郁达夫独特的审美表达。(这次教学研究周仅完成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侧重在写作,以某个写景段为例,尝试着采用“发现自己的感觉深化自己的感觉独特地表达自己的感觉”的思维模式,写出 “有我”之景,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12、一、情景导入,明任务设置了二种导入方案:从学生课前阅读的孙绍振先生的一篇思想随笔读书的三种姿势导入。从郁达夫的名言“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和人生的心情”导入。设计意图:具体依据课前教师对学情的了解而定,力求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简约即可。 二、熟读课文,理文脉1破题,整体把握。【教师活动】板书课题设问:文题“故都的秋”能否换成“古都的秋”?投影呈现。相机点拨和总结。【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2诵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学生活动】齐读首段和末端分角色朗读第2自然段与11自然段思考回答。【教师活动】设问:(1)作者不远千里赶赴北平,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3、,为的是留住这北国的秋,那么郁达夫笔下的秋有什么特点呢?(2)课文的第2自然段与11自然段写哪里的秋?作者写出了南国秋的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写这南国的秋?(3)文中还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和人物?对话交流,明确,板书。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对题目的理解,明确欣赏的角度,并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引领学生熟悉课文,梳理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品秋味【学习活动】(1)思考交流。回答:作者所写的平凡的的景物、人物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体验?请你尝试着揣摩作者的这份体验。(2)学会品读: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揣摩朴素雅趣的散文语言。 【教师活动】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学生自由

14、读一读“都市闲人”的对话场景。引领学生品读“庭院清秋、槐树落蕊、秋雨话凉”三个生活场景中的秋味 “庭院清秋”之品读抓手:1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2住在一椽破屋里,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你也能看得到 3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4从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开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5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6在牵牛花底,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

15、。归纳明确。区别“有我”和“无我”历史的沧桑、文化的沉重赏秋人 悠悠然的神态,一份别样的闲情、兴致,深深的欣赏、眷恋和怀念 朴素的雅趣 独特的审美情趣 “槐树落蕊”品读:作者在这里所欣赏的为什么不是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而是快要死亡了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说说你的理解。 对话交流。明确 着眼作者所写内容角度:直面生命的衰败的感觉,启示生命的周期,逗起悲凉之意 独特的生命感悟 着眼为文之道角度:将一种感觉写精致,深化自我的那份落寞、悲凉 独特的审美表达 “都市闲人”对话品读(可作为机动内容) 设计意图:选点品味语言,品读秋味,紧扣独特的审美表达、唯美的生命感悟,传统文人的别样文化眼光

16、等角度展开,教师引领与学生体悟相结合,力求能让学生沉潜文本,玩味语言,对作者表现自我的那份落寞、悲凉有所体悟。 四、深入探究,懂审美【教师活动】 投影呈现背景资料国民政府是国民的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它的基础是建立在众多人的基础上,然而现在执政的却是几个和民众相距很远、对民众漠不关心的人。(郁达夫自传)令人愁苦的贫苦,何以与我这样的有缘?使人生快乐的富裕,何以总与我绝对的不来接近? (零余者的觉醒) 1896年12月7日出生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四岁丧父,家庭窘迫。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 一生漂泊不定,个性忧郁善感。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开始了弱国子

17、民在国外的求学生活。1945年8月29日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诱骗至郊外掐杀。 曾于1919、1923、1925、1926、1934年先后到过故都北平,或作短暂停留,或任教北大,或看望寓居的妻儿,或因长子龙儿夭折,或携眷北上旅游、避暑。 投影呈现理性剖析欣赏自然美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视官愉快”。二是“起于情趣的默契欣合”,如“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李白)。三是“泛神主义,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 朱光潜艺术概论 明确作者欣赏悲凉的深层原因:忧郁善感的个人气质传统文人的审美情怀悲苦飘零

18、的家国命运生命衰亡的唯美关照归纳总结。【学习活动】(1)思考、对话交流。回答:作者为何如此欣赏悲凉、歌咏悲凉(2)齐读。悼郁达夫的诗歌和文章的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力求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对审美、唯美有一种初步的感知,力求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五、留下质疑,存期许(1)有人认为,文章最后对于“秋”的议论,说法不完全正确,且与全文的情调和意境不吻合,你是怎样理解的?(2)以某个写景段为例,请你尝试着采用“发现自己的感觉深化自己的感觉独特地表达自己的感觉”思维模式,写一个 “有我”之景的片段。设计意图:借班上课,留下一个疑问,留下一份期许。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品味文本精致

19、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导学重点、难点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一、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让学生举例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并分类,哪些写出秋的欢快美,哪些写出秋的悲凉美,齐背天净沙秋思,体会其中的悲凉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具有什么样的美呢?三、整体感知字音投影分开齐读:1、2段女生读,3段男生读,

20、4-10段教师读,11段女生读,12段男生读,13段女生读,最后一段师生共读。这是根据文章气势的大小设计的。师范读时要注意第四段,语速一定要慢,要读出精致细腻的美,还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调一定拖长,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这里可让学生反复的读。朗读时注意思考以下问题:2、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用一个字概括。四、朗读品味、鉴赏评价1、生:味找出原句划出。这秋味有具体指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生找出:清、静、悲凉。2、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秋景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秋味?(让学生概括)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板书在树叶上)3、小组讨论:师:你们小组认为哪个秋景写得最有味、最美?为什

21、么?(讨论15分钟)第一小组:我们认为第三段最能体现秋清、静、悲凉的味。根据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给人清朗的感觉;听鸽声,这是以动衬静,还有静对着喇叭花,这都突出静;悲凉体现在破屋、破壁腰、破败。喜欢牵牛花还是蓝色的,花底下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也突出了悲凉。师进一步启发:作者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败,他悲伤吗?生:作者悲凉但不悲伤,原文有证据:“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我们能够想象到作者欣赏并陶醉在这悲凉的美中。这是一种人生享受。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们都很向往这种境界。

22、师:一组同学感受得很深刻,郁达夫遇到你这样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气。(学生笑)4、第三组同学不服气,直接站起来驳斥第一组:我们组认为第三段远远不如第四段好。我们先给大家读一遍,让你们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读得非常缓慢,充满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多么清静啊,作者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到铺得满地的落蕊,无可奈何花落去,悲凉味出来了。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

23、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别人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而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句子呢?这样的句子感受细腻,语言精美,所以我们认为这段比上一段更能体现郁达夫的秋味-清、静、悲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段最能表现秋天那种落寞的美。(生热烈鼓掌)师:郁达夫又多了几位知音,你们能从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细腻的语言美,审美情趣颇高。不过,第四段还有一个精致细腻的景,你们能找出来吗?生:扫帚留下来的一条条的丝纹,作者观察相当得细腻。师启发:扫地有声

24、音吗,为什么还要说静?你能想象那种情景吗?生:以动衬静。我们想像到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得挥动着扫帚,听着灰土与落蕊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显出那种空旷的静,让人透着肌骨的凉,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师:这位同学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这么美的文章全让他吃透了,第四段确实太美了,好,五分钟背下。生背诵。5、齐读610段,体会第八九段“了”、“啊”的读法,腔调一定拖长,要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悠闲味。6、师:艺术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这篇文章通过精致细腻的语言,将秋味渲染得淋漓尽致。思考: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过渡到13段南国的秋)师启发:那么南国的秋有何特点?生:

25、慢、润、淡、多雨少风。师:最后再次提到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起何作用?(讨论)生:比喻、对比。作用:呼应前文;比喻新鲜妥帖师明确:从饮食文化入手,用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北国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国米酒酿造黄酒味润,馍馍比稀饭味深,大螃蟹比鲈鱼味浓,骆驼比黄犬味长,这种比喻真是让我们垂涎三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令人“三月不知肉味”。7、小结:今天,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香,清爽宜人,回味无穷;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韵味十足;还仿佛看到香山的红叶,缓缓得向我们飘来。就让我们捡起它作为岁月珍贵的书签,永留记忆

26、深处。(边小结边板书,打开多媒体,一片飘的树叶)板书设计:一片香山树叶,叶中心是味悲凉味,叶角上依次为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标题1、文题是故都的秋,故都即北平、北京,为什么不就叫北平的秋?”学生白程质疑:“文题是故都的秋,故都即北平、北京,为什么不就叫北平的秋?”教师把问题“踢回”给学生,学生丁月红回答:“故字充满了眷念之情,且故都蕴藏着深深的人文底蕴。”教师给予肯定,并补充:“故都的人文底蕴,与秋的自然景观,相互辉映,相得益彰。”“题目为故都的秋,写北国的秋,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南国的秋?”科代表刘常娥举手回答:“通过南国的秋,来反衬北国的秋的特点。”教师“步步紧逼”:“什么特点,能

27、具体点吗?”学生看书,回答:“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突出北国之秋的清净悲凉。”教师补充:“间接描写的神来之笔,意在抑此扬彼。”学生王玲满脸困惑:“文末的一句话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我好像读不懂。”教师因势利导:“你想想,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王玲稍作思考:“对比、比喻。对比是为了抑此扬彼,可比喻我就不知道了。”我惊服于学生预习如此之扎实、思考如此之深入、提问如此契合吾意,及时给予肯定,并告诉学生王玲同学的问题在稍后恰当的时候给予解答。主题?引入背景师: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对此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生:颂秋,一曲悲凉的颂秋,虽然本文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但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凉就是秋的正味,生机勃勃是美,悲凉也是美,欣赏秋的衰败,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秋声赋五、实践创新1、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根据课文秋景内容写一首天净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例文:天净沙-秋思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衰草、蓝朵、残垣,槐蕊满地,故都人在独叹。2.仿句练习。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故都的秋,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故都的秋,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故都的秋,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故都的秋,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故都的秋,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