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5课《张中丞传》后叙学案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30055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2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5课《张中丞传》后叙学案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5课《张中丞传》后叙学案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5课《张中丞传》后叙学案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5课《张中丞传》后叙学案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5课《张中丞传》后叙学案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5课《张中丞传》后叙学案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5课《张中丞传》后叙学案Word版含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5 张中丞传后叙 本色 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色。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底色,是品德、行为、知识、能力等方 方面面基本因素的积累。生命有了底色,就会百折不挠、迎难而上,就会奋力拼搏、与时俱 进,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气。这种底气, 表现为蓬勃向上的朝气,敢打敢拼的锐气,宁折不 弯的正气。 打足底气, 生命就可以凸显踏踏实实、堂堂正正、 大大方方的基本风格。底气足, 生命可以气吞山河;底气没了,生命也就奄奄一息。 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线。守住底线, 则出淤泥而丝毫不染,近雷池而半步不越,常在河 边走就是不湿鞋。本色既体现共性也展示个性。对生命无限热爱、对事业无限忠诚

2、,是共 性的反映;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不重复昨天,是个性的张扬。 改革者的本色是一个“敢” 字,耕耘者的本色是一个“勤”字,奉献者的本色是一个“苦” 字。 本色体现风格,本色体现品格,本色体现人格。本色与生命融为一体,珍重生命,珍视 本色。 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赏读: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 元稹菊花 赏读: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 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

3、贞品格的赞美。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小雅 赏读: 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 他。 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赏读: 荷花衰败, 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 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作者视窗 一代文宗韩愈 他出生丧母,三岁丧父,兄嫂养育,十三岁时不意兄长去世;他聪颖好学,少年发愤, 日作千言,从困难磨砺中一路走来;他四考进士,三次殿试,几经周折,终为朝廷所识;他 心胸坦荡,耿介直言,多次被贬,险些丢了性命;他爱护百姓,勤

4、政为民,经国济世,可为 后人楷模;他高举大旗,端正文风,提携后贤,成为一代文宗, 他为大唐立下了彪炳史册的大功,但他却历经人间辛酸;他本是一个书生,却单身匹马 降服了山东叛乱;他和柳宗元政见相背,却和柳宗元一生知己;他特立独行,却始终信道守 道;他孤独傲岸,却门生无数;他的古诗奇绝险涩,但他几乎所有的七绝都清新明快, 喜欢韩愈身上这种矛盾的特质,因为这样才算是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才是在污浊的社会 中安身立命的人! 韩愈 (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南阳人,祖籍 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 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

5、,称为“韩柳”。他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倡先秦两汉的文章,世人称其“文起八代之 衰”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诗歌力求险、怪、新、奇,文章雄浑 有气势。有昌黎先生集。 写作背景 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的散文。此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二 年(807),这年韩愈四十岁,已召回京师任国子博士。此时距安史之乱已有四十多年了,唐 朝在恢复生产、 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初见成效。韩愈政治主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对藩 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 张中丞传后叙即表达了这一思想。 基础梳理 1通假字 (1)然尚恨有阙者 通_,_。 (2)此所以志 也 通_,_。 (3)嵩常 在围中同_,_。 答

6、案(1)“缺”空缺(2)“识”标志、标识(3)“尝” 曾经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2古今异义 (1)竟与巡俱守死、成功 名。 古义: 今义: (2)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 二父志。 古义: 今义: (3)虽愚人亦能数日 而知死处矣。 古义: 今义: (4)观者见其然,从而 尤之。 古义: 今义: (5)及其无救而且 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 古义: 今义: (6)愈尝从事 于汴、徐二府。 古义: 今义: (7)其老人往往 说巡、远时事。 古义: 今义: (8)一座大惊,皆感激 为云泣下。 古义: 今义: (9)籍时尚 小,粗问巡、远事。 古义: 今义: (10)因诵嵩所读书 ,尽卷不错一字。

7、古义: 今义: (11)巡就戮时,颜色 不乱。 古义: 今义: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答案(1)古义:两个词,成,成就、达成;功,功业。今义:获得胜利。(2)古义:通, 完全;知,知晓、明白。今义:应用文名称。(3)古义:数,计算;日,日子、时日。今义: 几天。 (4)古义:从,跟从;而,并且,表递进。今义:连词。(5)古义:而,而且、并且, 表递进;且,将要。今义:递进关系连词。(6)古义:从,跟从;事,做事。今义:动词, 投身到。 (7)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8)古义: 感动,激动。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9)古义:时,当时;尚,还

8、。 今义:当今流行的。(10)古义:读过的书籍。今义:阅读书籍。(11)古义:颜,面容;色, 颜色。今义:颜料、色彩。 3一词多义 (1)穷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欲穷 其林 (2)虽 云虽 欲独食 则虽 欲长侍足下 (3)卒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以千百就尽之卒 (4)传 或传 嵩有田在亳、宋间 不为许远立传 (5)少 少 依于巡 则其至又加少矣 (6)于 月日后于 巡 有于嵩者,少依于 巡 籍大历中于 和州乌江县见嵩 (7)以 必以 其言为信 以 千百就尽之卒 因乱抽他帙以试 答案(1)绝境穷尽(2)纵然,即使虽然(3)副词,最终名词,士兵(4)动词, 传说名词, 传记(5)小时候少,和多相对(6

9、)介词, 比介词, 引出后面的 “巡”介 词,在(7)介词,把介词,凭借、率领连词,来 4词类活用 (1)翰以文章自名: (2)贼以刃胁降巡: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3)屡道 于两府间: 答案(1)名词作动词,称。(2)使动用法,使 , 降服。 (3)名词作动词,行走,来往。 5文言句式 (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2)何为久读此: (3)为所杀: 答案(1)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2)宾语前置 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前置宾语。(3)为所:固定句式,表被动。 6文白对照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

10、张籍阅读家中的旧书, 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看到李翰所撰写的张巡传。 元和二年 :公元 807年。元和, 唐宪宗年号。张籍 :字文昌,唐 代诗人,祖籍苏州,故曰 吴郡。 得:获取,得到。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李翰以文章自称,写这篇传也甚为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 然而 我 尚为其有缺失而遗憾:没有为许远立传,又没有 载雷万春事首尾。 记载雷万春事迹始末。 李翰 :字子羽,开元间进士,曾官右拾 遗,系张巡好友。名:称。 恨: 遗憾, 不满。 阙:通 “ 缺”,空 缺、缺少。 载:记载。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 许远虽然才干好像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 位本

11、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 职位本在张巡之上,却将权柄交给张巡而自己甘处其下, 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毫无疑心猜忌,最终与张巡一同守城而死、成就了功业和名望; 若: 好像。 纳:接纳。 柄:权柄。 竟 : 最终。 成:成就、达成。功:功业。 城陷而虏, 睢阳城失陷后被叛军俘虏, 与巡死先后异耳。 和张巡之死只是时间先后不同罢了。 虏:俘虏,作动词。异: 不 同。 耳:语气词,罢了。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 两家的子弟们才智低下,又未能理解两位父辈的心志,认为张巡 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被杀害而许远当了俘虏,怀疑许远因怕死而向叛贼投降。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通

12、:完全。 知: 知晓,明白。就: 接受。 畏: 怕。 于: 向。 辞服: 请降,投降。 远诚畏死, 许远如果真的怕死, 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 何苦守着睢阳这么小的地方,吃其爱妾的肉,凭借这些条件与 贼抗而不降乎? 敌人对抗而不投降呢? 诚: 如果,表假设。以: 表 凭借,后面省略了“之”。 当其 当他们被叛军 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 围困而坚守睢阳城时,外部没有一点援助,他们所想效忠的,就是国家 与主耳; 与皇帝; 当:正当,正在。蚍蜉蚁子 :指外援弱小。所: 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者:表判断。 而贼 而敌人 语 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 告诉

13、他们国家已灭亡,皇帝已不存在,许远见救援未到,而敌人越来越多, 必以其言为信。 一定会认为敌人的话是真的。 语:告诉。 益:更加。 众:多。 以,为:把 ,当作。 信: 真实。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 外部没有可等待的援兵但他们还是拼命死守,人相互作为食物即将 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吃完,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计算日子而知道自己的死期, 外无待 :外面没有期待。睢阳被围,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不发救兵, 其他部队也不救援。虽:即使。 数日 :计算着日子,知道死期已近。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许远不怕死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之:置于主谓之间, 取独。 明:明显清楚。 乌有城 哪有城 坏其徒俱死,

14、独蒙愧耻求活,虽 被敌人攻破后其部下皆死,而他一个人蒙受愧耻而屈辱求活,即使 至愚者不忍为。 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的。 乌:副词,何、哪。徒 :指守城的一 班人。 虽: 即使。 蒙: 蒙受、遭受。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哎呀!而像许远这样的贤者会去做这样的事吗? 谓:用同 “如” “奈 ”。之: 前 “之”,这。后 “之”,指示代词, 指上文所说的“ 蒙愧耻求活 ”。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 乱发议论的人指责许远和张巡分工防守是不明智的,城被攻破 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 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段开始的。他们 以此来责骂许远,这又和 儿童之见无异。 儿童的见解没有区别。 分

15、:分工。 诟:怒骂。 见:见识、见解。 人之将死,其 人在将死之前,他的 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内脏一定有先得病的地方;拉绳子而把它拉断,它一定有断裂的地方: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受:忍受、遭 受。 绝 :断。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 观者见到这种情况,就跟着责怪许远,这也是不 达于理矣。 合乎情理的。 然:代词,如此、这样。从: 跟从。 而: 表顺承 的连词。 尤:责怪、怪罪。达:通晓,明白。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小人喜欢议论,不乐意成全别人的美名,到了这种地步啊! 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 像张巡、许远所成就的功业,如此突出

16、,还免不了小人诽谤,那么他人 则又何说! 又该怎么说呢! 小人 :不明事理的人。成:成全。 如是 :像 这样。 卓卓 :突出。 犹:尚且。 得:能够。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当巡、远二公起先守睢阳城时,哪能知道别人最终不来救援, 弃城而逆遁?苟此 不能守,虽避之他处 当时就事先逃跑呢?如果睢阳城守不住,即使逃到别的地方 何益; 又有什么好处呢; 宁 :“岂”,哪里。 卒:最终。 逆遁 :事先 逃跑。 苟:连词,如果、假使。虽 :即使。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 等到他们没有救兵而陷入绝望之时,率领着残余的伤病瘦弱的士兵, 虽欲去必不达。 即使是想离开睢阳城,也一定做不

17、到了。 及 :等到。 穷:绝望。 将: 率领。 创残饿羸 :受到 严重创伤、饥饿衰弱的 人。 达:达到,得到。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张巡、许远二公精明、练达,他们的谋划十分周到。 讲:谋划。 精: 精细、严密。 守一城捍天下, 他们 坚守一座睢阳城等于捍卫了整个天下,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他们凭借越来越少的士兵,抗击一天比一天强大的敌人, 就:趋向。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滋:滋长,繁殖,引申为“强大、壮大 ”。 蔽遮江淮, 作为江淮地区的屏障, 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遏制了叛军长驱南下的势头,大唐王朝没有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 沮遏 :遏制,阻挡。其:指

18、示 代词,这,指 “天下之不亡 ”。 当是时,弃城 当其危难之时,抛弃所守的城池 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 而逃跑求生的人,绝不是少数;掌握着强大的兵力而见死不救的人, 相环也: 睢阳城四周都是: 图 :图谋,谋取。擅:据有、占有。 而 :表修饰。 相:动作偏指一方。 不追 世人不去追究 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 议论这些人,反而去责备二公死守危城,也可以看出这些人把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自己放在叛军那边,制造流言蜚语帮助叛军攻击张、许二人。 追:追究。 责:责怪、责备。比:接近。 淫辞 :邪恶的不实之词。攻:攻击。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

19、道于两府间, 我曾经在汴州、徐州二府任职,多次往来于两府之间, 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祀。 从事 :追随、奉事。道:取道。 双庙 :据新唐书载,唐肃 宗下令在睢阳立庙祭祀 张巡、许远,名“双庙 ”。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 睢阳的老人还常常说当年张巡、许远的事, 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 说:南霁云到贺兰进明处去乞求救兵时, 其:代词,那些。 往往 :处处,到处。 于 :向。 贺兰 :贺兰进明。时贺兰进明镇守 在临淮,拥兵自重,不肯发兵解睢阳之围。 贺兰嫉 贺兰进明嫉妒 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张、许二人的声名威望和功绩都远在自己之上,不愿出兵相救

20、。 嫉:嫉妒。 出:第一个 “出”,超 出、高出。第二个“出 ”,拿出。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 他又很喜欢南霁云的勇猛强壮,不接受 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 南霁云求援请求,想强迫南霁云留下,他备办了佳肴和音乐, 延霁云坐。 请南霁云入座。 听:听从、接受。强 :强迫。 具:备办、准备。延 :延请。 霁云 南霁云 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慷慨激昂地说:“我来时,睢阳城里的人没饭吃已经一个多月了。 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 我纵然想一个人吃,但道义上我不忍心;纵然让我勉强吃, 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我也咽不下去。” 于是拔出自己所佩带的刀砍断自己的一节手指, 血淋

21、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鲜血淋漓,给贺兰进明看。在座的人大惊,都被感动得为南霁云落泪。 虽:即使,纵然。咽 :咽下。 因: 于是,就。 感激 :感动、激动。 云知贺兰终无 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最终也没 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 有替自己出救兵的意思,就驰马而去,将要出城,抽出一支箭射向 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 寺中佛塔,箭射入塔上砖有半箭深,说:“我回去破贼后, 必灭 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一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支箭就是我这一决心的标志!”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终:最终,终究。为 :替。 即:就。 浮图 :原指释迦牟 尼,后亦指佛塔。著 :射中。

22、 志:通 “识”,标志,标识。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我在贞元年间到过泗州,船上的人们还用手指着这儿相互议论。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 睢阳城被攻破,叛军用刀威胁张巡,张巡坚贞不屈,就被牵到一边, 将斩之; 将要被杀; 贞元 :唐德宗年号785805 。 泗州 :今江苏泗洪一带,治 所在临淮。 胁:威胁、胁迫。降:使 ,投降。 将:将要。 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 叛军又来逼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大声呼喊南霁云说:“ 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南八,男子汉大丈夫只有一死而已,千万不能被不义的叛贼屈服!” 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

23、死!” 南霁云笑着说:“我是想将来有所作为,既然你说了话,我敢不死吗!” 即不屈。 于是不屈而死。 南八 :南霁云排行第八,故云“南八 ”。耳:语 气词, “而已 ”、“ 罢了 ”。为:前 “为”,因为。 后 “为”是作为的意 思。 敢:岂敢,怎敢。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从小就追随张巡。等到张巡起兵, 嵩常在围中。 于嵩也曾在叛军的包围中。 依:跟着、随着。起事 :倡义、举 兵。 常:同 “尝”。围中 :围城中。 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 张籍于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过于嵩,于嵩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 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

24、。 因为张巡的缘故,于嵩当初曾得到临涣县尉一职,他爱学习,无所不读。 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 但张籍当时年纪还小,只是粗略地问了一下张巡、许远的事,未能 细也。 问得仔细。 大历 :唐代宗年号766779 。 和州乌江县 :今安 徽省和县东北。临涣 :今安徽宿县西南。尚:还。 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 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神人。曾经看见于嵩读汉书, 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 对于嵩说: “为什么老读这本书?”于嵩说: “尚未读熟。 ”张巡 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 说: “我读书不超过三遍,就终身不忘。”于是就背诵于嵩

25、所读的书, 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 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十分惊讶,以为他偶然对这一卷熟悉,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须髯: 胡须。 何为 :为何,为什么。过:超 过。 因 :于是,就。 尽 :全。 偶:碰巧、偶然。 因乱抽他帙 于是随意抽其他卷帙 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 来试他,没有不是这样的。于嵩又取架子上其他书,试问张巡, 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 张巡随口背诵,毫不迟疑。于嵩跟随张巡很久,也没有看见他 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 经常读书。张巡写文章,拿起纸笔立刻就写,从来不打草稿。 因:于是。 乱抽他帙zh :随意抽取其他卷帙。 帙,

26、书封套,指书卷。应口 :随口。 疑:迟疑、犹豫。 初守睢阳时, 初守睢阳时, 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 士卒多达万人,城中居民也将近数万人,张巡凭借某次见面时问过 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姓名的,此后没有不认识的。 仅:多达,唐代口语。且:将 近。 因 :凭借。 其后 :这之后。 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 张巡发怒时,胡须会竖立起来。到睢阳城失陷后,叛贼绑缚张巡 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 等数十人坐在那里,将要杀戮他们,张巡起身环视四周,其他人见 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 张巡站起来,有的站起来,有的哭泣。张巡说:“你们不要害怕! 死,命也。”众泣不能仰

27、视。 死,这是天命。”众人哭泣得不能仰起脸看张巡。 辄 :就。 及:等到, 到了。 且: 将要。 旋 :环。 怖: 惶惧,害怕。 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张巡就刑时,面色不变,镇定自若像平常一样。 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 许远是一位宽厚仁慈的长者,其面貌如同其心,和张巡同年生, 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 出生月日比张巡晚,称张巡为兄,死时四十九岁。于嵩贞元初年死于 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 亳州和宋州之间。有人传说于嵩有田产在亳州和宋州之间, 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 不法军人强行夺取并占有了这些田产,于嵩将要到州府去诉讼, 为所杀。嵩

28、无子。张籍云。 为不法军人所杀害。于嵩没有儿子。以上是张籍说的。 阳阳如 平常 :指 面色镇定自若。阳阳,鲜明的样子。亳、宋 :亳州、宋州。武 人 :军人。 诣:去、往。 讼理 :提出诉讼。为:表被动。 云:说。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文本助读 本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国为民抗击安史叛军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 批判了那些不顾国家人民安危,嫉贤妒能, 拥兵谋私的军阀,驳斥了那些小人造谣中伤的流 言蜚语,抒发了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补叙了轶事,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 结构图示 张中丞传后叙 一、引子:评李翰传文,讲立传缘由 二、为许远辩诬 三、为睢阳之战辩护 议论 四、南霁云乞师

29、、就义 五、补叙张巡、许远、于嵩轶事 叙事 重点突破 一、分析文中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 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 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中的说理方法。 提示作者先以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作比 喻,证明 “城之陷自远始”的非议的 “不达于理 ” ,然后得出小人“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的结论。最后用“ 其他则又何说 ” 一句,以点带面,让谣言非议不攻自破。 二、作者是怎样为睢阳陷落不是张巡、许远个人的过失辩护的? 提示作者先以 “人之将死

30、,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两个 比喻,论证了睢阳之陷落,许远不当独任其责。后又从张巡、许远“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 万日滋之师 ”和当时一部分朝廷官员中“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 环也 ” 的情况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充分揭示并证明了,城失沦入敌手, 是必然的后果, 守城的烈士没有责任。相反, 倒是那些按兵不动的懦夫奸臣,难道他们能够逃脱罪责吗?张 巡、许远他们虽然战败了,却“守一城捍天下” ,阻遏敌势,蔽遮江淮,是捍卫大唐统一的 真正英雄。 三、本文题为 “ 张中丞传后叙” ,而第四段写南霁云乞师就义,第五段则写张巡读书 以及于嵩轶事。有人说,这些与

31、中心无关,你认为呢? 提示南霁云乞师就义一事,一方面叙写的是整个睢阳战役无数忠勇义烈事迹中的一 例,是对张巡的衬托;另一方面,又是用事实进一步加强对“设淫辞而助之攻”的小人的回 击。南霁云乞师的对象,就是“擅强兵坐而观 ”的贺兰进明。南霁云不受诱惑,不仅表现了 他和战士同甘苦共患难的感情,又是对贺兰之流的斥责。写于嵩的事, 则是为了衬托张巡的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聪明才干及其对他人的影响。 把于嵩的不幸遭遇置于篇末,暗示了铲除割据势力的刻不容缓。这些事, 看似不经意地 信手拈来,但却围绕主旨展开,章法浑成而丝毫不游离文章中心。 技法赏析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文章先议后叙

32、, 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 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例如:“远虽材若不 及巡者, , 与巡死先后异耳。”这节文字主要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但也附带叙述 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再如“远诚畏 死,何苦守尺寸之地 , 以与贼抗而不降乎?”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 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以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2描写人物,形象逼真,丰富饱满。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霁云的刚烈英武,张巡的从容不乱,许远的宽厚谦逊, 贺兰进

33、明的卑劣无耻,等等,都鲜明生动。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若干精彩的场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描写最 脍炙人口, 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词、拔刀断指、 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 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2)从人物的言行中塑造人物形象。南霁云在贺兰宴会上的讲话,三个“食”字,顿为 两层,显得强劲有力,加上两个“虽, 不, ”句式连用,将南霁云时刻挂念着围城中父 老和同伴们的心理,赤诚报国不图个人好处的品质,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3)细节描写。“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激愤难 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 3衬托手法

34、塑造人物。 如:南霁云的忠肝义胆、磊落胸怀和刚烈英武,以贺兰进明可耻的居心和卑劣的行 径作反衬。“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的描写,侧面衬托出南霁云拔刀断指行为的壮烈 感人。张巡就义时从容镇定,视死如归,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恸的表情来衬托的。 写作迁移 角度人物描写 题目:写一篇记人的文章,注意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600 字左右。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示例咱们班的三大女杰 靓女 许丽华 她身材苗条,双眼流波,一条乌黑亮泽的麻花辫垂至腰际,俨然一小家碧玉。提到许丽 华的芳名,本校男生无一不条件反射似的为之振奋。她所到之处,总有一群男生打着唿哨, 推推搡搡。她不光人长得靓,唱歌也是

35、一绝。那次青年节文艺汇演,她一曲十五的月亮 把全场听众都给“镇”住了,那银铃般的歌声使台下师生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从 此,她又多了个雅号: “小夜莺。” 侠女 魏静 她牛高马大,长发披肩,着一身紧身牛仔衣。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大大咧咧。在男生面 前兄弟前兄弟后,在女生面前也兄弟左兄弟右,活脱脱一介侠女。一日,我班一女生在食堂 被一无赖纠缠, 那女生回寝室时哭哭啼啼似林黛玉。侠女得知,哪里咽得下这口气。硬是押 着那 “厮”来赔了理道了歉,还吼了他个狗血淋头。此后那“厮”见了她,也规规矩矩叫她 一声 “静哥 ” 。因她特讲义气,所以在班上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连老班也敬她三分。一日, 她背着挎

36、包蹿进教室,已迟到半小时。照例说,老班应是大发雷霆才对。可当她喊报告时, 老班二话没说便“ 宣”她进教室,并饶有兴趣地问:“挎包装的是什么?”静哥潇洒地甩甩 头上长发,神秘地说: “钞票,大把大把钞票! ”随即转身归位,留下同学们一张张惊讶的面 孔。 才女 晏敏 才女的最大爱好是看小说。休息时, 抱着砖头厚的小说啃得如痴如醉的那位准是她!才 女最大的特长是写作。她的语言功底极好,用老师的话说鲜活得可以掐出水来。在报刊上发 表一篇文章,对她来说那是小菜一碟。这不,又一篇佳作朋友发表在语文周报的头 版头条,乐得语文老师笑逐颜开,在班上大夸特夸,说她的作品可以和琼瑶媲美云云,甚至 还屁颠屁颠地扬着报

37、纸到别的语文老师面前炫耀去了。才女在语文老师心中的地位那就可想 而知了。每逢和她说话,语文老师真恨不得把自己脸上的笑容摘下来送给她。 总而言之,咱们班的三大女杰,那简直酷毙了! (时间: 45 分钟分值: 60 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5 分) A蚍蜉 (p f ) 卓 效(zhu ) 遁 迹(d n) 宝藏 (z n ) B书帙 (zh ) 勉强 (qi n ) 羸 弱(l i) 污垢 ( u) C雨霁 (j ) 嵩 山(sn ) 沮 丧(j ) 睢 阳(su ) D秩 序(ch ) 载 重(z i) 遏 制( ) 髯 客(r n) 百度文库 百度文

38、库 答案C 解析A 项“ 卓”读“zhu ” 。B 项“ 强”读“qi n”。D 项“秩”读“ zh ” , “髯” 读 “r n” 。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5 分) A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B此矢所以志也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 答案D 解析A 项“常”同“ 尝” ,曾经。B 项“ 志”通“识” ,标志, 标识。 C 项“蚤”通“早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5 分) A因诵嵩所读书 B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 无所不读 C虽愚人亦能数日 而知死处矣 D一座大惊,皆感激 为云泣下 答案B 解析A 项古义:读过的书籍。

39、今义:指阅读书籍,或指上学或学习功课。C 项古义: 计算日子。今义:几天。D 项古义:感动,奋激。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 感。 4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5 分) A必以其言为信 B其亦不达于理 C城陷而虏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答案C 解析C 项“虏 ”即被俘虏,意念上的被动。 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 题。 (20 分)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 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 和州乌江县见嵩, 嵩时年六十余矣。以 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 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 何为

40、久读此? ” 嵩曰: “ 未 熟也。 ”巡曰: “吾于 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因 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 以为巡偶熟此卷,因 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 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嵩从巡久, 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 文章, 操纸笔立 书,未尝起草。 初守睢阳时, 士卒仅万人,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 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 汝勿怖!死,命也。 ”众泣 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日月 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

41、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 夺而有之,嵩将诣 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有于嵩者,少依于巡 依:跟随 B粗问巡、远事,不能细 也细:详细 C为文章,操纸笔立 书立:站着 D嵩将诣 州讼理,为所杀 诣:去、到 答案C 解析立:立即,马上。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 分) A. 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 吾于 书读不过三遍 B. 因 乱抽他帙以试 因 诵嵩所读书 C. 以 巡初尝得临涣县尉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 问巡 D. 何为 久读此 为 文章,操纸笔立书 答案B 解

42、析A 项“于” ,介词, 在;介词, 对于。B 项“因” ,都是连词, 于是。C 项“以 ” , 介词,因;连词,用来。D 项 “为” ,介词,“何为 ”即“为何 ” ;动词,写。 7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表现张巡“才能超人”的一项是()(4 分) 好学无所不读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 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AB CD 答案D 解析不是写张巡的,是写于嵩的。不是直接表现张巡的才能。写张巡的气节,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不是才能。排除这三项即可。 8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 分) (1)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

43、学无所不读。(3 分) 译文: (2)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2 分 ) 译文: (3)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3 分) 译文: 答案(1)因为张巡的缘故起先曾得到临涣县尉的官职,学习努力,无所不读。 (2)写起文章来,拿起纸笔一挥而就,从来不打草稿。 (3)武人把那块土地强夺霸占了,于嵩打算到州里提出诉讼,却被武人杀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 题。 (20 分)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 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 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 其土田,手 镘衣

44、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 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 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 “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 力而后完也, 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 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 理我所以生者也; 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 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 易强而有功 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 而无愧者取焉! ”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

45、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 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 或曰: 身既死,而其子 孙不能有也。 或曰: 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 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 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 贵富难守, 薄功而 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 ,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 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 “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 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 圣者不可为 也。 ” 愈始闻而

46、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 独善其身 ”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 以有家为劳心, 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 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 传而自鉴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发:征派 B而归 其屋食之当焉归:返回 C夫力易强而有功 也功:成效 D抑丰悴有时时:时运 答案B 解析归:偿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7、()(3 分) A. 而上下其圬之佣以 偿之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 王为爱也 B. 身既 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东曦既 驾,僵卧长愁 C. 薄功而 厚飨之者邪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 和之 D. 一身而二任焉,虽 圣者不可为也 虽 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答案B 解析B 项都是副词,已经。A 项为目的连词,用来;为动词,认为。C 项为连 词,表转折;为连词,表修饰。D 项为连词,即使;为连词,虽然。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手 镘衣食,馀三十年 B舍 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C夫镘易能,可力 焉 D乐 富贵而悲贫贱 答案D 解析D 为形容词的意动用

48、法。A、B、C 均为名词作动词用。 12断句与翻译。(11 分) (1)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3 分)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虽 然 其 贤 于 世 之 患 不 得 之 而 患 失 之 者 以 济 其 生 之 欲 贪 邪 而 亡 道 以 丧 其 身 者其 亦 远矣 又 其 言有 可 以 警 余 者故 余 为之 传 而 自 鉴 焉。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 分)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3 分) 译文: 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2 分) 译文: 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3 分 ) 译文: 答案(1)虽然 /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 /其亦远矣 /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 /而自鉴焉。 (2)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 来求得生存。 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 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