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案】五年级第二课创新学习快乐多.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36856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案】五年级第二课创新学习快乐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教案】五年级第二课创新学习快乐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教案】五年级第二课创新学习快乐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教案】五年级第二课创新学习快乐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教案】五年级第二课创新学习快乐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案】五年级第二课创新学习快乐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案】五年级第二课创新学习快乐多.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五年级 第二课创新学习快乐多 【主题说明】 创新就是创造和发明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等。创新的一个鲜明特征,是要想没想过的,做 没做过的,使我们的思想和认识更加符合变化了的现实条件。创新有大有小,却无处不在。重大的发现,重 大的创造,重大的改革是创新;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学习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也是创新。我们每个人都 应有创新意识,也都有创新的机会和舞台。 本课立足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通过看图片、赏物品、 玩游戏等活动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创新会使学习更加轻松愉悦,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创新学习的一些方 法。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引导

2、学生初步认识创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2.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带来的轻松愉悦感。 3. 行为目标:初步掌握在学习中创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感受到创新会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 难点: 使学生掌握一些创新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 PPT;火柴若干。 学生准备 :3 张 A4 白纸、一把小剪刀、一盒彩色笔、一瓶胶水。 【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环 节目 标过程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 通过观看图片引 出本课的主要内 容,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观察岛中的 图片, 并请学生

3、辨别这些图片中的作品是 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并用几个词语来赞美 这些作品。 2.你们还见过哪些很有创意的物品呢? 3. 看了这些有创意的物品,大家有什么感 受? 4.教师小结:创新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 穷的乐趣, 创新学习也会让我们体验到更 多的快乐。引出本课主题。 1无论是欣 赏图片还是 物品,教师 都要引导学 生去发现创 新带给我们 的乐趣。 2本环节用 时约 5分钟。 2 活动营 (体验 分享) 通过活动,引导 学生感受创新带 来的乐趣;初步 掌握在学习中创 新的方法;让学 生感受到创新会 使学习更加轻松 愉悦。 活动一:剪纸画 1教师引导每位学生拿出自备的3 张 A4 白纸、一把小剪刀、

4、一盒彩色笔、一瓶胶 水。并告诫学生使用剪刀时一定要小心, 别划伤自己或他人。 2学生运用这些材料自由创作剪纸画。 要求剪纸画作品新颖、独特,并给剪纸画 配上一个与众不同的标题。 3.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大胆想象, 出 奇制胜。 4学生完成剪纸画后,在小组内和其他 同学交流分享自己作品的创新之处,每个 小组评选出一张最有创意的作品,在全班 进行交流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评出本小组最有 创意的作品,并在班上展示。 5.获得最优创意奖的同学,向大家谈谈感 受,并分享自己的创新技巧。 6.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 体现出创新, 我们每个人不仅应有创新的 意识,还应该努力开发自己的

5、创新潜能。 活动二:火柴拼图 7.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6 根火柴,然后讲解 火柴拼图的游戏规则:用6 根火柴拼出4 个等边三角形,火柴不可折断,可以独立 完成,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完成。 8.引导学生遵守规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 游戏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勇于 尝试。 9.请较快解决问题的学生交流、分享自己 解题的想法与感受。同时,教师给予反馈 和补充。 心理引导:创新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让我 们感受到因为有创新,所以学习变得更加 轻松与愉悦,创新并不难,只要我们善于 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尝试,就能充分开 发出创新的潜能。 1.火 柴 棒 由 教师课前准 备好,活动 结束后统一 收回,避免 不 安

6、 全 因 素,也便于 其他班级同 学使用。 2.本 环 节 用 时约20 分 钟。 3 分享屋 (总结提升) 归纳出提升创新 能力的方法,并 鼓励学生在学习 过程尝试使用。 1. 在学生交流自己创新解题的想法与感 受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提升创 新能力的方法: (1)奖励自己的好奇心。 (2)运用联想与想象。 (3)发现物体的新功能。 2.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以上方法, 并能举例说明。 本环节用时 约 10 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初步掌握并学会 使用创新学习的 方法,培养学生 的创新技能。 1.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请学生用不同 颜色的笔连接图上所有的点,看看自己能 连

7、接出多少个有意义的图案。 2.请学生列举出自己或他人通过创新学习 产生的奇思妙想。 本环节用时 约 5 分钟。 【练习题】 1.砖块能够砌墙盖房,除此之外,你还能列举出砖块的哪些新用途? 2.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很管用,我们再去探索新方法纯粹是浪费时间,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活动反馈】 1.学生是否有兴趣参加创新活动。 2.学生是否感受到了创新学习的乐趣。 3.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是否学到了创新的方法。 【教学参考素材】 名人创新秘诀:创新来自于行动 要想真正发挥创新潜能,除了要具有尝试创新的勇气,还必须精心的培养你的创造力。 以下是许多成功人士常用的方法: (1) 及时记录自己的新想法 人

8、们在工作、学习、交际和思考过程中,常会出现许多新想法,而其中的大部分都会因为不合时宜而被 人们放弃直至彻底忘却。 如果你能及时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那么,当你需要新主意时,就可以从回顾旧主意着手。而这样做, 并不仅仅是为了给旧主意以新的机会,更是一种重新思考,重新整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轻易地捕 捉到新的创新性的思想。 (2) 自己提问自己 如果不问“为什么”, 你就不会产生创新性的见解。成功者总是透过所有的表面现象去寻找真正的问题。 他们从来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结果,他们也从来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水到渠成的过程,时刻用一 种批判思维去审视所见所闻。 4 (3) 经常表达出自己的想

9、法 如果你有了想法,不管是什么样的想法,你都应当表达出来。如果是独自一个人,你就对自己表达一番; 如果你身处群体之中,不妨告诉其他人共同进行探讨。 一个人一生中的大多数想法都被无意识的自我审查所否决,这种无意识的自我审查机制将一切离奇的想 法都当作“杂草”, 并尽快将其根除。循规蹈矩的心境里没有“杂草”,但循规蹈矩的心境也没有创造力。你 想要有创造力,就必须照料好每一株“杂草”,把它们当做一株株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新作物。 把你的不寻常的离奇想法说出来,把它们从头脑里解放出来。一旦他们从一种稍纵即逝的想法变成有组 织的语言,便能够免受无意识领域中自我审查机制的摧残。进而,使你能够更加仔细、充分地审

10、视、探索, 从而发现他们真正的使用价值。 (4) 永远充满着创新的渴望 满足于现状,就不会渴望创造。没有乐观的期待,思想被现实的不利条件所困,都会妨碍创造力的发挥。 发明家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是因为他们相信,一定会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满于现状。系鞋带时, 他们希望有更简便的方法,于是便想到了用带扣、按扣、橡皮带和磁铁代替鞋带。所有这一切,都源于改进 现状的愿望。 (5) 换一种新的想法来思考 墨守成规不可能产生创造力,也无法使人摆脱困境。有人喜欢用比较方法来思考问题,面临抉择,他总 是坐下来将正反两方面的理由写在纸上进行分析比较;也有人习惯于用形象思维法,把设法解决的问题画出 简图或列成

11、简表。能不能换一种方法思考,或交替使用不同的思考策略呢?试试看,也许,最困难的抉择也 会迎刃而解。 (6) 有了创新性的想法,一定要努力去实现 有了创新性的想法如果不去努力实施,再好的想法也会离你而去。想努力去做, 却因为短期内收不到成效 而不持之以恒,也会使你与成功失之交臂。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是他的至理名言,也是他在不断的创新活 动中总结出来的最佳经验。 【心理学背景知识】 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共同具有的一种能力品质,不仅表现在科学研究领域,而且表现在人类生活的一切实践活 动中,面对高速发展的人类社会,人们的创造力也显得更为重要。在心理学的发

12、展过程中,关于创造力的定 义,历来争论不断, 众说纷纭, 不同的研究者研究角度迥异,观点也各不相同。 例如麦金龙 (Mackinnon ,1985) 在解释创造力时强调创造力的适应性和独创性,认为真正的创造力应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新颖而不常见; 第二,适应性或现实性;第三,具有独到的洞察力。目前,一般的看法是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 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所说的新产品,是指以某种 形式存在的思维或物质成果,既可以是一种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作 品。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认为,创造力具有以下

13、特征:(1)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 新问题;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地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3) 5 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方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4)独创性,即产 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5)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 的多种使用方法; (6)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 的变换。 参考文献 1周昌忠,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2刘克俭,张颖,王生,创造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3宋宝萍,魏萍,创新思维心理学:培养与训练,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4崔立中,程顶,创新心理学导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5郭永玉,王伟,心理学导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